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献学(第4章:目录)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国古典文献学(第4章:目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文献学(第4章:目录)课件.ppt(1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第四章第四章 文獻的著錄:目錄文獻的著錄:目錄第一節第一節 目錄的體例及功用目錄的體例及功用一、目錄釋名一、目錄釋名 (2 2)條目。)條目。(王欣夫文獻學講義)(王欣夫文獻學講義)論語論語顏淵顏淵:顏淵問仁,子曰: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克己復禮爲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顏淵曰:“請問其目。請問其目。”子曰:子曰:“非禮勿視,非禮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v2.2.錄錄 説文説文彔部:彔部:“彔,刻木彔彔也。彔,刻木彔彔也。”小徐
2、曰:小徐曰:“彔彔猶歷歷也。一一可數之皃(貌)。彔彔猶歷歷也。一一可數之皃(貌)。”公羊傳公羊傳隱公十年:隱公十年:“春秋錄內而略外。春秋錄內而略外。”v(二)目錄(二)目錄 “目錄之學,由來尚矣!詩、書之序,目錄之學,由來尚矣!詩、書之序,即其萌芽。即其萌芽。”(余嘉錫目錄學發微卷一目錄學之意(余嘉錫目錄學發微卷一目錄學之意義及功用)義及功用)把把“目錄目錄”二字聯起來作爲一個名詞,起於漢成二字聯起來作爲一個名詞,起於漢成帝時劉向、劉歆父子校書。帝時劉向、劉歆父子校書。漢書漢書敘傳:敘傳:“劉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劉向司籍,九流以别,爰著目錄,略序洪烈。目錄,略序洪烈。”v(三)目與錄的區别
3、(三)目與錄的區别 “目目”,指一書中的篇目;,指一書中的篇目;“敘敘”,述一書之大意;,述一書之大意;“錄錄”,是合篇目和敘的總稱。,是合篇目和敘的總稱。“錄錄”兼包目和敘,則只舉一兼包目和敘,則只舉一“錄錄”字也字也可以概括可以概括“目目”在內。故劉向奏上的書本具篇目和在內。故劉向奏上的書本具篇目和旨意(敘),而載在本書的只稱爲旨意(敘),而載在本書的只稱爲“錄錄”,編集别,編集别行的也只稱爲行的也只稱爲“别錄别錄”。“錄錄”的內容,本包括的內容,本包括“目目”和和“敘敘”兩部分。兩部分。後人分割其義,各取一偏,也稱爲後人分割其義,各取一偏,也稱爲“錄錄”。1.1.稱目爲稱目爲“錄錄”者,
4、如論衡者,如論衡案書:案書:“六六略之錄,萬三千篇。略之錄,萬三千篇。”2.2.稱敘爲稱敘爲“錄錄”者,如毋煚古今書錄序:者,如毋煚古今書錄序:“覽錄而知旨,觀目而悉詞。覽錄而知旨,觀目而悉詞。”劉向所做書錄,因目在敘前,所以稱爲劉向所做書錄,因目在敘前,所以稱爲“目錄目錄”。後人仿效它寫作的,體式有所變更,敘在目前,。後人仿效它寫作的,體式有所變更,敘在目前,所以改稱所以改稱“序錄序錄”,如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如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也有稱也有稱“錄目錄目”的,如釋智昇開元釋教錄有的,如釋智昇開元釋教錄有歷代所出眾經錄目一篇。歷代所出眾經錄目一篇。(一)書名(一)書名v1.1.古書命名的方式
5、古書命名的方式(1 1)以通稱爲書名)以通稱爲書名 詩、書、禮、易、春秋、詩、書、禮、易、春秋、史記等。史記等。(2 2)摘取書中一二字爲書名)摘取書中一二字爲書名 急就章首句:急就章首句:“急就奇觚與眾異。急就奇觚與眾異。”因取首因取首二字爲書名。二字爲書名。(3 3)以姓名爲書名)以姓名爲書名 以人名爲書名,如鄧析、鄒陽等。以人名爲書名,如鄧析、鄒陽等。於姓後加於姓後加“子子”爲書名,如孟子、荀子爲書名,如孟子、荀子、莊子、管子等。、莊子、管子等。於人名、字號後加於人名、字號後加“集集”,陶淵明集、,陶淵明集、庾子山集、李太白集等。庾子山集、李太白集等。(4 4)以朝代命名)以朝代命名 二
