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切口的观察及处理学习教案.pptx
《术后切口的观察及处理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术后切口的观察及处理学习教案.ppt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 1术后切口(qi ku)的观察及处理第一页,共29 页。n n 一、手术(sh ush)切口及愈合等级的分类n n 二、术后发热n n 三、术后疼痛n n 四、术后感染n n 五、延迟愈合第 1 页/共 29 页第二页,共29 页。一、手术切口及愈合(yh)等级的分类第 2 页/共 29 页第三页,共29 页。手术切口(qi ku)的分类n n 1 1、清洁、清洁(qngji)(qngji)切口,用 切口,用“”代表,是指非外伤 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 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 道、泌尿生殖
2、道及口咽部位。既指的是缝合的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n n 2 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可能污染的切口,用“”代表,是指手术时 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如胃大部切除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 6 小时内伤口经过 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 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此类。n n 3 3、污染切口,用、污染切口,用“”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 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 组织直接暴
3、露切口,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 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等。伤口等。第 3 页/共 29 页第四页,共29 页。愈合等级(dngj)的分类n n 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n n 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xuzh ng)、积液等但未化脓。n n 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第 4 页/共 29 页第五页,共29 页。n n n n 二、术后发热(f r)第 5 页/共 29 页第六页,共29 页。n n 1.
4、分类:n n 非感染性发热n n 感染性发热n n 2.特点(tdi n)及处理第 6 页/共 29 页第七页,共29 页。1.分类(fn li)n n 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手术时间长 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手术时间长(2(2 小时 小时),广泛组织损伤,术中,广泛组织损伤,术中输血,药物过敏,麻醉剂 输血,药物过敏,麻醉剂(氟烷或安氟醚 氟烷或安氟醚)引起的肝中毒等。引起的肝中毒等。n n 感染性发热:常见于病人 感染性发热:常见于病人(bngrn)(bngrn)体弱、高龄、营养状况差、糖尿 体弱、高龄、营养状况差、糖尿病、吸烟、肥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原已存在的感染病灶。手术因 病、吸烟、肥
5、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或原已存在的感染病灶。手术因素有止血不严密、残留死腔、组织创伤等。拟用的预防性抗生素被忽 素有止血不严密、残留死腔、组织创伤等。拟用的预防性抗生素被忽视也是因素之一。视也是因素之一。n n 感染性发热除伤口和其他深部组织感染外,其他常见发热病因包括肺 感染性发热除伤口和其他深部组织感染外,其他常见发热病因包括肺膨胀不全、肺炎、尿路感染、化服性或非化服性静脉炎等。膨胀不全、肺炎、尿路感染、化服性或非化服性静脉炎等。第 7 页/共 29 页第八页,共29 页。2.特点(tdin)及处理n n 非感染性发热具有下列特点(tdin):n n 1.热程长超过2 个月,热程越长,可能性
6、越大n n 2.长期发热一般情况好,无明显中毒症状。n n 3.贫血、无痛性多部位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第 8 页/共 29 页第九页,共29 页。n n 感染性发热多具有以下特点:n n 1.起病急伴有或无寒战的发热。n n 2.全身及定位症状和体征。n n 3.血象:白细胞计数高于1.2x109/L,或低于0.5x109/L。n n 4.四唑氮蓝试验(NBT):如中性粒细胞还原NBT 超过20%,提示有细菌性感染,有助于与病毒感染及非感染性发热的鉴别(正常值10%)应用激素后可呈假阴性。n n 5.C 反应蛋白测定(CRP):阳性提示有细菌性感染及风湿热,阴性多为病毒感染。n n 6.中性粒
7、细胞碱性(jin xn)磷酸酶积分增高:正常值为0 37,增高愈高愈有利于细菌性感染的诊断,当除外妊娠癌肿、恶性淋巴瘤者更有意义。应用激素后可使之升高或呈假阳性第 9 页/共 29 页第十页,共29 页。常见的发热种类(zhngli)及处理n n 切口感染发热的临床特征:手术后吸收热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或术 切口感染发热的临床特征:手术后吸收热体温恢复正常后再度发热,或术后体温升高后无下降 后体温升高后无下降(xijing)(xijing)趋势,且 趋势,且3 d 3 d 后的体温超过了前期峰值。一般初 后的体温超过了前期峰值。一般初期为中低度热,逐渐伴有切口处红肿热痛,或伤口有脓性渗出液
8、。血常规检 期为中低度热,逐渐伴有切口处红肿热痛,或伤口有脓性渗出液。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进行伤口冲洗、引流后,体温迅速下 查可见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进行伤口冲洗、引流后,体温迅速下降 降(xijing)(xijing)。应同时给予抗生素药物静脉输液治疗。应同时给予抗生素药物静脉输液治疗。n n 术后贫血发热特点:发热患者体温波动在 术后贫血发热特点:发热患者体温波动在37.5 37.5 38.9 38.9 之间,呈中、低度 之间,呈中、低度热。单纯贫血发热很少出现高热状态,持续时间与血红蛋白值成负相关。发 热。单纯贫血发热很少出现高热状态,持续时间与血红蛋白值成
9、负相关。发热与术后时间无关。纠正贫血后体温 热与术后时间无关。纠正贫血后体温24 h 24 h 内恢复正常。根据临床观察,患者 内恢复正常。根据临床观察,患者骨折或手术后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数值一般在正常范围,与血液浓缩有关。骨折或手术后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数值一般在正常范围,与血液浓缩有关。经过量补液后,血液得到稀释,血红蛋白值下降 经过量补液后,血液得到稀释,血红蛋白值下降(xijing)(xijing),出现中、低度持续,出现中、低度持续发热。是临床治疗中常忽略的发热原因。发热。是临床治疗中常忽略的发热原因。第 10 页/共 29 页第十一页,共29 页。n n 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发
10、热(FUO FUO):21 21 例 例FUO FUO,体温波动在,体温波动在38.5 38.5 39.6 39.6,血常规、尿常规、胸片均正常,伤口一期愈合,发,血常规、尿常规、胸片均正常,伤口一期愈合,发热与手术后时间无关,持续时间在 热与手术后时间无关,持续时间在2 2 周以上。周以上。FUO FUO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体温在 体温在38.5 38.5 以上,发热期持续 以上,发热期持续2 2 3 3 周以上,经完整 周以上,经完整(wnzhng)(wnzhng)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 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通过对 确诊断者。通过对FU
11、O FUO 患者连续体温监测,绘制体温变化曲 患者连续体温监测,绘制体温变化曲线图,观察发热时间、热型、热程变化和伴随症状,可为早 线图,观察发热时间、热型、热程变化和伴随症状,可为早期诊断提供帮助,因为发热的热型变化与疾病有一定的关系。期诊断提供帮助,因为发热的热型变化与疾病有一定的关系。21 21 例 例FUO FUO 中有 中有13 13 例发热与输液有关,停止输液后体温恢复正 例发热与输液有关,停止输液后体温恢复正常。常。n n 肺部感染发热临床特征:多发于高龄、胸部复合伤、需绝 肺部感染发热临床特征:多发于高龄、胸部复合伤、需绝对平卧位患者。术后持续发热,体温在 对平卧位患者。术后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术后 切口 观察 处理 学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