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合成材料 (5).ppt





《土工合成材料 (5).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工合成材料 (5).ppt(1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6章 加筋作用6.1 概述6.1.1加筋土的概念和作用类似于钢筋混凝土,将格网状、条带状、片状、蜂窝状、或纤维状的抗拉材料布置在土中,构成一种复合建筑材料,可以增强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这就是加筋土的概念。目前,加筋土已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挡土墙、陡坡、路堤、桥台等,参见左图(a)(h)。(a)加筋挡墙(b)加筋边坡(c)加筋垫层(d)加筋地基(e)加筋桥台(f-g)锚固边坡(h)加筋道路6.1 概述6.1.1加筋土的概念和作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结构的三个主要优点:1)力学性能优越。加筋土结构强度高、刚度适当、长期服役性能好,对地基承载力及压缩性的要求低,抗震性能良好;2)经济性强。可充分利用工程
2、弃渣或原位填料,降低水泥钢筋用量,降低工程造价;3)低碳。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结构的整体碳排放量小。6.1 概述6.1.2 加筋土的组成和作用 加筋土由加筋材料和土组成。(1)加筋土工合成材料的类型和作用从形式上分,有格网状、条带状、片状、蜂窝状、纤维状等,包括土工织物、土工格栅、土工拉筋带、土工格室、土工加筋格宾、土工袋等。柔性筋材加筋土产生较大的应变,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因此加筋土的延性较好,一般不会出现脆性破坏。应用刚性材料的加筋土的优点是刚度高,抗变形能力良好,但如筋材断裂易出现脆性破坏。6.1 概述6.1.2 加筋土的组成和作用(2)对加筋材料特性的要求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抗拉强度不小
3、于30kN/m,到达设计拉力时的伸长一般应小于12%。界面摩擦特性:一般土工织物及土工拉筋带与土的界面摩擦系数大于土的内摩擦角正切值的2/3,土工格栅与土的界面摩擦系数大于0.8倍土的内摩擦角正切值。蠕变特性:要求在设计使用期限内,加筋材料不会产生不允许的应变增量。抗铺设磨损性:应具有足够的抗磨损性能。抗老化性:加筋材料应有一定的抗紫外线性能,耐腐蚀。6.1 概述6.1.2 加筋土的组成和作用(3)对土的要求加筋土要求土能够提供足够的筋土界面剪切阻力。砂土及砾石土等无黏性土内摩擦角高,筋土摩擦及咬合作用较强,属于加筋土结构的优越填土材料。含有一定黏粒的粗粒土也可作为加筋土填料,要求细粒土部分的
4、塑性指数小于10,含黏粒的粗粒土的内摩擦角大于30度,且粒径小于0.05mm的颗粒所占重量比小于15。应该控制填料的最大颗粒粒径。填料颗粒粒径过大,一是影响压实密实度,二是增大铺设磨损,三是影响筋土摩擦、咬合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填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15 cm。1.常规三轴剪切试验图6-1 偏应力和轴向应变的关系(1)与纯砂样比较相比,加筋试样相同轴向应变时的偏应力提高了。(2)当轴向应变较小时,土工织物的加筋作用不明显,只有当产生较大应变(1.5)时,才发挥加筋作用。(3)纯 砂 抗 剪 强 度 参 数 c=0,=33.5,而 一 层 织 物 加 筋 砂 的c=3kPa,=36.5。(4)当纯
5、砂达到峰值强度后出现应变软化观象,加筋试样的总体强度仍在继续增大。6.2 加筋土的试验和机理分析 6.2.1 加筋土单元体试验6.2.1 加筋土单元体试验单元体在1和3作用下产生横向变形,当处于破坏的临界状态时,应力圆(1,3)与强度包线相切。当沿3方向布置有织物时,织物对横向变形的限制作用相当于给单元体一个应力增量D 3f。在3r作用下,破坏时承受更大的1。如图,线a为素土的破坏包线。圆为素土试样在围压等于s3下破坏的莫尔圆;圆为加筋土试样在围压等于s3下破坏的莫尔圆;圆为加筋土试样在围压等于s3下破坏时其中素土的莫尔圆,它与素土的包线相切。试验结果表明,加筋土与素土的内摩擦角变化不大,但黏
6、聚力c有明显的提高,其增量是由筋材的附加约束引起的,即:或6.2 加筋土的试验和机理分析 图6-4 平面应变三轴压力室为了研究实际工程中土体的变形规律和加筋的效果,应该进行平面应变剪切试验。图6-4为试制的一种三轴压力室,其左右两侧为橡皮囊,用以施加3,1由三轴剪切仪轴向加压装置施加,在中主应力2的方向,正面嵌以有机玻璃面板。对于纯砂和正中间有一层有纺织物的加筋砂,剪切试验结果参见图6-5。图6-5 平面应变三轴压力室6.2.1 加筋土单元体试验2.平面应变试验6.2 加筋土的试验和机理分析 试验表明:(1)当纯砂试样1/3达峰值8.9时,1=7.4,相同1时加筋砂的1/3=15.0,提高了6
