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ppt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服ppt学习教案.pptx(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汉服汉服ppt第一页,共37页。Q:什么是汉服?A:所谓“汉服”,就是指汉族传统民族服装。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近四千年中,以汉族(及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独特(dt)华夏民族文化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传统服装的服装体系。Q:汉服是汉朝的衣服?A:汉服的“汉”指的是汉族;汉朝的服饰属于汉服系统,但是汉朝的服饰不能概括汉服。Q:唐装是汉服的一种?A:唐装不是唐朝服饰,而是当初的设计师人为命名的。这种服装带有强烈的满族特色,并不能代表所谓的“中式”特色。第1页/共36页第二页,共37页
2、。汉服概述(i sh)汉服即“汉民族”的“民族服饰”。是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始到明代,我们在历史传统、文化环境中,按照我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审美理想;结合经济条件和生产水平,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服饰。第2页/共36页第三页,共37页。汉服的特点(tdin)交领右衽(yu rn)上衣(shngy)下裳 长袖宽衣 系带暗扣第3页/共36页第四页,共37页。汉汉服服交领右衽(yurn)的意义第4页/共36页第五页,共37页。交领右衽(yu rn)交领:顾名思义,就是交叠的衣领;右衽:衽(rn),即衣襟(y jn)。交领右衽,就是衣襟(y jn)向右掩,呈字母y形。它是汉服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
3、不变的特点,因此成为了汉族的象征符号。汉服以交领为主,还兼有圆领(配内交领)Q:为什么是右衽(yu rn)?我国古代某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的右衽。成语“披发左衽”就是用于指受外族统治。此外,在某些地区,汉人使用左衽表示死者。因此,“左衽”是汉服大忌。左衽右衽对襟直领第5页/共36页第六页,共37页。上衣(shngy)下裳“衣裳”这个词语其实可以专指汉服。古人把上身穿着的襦、衫、袄等统称为“衣”,而把下半身的穿着成为“裳”。“上衣下裳”是汉服最古老且始终(shzhng)贯彻的服制。为表尊重传统,后世传承中最高级别的礼服(如冕服)都是使用这种服制。天子的十二章冕服天子的十二
4、章冕服第6页/共36页第七页,共37页。上衣(shngy)下裳第7页/共36页第八页,共37页。短打:衣裤制,又称裋褐(sh h)、短褐。原为粗布短衣,现引申为上衣下裤的百姓居家生活(shnghu)、休闲、劳作、武艺等服装。长袖一般仅针对于上层社会所要求的礼制而言。在部分传世的写实古画中,对劳动(lodng)人民有短打穿着的描绘。说穿汉服不方便是错误的。一种传承了几千年的服饰,如果不方便的话早就淘汰了。古人认为衣服必须要“蔽体”,所有露出手和足踝都是不礼貌(lmo)的,所以袖子要做到“回袖过肘”的长度。汉服短打 长袖宽衣Q:汉服会不方便吗?第8页/共36页第九页,共37页。系带(x di)暗扣
5、汉服几乎不用一颗纽扣,全由系带结缨的方式穿戴。所以“系带”和“右衽”一样成为了汉服一个外在的显著特点。暗扣,一般(ybn)用于圆领衫,实质是一颗布纽。第9页/共36页第十页,共37页。1.中衣:汉服衬衣的统称,穿在内衣与外衣之间 具体有中衣、中裤、中裙、中单起护体、保暖、整形的作用主要为白色,也可以是其他素色2.常服主要特点:窄袖场合:非特定重大节日或小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穿,平常穿的服饰3.礼服主要特点:(隆重)三重衣广袖礼服:广袖的中衣、三件以上广袖上衣、单片裙(简洁(jinji))琵琶袖袄裙礼服:琵琶袖+马面裙场合:国庆节、春节、生日、成人节、结婚等大节日穿汉服款式(kunsh)第1
6、0页/共36页第十一页,共37页。袄裙袄裙褙子对襟(dujn)襦裙交领襦裙半臂齐胸襦裙曲裾曲裾第11页/共36页第十二页,共37页。十二章纹介绍十二章纹介绍十二章纹介绍十二章纹介绍 “十二纹章十二纹章十二纹章十二纹章”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
