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第十一章学习教案.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材料力学性能第十一章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性能第十一章学习教案.pptx(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 1材料力学性能第十一章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2第十一章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第1 页/共62 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3n n 20 20 世纪 世纪60 60 年代以来,航天、航空、电子、汽车等高技术领域 年代以来,航天、航空、电子、汽车等高技术领域的迅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单一的金属、的迅速发展,对材料性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单一的金属、陶瓷、高分子材料已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性能要求。陶瓷、高分子材料已难以满足迅速增长的性能要求。n n 为了克服单一材料性能上的局限性,人们越来越多的根据构件的 为了克服
2、单一材料性能上的局限性,人们越来越多的根据构件的性能要求和工况条件,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理性质不同 性能要求和工况条件,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理性质不同的材料,按一定的方式、比例、分布组合成复合材料,使其具有 的材料,按一定的方式、比例、分布组合成复合材料,使其具有单一材料所无法达到的特殊性能或综合性能。单一材料所无法达到的特殊性能或综合性能。n n 复合材料性能的基本特点是各向异性、可设计性,这些特性以及所引 复合材料性能的基本特点是各向异性、可设计性,这些特性以及所引起的特殊力学性能与均质各向同性材料是不同的。起的特殊力学性能与均质各向同性材料是不同的。n n 因此,需要学习了解
3、有关复合材料的理论、力学行为的基本特征。因此,需要学习了解有关复合材料的理论、力学行为的基本特征。第2 页/共62 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4第一节第一节 复合材料的定义和性能特点复合材料的定义和性能特点n n 一、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一、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n n 定义: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复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异质、异形、异性的材料复合成的新型材料。合成的新型材料。n n 其组分材料虽然保持相对独立性,但复合材料的性能却不 其组分材料虽然保持相对独立性,但复合材料的性能却不是组分材料的简单叠加。是组分材料的简单叠加。第3 页/共
4、62 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5n n 基体:基体:复合材料中的连续相,主要构成相 复合材料中的连续相,主要构成相n n 增强体:增强体:分布于基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不连续相,分布于基体中的一种或几种不连续相,不连续相的强度、硬度比连续相高。增强体以 不连续相的强度、硬度比连续相高。增强体以独立的形态分布于基体中,二者之间存在相界 独立的形态分布于基体中,二者之间存在相界面,增强体可是纤维、颗粒状填料等。面,增强体可是纤维、颗粒状填料等。本章讨论的是作为结构材料使用的纤维复合材料,指以高性能的碳纤维、陶瓷纤维、芳纶(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晶须等为增强体,
5、以金属、陶瓷、聚合物为基体的先进复合材料。第4 页/共62 页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6复合材料的分类 复合材料的分类n n(1 1)按增强体分类:)按增强体分类:n n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 连续纤维复合材料n n 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 非连续纤维复合材料n n 颗粒复合材料 颗粒复合材料n n 层合板复合材料 层合板复合材料n n(2 2)按基体分类:)按基体分类:n n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n n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n n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n n(3 3)按用途分类:)按用途分类:n n 结构复合材料 结构
6、复合材料n n 功能复合材料 功能复合材料第5 页/共62 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7二、复合材料的特点二、复合材料的特点n n 复合材料取决于基体和增强体的特性、含量、复合材料取决于基体和增强体的特性、含量、分布等。分布等。n n(1)(1)高比强度、比模量 高比强度、比模量第6 页/共62 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8第7 页/共62 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9(2)(2)各向异性 各向异性n n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弹性常数、热膨胀系数、强度等方面具有明显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弹性