6、十四史大都以朝代加二十四史大都以朝代加“書書”、“志志”、“史史”等命名,如漢書、三國志、宋史等。等命名,如漢書、三國志、宋史等。又如總集全唐詩、全宋詩、全唐文又如總集全唐詩、全宋詩、全唐文等。等。(5 5)以年號命名)以年號命名 元稹元氏長慶集、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元稹元氏長慶集、白居易白氏長慶集(長慶:長慶:821-824821-824年,唐穆宗李恒的年號)年,唐穆宗李恒的年號)曾鞏元豐類稿曾鞏元豐類稿(元豐:(元豐:1078-10851078-1085年,是宋神宗年,是宋神宗趙頊的年號)趙頊的年號)(6 6)以地名、地望(郡望)命名)以地名、地望(郡望)命名 地名:陸遊劍南詩稿地名:陸遊劍南
7、詩稿 地望:韓愈地望:韓愈昌黎先生集昌黎先生集 、宋人、宋人劉攽彭城劉攽彭城集集和和中山詩話中山詩話 、明人鄭真明人鄭真滎陽外史集滎陽外史集 v2.2.同書異名與異書同名同書異名與異書同名(1 1)同書異名)同書異名 國語(春秋外傳)國語(春秋外傳)史記(太史公書)史記(太史公書)淮南子(淮南鴻烈)淮南子(淮南鴻烈)老子(道德經)老子(道德經)莊子(南華經)莊子(南華經)紅樓夢(石頭記)紅樓夢(石頭記)聊齋志異(異史)聊齋志異(異史)簡稱:簡稱:方言(輏軒使者絕代語釋别國方言)方言(輏軒使者絕代語釋别國方言)四庫總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庫四庫總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庫全書總目)全書總目)避
8、諱改名:避諱改名:廣雅(因避隋煬帝諱改名爲博雅)廣雅(因避隋煬帝諱改名爲博雅)(2 2)異書同名)異書同名 後漢書,六家後漢書,六家 晉書,八家晉書,八家 河東集,唐柳宗元、宋柳開河東集,唐柳宗元、宋柳開 讀書雜誌,清王念孫、清楊城讀書雜誌,清王念孫、清楊城 各類中國文學史、中國通史等各類中國文學史、中國通史等注意:注意:目錄書在著錄同書異名、異書同名時,都要加以目錄書在著錄同書異名、異書同名時,都要加以特殊説明,以免混淆。特殊説明,以免混淆。(二)篇卷(二)篇卷 篇、卷都是古書數量單位,篇與內容關係緊密,篇、卷都是古書數量單位,篇與內容關係緊密,而卷則是從物質形態上劃分。而卷則是從物質形態上
9、劃分。早期篇卷基本統一,後來一卷可以包括若干篇。早期篇卷基本統一,後來一卷可以包括若干篇。書籍的裝幀方式由卷軸過渡到册葉以後,篇、書籍的裝幀方式由卷軸過渡到册葉以後,篇、卷、冊更不統一,一冊可以包括幾卷,一卷又可以卷、冊更不統一,一冊可以包括幾卷,一卷又可以包括若干篇。包括若干篇。目錄書應記錄篇、卷、冊數,甚至頁數都有必目錄書應記錄篇、卷、冊數,甚至頁數都有必要記錄。要記錄。民國時期總書目:冊數、頁數民國時期總書目:冊數、頁數(三)撰人及時代(三)撰人及時代v1.1.關於撰人的朝代關於撰人的朝代 一般之著者生活的朝代。若改朝換代,前朝官一般之著者生活的朝代。若改朝換代,前朝官員如不受新朝俸祿,
10、稱爲員如不受新朝俸祿,稱爲“遺民遺民”,則仍標前朝。,則仍標前朝。(1 1)王炎午,四庫全書總目載:)王炎午,四庫全書總目載:吾汶稿十卷,宋王炎午撰。炎午吾汶稿十卷,宋王炎午撰。炎午宋末宋末爲太學生,咸淳間文天祥募兵勤王,炎午杖策謁之,爲太學生,咸淳間文天祥募兵勤王,炎午杖策謁之,留直幕府,旋以母老辭歸。天祥被執北上,炎午爲留直幕府,旋以母老辭歸。天祥被執北上,炎午爲文生祭之,勵以必死,尤世所稱。入元後,終身不文生祭之,勵以必死,尤世所稱。入元後,終身不出,因所居汶源里,名其稿曰吾汶,以示不仕出,因所居汶源里,名其稿曰吾汶,以示不仕異代之義。異代之義。(3 3)方以智與錢謙益)方以智與錢謙益四