7、等威,而且一章有侯的官服上。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个含义。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一个含义。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一个含义。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一个含义。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shnshng)(shnshng)(shnshng)(shnshng)象征。象征。象征。象征。日、月、星辰取其照临;日、月、星辰取其照临;日、月、星辰取其照临;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山取其稳重;山取其稳重;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龙取其应变
8、;龙取其应变;龙取其应变;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藻(水草)取其洁净;藻(水草)取其洁净;藻(水草)取其洁净;藻(水草)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火取其光明;火取其光明;火取其光明;粉米(白米)取其滋养;粉米(白米)取其滋养;粉米(白米)取其滋养;粉米(白米)取其滋养;黼(斧形)取其决断;黼(斧形)取其决断;黼(斧
9、形)取其决断;黼(斧形)取其决断;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黻(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第12页/共36页第十三页,共37页。十十 二二 章章 纹纹 图图 案案第13页/共36页第十四页,共37页。汉服常见汉服常见(chn jin)形制和展示形制和展示 汉服,并不是单单指汉朝的服饰,而是上下几千年所有汉人所穿着衣冠的总称。常见并流行时间(shjin)较长的款式有玄端,直裾、曲裾深衣,齐胸襦裙,齐腰襦裙,唐圆领衫,道袍,裋褐 穿在外面用作外衣的有:半臂(短袖上衣),披风、褙子、斗篷等等。第14页/共
10、36页第十五页,共37页。汉汉服服直裾深衣:汉衣冠体系中的一种大身裁剪方式,特点是正直端方的方形衣身。衣服的大襟(djn)。以布而无缘,敝而紩之的直裾袍则叫做褴褛。第15页/共36页第十六页,共37页。汉服曲裾:曲裾也是汉服的款式(kunsh)之一,向后交掩。第16页/共36页第十七页,共37页。汉服圆领袍:最开始作为(zuwi)内衣着装,后来才演变为外衣。第17页/共36页第十八页,共37页。汉服坦领襦裙:襦裙种类(zhngli)之一。其中坦领又叫U领。第18页/共36页第十九页,共37页。汉服半臂:其形似(xns)似衫去其长袖,成为宽口短袖衣,其形制与衫齐长。交领、腰下接襕。男子半臂长及膝
11、部。明代演变为褡护。第19页/共36页第二十页,共37页。汉服 齐胸襦裙:女子襦裙装的类型之一,尤其盛行在隋唐五代(W Di)时期。第20页/共36页第二十一页,共37页。汉服齐腰襦群:齐腰襦裙为襦裙的一类,属于汉服。裙腰与腰部平齐,故名。齐腰襦裙的上襦可为交领或直领(对襟)。同高腰襦裙相比,齐腰襦裙更为(nwi)常见。按上襦分,可分为交领齐腰襦裙、直领齐腰襦裙(对襟齐腰襦裙)。按穿着对象分,可分为女式齐腰襦裙、男式齐腰襦裙。第21页/共36页第二十二页,共37页。汉服 道袍:古代的家居(jij)服饰;也是道士的着装。第22页/共36页第二十三页,共37页。汉服裋褐sh h:古代穷苦人家着装,
12、又可以叫做“竖褐”、“裋打”。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穿着方便(fngbin),易于劳动第23页/共36页第二十四页,共37页。汉服袄裙 一种上衣在外、裙子(qn zi)在里的襦裙,是汉服襦裙种类之一。第24页/共36页第二十五页,共37页。袄裙袄裙马面褶第25页/共36页第二十六页,共37页。汉服披风:披风是披用的外衣(wiy),大多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流行于明代。一般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着。第26页/共36页第二十七页,共37页。汉汉服服褙子:俗名又称“背子”,由另一种汉服“半臂”演变而成。在87版红楼梦中可常见(chn jin)到褙子类的服饰。第27页/共36页第二
