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02章学习教案.pptx
《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02章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02章学习教案.pptx(8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水污染控制工程第水污染控制工程第102章章第一页,共88页。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平流式辐流式竖流式池型:长方形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贮泥斗在池进口池内水流由下向上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池型:多为圆形,有方形或多角形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贮泥斗在池中央第2页/共88页第二页,共88页。按水流方向分类平流式平流式辐流式辐流式竖流式竖流式平流式平流式沉淀池沉淀池污水处污水处理运行理运行(ynxng)状态状态平流平流(pn li)式式沉淀池沉淀池刮泥刮刮泥刮渣机运渣机运行状态行状态竖流式竖流式沉淀池沉淀池污水处污水处理理(w shu ch l)运行状运行状态态辐流式辐流式沉淀池沉淀池结构及结构及其污水
2、其污水处理运处理运行状态行状态第3页/共88页第三页,共88页。沉淀池三种沉淀池三种(sn zhn)流态流态平流平流平流平流(pn li)(pn li)式式式式竖流式竖流式辐流式辐流式第4页/共88页第四页,共88页。沉淀池水流沉淀池水流(shuli)流向流向平流平流平流平流(pn li)(pn li)式式式式竖流式竖流式辐流式辐流式第5页/共88页第五页,共88页。池型池型优点优点缺点缺点适用条件适用条件平平流流式式1.对冲击负荷和温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力较强;2.施工简单,造价施工简单,造价低低采用多斗排泥,每个泥采用多斗排泥,每个泥斗需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斗需单
3、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工作量大,排泥,操作工作量大,采用机械排泥,机件设采用机械排泥,机件设备和驱动件均浸于水中,备和驱动件均浸于水中,易锈蚀易锈蚀1.适用地下水位较适用地下水位较高及地质较差的地高及地质较差的地区;区;2.适用于大、中、适用于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小型污水处理厂竖竖流流式式1.排泥方便,管理排泥方便,管理简单;简单;2.占地面积较小占地面积较小1.池深度大,施工困池深度大,施工困难;难;2.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3.造价较高;造价较高;4.池径不宜太大池径不宜太大适用于处理水量不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大的小型污水处
4、理厂厂辐辐流流式式1.采用机械排泥,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理较运行较好,管理较简单;简单;2.排泥设备已有定排泥设备已有定型产品型产品1.池水水流速度不稳池水水流速度不稳定;定;2.机械排泥设备复杂,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1.适用于地下水位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较高的地区;2.适用于大、中型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沉淀池特点与适用(shyng)条件条件第6页/共88页第六页,共88页。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boch)平稳,以提高沉淀效率。沉淀区是沉淀进行的主要场所。贮泥区贮存、浓缩与排
5、放污泥。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沉淀池由五部分(b fen)组成缓冲区缓冲区第7页/共88页第七页,共88页。沉淀池的运行(ynxng)方式连续式 污水中可沉颗粒的沉淀在流过水池时完成,这时可沉颗粒受到重力所造成的沉速与水流流动的速度两方面的作用污水连续不断地流入与排出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物在静止时完成沉淀过程,由设置在沉淀池壁不同高度的排水管排出工作过程:进水、静止、沉淀、排水间歇式第8页/共88页第八页,共88页。1.设计流量 沉淀池的设计流量与沉砂池的设计流量相同。在合流制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当废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时,应按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时,应按水泵的最大组合流
