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实用的教学设计_1.docx
《2022实用的教学设计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实用的教学设计_1.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实用的教学设计实用的教学设计1倒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节课内容。1、指导思想:让学生通过文字游戏感受民族语言文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进一步利用同桌关系让学生理解“互为”的含义。自然地引领学生进入到数学王国,理解倒数的概念。利用倒数的概念学会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2、设计理念本节课内容与学生以前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学生也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在设计本节课内容的时候,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尽量分散难点,突出重点,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3、教材分析
2、本节课的内容是倒数的认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倒数的概念,能正确的找一个数的倒数,知道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会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是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先引导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理解倒数具备的条件,会找一个数的倒数。(真分数和整数的倒数),紧接着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引入小数和带分数,引导学生理解如何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从而让学生熟练的掌握找小数和带分数倒数的方法。(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求出一个数的倒数。(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归纳,培养学生学会在小组内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归纳
3、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寻数学知识的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倒数的意义与求法。:1、0的倒数,小数、带分数倒数的求法。:一、 创境导课、激发兴趣。1、 文字游戏: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来做个文字颠倒游戏,比如老师说:“人小”,大家可以说“小人”,好不好,有情趣没有?生:(大声喊道)好!师:学科生:科学师:人人为我,生:我为人人。师:上海自来水,生:水来自海上师:同学们,刚才的文字颠倒游戏好玩不?生:好玩。师:那我们再来玩一种文字游戏,大家听好了,老师说“秦少坤是朱倩倩同学的同桌”,还可以怎么说呢?生:还可以说“朱倩倩是秦少坤同学的同桌。”师:老
4、师能不能理解为“秦少坤和朱倩倩同学互为同桌呢?生:开始有些迟疑,然后回答到“可以”。板书“互为”2、 数字游戏:师:同学们,我们的民族语言文字有这样的美妙,其实在数学王国也存在着这样的美,我们不妨来试试。老师比如说“3/4,大家就来说4/3.师:6/7生:7/6师:8/9生:9/8师:像这样6/7和7/6的两个数就互为倒数。师问:那么什么是倒数呢?谁知道?生:没人回答。师:既然大家不知道什么是倒数?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几道练习题。二、 探究新知:(一) 倒数的概念:1、出示下列习题。4/55/4= 6/77/6= 1/88= 2/33/2= 51/5= 2/99/2=(1) 指名学生回答。(2)
5、学生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3) 小组内进行交流。(4) 各组汇报交流的情况。(5) 师总结归纳: 这些算式的乘积都是1. 这些算式中分子和分母都打颠倒了。2、 学生齐读倒数的概念,理解倒数具备的条件。(二)、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师:那么我们刚才认识了倒数的概念,如何去找一个数的倒数呢? 生: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就可以了。师:好,老师现在给大家出几道练习题,大家试试看,能不能正确地找出一个数的倒数。生:欢呼雀跃(表现出极其热情的表情)。师:4/5的倒数是( ),5/6的倒数是( ),0.2的倒数是( ),1 1/2的倒数是( )。生:相互交流,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来汇报交流的结果。 学
6、生汇报:生A:4/5的倒数是5/4, 5/6的倒数是6/5。生B:0.2的倒数是1/0.2, 1 1/2的倒数是2. 板书: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生C:我和上面的同学答案一样。师:老师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同学B的回答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答案又是多少呢?小数和带分数如何去找它们的倒数呢?生:叽叽喳喳,没人敢回答。师:既然大家都不会,老师来告诉大家:小数在找倒数的时候,首先要将这个小数化成分数,然后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交换即可。带分数在找倒数的时候,要将带分数先化成假分数,然后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即可。大家会了吗?生:(齐声回答)会了。生:再次将刚才做错的题目纠正过来。师:同学们,老师
7、碰到了一个难题,有人问老师数字0和数字1的倒数是多少?老师有点不知道,大家能帮老师这个忙吗?帮老师找到这个答案,好不好?生:好生: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交流结果。(二) 特殊数字的倒数:生1:我们小组一致认为数字0没有倒数,因为00=0,根据倒数的概念判断,乘积是1的两个数才互为倒数,所以我们认为0没有倒数。生2:我们小组大家都认为数字1的倒数的1,因为11=1,根据倒数的概念进行判断,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1的倒数是1.师:同学们,你们刚才的表现太棒了,大家说的一点都没错,看来大家对倒数的概念已经理解了,老师很欣慰。板书: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三、 巩固练习:1、 3/5的倒数是(
