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共生分析和变质相-变质岩岩石学课件.ppt
《第六章---共生分析和变质相-变质岩岩石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共生分析和变质相-变质岩岩石学课件.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第六章 共生分析和变质相共生分析和变质相第一节第一节 矿物相律矿物相律 一、共生分析的基本思路一、共生分析的基本思路 二、矿物相律二、矿物相律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 一、矿物组合及其确定标志一、矿物组合及其确定标志 二、组分分析二、组分分析 三、成分三、成分/共生图解共生图解第三节第三节 变质相变质相 一、共生分析的基本思路一、共生分析的基本思路(一)共生分析的基础(一)共生分析的基础-吉布斯相律吉布斯相律第一节第一节 矿物相律矿物相律从热力学角度看,变质岩就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其热峰条从热力学角度看,变质岩就是一个复杂的非均匀体系,其热
2、峰条件下形成的矿物组合非常接近化学平衡。因此件下形成的矿物组合非常接近化学平衡。因此,变质岩中的矿物变质岩中的矿物组合(相)与岩石化学成分(组分)和物理化学条件(自由度)组合(相)与岩石化学成分(组分)和物理化学条件(自由度)之间的关系应服从之间的关系应服从吉布斯相律吉布斯相律P P(相相相相数)数)数)数)+F F(自由度数)自由度数)自由度数)自由度数)=C C(组分数)组分数)组分数)组分数)+2+2(二)共生分析的基本概念(二)共生分析的基本概念从研究变质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出发,应用相律,分从研究变质矿物共生组合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出发,应用相律,分析矿物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和物理
3、化学条件之间的关系,这是变析矿物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和物理化学条件之间的关系,这是变质岩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质岩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代表人物:V.M.Goldschmidt And D.S.KorzhenskiiV.M.Goldschmidt And D.S.Korzhenskii(三)(三)基布斯相律的应用基布斯相律的应用-以以Al2SiO5单组分体系为例单组分体系为例第一节第一节 矿物相律矿物相律 该体系可能出现该体系可能出现 的矿物有红柱石、的矿物有红柱石、兰晶石、矽线石兰晶石、矽线石1.F1.F=0=0PP=3=3 (不变平衡不变平衡)2.2.FF=1=1PP=
4、2=2 (单变平衡单变平衡)3.3.FF=2=2PP=1=1 (双变平衡双变平衡)PP=CC+2-+2-FF二、二、矿物相律矿物相律(一)(一)封闭体系封闭体系V.M.GoldschmidtV.M.Goldschmidt矿物相律矿物相律第一节第一节 矿物相律矿物相律变质作用经常是在温度和压力都在发生变化的区间内进行并达变质作用经常是在温度和压力都在发生变化的区间内进行并达到平衡的,即至少有到平衡的,即至少有两个自由度(两个自由度(F F2)2)。根据根据:P(相相数)数)+F(自由度数)自由度数)=C(组分数)组分数)+2可得:可得:F=C+2-P2,即:即:PC(V.M.Goldschmid
5、tV.M.Goldschmidt矿物相律)矿物相律)基本含义:基本含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区间内平衡的矿物相数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区间内平衡的矿物相数不大于该岩石系统的独立组分数大于该岩石系统的独立组分数。应用前提:应用前提:封闭体系;封闭体系;无流体相;无流体相;自由度不少于两个。自由度不少于两个。(二)开放体系(二)开放体系 D.S.Korzhenskii D.S.Korzhenskii 矿物相律矿物相律第一节第一节 矿物相律矿物相律(1 1)组分分类)组分分类 在开放体系中,根据在开放体系中,根据 D.S.KorzhenskiiD.S.Korzhenskii的组分差异活动学说,的组分差异活动
6、学说,组分可以分为惰性组分组分可以分为惰性组分(C Ci i)和完全活动组分和完全活动组分(C Cm m)1 1)惰性组分)惰性组分(C Ci i)惰性组分与外部环境无质量交换,其化学位(惰性组分与外部环境无质量交换,其化学位()由体系内部的)由体系内部的 浓度所决定浓度所决定;2 2)完全活动组分)完全活动组分(C Cm m)与外部环境有质量交换,其化学位(与外部环境有质量交换,其化学位()由外部条件所控制,因)由外部条件所控制,因 此,此,C Cm m 的化学位(的化学位()与温度压力等都是控制平衡的独立因素。)与温度压力等都是控制平衡的独立因素。(二)开放体系(二)开放体系 D.S.Ko