6、量作为设计流量。在合流制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校核,但沉淀时间应不小于30min。2.沉淀池的只数 对于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个数不应少于2只。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cnsh)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测资料时,可参照教材表10-8的经验参数(cnsh)选用。4.沉淀池的有效水深、沉淀时间与表面水力负荷的相互关系 见教材表10-9。沉淀池的一般设计(shj)原则及参数第9页/共88页第九页,共88页。5.沉淀池的几何尺寸 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宜小于55;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6.沉淀池出水部分
7、一般采用堰流,在堰口保持水平。出水堰的负荷:对初沉池,应不大于2.9L/(sm);对二次沉淀池,一般取1.52.9 L/(sm)。亦可采用多槽出水布置,以提高出水水质。7.贮泥斗的容积 一般按不大于2d的污泥量计算。对二次沉淀池,按贮泥时间不超过(chogu)2h计。8.排泥部分 沉淀池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压力数值如下:初次沉淀池不应小于14.71kPa(1.5mH2O);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8.83 kPa(0.9mH2O);生物膜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11.77 kPa(1.2mH2O)。沉淀池的一般设计沉淀池的一般设计(shj)原则及参数原则及参数第10页/共88页第十页,共88
8、页。平流(pn li)式沉淀池第11页/共88页第十一页,共88页。第12页/共88页第十二页,共88页。进水区有整流措施,保证入流污水均匀稳定地进入沉淀池。出水区设出水堰,控制沉淀池内的水面高度,保证沉淀池内水流的均匀分布。沉淀池应沿整个出流堰的单位长度溢流量相等,对于初沉池一般为250m3/(md),二沉池为130250 m3/(md)。锯齿形三角堰应用最普遍,水面宜位于齿高的1/2处。为适应水流的变化或构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在堰口处需要设置能使堰板上下移动的调节装置,使出口堰口尽可能水平。堰前应设置挡板,以阻拦漂浮物,或设置浮渣收集和排除(pich)装置。多斗式沉淀池,不设置机械刮泥设备。
9、每个贮泥斗单独设置排泥管,各自独立排泥,互不干扰,保证沉泥的浓度。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gngzu)特点特点第13页/共88页第十三页,共88页。平流沉淀池的平流沉淀池的构造构造(guzo)及工作特点及工作特点第14页/共88页第十四页,共88页。平流平流(pn li)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进水)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特点(进水)第15页/共88页第十五页,共88页。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平流式沉淀池的构造及工作(gngzu)特点(出水)特点(出水)第16页/共88页第十六页,共88页。一组沉淀池出水堰一组沉淀池出水堰(shu yn)图片图片第17页/共88页第
10、十七页,共88页。3.沉淀区有效容积(rngj)V1或4.沉淀池长度L式中:v 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mm/s;一般不大于5mm/s。5.沉淀池总宽度b1.沉淀池的表面积A式中:qvmax 最大设计流量,m3/s;q 表面水力负荷,m3/(m2h),初沉池一般取1.53 m3/(m2h),二沉池一般取12m3/(m2h)。2.沉淀区有效水深h2式中:t 沉淀时间,h,初沉池一般取12h,二沉池一般取1.52.5h。沉淀区有效水深h2通常取23m。平 流 式 沉 淀 池 的 设 计第18页/共88页第十八页,共88页。7.污泥区容积 对于生活污水,污泥区的总容积V:式中:S 每人每日的污泥量
11、,L/(d人),可参考教材表10-8;N 设计(shj)人口数,人;T 污泥贮存时间,d。6.沉淀池的个数n式中:b每个沉淀池宽度。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一般为3050m,为了保证污水在池内分布均匀,池长与池宽比不小于4,以45为宜。平 流 式 沉 淀 池 的 设 计第19页/共88页第十九页,共88页。平 流 式 沉 淀 池 的 设 计 9.污泥斗的容积V1式中:S1 污泥斗的上口面积(min j),m2;S2 污泥斗的下口面积(min j),m2。10.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 积V2式中:L1 梯形上底边长,m;L2 梯形上底边长,m。8.沉淀池的总高度h式中:h1 沉淀池超高,m;一般取0