8、 ), 0.5的倒数是( )。2、判断:、 1没有倒数。( )。、0的倒数是0( )。、0.4的倒数的2/5( )。四、 拓展练习:列式计算:1、4/7乘以它的倒数是多少?2、1/6乘以2/3的倒数,积是多少?五、课堂小结:师:同学们,本节课即将结束,大家在本节课中学到了那些知识?请你用:“我最高兴的是?,令我最思索的是?,令我最想说的是?,令我最满意的是?”中的一句或者多句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一下。生1:令我最高兴是本节课我认识了新的一种数-倒数。 生2:令我最满意的是本节课我不但认识了一种新的数倒数,而且我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五、 作业:板书设计:倒数的认识像这样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
9、倒数。1的倒数是1, 0没有倒数。:本节课教学自己感觉成功之处是:1.学生对倒数的概念理解了,知道倒数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会找一个数的倒数。2.学生课堂上参与率高,在小组内能和大家相互讨论、相互交流,学会了与人合作的能力。不足之处是:1.学生对找小数和带分数的倒数的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全班有。1/3的学生没有很好的掌握这个知识点,需要课后及时进行辅导。2.本节课在设计练习题的时候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学习,这是本节课不足之处。实用的教学设计21、认读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2、从故事中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3、体会懂得关爱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
10、奇力量,懂得关爱别人,用爱心对待每一个人。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1、自主阅读。2、小组讨论。3、教师讲授。1、教师活动:教师谈话,导入新课,扫除文字障碍。 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扫除文字障碍。2、学生活动: 读第一自然段,想想: 当时地球上发生了怎样的旱灾?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水的重要?(干涸 干枯 焦渴) 你能用这种语气读一读。3、读第二、三自然段:(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找出描写水罐变化的句子。 思考: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4、汇报结果:从水罐一次次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5、板书爱并收集爱的格言,积累格言。6、朗读课文:(音乐的伴奏)正确、流
11、利、有感情。7、作业超市:必做: 朗读课文。 抄写生字、词语。选做:展开想象讲这个故事。实用的教学设计3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开头形象地描绘了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接着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景象。然后着重说明罗布泊消亡的缘故,又具体展现今日罗布泊的荒漠景象。最后推而广之,说到青海湖、月牙泉的颓势,篇末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吁。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了解报告文学用事实说话的特点,理解文中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并学会运
12、用。、培养搜集和整理资料、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一、导入新课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句,楼兰这个著名的古城早就被沙漠吞噬,而罗布泊这个神秘的地方依然吸引着我们去揭开它的谜底,一睹它的真面目。二、略读课文,概述内容情感、用一句话概括罗布泊是个怎样的地方,并说说你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触。、浏览全文,找出文中你认为最能表现作者感触的一句话,并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三、研读课文,感受忧患意识、有水和缺水的罗布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到那里去的人感受有何不同?罗布泊发生巨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你认为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分析下列两
13、组句子的表达作用有何区别。这出悲剧的制造者是人!这一切是人为的!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一切也都是人为的!救救青海湖、月牙泉和所有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3、假如你是罗布泊的最后一棵胡杨树,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四、延伸讨论,拓展环保主题、请你再列举一个由于人为的原因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事例。续在同样的悲剧仍在其他一些地方上演后,要求运用对比、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在拯救罗布泊的专家讨论会上,请你发言,说说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为什么?要求至少说出两点依据。五、调查研究,宣传环保风尚、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把讨论的有关
14、内容整理成小论文,要求自拟题目,有理有据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撰写或摘录环境保护的宣传口号,要求内容明确,语言简洁,醒目突出,并在适当的时机对你周围的人进行宣传。六、小结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家园,对着永恒消逝的家园,人类只能长歌当哭,任他们走进永恒,走进我们血脉相传的记忆!古人云:今之于古也,犹古之于后世;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楼兰留下的人与水的记忆,是一段惨痛的历史,不过,看一看今天的罗布泊,我们也足以担忧,我们留给后人的记忆,将是什么样的历史呢?走过这一片繁华,前面,会是荒凉吗?(学生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如果你愿意,你坚持,每一个人都能给这个世界带来变化!希望每个同学都
