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态分析经典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模态分析经典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态分析经典课件.ppt(1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 模态分析1第四章 模态分析 4.1 引言 4.2 实模态分析 4.3 复模态分析 4.4 试验模态分析2绪论 机械振动的研究对象、意义 数学准备和运动学3绪论机械振动的研究对象、意义 振动,是指物理量在它的平均值附近不断地经过极大值和极小值而往复变化的过程。机械振动指机械或结构在它的静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弹性运动。机械振动研究的对象是机械或结构,即具备质量和弹性的物体。在理论分析时,需要把机械或结构按照力学原理,通过数学建模,抽象为力学系统(又称为数学模型)。可以产生机械振动的力学系统称为振动系统。4振动系统三要素及其关系 振动系统的三要素:激励、系统和响应 外界对振动系统的激励或作用,
2、称为振动系统的激励或输入。系统对外界影响的反映,称为振动系统的响应或输出。二者由系统的振动特性相联系。5三种基本振动问题 响应分析:在扰动条件和系统特性已知的情形下,求系统的响应 系统识别:分析已知的激励与响应,确定振动系统的性质 环境预测:已知振动系统和在未知激励下的响应,研究该未知激励的性质6响应分析 车辆在给定的路面上行走,求车身的加速度响应 7工程提法:系统设计 在一定的激励条件下,如何来设计系统的特性,使得系统的响应满足指定的条件。8系统识别 方法:以某种已知的激振力作用在被测振动系统上,使其产生响应,根据已知的激励和测量得到的响应量值,进而根据一定的分析方法(模态分析),确定系统的
3、振动参数,如:质量矩阵,刚度和阻尼矩阵以及系统的振型和固有频率向量。模态试验 9环境预测 例:振源判断、载荷识别、基于振动信号的工况监视与故障诊断。例:用五轮仪来测量路面的不平度 对于五轮仪,其系统特性已知,通过测量五轮仪的输出,可以反推出路面的不平度特性。10机械振动的作用 消极方面:影响仪器设备功能,降低机械设备的工作精度,加剧构件磨损,甚至引起结构疲劳破坏。积极方面:利用振动性能的设备1 1机械振动的破坏作用 颤振:大气紊流和其他振源都会使飞机等飞行器产生振动(舒适性,机载仪表)自激振动:输电线的舞动 1940年美国塔可马(Tacoma Narrows)吊桥在中速风载作用下,因桥身发生扭
4、转振动和上下振动造成坍塌事故 1972年日本海南的一台66104kW汽轮发电机组,在试车过程中发生异常振动而全机毁坏;步兵在操练时,不能正步通过桥梁,以防发生共振现象造成桥梁坍塌12机械振动的积极作用 共振放大 利用颗粒的振动进行清洗,抛光,零件去毛刺;利用振动减小零部件之间的摩擦阻力和间隙13学习机械振动的意义1.进行结构动强度设计的需要 2.消除有害的振动 3.利用振动有利的一面 4.是学好相关知识的基础 14离散系统的基本元件 机械振动系统:惯性元件,弹性元件,阻尼元件,外界激励。通常用物理量:质量M,刚度K,阻尼C,和外界激励F表示。15振动分类按系统分: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离散系统
5、和连续系统 确定性系统和随机系统按激励分:自由振动 受迫振动 自激振动 参数共振16振动分类按响应分:简谐振动 周期振动 非周期振动 随机振动 按自由度分:单自由度振动 多自由度振动 连续体振动17运动学一、简谐运动按时间的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所作的振动振幅 相位初相位圆频率18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大小和位移成正比方向和位移相反,始终指向平衡位置19运动学不同频率振动的叠加频率接近于相等时拍的频率:每秒中振幅从最小值经过最大值到最小值的次数拍的圆频率:w1-w220运动学复平面上的一点z代表一个矢量使该矢量以等角速度w在复平面内旋转(复数旋转矢量)tPA实轴虚轴21运动学位移速度加速度对复数
6、Aeiwt每求导一次,相当于在它的前面乘上一个iw,而每乘上一个i,相当于把这个复数旋转矢量逆时针旋转p/222运动学把一个周期函数展开成傅立叶级数,亦即展开成一系列简谐函数之和一般的周期振动可以通过谐波分析分解成简谐振动23运动学傅立叶级数w1:基频24两个频率相同的简谐振动可以合成一个简谐振动把谐波分析 的结果形象化:An,jn和w之间的 关系用图形来表示,称为频谱25单自由度系统 自由振动 简谐振动 非周期强迫振动 26自由振动 振动系统在初始激励下或外加激励消失后的运动状态。自由振动时系统不受外界激励的影响,其运动时的能量来自于初始时刻弹性元件和惯性元件中存储的能量。振动规律完全取决于
7、初始时刻存储的能量和系统本身的性质。27运动微分方程 振动系统在初始激励下或外加激励消失后的运动状态。自由振动时系统不受外界激励的影响,其运动时的能量来自于初始时刻弹性元件和惯性元件中存储的能量。振动规律完全取决于初始时刻存储的能量和系统本身的性质。28运动微分方程 运动微分方程29运动微分方程 解 30运动微分方程 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是简谐振动 31能量关系 意义:惯性力的功率Fm与弹性力的功率Fs之和为零 32能量关系 33能量关系 Rayleigh商 动能系数 34阻尼自由振动 方程 35阻尼自由振动 解 特征方程 临界阻尼 36阻尼自由振动 特征方程解 37阻尼自由振动 方程的
8、通解 三种情况 1,相异实根。阻尼大于临界阻尼。强阻尼=1,重根。阻尼等于临界阻尼 1,共轭复根。阻尼小于临界阻尼,弱阻尼,38阻尼自由振动 1=139阻尼自由振动 1阻尼固有频率 40阻尼自由振动 对数衰减率41简谐强迫振动 方程 解42简谐强迫振动 系数43简谐强迫振动 放大系数01234X/A 0.51/n10.70.40.30.2440 1 2 310.70.50.20.1简谐强迫振动 相频特性45简谐强迫振动 全解46简谐强迫振动 全解012346750 1 2ABCy0/a0w/wn位移测量计扰动频率大于仪器的固有频率(B点),记录的振幅逐渐接近于扰动频率的振幅仪器的固有频率应该比
9、要记录测量的频率低2倍当振动包含高阶频率时,不影响位移振动计的测量47简谐强迫振动 012346750 1 2ABCy0/a0w/wn振动加速度计的固有频率应该是所记录测量的最高频率的2倍以上48简谐强迫振动 r0/aw/wn00.250.500.751.001.251.50 1.752.0000.51.01.52.0c/cc=0抛物线c/cc=0.5c/cc=0.7为了避免高阶谐振共振影响振动加速度计工作,必须在振动加速度计中加入阻尼0.5和0.7临界阻尼比无阻尼曲线更接近理想加速度计曲线49简谐强迫振动 1 2 3 00306090180/nc/cc=0c/cc=0.125c/cc=0.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 经典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