7、8%,并且随着1增加,纯砂的1/3逐渐下降,而加筋砂的仍在提高;(2)加筋砂的水平位移比纯砂的小。同时由于对横向变形的限制,铅直位移也有所减小,并且减小的比例随变形(1)的增加而愈加显著。(3)随着1增加,纯砂逐渐形成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剪切带。图6-6 纯砂平面应变剪切max等值线()6.2.1 加筋土单元体试验6.2 加筋土的试验和机理分析 剪切强度的提高与加筋材料布置的方向有关。当加筋材料沿土体中最大拉应变方向时,可得最好的加筋效果。否则,若沿滑动面布置,可能减低抗剪强度。6.2.2 筋-土界面特性试验1.直剪试验6.2 加筋土的试验和机理分析 拉拔试验仪器如左图,对于土工格栅等网格尺寸较
8、大的材料,土-筋材接触面内应包含有一个完整的网格结构,其横肋的阻力作用不容忽视。将加筋材料水平铺埋在试验箱内土体中,施加竖直均布荷载于土体表面模拟上覆压力,预留一端格栅于填土外部,对其施加水平拉力使筋材在填土中移动,实现土与筋材面的相对运动,直到筋材屈服、被拔出或拉断。通过测量筋材的位移和端部拉力,可确定筋土间的拟摩擦系数。2.拉拔试验6.2.2 筋-土界面特性试验6.2 加筋土的试验和机理分析 6.2.3 加筋作用机理分析(1)当加筋土受到荷载作用时,土与加筋材料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并在界面上产生剪应力,从而在加筋材料中产生拉应力,反过来筋材对土体的横向变形起到限制作用,相当于增加了横向主应力
9、3。(2)土体两侧筋材拉力向上的分力能起到一种张力膜的作用。(3)为了使加筋材料产生拉应力,必须将其布置在土体的拉伸变形区域,并最好沿着主拉应变方向。(4)加筋效果取决于加筋材料拉力发挥的大小。l 加筋土体产生一定变形时,才能起作用;l 加筋材料应具有高的拉伸模量和粗糙的表面;l 填土应具有较大的内摩擦角和剪胀性。(5)加筋不仅在土与筋材的接触面上产生直接加筋作用,而且也会在接触面以外的一定范围内形成“间接影响带”。6.2 加筋土的试验和机理分析 纤维加筋土是将连续的纤维丝或一定长度的短纤维丝采用机械、气压或水压等方式均匀且随机地掺入到粒状材料中(如砂土),形成加筋土。(1)作用机理 纤维对土
10、体的增强作用:纤维土体间的摩擦、土体中彼此交错连接的纤维网状空间结构对土体的约束。当纤维受拉时,曲线的凹面区域产生摩擦力,称之为弯曲机理。各根纤维纵横交错,一根纤维受力引起其他纤维受力,从而牵动较大区域产生效果,称之为交织机理。(2)相关试验研究及强度特性研究 研究表明,将纤维加入土中可以赋于土一个较大的黏聚力,并增加其达到破坏时变形的能力,但不能增加内摩擦角,也不能明显增加在小变形范围内的变形模量值。6.2.4 纤维土的特性及应用6.2 加筋土的试验和机理分析 加筋土结构的方法可分为两种:(1)有限元等数值分析法(2)极限平衡法1.有限元等数值分析法l土的本构关系采用如非线性弹性或弹塑性模型
11、l土与筋材相互作用以及筋材本身的应力-应变关系。土与筋材的相互作用可用界面剪切单元。l李广信教授等于1990年代提出等效附加应力法。将筋材的作用等效于给土单元施加了一个侧向的附加应力。6.2.5 加筋土结构的分析方法6.2 加筋土的试验和机理分析 2.极限平衡法l 所谓极限平衡就是濒临破坏时的极限应力状态,例如土体处于极限平衡时,剪切面上的剪应力达到其抗剪强度。l 土力学中常用的朗肯法、库仑法,以及滑动圆弧条分法都是以极限平衡法为基础的。l 除了土体以外,对于加筋材料来说,当加筋材料的拉应力达到其抗拉强度,或者达到锚固段的抗拔握裹力时,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用极限平衡状态的应力除以实际应力就得到
12、了设计的安全系数。l 本教材和一些规范中的设计方法都是基于极限平衡法。6.2.5 加筋土结构的分析方法6.2 加筋土的试验和机理分析 6.3 加筋土挡土墙除了经济、施工方便和低碳,加筋土挡墙与传统挡土墙相比还具有以下优点:(1)柔性:对地基变形适用性大。(2)抗震性好:柔性,能抵抗地震作用。(3)美观:面板可以做成要求的形式,能提供很好的视觉效果。加筋土挡墙结构主要由墙面及其基础、加筋材料、墙体填土、防排水设施等四部分组成,共同承担墙后土体、墙顶荷载、水流渗入等作用。6.3 加筋土挡土墙6.3.1 加筋土挡土墙的破坏模式(1)内部稳定破坏其破坏范围完全发生在加筋土挡墙的加筋区内,包括:拉断和拔
13、出。筋材被拉断是由于筋材受到拉力大于其强度;筋材被拔出是由于筋材单元两端的拉力差值dT大于筋-土界面之间的摩阻力造成的,即dT2。(a)筋材被拔出(b)筋材拉断 6.3 加筋土挡土墙6.3.1 加筋土挡土墙的破坏模式(2)外部稳定破坏其破坏范围可以完全发生在加筋土体之外,或部分破坏面通过加筋土体内部。包括:(c)加筋土体的基础滑动,(d)地基承载力破坏,(e)倾覆,(f)整体型滑动面破坏。(c)整体水平滑动(d)地基承载力破坏6.3 加筋土挡土墙6.3.1 加筋土挡土墙的破坏模式(e)倾覆(f)整体滑动破坏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分为两大部分内部稳定分析与外部稳定分