15、能为我们的生存环境出一份力!实用的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2、能用竭力造句。3、朗读课文,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4、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世界上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教学重点: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新词,认读2个字。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3、用竭力造句。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理清课文的层次。教学难
16、点:用竭力造句。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世界上的生物千奇百怪,会吃虫的植物你们见过吗?今天我们就来见一见会吃虫的植物。板书:二、初读课文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检查自己的预习成果,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订正字音。认读词语,相机理解:(1)茅膏菜,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吃虫的植物?(2)黏液,想一想黏液的样子。(3)粘住,读准字音,粘住谁了认读苍蝇。(4)跌进,半截,腐烂。(5)本课还有两个多音字,出示扎,盛,说说这两个字的不同读音,分别组词语。(6)竭力是什么意思?读句子一条蜈蚣跌进猪笼草的袋子里,半截身体露在袋外,正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一边读一边想象蜈蚣竭力往外爬的情景,进一步理解竭
17、力。(7)你能用竭力说句子吗?自学生字,反馈练习。(1)加偏旁成本课生字并组词。矛,高,夜,占,失(2)比一比,组词语。蝇() 截() 竭()绳() 裁() 喝()三、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想想课文都写了什么?学生发言,师生共同归纳:写了茅膏菜和猪笼草的样子,以及它们是怎样吃虫的四、理清层次根据刚才我们归纳的内容,你能给课文分段吗学生分段,订正结果。(12自然段是第一段,34自然段是第二段)自己默读第一段,想一想在介绍茅膏菜是先介绍什么,再说什么,又是怎样介绍猪笼草的?了解课文在介绍这两种吃虫的植物时,都是先介绍它们的样子和怎样吃虫的,再举例说明。五、小结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两种吃虫的植物,茅膏菜和猪
18、笼草,我们根据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吃虫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2、了解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3、结合课外资料和同学交流世界上还有哪些奇妙的植物,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教学重点:了解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知道它们是怎样吃虫的,以及能吃到虫子的原因,感受自然的神奇。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思考,知道它们为什么能吃到虫子。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二、精读课文学习第一段。默读第一段,思考:茅膏菜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吃虫的?它为什么能吃到虫子?可以用不同的符
19、号画一画。学生按要求默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汇报填表:植物名称外形特点怎样吃虫能吃到虫子的原因茅膏菜(师生共填)叶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绿。叶子上长满柔毛,还带着黏液。粘住小虫,叶子紧紧地卷起来。半月形的叶子更容易卷起,嫩绿的颜色吸引小虫,柔毛和黏液可以粘住小虫。猪笼草(小组合作)全身红红绿绿,叶子长,宽大,挂着一个袋子,细毛上有蜜汁袋口和内壁很滑,袋底有“积水”,虫子掉进袋子后被“积水”腐蚀。颜色和蜜汁吸引虫子,袋口和内壁很滑使虫子容易掉进袋子不能逃脱,消化液的腐蚀作用很强。(学生在填写过程中,只用简单的词语即可)(1)说茅膏菜的样子时,播放课件,直观了解茅膏菜的样子。知道“积水”是什么(消化
20、液)(2)边读文边说茅膏菜这样的外形特点对捉虫有怎样的作用。(3)完成表格。(4)茅膏菜的叶片紧紧卷起,小虫怎么也逃脱不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给我们讲的事例。(5)补充资料,茅膏菜并不大,直径长约1厘米,最后把苍蝇消化得只剩下两片翅膀和六条细腿,真是吃虫的能手。谁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学习第二段猪笼草.小组学习第二段内容,按要求填表。投影学生自学成果,规范语言。课件出示,直观了解猪笼草的外形。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半截身体露在袋外,正竭力挣扎着想爬出袋子,可是那袋里的半截身体,已经腐烂的不成样子了。说说感受,感受猪笼草真是吃虫的能手。小结:正因为茅膏菜和猪笼草的外形特点使它们成了自然界的
21、吃虫能手。课外阅读:1、在世界上的众多植物中还有许多像茅膏菜和猪笼草这样的吃虫高手,你还知道有谁吗2、结合课外阅读说一说:例如捕蝇草瓶子草毛毡苔3、除了这些吃虫的奇特植物,你还知道哪些神奇植物和它们的奇特本领,可以仿照书上的方法,先说说它们的样子,能举个例子。小结:在我们的世界上有许多奇妙的植物,动物和事情,还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和发现。有一种吃虫的植物叫猪笼草。它的枝条上有一个“瓶子”。猪笼草上面有蜜,虫子飞来吃蜜就马上掉进“瓶子”里,一会儿就化了。我自从知道了猪笼草,我就不尽地赞叹:大自然真神奇!思维拓展:通过课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吃虫的植物是怎样吃虫的,那么你还知道有哪些有趣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实用 教学 设计 _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