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新理论课件.ppt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新理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新理论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贸易新理论第一节:西方传统贸第二节:西方国际贸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了解绝对优势理论和相对优势理论主要观点及分析方法,并比较其异同 了解要素禀赋论主要观点 了解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观点 掌握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分析方法(二)技能目标 比较优势的分析计算 第一节 西方传统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学说 绝对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 一、重商主义学说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欧洲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是该理论的基本观点,为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具体来看,它实行奖出限入的保护关税,
2、扶植出口,发展航运及渔业,提倡人口发展及剥削劳工以降低工资成本,推行殖民政策以垄断殖民地贸易,禁止优秀技师、工匠擅离国境。晚期重商主义 代表人物是托马斯孟(Thomas Mun)历史背景是工厂手工业开始产生所催生的货币信贷事业的发展 该观点认为增加国家财富的手段就是发展对外贸易,并严格遵循出口额高于进口额这一准则 货币与商品不再是绝对的对立面,而是“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这样相互联系的两方面 晚期重商主义还建议政府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本国工业的发展从而在对外贸易中保持顺差。理论评价 不管是早期重商主义,还是晚期重商主义,都以一国的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拥有量作为判断富裕程度的标志,将金银看作
3、财富的唯一形态,强调财富来源于对外贸易,并通过各种限制手段实现贸易顺差,完成财富的积累。但其始终将货币与财富视为一物,认为货币是衡量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志,从而错误地得出对外贸易就是财富的源泉、对外贸易就是为了从国外取得货币的结论,忽视了国际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二、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Advantage)于18 世纪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在斯密所处时代,重商主义的极端保护主义政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了束缚新兴资产阶级成长的桎梏。在1176 年出版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中,斯密从产业资产阶级的立
4、场出发,批判了重商主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分工之前英国生产酒的绝对成本比较低,而美国生产小麦的绝对成本比较低。这意味着英国生产酒、美国生产小麦具有绝对优势。因此按照绝对优势理论,两国应该进行专业化分工,英国专门生产酒,美国专门生产小麦。在实行分工之后,英国投入200 个劳动日产酒400吨,美国投入200 个劳动日产小麦240 吨。结果是小麦的总量维持240 吨不变,而酒产量则从原来的200 吨增至400 吨,说明国际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带来了利益。理论评价 关于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等观点,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另一方面,斯密错误地认
5、为分工是由交换引起的,把交换作为人类固有的本能。而实际上,分工先于交换而出现,是交换产生的前提。此外,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力和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绝对优势理论也不能解释没有任何绝对优势的国家能否通过对外贸易获利这个重大问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比较优势分工表分工之前 1单位酒 1单位毛呢英国葡萄牙120人(劳动1年)80人(劳动1年)100人(劳动1年)90人(劳动1年)分工之后 1单位酒 1单位毛呢英国葡萄牙/170人(可产170/80)=2.125单位酒220人(可产220/100)=2.2单位毛呢/理论评价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从理论上有力地支持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贸易
6、自由。但比较优势理论简单地把动态的经济世界抽象为静止的世界,因而理论中所得出的参加贸易各国所获得的利益都是短期利益,没有说明这种利益是否符合一国的长远利益。而且该理论也没有考虑到当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时贸易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的情况。此外,比较优势理论也无法解释国际贸易的一些实际情况。因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的差异越大,发生国家贸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按照这一说法,国际贸易最可能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而事实上国际贸易主要是在发达国家之间开展的,比较优势理论无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四、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 Theory)是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
7、(Heckscher)和伯蒂尔奥林(Bertil Ohilin)提出的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理论评价 赫克歇尔、俄林是用等量产品不同货币价格(成本)比较两国不同的商品价格比例,认识到了生产要素及其组合在各国进出口贸易中居于重要地位。要素禀赋论所依据的一系列假设条件都是静态的,忽略了国际国内经济因素的动态变化,使理论难免存在缺陷。如果按照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永远处于不利的地位,其贸易结构也将保持不变。而实际上一个国家采取合
8、理的贸易战略,是可以实现贸易结构的转变和优化的。小资料里昂惕夫之谜美国出口品中的资本含量比进口品少30。这意味着,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第二节 西方国际贸易新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 产业内贸易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一、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理论(Theory of Economies of Scale)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Paul Krugman)在与艾瀚南(Helpman Elhanan)合著的市场结构与对外贸易(1985)一书中提出的学说。规模经济是指在企业生产扩张的开始阶段,企业由于扩大生产规模而使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主要
9、观点 规 模 收 益 递 增 为 国 际 贸 易 直 接 提 供 了 基 础,当 某 一 产 品 的 生 产 发 生 规 模 收 益 递 增 时,随 着 生 产 规 模 的 扩 大,单 位 产 品 成 本 递 减而 取 得 成 本 优 势,由 此 导 致 专 业 化 生 产 并出口这一产品。理论评价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家的贸易利益主要是由生产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孕育而成。规模经济学说则提示了规模收益递增是贸易利益的又一重要来源。规模收益递增的存在意味着,即使是两个经济情形相似的国家之间也可以从贸易中获利,这种新型贸易利益可以区别于任何利益而独立存在。国际经验也表明,一国缺乏规模经济或只在国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贸易 理论 实务 第三 传统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