13、十八页,共37页。右右披披风风(p fng)左褙子第28页/共36页第二十九页,共37页。汉服复兴(fxng)的意义中国(zhn u),需要给世界展示什么?在全球化现象日益显著的今天,经济与武力(wl)强弱不再作为评定强国的指标,而更强调泛范围的文化认同感这一软实力的符号。中国有悠久的文明史,汉民族千载而下的传统服饰也随着经济的崛起而复兴。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面前,汉服,不仅仅是件衣服,作为一把钥匙,打开了“中国,需要给世界展示什么”的大门。一、展示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 作为穿在身上的民族历史,汉服是汉民族的皮肤,认识并穿回自己的民族服装是每一个有民族尊严、有文化归属感的中国人的责任与义务。第
14、29页/共36页第三十页,共37页。汉族的社会生活习俗与对美好未来的希冀沉淀为各种(zhn)传统节日,节义中深厚而绚灿的文化内涵是过节的意义所在,不应该,沦落为“饺子节/粽子节/月饼节”等食品倾销节的境地。23二、展示(zhnsh)独特而深厚的生活文化底蕴我们极具家庭观念风霜无陌路,暖室话团圆。崇敬天地万物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bi hu)朝。不忘祖先恩德可堪修旧梦,与语正清明。修构人间正气浴兰祓禊后,临江思端午。充满烂漫情怀天涯举佳酿,共赏今月夕。花朝节中秋节春节第30页/共36页第三十一页,共37页。24三、展示中国(zhn u)人一生中对【礼仪之邦】含义的诠释我们迎接新生的喜悦歌以降生,
15、赐以嘉名【出生礼】承担成长的责任弃尔幼志,顺尔成德【成人礼】缔结两姓之好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婚礼】缅怀先贤之隽永肃雍和鸣,先祖是听【祭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反映了我们道德行为规范(gufn)与世俗生活完美结合的各种典章礼制,“礼仪”二字,不应该,弱化为简单“礼貌”的肤浅认识。冠礼(un l)(男子)笄礼(女子)成人礼射礼第31页/共36页第三十二页,共37页。婚礼:仪礼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后世虽婚服形制随着时代改变,如自汉服复兴以来婚服逐渐形成三种风格:汉风、唐风、明风,但“六礼”作为(zuwi)汉族传统婚礼的议程,流传至今。礼而隆
16、之,珍而重之,庄重而质朴的传统婚礼是对孝敬父母、夫妇之义、人伦之本等民族文化的深刻阐述,意义深远,代代相传,是建立和谐社会的起点。汉风(hn fn)婚服明风婚服唐风婚服第32页/共36页第三十三页,共37页。四、展示华夏人优雅而美丽的精神(jngshn)文化学说:端正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乐舞:陶冶我们的情操、移风易俗、增强民族凝聚力武术:强健我们的身体、培养铮铮骨气 综上所述,民族服装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两者缺一不可。因此,以汉服为钥匙我们打开了汉文化之门,通过重新继承、学习、创新、重建我们的精神面貌,重组成一套完整的可惠泽后世的文化体系(tx),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由内而外统一且独特的民族
17、质感是汉服复兴的核心价值所在。茶艺乐舞(yuw)武术第33页/共36页第三十四页,共37页。汉服同袍(tn po)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汉服同袍:亦称同袍,一群不分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国籍、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的汉服复兴志愿者的简称。旧时作为(zuwi)同朝为官或在同一军队工作的人互称,现在是致力于汉服复兴的人们用于相互之间的称呼,意喻“志同道合者”,表明人们为共同实现【汉服复兴】这一理想而努力的决心。欢迎(hunyng)你的加入一起吧第34页/共36页第三十五页,共37页。华夏华夏(Huxi)复兴,衣礼携行复兴,衣礼携行谢谢聆听!谢谢聆听!岂曰无衣?与子同袍(tnpo)。始于衣冠,达于博远。A1722第35页/共36页第三十六页,共37页。感谢您的观看(gunkn)。第36页/共36页第三十七页,共37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