7、rzhenskii D.S.Korzhenskii 矿物相律矿物相律第一节第一节 矿物相律矿物相律(2 2)Korzhenskii Korzhenskii 矿物相律矿物相律 1 1)Korzhenskii Korzhenskii 矿物相律的推导矿物相律的推导 对开放体系来说:自由度对开放体系来说:自由度对开放体系来说:自由度对开放体系来说:自由度 F F F F C C C Cm m m m+2 2 2 2 ,联系联系联系联系吉布斯相律吉布斯相律吉布斯相律吉布斯相律 FF=C C+2-+2-PP 可得:可得:可得:可得:PC Ci i (D.S.Korzhenskii D.S.Korzhens
8、kii 矿物相律)矿物相律)2 2)Korzhenskii Korzhenskii 矿物相律的含义:矿物相律的含义: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活动组分化学位的范围内,能稳定共存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活动组分化学位的范围内,能稳定共存于一开放体系的矿物相数不大于惰性组分数而与活动组分无关。于一开放体系的矿物相数不大于惰性组分数而与活动组分无关。(易于解释单矿物岩的成因)(易于解释单矿物岩的成因)一、矿物组合及其确定标志一、矿物组合及其确定标志(一)(一)矿物(共生)组合矿物(共生)组合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1 1)矿物(共生)组合的含义矿物(共生)组合的含
9、义一定化学成分的岩石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矿物成分称一定化学成分的岩石达到化学平衡时的矿物成分称矿物组合或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组合或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组合是化学成分和变质条件的反映。对于进变矿物组合是化学成分和变质条件的反映。对于进变质而言,多代表热峰变质条件。质而言,多代表热峰变质条件。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对于成分复杂的变质岩而言,需要对组分进行分析以确定在一定对于成分复杂的变质岩而言,需要对组分进行分析以确定在一定变质条件下对矿物组合起主要控制作用的变质条件下对矿物组合起主要控制作用的组分(有效惰性组分),组分(有效惰性组分),以此达到简化组分数,便
10、于以此达到简化组分数,便于编制变质相图的目的。编制变质相图的目的。(二)组分分类(二)组分分类组分按性状和行为可分两类组分按性状和行为可分两类:完全活动组分和完全活动组分和完全活动组分和完全活动组分和惰性组分惰性组分惰性组分惰性组分 1.1.完全活动组分完全活动组分:与外部环境有质量交换,其化学位与外部环境有质量交换,其化学位由外部条件所控制,属于外部由外部条件所控制,属于外部 条件,如条件,如H H2 2O O、COCO2 2等。等。二、组分分析二、组分分析(一)组分分析的目的(一)组分分析的目的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 与外部环境无质量交换,其化
11、学位与外部环境无质量交换,其化学位由体系内部的浓度所决定。进由体系内部的浓度所决定。进 一步划分为五类。一步划分为五类。1)杂质组分)杂质组分:含量甚微,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造岩矿中,不改变矿含量甚微,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造岩矿中,不改变矿物共生关系,可以忽略不计物共生关系,可以忽略不计。2)类质同象组分)类质同象组分:某些组分(某些组分(FeOFeO、MgOMgO、MnO MnO)在矿物晶格中可以互相替代,一般在矿物晶格中可以互相替代,一般不影响矿物共生关系,在共生分析时,常将它们合并成一个组分。不影响矿物共生关系,在共生分析时,常将它们合并成一个组分。注意,如果类质同象替代是有限的,则它们
12、都是独立组分,需要注意,如果类质同象替代是有限的,则它们都是独立组分,需要分别对分别对待。待。2.2.惰性组分惰性组分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该类岩石通常包括十三种组分:该类岩石通常包括十三种组分:SiO2,Al2O3,Fe2O3,FeO,MgO,MnO,CaO,Na2O,K2O,CO2,H2O,TiO2,P2O5。(1)完全活动组分:)完全活动组分:CO2,H2O(2)过剩组分)过剩组分:SiO2(形成过剩形成过剩矿物石英),矿物石英),可不考虑。可不考虑。(3)孤立组分)孤立组分:TiO2,P2O5(形成副矿物金红石形成副矿物金红石,锆石)。锆石