14、析。6.3.2.1 加筋土挡墙受力分析加筋土挡墙受到的荷载包括墙后填土自重、墙顶超载(基底压力、交通荷载等)和可能的地震荷载等。对于墙面垂直、墙顶填土面水平的加筋土墙,加筋土区后的墙背土压力按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对于墙顶填土面倾斜、墙背倾斜粗糙的挡土墙,其土压力按库仑土压力理论计算。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 6.3.2.2 内部稳定分析进行加筋区筋材的布置选取筋材的刚度类型、确定筋材的强度、估算筋材在加筋区的竖向间距以及水平锚固长度。目前规范中的内部稳定分析是基于极限平衡理论:假定潜在破坏面位置的筋材与填土同时达到了极限状态,并假定潜在破坏面的形式。根据潜在破坏面位
15、置各层筋材分担的水平土压力来计算筋材拉力;潜在破坏面将加筋区分为活动区(主动区)与稳定区。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1)筋材的刚度与潜在破坏面筋材根据刚度分为柔性筋材、刚性筋材。柔性筋材允许加筋土产生较大的拉伸应变,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其墙后的潜在破坏面为朗肯破坏面。(b)柔性筋材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刚性筋材的墙后潜在破坏面,从墙顶到上部一半墙高处破裂面平行于墙背且距墙背0.3H,破裂面在墙半高处与墙趾的连线则为下部破裂面。破裂面将加筋土体分成主动和稳定两个区域。(a)刚性筋材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加筋
16、土挡墙的内部稳定分析的过程如下:选取筋材刚度;确定潜在破坏面的形式;选取合适的筋材竖向间距;通过筋材强度验算与抗拔稳定性验算来计算各层筋材最大拉力与所需的抗拔阻力;根据各层筋材最大拉力与所需的抗拔阻力合理设置筋材强度、水平锚固长度。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2)土压力系数柔性筋材,取对于刚性筋材,土压力系数的分布如图:公式为: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3)筋材强度验算和筋材间距在进行加筋土挡墙初始设计时,水平筋材长度取值不小于0.7H和2.5m(H为墙高)。如墙顶填土面为斜面或填土上有附加荷载,筋长应不短于0.8H;筋材的竖向间距一般不超
17、过0.6m。第i层筋材水平拉力: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筋材强度条件应符合下式要求: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4)筋材抗拔验算抗拔安全应符合下式要求: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5)筋材长度 筋材总长度: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 6.3.2.3 外部稳定分析在进行外部稳定分析时,将加筋土结构视为加筋复合体,加筋区的填土可认为是刚性体,即相当于厚度为加筋长度的一般重力式挡墙(如图所示)。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
18、析(1)抗水平滑移验算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抗水平滑动安全系数: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2)抗深层圆弧滑动稳定性验算将加筋复合体视为一刚体按传统方法计算:根据圆弧滑动面假定采用条分法进行计算,分别检算滑动面穿过加筋土体及地基土的某圆弧的稳定性,通过搜索最危险滑弧,确定最不利的安全系数应符合Fs1.3。如不满足,应加长筋材或进行地基处理。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3)地基承载力验算将加筋复合体假定为一刚体,其自身重力、顶部上覆填土的重力、非加筋区土压力的竖向分量共同作用于加筋区的地基。因此,防止地基整体剪切破