12、.3m;h2 沉淀区的有效深度,m;h3 缓冲层高度,m;无机械刮泥设备时,取0.5m;有机械刮泥设备时,其上缘应高出刮板0.3m;h4 污泥区高度,m;h4泥斗高度,m;h4梯形的高度,m。第20页/共88页第二十页,共88页。竖流式沉淀池第21页/共88页第二十一页,共88页。第22页/共88页第二十二页,共88页。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gngzu)原理原理 在竖流式沉淀池中,污水是从下向上以流速v做竖向流动,废水中的悬浮颗粒有以下三种运动状态:当颗粒属于自由沉淀类型时,其沉淀效果(在相同的表面水力负荷条件下)竖流式沉淀池的去除率要比平流式沉淀池低。当颗粒属于絮凝沉淀类型时
13、,由于在池中的流动存在着各自相反的状态,就会出现上升着的颗粒与下降着的颗粒,上升颗粒与上升颗粒之间、下沉颗粒与下沉颗粒之间的相互接触、碰撞,致使颗粒的直径逐渐增大,有利于颗粒的沉淀。当uv时,颗粒将以u-v的差值向下沉淀,颗粒得以去除;当u=v时,则颗粒处于随遇状态,不下沉也不上升;当uv时,颗粒将不能沉淀下来,会被上升水流带走。第23页/共88页第二十三页,共88页。竖流式沉淀池的平面可为圆形、正方形或多角形。竖流式沉淀池的深、宽(径)比一般(ybn)不大于3,通常取2。竖流式沉淀池的中心管如下图所示。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竖流式沉淀池的构造(guzo)第24页/共88页第二十四页,共88页。中
14、心中心(zhngxn)流速:流速:无反射板:无反射板:30mm/s有反射板:有反射板:100mm/s流出速度流出速度(sd):20mm/s中心中心(zhngxn)导流导流筒设计筒设计中心管尺寸中心管尺寸第25页/共88页第二十五页,共88页。辐流式沉淀池第26页/共88页第二十六页,共88页。第27页/共88页第二十七页,共88页。辐流式沉淀池是一种大型沉淀池,池径可达100m,池周水深1.53.0m。有中心进水、周边进水、周进周出、旋转(xunzhun)臂配水等几种形式。沉淀与池底的污泥一般采用刮泥机刮除,对辐流式沉淀池而言,目前常用的刮泥机械有中心传动式刮泥机和吸泥机以及周边传动式的刮泥机
15、与吸泥机等。辐流式沉淀池的构造辐流式沉淀池的构造(guzo)及特点及特点第28页/共88页第二十八页,共88页。辐辐流流式式沉沉淀淀池池剖剖面面中中心心(zhngxn)进进水水周周边边(zhu bin)进进水水第29页/共88页第二十九页,共88页。进水槽断面较大,而槽底的孔口(kn ku)较小,布水时的水头损失集中在孔口(kn ku)上,故布水比较均匀。进水挡板的下沿深入水面下约2/3深度处,距进水孔口(kn ku)有一段较长的距离,这有助于进一步把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入流渠的过水断面上,而且废水进入沉淀区的流速要小得多,有利于悬浮颗粒的沉淀。周边进水辐流式沉淀池的入流区在构造(guzo)上
16、的特点第30页/共88页第三十页,共88页。第31页/共88页第三十一页,共88页。沉淀池全景沉淀池全景(qun jn)第32页/共88页第三十二页,共88页。第33页/共88页第三十三页,共88页。辐流式沉淀池刮泥机中心辐流式沉淀池刮泥机中心(zhngxn)移动系统移动系统第34页/共88页第三十四页,共88页。建设建设(jinsh)中中的沉淀池的沉淀池第35页/共88页第三十五页,共88页。斜流式沉淀池第36页/共88页第三十六页,共88页。斜流式沉淀池是根据浅池理论,在沉淀池的沉淀区加斜板或斜管而构成。它由斜板(管)沉淀区、进水配水区(shu q)、清水出水区(shu q)、缓冲区和污泥
17、区组成。按斜板或斜管间水流域污泥的相对运动方向来区分,斜流式沉淀池有同向流和异向流两种。污水处理中常采用升流式异向流斜流沉淀池。异向斜流式沉淀池中,斜板(管)于水平面呈60角,长度通常为1.0m左右,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一般为80100mm。斜板(管)区上部清水区(shu q)水深为0.71.0m,底部缓冲层高度为1.0m。斜流式沉淀池的构造斜流式沉淀池的构造(guzo)第37页/共88页第三十七页,共88页。斜流式沉淀池的构造斜流式沉淀池的构造(guzo)第38页/共88页第三十八页,共88页。斜流式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zhn d)少等优点,在给水处理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
18、用,在废水处理中应用不普遍。在选矿水尾矿浆的浓缩、炼油厂含油废水的隔油等方面已有较成功的经验,在印染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中也有应用。斜流式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斜流式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yngyng)第39页/共88页第三十九页,共88页。斜流式沉淀池污水处理斜流式沉淀池污水处理(w shu ch l)中应用实例中应用实例第40页/共88页第四十页,共88页。斜板斜板/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第41页/共88页第四十一页,共88页。斜板斜板/斜管沉淀池斜管沉淀池第42页/共88页第四十二页,共88页。斜板/斜管沉淀池运行(ynxng)进程中应防止斜板/斜管上浮第43页/共88页第四十三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污染 控制工程 102 学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