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生物学-第一章-绪论、家蚕的起源、进化和生活史课件.ppt
《家蚕生物学-第一章-绪论、家蚕的起源、进化和生活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蚕生物学-第一章-绪论、家蚕的起源、进化和生活史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绪言绪言家蚕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家蚕生物学是蚕学专业的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以家蚕为对象,研究其形态、构造和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科学。通过家蚕生物学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家蚕各组织器官系统的形态、位置、构造和功能;掌握家蚕的营养代谢、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生殖、生长发育、丝物质的形成和内分泌等的基本生理现象;了解家蚕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为什么要研究家蚕?家蚕的主要功能是吐丝结茧,因此是丝绸工业的基础家蚕室模式昆虫。个体大、生活周期短、人工饲养、常年饲养、形态变异多而明显、生理现象典型家蚕的其他用处。环境适应性、饲料适应性、生物反应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转基因等)学习参考书教材:教材:家蚕生物学
2、 自编蚕体解剖生理学,吴载德主编,农业出版社,1989年(第二版)实验教材:蚕桑学实验指导,缪云根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主要参考书及学术刊物:主要参考书及学术刊物:中国养蚕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昆虫生理学 科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蚕业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办Journal of Insect physiology,Elsevier Science Ltd.DirectInsect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Elsevier Science Ltd.Direct第一章家蚕的起源、进
3、化及蚕的生活史第一章家蚕的起源、进化及蚕的生活史第一节第一节 家蚕的生活生活史及基本形态家蚕的生活生活史及基本形态二、家蚕的基本形态卵形卵形 一般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尖。初产的卵面表面隆起,稍后由于卵内营养物质的消耗以及水分的蒸散,容量减少,在卵的表面中央逐渐出现浅的凹陷,成卵窝。卵的大小卵的大小 因蚕品种、营养条件不同而有差异。一般1800-2100粒/克。卵色卵色 初产下的蚕卵一般呈淡黄绿色,如果是越年卵,经2-3日随着内部胚胎的发育,卵色加深,4-5日后即呈品种的固有色。卵色有紫、灰、褐、绿、红、白色等。至于不越年卵,通常是不变色的。决定卵色的主要因素决定卵色的主要因素 是存在于卵内浆
4、膜细胞中的色素,其他如卵壳和卵黄的颜色对卵的色相也有影响。浆膜细胞中的色素是色氨酸在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变生成的。白卵品系的蚕卵,就是由于缺乏生成色素过程中的某种酶,因而卵不着色。1、蚕卵、蚕卵图1-2 卵的构造1.卵孔 2.卵窝 3.卵壳 4.卵黄膜 5.浆膜 6.卵黄 7.羊膜 8.胚胎卵壳:卵壳:一般无色透明,但也有淡黄或淡绿色的。卵壳含有大量甘氨酸、胱氨酸等为卵壳 质的硬蛋白,由母蛾的卵巢管上皮细胞分化的卵泡细胞所分泌。卵壳表面有无数微细气孔,是蚕卵进行呼吸的通道。卵黄膜:卵黄膜:无细胞构造,厚薄均匀而透明。浆(液)膜:浆(液)膜:在卵黄膜的内侧,由一层大型而扁平的多角形细胞所组成。浆膜
5、与卵壳和卵黄膜不同,是在产卵后由卵核和精核结合的受精核分裂而生成的。卵黄:卵黄:卵内主要内容物。无色、淡黄或浓黄色。为胚子发育的营养来源。卵黄中有脂肪性颗粒、蛋白质性颗粒等。胚胎(子):胚胎(子):在产卵后形成,偏在卵的一方,埋在卵黄中。卵孔:卵孔:是精子进入卵内的孔道,以漏斗状向外开口,由数条卵孔管通向卵的内部(多精子受精),卵纹:卵纹:位于卵壳表面,凹凸不平,遍布着五角形或六角形的网状花纹。其大小形状和多角形的数目因蚕品种而差异。头部及口器 图1-4 头部背面1.颅侧板 2.冠缝 3.蜕裂线臂 4.额区 5.头盖缝 6.幕骨陷 7.额 8.唇基点 9.上唇 10.上腭 11.下腭 12.单
6、眼 13.下唇 14.触角幼虫头部外面包着一层骨质的壳片,呈暗褐色,全面密生刚毛。从头部背面看有称为头盖缝的“人”字形沟缝,把头壳划分成三块,左右两块半球状的大形壳片,称颅侧板颅侧板,两颅侧板间的三角形壳片,称额额。额的底边,狭长而表面有皱纹的部分称唇基唇基,在颅侧板的侧面下方各有六个隆起呈半球形的单眼单眼,这是蚕的感光器官。单眼的前方有左右成对的触角触角,触角有三个褐色骨质化的小节组成,各境界处有白色的节间膜,使触角可以伸缩转动。触角第2小节的顶端,生有两根长的刚毛,另外在第2、第3小节顶端各有几个感觉突起。触角是蚕的重要感觉器官。图1-5头部前面1.上腭 2.上唇 3.唇基 4.触角 5.
7、单眼 6.下唇 7.下腭 8.吐丝管 9.下唇须图1-7 触角1.感觉毛2.第三小节 3.第二小节 4.第一小节 5.角基膜 6.颅侧板 7.单眼图1-9 上腭一、外面 二、内面1、上腭臼 2、上腭髁 3、上腭毛 4、收肌键 5、展肌键上腭位于上唇的下方,由厚而坚硬的骨质板片构成,左右各一个,黑褐色,表面生有两根刚毛。两个上腭相对的一端,各生有锯齿,左右两上腭的锯齿适相嵌合,便于切撕桑叶。图1-10 下唇一、背面 二、侧面1、吐丝管 2、下唇须 3、前颏 4、口腔底部下唇在左右下腭的中间,与上唇上下相对,是口器的最下部分,它的背面成为口腔的底部。下唇前端中央部突出一个白色圆锥形的吐丝管,管的末
8、端开口,茧丝由此吐出。吐丝管的基部两侧各有一个下唇须。图1-12 胸足1、第1小节 2、第2小节 3、第3小节 4、爪胸部各环节腹面都有一对胸足,每一胸足由3节组成,胸足上面生有很多刚毛,足的末端有一个褐色的爪。胸足的主要作用在于食桑和结茧,爬行时只起辅助作用。图1-13 腹足1、钩爪 2、足垫腹部第三至第六环节腹面各有一对腹足。蚕的腹足不同于胸足,腹足是柔软而无环节构造的肉质突起,先端呈圆盘状,内缘密生大小两种钩爪,以双序排列成半环状,用以抓住物体。蚕的爬行主要靠腹足和尾足。幼虫雌雄性特征 图1-14蚕的雌雄外部特征一、雄蚕 二、雌蚕1.前生殖芽 2.后生殖芽 3.赫氏腺 4.第八腹节 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蚕 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起源 进化 生活史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