19、坏应符合以下条件: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算例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6.3 加筋土挡土墙6.3.2 加筋土挡墙的结构分析6.3 加筋土挡土墙6.3.3 加筋土挡土墙的细部设计(1)加筋土挡墙面板及连接设计加筋土挡墙的面板主要起到美观性与防护作用。其面板形式主要有: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砌块式面板、返包式面板、加筋格宾式面板等。企口连接的砌块面板直接码砌的砌块面板6.3 加筋土挡土墙6.3.3 加筋土挡土墙的细部设计返包式面板加筋土挡墙 整体现浇式钢筋混凝土面板加筋土挡墙加筋格宾墙面6.3 加筋土挡土墙6.3.3 加筋土挡土墙的细部设计(2
20、)加筋土挡墙防排水设计加筋土挡墙防排水设计主要有“隔”和“排”两种设计理念:一是能够使水分毫无阻碍地从墙体流出,且不造成加筋土结构的土体流失;二是能够使水分无法进入墙体,即水分在进入墙体之前进行有效收集并导出,且不影响加筋土挡墙的稳定性。加筋土挡墙排水系统6.4 加筋土边坡6.4.1 加筋土边坡的组成加筋土边坡是在填方工程中采用加筋材料,通过筋-土相互作用对填土的侧向变形产生约束作用,从而改善土体性能、增强边坡稳定性。加筋土边坡与加筋土挡墙主要由面层系统、加筋材料、填土构成。区别在于:坡角大于70度的称为加筋土挡墙,坡角小于70度的则称为加筋土边坡。平铺式 返包式6.4 加筋土边坡6.4.1
21、加筋土边坡的组成加筋土边坡与传统边坡工程相比的优势:提高边坡稳定性,可以放更陡的边坡,减少填方量,减少占地,节约土地资源,更加的经济、安全。因此,加筋土边坡主要应用于地形或者占地条件限制下放陡坡、新填方边坡的加固、原路堤边坡加高加宽、滑坡治理等新填方边坡的加固 增强挡墙的稳定性6.4 加筋土边坡6.4.1 加筋土边坡的组成构成陡坡减少填方占地滑坡治理6.4 加筋土边坡6.4.1 加筋土边坡的组成道路加宽6.4 加筋土边坡6.4.2 加筋土边坡的破坏模式根据破坏面是否完全在加筋区域内,加筋土边坡的破坏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加筋土边坡的破坏类型(a内部破坏;b外部破坏;c混合型破坏)6.4 加筋土
22、边坡6.4.2 加筋土边坡的破坏模式(1)内部破坏:加筋土边坡的破坏面完全发生在加筋区域内,包括筋材的断裂、拔出、沿筋土界面滑动等;(2)外部破坏:破坏面完全发生在加筋土区域外。包括整个加筋体沿地基表面的水平滑动、沿着贯穿非加筋区填土与地基的圆弧面滑动、软基侧向挤出(坡脚承载力破坏)或过量沉降等;加筋土边坡的内部破坏形式6.4 加筋土边坡6.4.2 加筋土边坡的破坏模式(3)混合型破坏:破坏面一部分在加筋区域外,一部分穿过加筋区域。(a)水平滑动破坏(b)圆弧滑动破坏(c)局部承载能力破坏(d)过量沉降破坏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6.4.3.1 内部稳定分析
23、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2)确定筋材拉力的分布与筋材的竖向间距加筋土坡筋材的分区布置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6.4.3.2 外部稳定性验算(1)抗滑移稳定验算将加筋区当成一个刚性挡土墙进行墙底滑动验算;底边滑动面假定为加筋土坡底部或各层筋材的筋土界面,如图所示。加筋区后的土压力可由库仑主动土压力确定。外部稳定的安全系数需大于规范规定的最小值。6
24、.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2)深层滑动稳定验算在无筋土坡的稳定计算中可以发现是否存在深层滑动面。当完成加筋土坡设计以后,还应检查所有通过加筋土体之后及深入地基土层的滑动面是否满足: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整体滑动稳定校核局部侧向挤出稳定分析(4)深层滑动稳定验算可采用经典的沉降计算方法,计算总沉降量的大小、差异沉降与沉降速率。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6.4.3.3 讨论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图
25、6-35 确定最大的筋材拉力和加筋长度的计算图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加筋边坡设计算例示意图算例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6.4 加筋土边坡6.4.3 加筋土边坡的稳定分析及设计方法6.4 加筋土边坡6.4.4 加筋土边坡的坡面防护及排水设计6.4.3.1 内部稳定分析(1)加筋土边坡坡面防护设计为了坡面的美观、防止土体流失,加筋土边坡坡面防护设计主要分为两大类工程防护与植物防护。工程防护一般采用格宾、钢丝网、砌石喷浆等。植物防护:对于缓坡采用喷播绿化,陡坡采用土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工合成材料 5 土工 合成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