11、庫全書總目載:四庫全書總目載:通雅五十二卷,明方以智撰。以智字密之,通雅五十二卷,明方以智撰。以智字密之,桐城人,崇禎庚辰(桐城人,崇禎庚辰(16401640)進士,官翰林院檢討。)進士,官翰林院檢討。物理小識十二卷,明方以智撰。物理小識十二卷,明方以智撰。藥地炮莊九卷,明方以智撰。藥地炮莊九卷,明方以智撰。明代(明代(1368-1644 1368-1644)、清代()、清代(1636-19121636-1912)方以智(方以智(1611-16711611-1671),),崇禎十三年(崇禎十三年(16401640)進士)進士 錢謙益(錢謙益(1582-16641582-1664),),萬歷三十
12、八年(萬歷三十八年(16101610)進士)進士 v2.2.關於撰人關於撰人(1 1)朝代、籍貫、姓名、字連署)朝代、籍貫、姓名、字連署 知不足齋本中吳紀聞,題知不足齋本中吳紀聞,題“宋宋崑山崑山龔明之龔明之希仲紀,明希仲紀,明虞山虞山毛晉子九訂毛晉子九訂”。朱氏槐廬本中吳紀聞,題朱氏槐廬本中吳紀聞,題“宋宋崑山崑山龔明之龔明之希仲紀,希仲紀,吳郡吳郡何焯何焯屺瞻、袁廷檮綬皆訂屺瞻、袁廷檮綬皆訂”。學海類編本中吳紀聞,題學海類編本中吳紀聞,題“宋宋崑山崑山龔明之龔明之希仲紀希仲紀”。v知不足齋本中吳紀聞知不足齋本中吳紀聞v學海類編本中吳紀聞學海類編本中吳紀聞(2 2)籍貫、姓名、字連署)籍貫、
13、姓名、字連署 粵雅堂本中吳紀聞:題粵雅堂本中吳紀聞:題“崑山崑山龔明之希仲龔明之希仲紀紀”(4 4)現代出版的古籍一般從中截取朝代、姓名)現代出版的古籍一般從中截取朝代、姓名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吳紀聞: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中吳紀聞:“宋龔明宋龔明之撰之撰”中華書局出版宋本金石錄:中華書局出版宋本金石錄:“宋趙明誠撰宋趙明誠撰”v中吳紀聞、宋本金石錄中吳紀聞、宋本金石錄(四)版本(四)版本v1.1.區分版本類别(刻本、抄本、校本、稿本、石印區分版本類别(刻本、抄本、校本、稿本、石印本、活字本、鉛印本等)。本、活字本、鉛印本等)。v2.2.確定版本時代。確定版本時代。v3.3.弄清版本出自何地、何
14、人之手。弄清版本出自何地、何人之手。v4.4.如果是叢書,應注明叢書名如果是叢書,應注明叢書名。(五)提要(五)提要v1.1.介紹著者生平(里籍、字號、科第、官位、生卒介紹著者生平(里籍、字號、科第、官位、生卒年等)。年等)。v2.2.介紹書的內容。介紹書的內容。v3.3.評價得失。評價得失。v4.4.考察流傳情況、版本源流(珍貴的版本應説明鑒考察流傳情況、版本源流(珍貴的版本應説明鑒别情況)。别情況)。列子書錄:列子書錄:列子八卷列子八卷 天瑞第一天瑞第一 黃帝第二黃帝第二 周穆王第三周穆王第三 仲尼第四仲尼第四(一曰極知)(一曰極知)湯問第五湯問第五 力命第六力命第六 楊朱第七楊朱第七(一
15、曰達生)(一曰達生)説符第八説符第八 右新書定著八篇。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右新書定著八篇。護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向言:所校中書列子五篇,臣向謹與長社臣向言:所校中書列子五篇,臣向謹與長社尉臣參校讎,太常書三篇、太史書四篇、臣向書尉臣參校讎,太常書三篇、太史書四篇、臣向書六篇、臣參書二篇,内外書凡二十篇以校,除復六篇、臣參書二篇,内外書凡二十篇以校,除復重十二篇,定著八篇。中書多,外書少,章亂布重十二篇,定著八篇。中書多,外書少,章亂布在諸篇中。或字誤,以在諸篇中。或字誤,以“盡盡”爲爲“進進”,以,以“賢賢”爲爲“形形”,如此者衆。及在新書有棧,校讎從,如此者衆。及在新書有棧,校讎從中書。已定