7、常数、热膨胀系数、强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的各向异性。n n 通过铺层设计的复合材料,可能出现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通过铺层设计的复合材料,可能出现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各向异性。n n 各向异性这一特性使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复杂化,但也可以作为一种优点在 各向异性这一特性使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复杂化,但也可以作为一种优点在设计时加以利用。如果采用合理的铺层可在不同的方向分别满足设计要求,设计时加以利用。如果采用合理的铺层可在不同的方向分别满足设计要求,能明显减轻重量和更好的发挥结构的性能。能明显减轻重量和更好的发挥结构的性能。(3)抗疲劳性好n 金属、陶瓷材料的疲劳破坏是没有明显预兆
8、的突发性破坏,而纤维复合材料中纤维和基体的界面能阻止裂纹扩展,所以纤维复合材料疲劳破坏总是从纤维的薄弱环节开始,逐渐扩展到结合面上,破坏前有明显预兆。第8 页/共62 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10n n 构件的自身频率除了与本身结构有关外,还与材料比模量的平方成 构件的自身频率除了与本身结构有关外,还与材料比模量的平方成正比。正比。n n 纤维复合材料的比模量大,因而它的自振频率很高,在加载速率下 纤维复合材料的比模量大,因而它的自振频率很高,在加载速率下不容易出现因共振而快速断裂的现象。不容易出现因共振而快速断裂的现象。n n 同时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纤维
9、,与基体的界面,由于界面对振 同时复合材料中存在大量纤维,与基体的界面,由于界面对振动有反射和吸收作用,所以复合材料的振动阻尼强,即使激起 动有反射和吸收作用,所以复合材料的振动阻尼强,即使激起振动也会很快衰减。振动也会很快衰减。(4)减振性能好n 通过改变纤维、基体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纤维集合形式及排布方式等可满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设计要求。n 复合材料的高比强度、高模量的特点,是由于这种材料受力时高强度、高模量的增强纤维承受了大部分载荷,基体只是作为传递和分散载荷给纤维的媒介引起的。(5)可设计性强第9 页/共62 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11第10
10、页/共62 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12第二节 第二节 单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单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n n 连续纤维在基体中呈同向平行排列的复合材料,称为 连续纤维在基体中呈同向平行排列的复合材料,称为 单 单向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向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第11 页/共62 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13n 单向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钢度都随方向而改变,有 五个特征强度:n(1)纵向抗拉强度、(2)纵向抗压强度、n(3)横向抗拉强度、(4)横向抗压强度、n(5)面内抗剪强度。n 有 四个特征弹性常数:n(1)纵向弹性模
11、量、(2)横向弹性模量、n(3)主泊松比、(4)切变模量。第12 页/共62 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14一、单向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 一、单向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n n(一)纵向弹性模量(一)纵向弹性模量n n 在计算单向复合材料的纵向弹性模量时,将复合材料看成是两种 在计算单向复合材料的纵向弹性模量时,将复合材料看成是两种弹性体 弹性体 并联 并联,并简化成有一定规则形状和分布的模型。,并简化成有一定规则形状和分布的模型。n n 假设:纤维连续、均匀、平行排列于基体中,纤维与基体粘接牢 假设:纤维连续、均匀、平行排列于基体中,纤维与基体粘接牢固,且纤维、
12、基体和复合材料有相同的拉伸应变,基体将拉伸力 固,且纤维、基体和复合材料有相同的拉伸应变,基体将拉伸力F F通过界面完全传递给纤维。通过界面完全传递给纤维。第13 页/共62 页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15第14 页/共62 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16第15 页/共62 页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17n n 实际上,由于纤维有屈曲、排列不整齐、界面结合强度小 实际上,由于纤维有屈曲、排列不整齐、界面结合强度小等原因,使实验值与计算值有一定差异,所以工程上常加 等原因,使实验值与
13、计算值有一定差异,所以工程上常加一个修正系数 一个修正系数K K,则有:,则有:第16 页/共62 页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18(二)横向弹性模量(二)横向弹性模量n n 计算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横向弹性模量的模型有两种:计算单向纤维复合材料横向弹性模量的模型有两种:n n I I 型:型:纤维含量少,纤维与基体的串联模型,此时纤维与 纤维含量少,纤维与基体的串联模型,此时纤维与基体具有相同的应力,即:基体具有相同的应力,即:n n II II 型:型:纤维含量高,纤维呈束状分布于基体中,必然与基 纤维含量高,纤维呈束状分布于基体中,必然与基体紧密接触,其间
14、有基体材料,但很薄,可以认为这部分 体紧密接触,其间有基体材料,但很薄,可以认为这部分变形与基体一致,纤维与基体有相同的应变,即为并联模 变形与基体一致,纤维与基体有相同的应变,即为并联模型:型:第17 页/共62 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19根据串联模型,复合材料的横向伸长等于纤维和基体的横向伸 根据串联模型,复合材料的横向伸长等于纤维和基体的横向伸长之和:长之和:第18 页/共62 页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20第19 页/共62 页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21n n 根据假
