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历史人物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语与历史人物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语与历史人物(一)丞相(宰相)系列成语 据统计 汉语成语词典,收录成语15000 多条 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收录3000 多条,软件版成语词典大全收录50118 条成语。成语之多,也是世界之最。丞相 丞相制度始于战国,秦武王(公元前329 公元前307 年)时开始设立,直至明朝太祖于公元1380 年废除丞相制度。丞相负责统领百官,协助皇帝处理政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沿革:战国时出现,唐时设三省六部分割相权,明朝太祖时废除丞相,丞相制度结束了历史使命。但是明成祖时开始设内阁,内阁大学士职权俞重,成为实际上的丞相。成语与历史人物 大浪淘沙,历史上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随着历史的风云而逝去,不为人知
2、。能为相者,皆非凡人。其行其言多有出人意料之处,随之留下足迹,延续至今往往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今以成语为载体,共同来了解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老马识途 出处:管仲、隰(xi)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韩非子 说林上 含义: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人物:管仲春秋第一相管仲管鲍之交 管鲍分金真朋友 力荐管仲真胸怀 临终论相真爱国 真朋友,真胸怀,真爱国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生我者
3、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老,不能用事,休居于家。桓公从而问之曰:“仲父家居有病,即不幸而不起此病,政安迁之?”管仲曰:“臣老矣,不可问也。虽然,臣闻之,知臣莫若君,知子莫若父。君其试以心决之。”君曰:“鲍叔牙何如?”管仲曰:“不可。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刚则犯民以暴,愎则不得民心,悍则下不为用。其心不惧,非霸者之佐也。”一生中,获得一个真正的朋友,会使你受益终生。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有很多良友,胜于有很多财富。(英)莎士比亚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已;腹心相结者,谓之知心-明冯梦龙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出处 宋代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
4、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豨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俚语有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之语。含义:比喻成败都与一个人有关。涉及到的人物:萧何汉初三杰(之一)萧何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萧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卒。汉代“开国第一侯”善于识人 追随刘邦 月下追韩信萧规曹随治国有方 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
5、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日:“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半部论语 出处: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含义: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提高,就能治理国家。涉及人物:赵普不读书的宰相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治国方略积贫积
6、弱的开端 赵匡胤有一天召赵普问道“自唐季以来数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兵,为国家计长久,其道何如?”。普回答:“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福也。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夺其权,制其钱粮,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毕沅:续资治通鉴卷二)溜须拍马 出处:该成语由“溜须”和“拍马”组合而成,两词的意思是一样的。“拍马”源于北方游牧民族,而“溜须”源于北方。宋史中记载:某日,中央政府开办公会议,宰相、副宰相等在一起用工作餐,汤污寇准的胡须,丁谓起而为之揩拂,即溜其须,寇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说得丁谓既羞又恼,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
7、,这大概就是“溜须”的由来。含义:比喻讨好奉承。涉及人物:寇准、丁谓被“溜须”的宰相寇准 三步作诗 寇准,天资聪颖,写诗词有奇才。他在七岁时在众宾客酒筵前,众客以华山为题,命他赋诗助酒兴,小寇准刚迈出三步,脱口吟出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下,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寥寥数语道出西岳华山雄伟险峭,众人拍手叫绝。七步诗、五步诗 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当时曾有人称赞:天下的才共有十斗,曹植一人就占了
8、七斗。唐代开元年间的史青上书给唐玄宗,自称曹植七步诗尚为迟涩,他五步之内即可成诗。唐玄宗当即下旨相召,以除夕为题,史青未出五步,即吟诗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高中改,客颜暗里摧。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唐玄宗大赞其才,当即授以左监内将军之职。生性奢华 宋史寇准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寇)准少年富贵,性豪侈,喜剧饮,每宴宾客,多阖扉脱骖。家未尝爇油灯,虽庖匽所在,必然炬烛。”司马光在给他儿子的教导中也这样谈到寇准“近世寇莱公(寇准封莱国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溜须宰相丁谓 丁谓也是一个人物,相貌一般,斜眼,相面称为“猴形”
9、,自小顽劣,幸有一严师管束,长大后,颇有才名,当时人称“孙丁”。公元992年,进士及第,位列第四名。得到寇准的赏识,屡次推进给当时的宰相李沆(人称圣相,秉性亮直),可是李沆不用,寇准忍不住问为什么不用,有一段对话:文靖曰:如斯人者,才则才矣,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莱公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文靖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晚年,与寇权宏相轧,交至倾夺,竟有海康之祸,始服文靖之识。丁谓一举三得 祥符中,禁火。时丁晋公主营复宫室,患取土远,公乃令凿通衢取土,不日皆成巨堑。乃决汴水入堑中,引诸道竹木排筏及船运杂材,尽自堑中入至宫门。事毕,却以斥弃瓦砾灰尘壤实於堑中,复为街衢。一举而三役济,计省费以亿万计。人品与能力 宋体据说是宋代奸相秦桧原创 瘦金体宋徽宗赵佶所创口蜜腹剑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 口有蜜,腹有剑。”含义 嘴上甜,心里狠。形容两面派的狡猾阴险,多指蛇蝎心肠的人。涉及人物:李林甫十大奸臣之一?李林甫 1.善揣摩圣意,小人作风 2.排除异己,3.阻塞言路 4.口蜜腹剑中国十大奸臣赵高董卓黄皓阮佃夫杨素李林甫秦桧哈麻魏忠贤和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