16、,皆以殺青書,可繕寫。列子者,鄭中書。已定,皆以殺青書,可繕寫。列子者,鄭人也,與鄭繆公同時,蓋有道者也。其學本於黃人也,與鄭繆公同時,蓋有道者也。其學本於黃帝、老子,號曰道家。帝、老子,號曰道家。道家者,秉要執本,清虚無爲。及其治身道家者,秉要執本,清虚無爲。及其治身接物,務崇不競,合於六經。而穆王、湯接物,務崇不競,合於六經。而穆王、湯問二篇,迂誕恢詭,非君子之言也。至於力問二篇,迂誕恢詭,非君子之言也。至於力命篇,一推分命;楊子之篇,唯貴放逸。命篇,一推分命;楊子之篇,唯貴放逸。二義乖背,不似一家之書。然各有所明,亦有可二義乖背,不似一家之書。然各有所明,亦有可觀者。孝景皇帝時貴黃老術,
17、此書頗行於世。及觀者。孝景皇帝時貴黃老術,此書頗行於世。及後遺落,散在民間,未有傳者。且多寓言,與莊後遺落,散在民間,未有傳者。且多寓言,與莊周相類,故太史公司馬遷不爲列傳。謹第錄。臣周相類,故太史公司馬遷不爲列傳。謹第錄。臣向昧死上。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向所校列向昧死上。左都水使者光祿大夫臣向所校列子書録,永始三年八月壬寅上。子書録,永始三年八月壬寅上。(六)大小序(六)大小序v1.1.漢書漢書藝文志藝文志v2.2.四庫全書總目四庫全書總目三、目錄的體例三、目錄的體例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余嘉錫目錄學發微:目錄之書有三類:一曰部類之後有小序,目錄之書有三類:一曰部類之後有小序,書名之下有解題者
18、;二曰有小序而無解題者;書名之下有解題者;二曰有小序而無解題者;三曰小序解題並無,祗著書名者。三曰小序解題並無,祗著書名者。(一)有小序有解題者(一)有小序有解題者 現存者如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現存者如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齋書錄解題、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此類目錄體制最完備,也最能起到沿流溯源、此類目錄體制最完備,也最能起到沿流溯源、提要鉤玄的作用,參考價值最大,對編寫者的要求提要鉤玄的作用,參考價值最大,對編寫者的要求也最高,非通才博學者不足以勝任。也最高,非通才博學者不足以勝任。(二)有小序無解題者(二)有小序無解題者 此體例由漢書此體例由
19、漢書藝文志開啟,隋書藝文志開啟,隋書經經籍志等因之。籍志等因之。此類書目綱舉目張,論述明晰,可以起到此類書目綱舉目張,論述明晰,可以起到“推推闡大義,條别學術異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見於闡大義,條别學術異同,使人由委溯源,以想見於墳籍之初者墳籍之初者”(章學誠校讎通義(章學誠校讎通義自敘)自敘)的作用的作用。(三)無小序解題之書目(三)無小序解題之書目 此類目錄最早可考者爲西晉荀勖中經新簿,此類目錄最早可考者爲西晉荀勖中經新簿,現存者如唐、宋、明藝文志,通志現存者如唐、宋、明藝文志,通志藝文略藝文略,書目答問及各家藏書目錄。,書目答問及各家藏書目錄。此類各書,不辨流别,但記書名,已深爲隋此類各
20、書,不辨流别,但記書名,已深爲隋書書經籍志所譏,然苟出自通人之手,則其分門經籍志所譏,然苟出自通人之手,則其分門别類,秩然不紊,亦足考鏡源流,示初學以讀書之别類,秩然不紊,亦足考鏡源流,示初學以讀書之門徑,鄭樵所謂門徑,鄭樵所謂“類例既分,學術自明類例既分,學術自明”,不可忽,不可忽也。也。v隋書隋書經籍志:經籍志:魏秘書郎鄭默,始制魏秘書郎鄭默,始制中經中經,秘書監,秘書監荀勖,又因荀勖,又因中經中經,更著,更著新簿新簿,分爲,分爲四部,總括群書。四部,總括群書。但錄題及言,盛以縹但錄題及言,盛以縹囊,書用緗素。至於作者之意,無所論辯。囊,書用緗素。至於作者之意,無所論辯。v余嘉錫目錄學發微
