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化学-教学ppt课件.ppt
《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化学-教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药物化学-教学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定义及内容n内容:n第一节、解热镇痛药 Antipyretic Analgesicsn第二节、非甾体抗炎药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第一节 解热镇痛药Antipyretic Analgesics定义及内容n解热镇痛药作用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发热的体温降至正常,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n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为导致发热的物质,解热镇痛药抑制下丘脑Prostaglan
2、din的合成。n分类:水杨酸类、苯胺类、吡唑酮类。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途径阿司匹林 Aspirinn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n又名:乙酰水杨酸n2-(Acetyloxy)benzoic acid阿司匹林的历史n1838年,Salicylic Acid首次从植物中提取出来。n15世纪就有咀嚼柳树皮可以减轻疼痛的记载。n1860年Kolbe首次合成Salicylic Acid。n1875年水杨酸作为解热镇痛药在临床应用。n1886年水杨酸苯酯应用于临床。n1853年乙酰水杨酸已合成,1899年才用于临床。n阿司匹林解热作用比水杨酸强,而且副作用较低,在体内产生水杨酸代谢物。Aspirin 的作用
3、模式nAspirin为不可逆的花生四烯酸环氧酶抑制剂。AspirinSalicylic AcidH2OCH3COOH乙酰基转移到环氧化酶上环氧化酶(活性形式)乙酰环氧化酶(非活性)阿司匹林的制备n合成:以水杨酸为原料,在硫酸催化下用醋酐乙酰化制得。3、合成 以水杨酸为原料,醋酐为酰化剂,在硫酸催化下,进行乙酰化反应即得本品。实验室里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通常在5060的水浴上加热,约半小时即可完成反应,但难以洗脱硫酸根离子。工业上采用醋酸催化,反应温度高(7080)、时间久(8小时),但可以排除杂质硫酸根离子。阿司匹林的代谢nAspirin的代谢主产物为葡萄糖醛酸或甘氨酸
4、的结合物,并与此种形式排出体外。Glycin阿司匹林Acetylsalicylic acid水杨酸Salicylic acid水杨酸甘氨酰Salicylglycine水杨酸葡萄糖醛酸Glucuronide水杨酸葡萄糖醛酸Glucuronide底下两产物名称一样对乙酰氨基酚 Paracetamol n化学名:N-(4-羟基苯基)乙酰胺n(N-(4-Hydroxyphenyl)acetamide)n商品名:扑热息痛。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发展历史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发展历史乙酰苯胺 退热冰Acetanilide非那西丁Phenacetin 1887年使用 毒性大扑热息痛 Paracetamol 1893年上
5、市 一直沿用扑热息痛的合成n对硝基苯酚经还原得到氨基酚,再经醋酸酰化得到本品。Fe,HCIHAc对乙酰氨基酚的代谢途径肾排泄引起肝坏死、肾衰竭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dial Anti-inflammatory Agents定义和内容n炎症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主要表现为红肿、疼痛等。n该类药用于治疗胶原组织疾病,如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风湿热、骨关节炎、红斑狼疮和强直性脊椎炎等疾病。n除苯胺外,解热镇痛药多具有抗炎作用。非甾体抗炎药分类n吡唑酮类:羟布宗n吲哚乙酸类:吲哚美辛、舒林酸n邻氨基苯甲酸类:甲芬那酸、甲氯酚那酸n1,2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美罗昔康n苯乙酸类:双氯
6、芬酸钠、托美丁、氯那唑酸n芳基丙酸类:布洛芬、氟比洛酚、萘普生、非诺洛芬、酮洛芬吡唑酮类羟布宗 (羟基保泰松)Oxyphenbutazone吲哚乙酸类吲哚美幸 Indomethacin舒林酸 Sulindac邻氨基苯甲酸类甲芬那酸 Mefenamic Acid甲氯酚那酸 Meclofenamic Acid1、2-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 Piroxicam美洛昔康 Meloxicam苯乙酸类双氯芬酸钠 Diclofenac Sodium托美丁 Tolmetin氯那唑酸 Lonazolac芳基丙酸类布洛芬 Ibuprofen氟比洛芬 Flurbiprofen萘普生 Naproxen非诺洛芬 Fenop
7、rofen酮替芬 Ketoprofen一、吡唑酮类羟布宗 (羟基保泰松)Oxyphenbutazone一、吡唑酮类发展历程 1884年德国化学家合成了安替比林,然后合成了氨基比林,其解热镇痛作用较Antipyrine 优良,且无胃刺激性,曾广泛用于临床,但后来发现二者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症,尔后各国相继淘汰。安替比林 Phenazone氨基比林 Aminophenazone都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结构类型:吡唑酮类有5-吡唑酮和3,5吡唑烷二酮两种类型一、吡唑酮类发展历程安乃近 Metamizole Sodium为了寻找水溶性更大的药物,氨基比林引入水溶性基团亚甲基磺酸钠,
8、得到了安乃近。安乃近虽然毒性较低,但仍然会引起粒细胞缺乏症,加之稳定性问题,限制其使用,优点水溶性,可以做成注射剂。一、吡唑酮类发展历程n1946年合成了3,5-吡唑烷二酮结构的保泰松,但解热镇痛作用较弱,而抗炎作用较强,被认为是关节炎治疗作用的一大突破,有促进尿酸排泄作用。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痛风,仍有较大的副作用。后来还有-酮保泰松和磺吡酮保泰松 Phenylbutazone-酮保泰松-Ketophenylbutazone磺吡酮 Sulfinpyrazone羟布宗具有潜在的芳伯氨基n羟布宗与冰醋酸及盐酸共热,水解生成4-羟基氢化偶氮苯,重排生成2,4二氨基联苯酚和对羟基邻氨基苯胺。芳伯氨
9、基邻氨基苯甲酸类基本结构邻氨基苯甲酸Ar甲芬那酸甲氯芬那酸氯芬那酸氟芬那酸甲芬那酸 Mefenamic Acid邻氨基苯甲酸类的特点n采用电子等排原理设计,由氮原子取代水杨酸中氧原子得到,但该类药物并没有明显优势。n甲芬那酸比保泰松抗炎活性强1.5倍,甲氯芬那酸作用最强,为甲芬那酸的25倍。吲哚乙酸类吲哚美幸 Indomethacin化学名:2-甲基-1-(4-氯苯甲酰基)-5-甲氧基-1H-吲哚-3-乙酸吲哚美幸的特点n吲哚美幸的发现与5羟色胺有关:5-羟色胺可能为炎症的化学致痛物质,Serotonin来源于色胺酸,风湿患者体内Tryptophan代谢水平较高。n对吲哚乙酸类化合物研究,30
10、0多个此类化合物中,发现吲哚美幸为强力的镇痛消炎药。n高效消炎镇痛药,比可的松强5倍,比保泰松强25倍,镇痛作用比阿斯匹林强10倍,用于治疗风湿病和风湿性关节炎。n副作用较多,常见的胃肠道反应,肝脏损害,造血系统功能障碍。n作用机理不是对抗5-羟色胺,而是,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的合成。色氨酸 Tryptophan5-羟色胺 Serotonin吲哚美幸的衍生药物吲哚美幸 Indomethacin舒林酸 Sulindac齐多美幸 Zidometacin吲哚美幸中的CI原子以叠氮原子替代,毒性较低。芳基丙酸类布洛芬 Ibuprofen氟比洛芬 Flurbiprofen萘普生 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解热 镇痛 非甾体 抗炎药 药物 化学 教学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