15、设 根据假设,有:,有:n n 同理,并联模型的纵向弹性模量的模型相同,所以:同理,并联模型的纵向弹性模量的模型相同,所以:n 是纤维全部分散、互不接触,独立时的横向弹性模量,是横向弹性模量的最小值;n 是纤维全部接触、连通时的横向弹性模量,是横向弹性模量的最大值。第20 页/共62 页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22(三)切变模量(三)切变模量n n 模型 模型I I:纤维与基体轴向串联模型,在扭矩作用下,圆筒受纯剪 纤维与基体轴向串联模型,在扭矩作用下,圆筒受纯剪切应力,纤维与基体切应力相同,但因切变模量不同,切应变不 切应力,纤维与基体切应力相同,但因
16、切变模量不同,切应变不同,所以为 同,所以为 等应力模型 等应力模型。n n 模型 模型II II:纤维与基体轴向并联模型,即纤维被基体包围,纤维与基体轴向并联模型,即纤维被基体包围,在扭矩作用下纤维与基体产生相同切应变,但切应力 在扭矩作用下纤维与基体产生相同切应变,但切应力不同,所以为 不同,所以为 等应变模型 等应变模型。第21 页/共62 页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23根据纤维与基体轴向串联模型所得到的切变模量:根据纤维与基体轴向串联模型所得到的切变模量:根据纤维与基体轴向并联模型所得到的切变模量:第22 页/共62 页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
17、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24(四)泊松比(四)泊松比n n 单向复合材料的正交各向异性,决定了材料在纵、横两 单向复合材料的正交各向异性,决定了材料在纵、横两个方向呈现的泊松效应不同,所以有两个泊松比。个方向呈现的泊松效应不同,所以有两个泊松比。n n 纵向泊松比:纵向泊松比:当单向复合材料沿纤维方向受到拉伸时,在 当单向复合材料沿纤维方向受到拉伸时,在横向产生收缩,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为纵向泊松比,横向产生收缩,其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为纵向泊松比,即:即:第23 页/共62 页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25第24 页/共62 页第二十
18、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26横向泊松比:当沿垂直于纤维方向弹性拉伸时,其纵向应变与横向应变之比:第25 页/共62 页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27二、单向复合材料的强度 二、单向复合材料的强度n(一)纵向抗拉强度n 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增强的热固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变形特性只有I、IV 阶段;n 金属基和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包含第II 阶段;n 脆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观察不到第III 阶段,而韧性纤维复合材料有第III 阶段。第26 页/共62 页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
19、3 28n n 在第 在第I I 阶段,纤维和基体都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复合材料也 阶段,纤维和基体都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复合材料也处于弹性变形状态,且 处于弹性变形状态,且第27 页/共62 页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29第28 页/共62 页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30n n 复合材料进入变形第 复合材料进入变形第II II 阶段时,纤维仍处于弹性状态,阶段时,纤维仍处于弹性状态,但基体已产生塑性变形,此时复合材料的应力为:但基体已产生塑性变形,此时复合材料的应力为:n n 由于载荷主要由纤维承担,所以随着变形的增
20、加,纤维 由于载荷主要由纤维承担,所以随着变形的增加,纤维载荷增加较快,当达到纤维抗拉强度时,纤维破断,此 载荷增加较快,当达到纤维抗拉强度时,纤维破断,此时基体不能支持整个复合材料载荷,复合材料随之破坏。时基体不能支持整个复合材料载荷,复合材料随之破坏。n n 以上公式应满足两个条件:以上公式应满足两个条件:n n(1)(1)纤维受力过程中处于弹性变形状态;纤维受力过程中处于弹性变形状态;n n(2)(2)基体的断后伸长率大于纤维的断后伸长率。基体的断后伸长率大于纤维的断后伸长率。第29 页/共62 页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31第30 页/共62 页第
21、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32如果 如果V Vf fV V Vfmin fmin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才按此式计算:时,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才按此式计算:第31 页/共62 页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四十九分。5/25/2023 33(二)纵向抗压强度n n 基体给予纤维侧向支持,使纤维承载但不屈 基体给予纤维侧向支持,使纤维承载但不屈曲 曲n n 纤维的 纤维的 微弯曲和基体剪切失稳 微弯曲和基体剪切失稳 是复合材料纵向压 是复合材料纵向压缩的两个主要破坏机理 缩的两个主要破坏机理n n 当单向复合材料纵向受压时,连续纤维像细 当单向复合材料纵向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力学 性能 第十一 学习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