13、)。(4 4)类质同象)类质同象组分:组分:(Al,Fe)2O3;(Fe,Mg,Mn)O。Na2O仅在斜长石中以仅在斜长石中以类质同象出现,可不考虑。类质同象出现,可不考虑。(5 5)有效惰性组分有效惰性组分:经过分析确定四个有效惰性组分:经过分析确定四个有效惰性组分:(Al,Fe)2O3、(Fe,Mg,Mn)O、CaO、K2O。同理同理:含有杂质大理岩有效惰性组分为含有杂质大理岩有效惰性组分为:MgO、Al2O3、SiO2。(三)组分分析实例(三)组分分析实例-以含石英的变质岩石为例以含石英的变质岩石为例以含石英的变质岩石为例以含石英的变质岩石为例: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
14、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确定矿物投影点确定矿物投影点连接共生线连接共生线确定岩石成分投影点确定岩石成分投影点1.1.确定矿物投影点确定矿物投影点确定矿物投影点确定矿物投影点(二)成分(二)成分/共生图解的编制共生图解的编制 根据矿物化学分析根据矿物化学分析资料或矿物分子式资料或矿物分子式计算出各组分的摩计算出各组分的摩尔百分含量,据此尔百分含量,据此将各个矿物标绘在将各个矿物标绘在相应的位置上相应的位置上(如右图)(如右图)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确定矿物投影点确定矿物投影点连接共生线连接共生线确定岩石成分投影点确定岩石成分投影点2.2.连接共生线
15、连接共生线连接共生线连接共生线(二)成分(二)成分/共生图解的编制共生图解的编制 根据观察,将平衡根据观察,将平衡共生的矿物分别用共生的矿物分别用直线连接起来,这直线连接起来,这些直线(共生线)些直线(共生线)一般不能交叉。一般不能交叉。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确定矿物投影点确定矿物投影点连接共生线连接共生线确定岩石成分投影点确定岩石成分投影点4.4.不同岩石类型的不同岩石类型的不同岩石类型的不同岩石类型的成分成分成分成分/共生图解共生图解共生图解共生图解(二)成分(二)成分/共生图解的编制共生图解的编制 每一种组分(岩石类型)每一种组分(岩石类型)
16、一般对应一套由三种不同一般对应一套由三种不同矿物构成的矿物组合,矿物构成的矿物组合,例如例如A成分的岩石的三个共成分的岩石的三个共生矿物为生矿物为x,xy,x2z(f=2,p=c)(f)成分点的岩石矿物组合成分点的岩石矿物组合如何?如何?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确定矿物投影点确定矿物投影点连接共生线连接共生线确定岩石成分投影点确定岩石成分投影点5.5.固溶体矿物投影固溶体矿物投影固溶体矿物投影固溶体矿物投影(二)成分(二)成分/共生图解的编制共生图解的编制 不再是一个点不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区域而是一个区域F=C-F=C-f f f f+2=4+2=
17、4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 ACF图图A/KF图图AFM图图(三)成分(三)成分/共生图解的类型共生图解的类型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Eskola(1915)(1915)设计的表示含石英变质岩的成分设计的表示含石英变质岩的成分/共生三角图解共生三角图解(如图)并以三角形顶点组分命名(如图)并以三角形顶点组分命名。(1)组分分析组分分析1.ACF图图+Ms+Bi+Q+AbAnAnEskola将将K2O处理为过剩组分处理为过剩组分,含含 石英变质岩的有效惰性组分为石英变质岩的有效惰性组分为 (Al,Fe)2O3
18、-(Fe,Mg,Mn)O-CaOA=Al2O3+Fe2O3C=CaOF=FeO+MgO+MnOA+C+F=100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1.ACF图图(2)矿物)矿物ACF值的计算及标定值的计算及标定And(红柱石红柱石)Al2O3SiO2A=100Cord(堇青石堇青石)2(Fe,Mg)O2Al2O35SiO2A=50F=50An(斜长石斜长石)CaOAl2O32SiO2A=50C=50Di(透辉石透辉石)CaO(Fe,Mg)O2SiO2C=50F=50Gro(钙铝榴石钙铝榴石)3CaOAl2O33SiO2A=25C=75Wo(硅灰石硅灰石)CaO
19、SiO2C=100(3)连接共生线及注意事项连接共生线及注意事项按矿物实际共生关系连接共生线即完成了按矿物实际共生关系连接共生线即完成了ACF图解。图解。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1.ACF图图(5)注意问题)注意问题1)An位置不是钙长石而是包含图解外位置不是钙长石而是包含图解外Ab的斜长石;的斜长石;2)不能表示含)不能表示含K2O的矿物,因此不能区分低温下泥的矿物,因此不能区分低温下泥质岩质岩中中K2O过剩与不足的两类组合。过剩与不足的两类组合。常见矿物在常见矿物在A C F A C F 图中的投影点图中的投影点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