21、卷二:余嘉錫目錄學發微卷二:屬於第一類者,在論其指歸,辨其訛謬。屬於第一類者,在論其指歸,辨其訛謬。屬於第二類者,在窮源至委,竟其流别,以屬於第二類者,在窮源至委,竟其流别,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屬於第三類者,在類辨章學術,考鏡源流。屬於第三類者,在類例分明,使百家九流,各得條理,並究其本例分明,使百家九流,各得條理,並究其本末,以見學術之源流沿襲。以此三者互相比末,以見學術之源流沿襲。以此三者互相比較,立論之宗旨,無不脗合,體制雖異,功較,立論之宗旨,無不脗合,體制雖異,功用則同。用則同。四、目錄的功用四、目錄的功用v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一: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卷一:目錄之學,學中第一要緊事,
22、必從此問目錄之學,學中第一要緊事,必從此問塗,方能得其門而入,然此事非苦學精究,塗,方能得其門而入,然此事非苦學精究,質之良師,未易明也。質之良師,未易明也。v張之洞書目答問張之洞書目答問略例:略例: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今爲分别條流,慎擇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今爲分别條流,慎擇約舉,視其性之所進,各就其部求之。又於其中詳約舉,視其性之所進,各就其部求之。又於其中詳分子目,以便類求。一類之中,復以義例相進者使分子目,以便類求。一類之中,復以義例相進者使相比附。再敘時代,令其門徑秩然,緩急易見。凡相比附。再敘
23、時代,令其門徑秩然,緩急易見。凡所著錄,並是要典雅記,各適其用。總期令初學者所著錄,並是要典雅記,各適其用。總期令初學者易買易讀,不致迷罔眩惑而已。易買易讀,不致迷罔眩惑而已。v張之洞輶軒語張之洞輶軒語語學第二語學第二讀書宜有門徑:讀書宜有門徑:“四庫提要爲讀群書之門徑四庫提要爲讀群書之門徑”(一)利用目錄以辨明學術源流(一)利用目錄以辨明學術源流v章學誠校讎通義章學誠校讎通義敘:敘:校讎之義,蓋自劉向父子校讎之義,蓋自劉向父子部次條别部次條别,將以辨章,將以辨章學術,考鏡源流,非深明於道術精微,群言得失之學術,考鏡源流,非深明於道術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與此。故者,不足與此。v余嘉錫目錄
24、學發微:余嘉錫目錄學發微:目錄者,學術之史也。綜其體制,大要有三:目錄者,學術之史也。綜其體制,大要有三:一曰篇目,所以考一書之源流;二曰敘錄,所以考一曰篇目,所以考一書之源流;二曰敘錄,所以考一人之源流;三曰小序,所以考一家之源流。三者一人之源流;三曰小序,所以考一家之源流。三者亦相爲出入,要之皆辨章學術也。亦相爲出入,要之皆辨章學術也。(二)利用目錄以查找圖書(二)利用目錄以查找圖書 目錄是對圖書的著錄,我們要查找古代典籍,目錄是對圖書的著錄,我們要查找古代典籍,瞭解其撰人、名目、卷數、類型、版本、存佚、寫瞭解其撰人、名目、卷數、類型、版本、存佚、寫作時代、寫作背景、主要內容等情況,皆需向
25、目錄作時代、寫作背景、主要內容等情況,皆需向目錄書問途。書問途。v鄭樵通志鄭樵通志校讎略:校讎略:求書之道有八,一曰即類以求,二曰因代以求,求書之道有八,一曰即類以求,二曰因代以求,三曰因地以求,四曰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六曰三曰因地以求,四曰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六曰求之私,七曰因人以求,八曰因代以求,當不一於求之私,七曰因人以求,八曰因代以求,當不一於所求也。所求也。(三)利用目錄以考證古籍(三)利用目錄以考證古籍v1.1.以目錄著錄之有無,斷書之真僞。以目錄著錄之有無,斷書之真僞。漢書漢書東方朔傳:東方朔傳:朔之文辭,此二篇(答客難、非有先生朔之文辭,此二篇(答客難、非有先生論)最善。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典 文献 目录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