20、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2.A AK F K F 图图补充补充ACFACF图中图中不能区分不能区分K2O过剩与过剩与K2O不足的两类矿物组合不足的两类矿物组合。Eskola(1915)(1915)认为,认为,泥质岩中通常贫钙,且泥质岩中通常贫钙,且CaO一般只一般只影响斜长石号码,因此可不考虑影响斜长石号码,因此可不考虑CaO,有效惰性组分简有效惰性组分简化为化为 (Al,Fe)2O3、K2O、(Fe,Mg,Mn)O。常见矿物在常见矿物在A K F A K F 图中的投影点图中的投影点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3.A F M A F M 图图
21、 (选讲选讲)(1)A F M A F M 图的构想:图的构想:在在ACF图图和和AKF图中,均将图中,均将FeO和和MgO合并为一个组分,合并为一个组分,在许多泥质岩石中,在许多泥质岩石中,FeO/MgO比值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矿物组合,比值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矿物组合,FeO和和MgO应作为两个独立组分来考虑。应作为两个独立组分来考虑。J.B.Thompson(1957)J.B.Thompson(1957):将将泥质岩石中泥质岩石中FeO和和MgO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组分来处理,经过分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组分来处理,经过分析和筛选确定有效惰性组分为四种组分:析和筛选确定有效惰性组分为四种组分:Al2O3-
22、FeO-MgO-K2O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2)A F M A F M 图的构成:图的构成:3.A F M A F M 图图 (选讲选讲)A=Al2O3K=K2OF=FeOM=MgOA=(Al2O3-3K2O)(Al2O3-3K2O+FeO+MgO)M=MgO/(FeO+MgO)第二节第二节 矿物共生矿物共生-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组分分析及相关图解4.选择选择合适合适的图解的图解第三节第三节 变变 质质 相相一、变质相概念的提出一、变质相概念的提出1911年年,戈戈尔尔德德斯斯密密特特研研究究挪挪威威奥奥斯斯陆陆地地区区的的高高级级变变质质角角岩岩
23、时时,发发现现这这一一地地区区变变质质岩岩的的矿矿物物组组合合随随原原岩岩化化学学成成分分的的变变化化而而变变化化。首首次次把把相相律律应应用用到变质岩的研究中。到变质岩的研究中。1915年年芬芬兰兰地地质质学学家家爱爱斯斯克克拉拉,在在研研究究芬芬兰兰奥奥里里耶耶维维地地区区的的接接触触变变质质岩岩石,同样发现矿物组合随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变化。石,同样发现矿物组合随岩石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变化。爱斯克拉到戈尔德斯密特的实验室工作,对比了两个地区的变质矿物组爱斯克拉到戈尔德斯密特的实验室工作,对比了两个地区的变质矿物组合。发现两个地区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组合(见表合。发现两个地区
24、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组合(见表1)。)。他认为是其物理化学条件不同所致。他认为是其物理化学条件不同所致。第三节第三节 变变 质质 相相变变质质带带是是以以特特定定原原岩岩中中的的特特征征变变质质矿矿物物的的首首次次出出现现来来划划分分的的.对对于于一一个个变变质质地地区区,变变质质岩岩的的原原岩岩类类型型及及总总的的化化学学成成分分是是多多种种多多样样的的,在在相相同同的的变质条件下变质条件下,将形成不同的矿物组合将形成不同的矿物组合,即出现不同的变质带名称即出现不同的变质带名称.例如:例如:变质条件相似的蓝晶石带和基性岩石中的斜长石变质条件相似的蓝晶石带和基性岩石中的斜长石-
25、角闪石带角闪石带为了表示相同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变质岩为了表示相同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变质岩,引入了变质相的概念引入了变质相的概念.芬兰奥里耶维地区芬兰奥里耶维地区挪威奥斯陆地区挪威奥斯陆地区白云母石英白云母石英红柱石钾长石红柱石钾长石白云母黑云母白云母黑云母堇青石钾长石堇青石钾长石黑云母普通角闪石黑云母普通角闪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直闪石直闪石紫苏辉石紫苏辉石表表1芬兰奥里耶维和挪威奥斯陆地区接触变质岩石矿物组合对比芬兰奥里耶维和挪威奥斯陆地区接触变质岩石矿物组合对比第三节第三节 变变 质质 相相二、变质相的基本概念二、变质相的基本概念 1.Eskola 1.Eskola(19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共生 分析 变质 变质岩 岩石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