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田病虫害防治技术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水田病虫害 防治技术 一、本田病害发生与防治v1、水稻细菌性褐斑病v2、水稻稻瘟病v3、水稻纹枯病v4、水稻鞘腐病v5、水稻褐变穗v6、水稻胡麻斑病1、水稻细菌性褐斑病v(1)症状v 叶片:染病初为褐色水浸状小斑,后扩大为纺缍形或不规则赤褐色条斑,边缘出现黄晕,病斑中心灰褐色,组织坏死,但不穿孔。v 叶鞘:多见于包穗叶鞘上,赤褐色,短条形,水渍状,多数愈合则成不规则形;后期中央为灰褐色,组织坏死,剥开病叶鞘,内部茎上有黑色条状斑;叶鞘受害严重,稻穗不能抽出。v 穗部:主要在稻粒颖片上产生污褐色,近圆形病斑,重者可愈合成污褐色块斑。v(3)防治方法v 浅水灌溉,防止田水串流。采用配方施肥,忌偏施
2、氮肥。v 药剂防治v9.1-9.5叶、孕穗末期和齐穗期。v2%加收米80-100毫升/亩。v内吸性农用抗菌素类杀菌剂,作物多种细菌和真菌性病害的有效药剂。v 叶瘟初发期观察点:v低洼多肥、植株徒长的地块作为重点观察区;v上一年得病的地方作为重点观察区;v专人负责,每3天观察一次,当发现病斑时即应全田普查,并在发病的地方做上标记,以便喷药封锁,消灭发病中心。2、水稻稻瘟病侵入方式:直接侵入:孢子萌发附着胞侵入钉侵入 破口时孢子随雨水到达穗颈及节部,侵染幼嫩组织。破口至抽穗时间长发病重!25、水膜(达6-10小时)、黑暗易萌发侵染!伤口侵入:孢子萌发芽管伤口侵入v 节瘟:多发生在抽穗期,在节上发生
3、褐色小点,逐渐环形扩大,节部变黑,后期病节干缩,向内凹陷,易折断而倒伏,影响结实、灌浆,发生严重时造成白穗。穗颈瘟:穗颈上部为淡褐色病斑,边缘有水渍状褪绿现象,向下、上扩展,长达23厘米的长斑,发病早的造成白穗,发病晚的则成熟度下降,秕粒增加,穗部的枝梗及小枝梗也可受害,变为灰褐色。v 谷粒瘟:谷粒上病斑的形状变化较大,一般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斑,中部灰白色。节瘟白穗穗颈瘟2.稻瘟病的防治农业措施防病:减少菌源:减少种子带菌,清除田间病株及池埂杂草 培育壮苗:品种选择;品种抗性丧失速度与病害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合理肥水管理:增施钾肥、硅肥;严防深水淹灌;合理密植:防田间郁蔽湿度过大;生态控制:品种布
4、局、遗传多样性;安全使用除草剂,避免药害降低抵抗力。v 3、药剂防治:v 水稻叶瘟的最佳防治时期是9.1-9.5叶,穗颈瘟最佳防治时期是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枝梗瘟和粒瘟的最佳防治时期是抽穗后15天。使用的药剂主要有:75%三环唑20-30克/亩(内吸保护剂);2%加收米80-100毫升/亩;40%稻瘟灵80-100毫升/亩(内吸治疗剂);25%咪鲜胺80-100毫升/亩;20%稻瘟酰胺50-70克/亩,春雷霉素、稻瘟散(抗生素)等。v 约5%破口时喷施保护剂三环唑;v 5%抽穗时喷施治疗剂春雷霉素等v 不同作用方式药剂的配合使用!3、水稻纹枯病v(1)症状纹枯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鞘、茎杆、叶片、穗
5、颈。一般在分蘖期开始发病,最初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出现水渍状椭圆形斑,并可相互汇合成云纹状大斑。病斑边缘明显,褐色,中间褪为淡绿色或淡褐色,最后变成灰白色。水稻纹枯病主要破坏输导组织,轻则影响谷粒灌浆,形成大量秕谷,出现白穗;重则不能抽穗,引起倒伏,甚至使植株腐烂枯死。2、病原:立枯丝核菌,佐佐木薄膜革菌3、发生及传播:侵染来源:土壤中越冬菌核,近年逐年加重;多发生在老稻田;侵染途径:叶鞘缝隙进入内侧,形成附着胞从气孔直接 侵入;主要发生在叶鞘和叶片。纹枯病发生较普遍;方正、绥化、梧桐河、856园区等,目前重视不够,其防治提到日程。典型症状是在叶鞘和叶片上形成云纹状病斑和菌核。水稻纹枯病阴雨多湿的
6、情况下,病部长出白色或灰白色的蛛丝状菌丝体。水稻纹枯病v药剂防治。第一次在始发期(病丛率3-5%)施药,控制纹枯病水平扩展,第二次在盛发期(孕穗末期),控制纹枯病垂直扩展,减轻病情严重度,从而提高纹枯病整体防治效果。可用药剂为:30%爱苗乳油15-20克/亩;75%拿敌稳水分散粒剂10-15克/亩等;最佳施药时期为水稻分蘖末期至孕穗初期。4、水稻鞘腐病v(1)危害症状v 本病多发生在孕穗期剑叶叶鞘上,剑叶叶鞘初现暗褐色小斑,后扩大成虎斑状大型斑纹,边缘暗褐色至黑褐色,中心部淡褐色,最外围褪成黄绿色,严重时病斑扩大到叶鞘大部分,危害穗部。v 在抽穗前剑叶叶鞘受害,使抽出的稻穗局部或全部变褐腐败,
7、形成枯穗或半包穗状态,穗直立。v 籽粒变褐,形成秕粒。2.水稻鞘腐病2.1 发生及传播:病菌可从水稻、杂草病株上借风雨传播;7月中旬水稻孕穗期开始发生,8 月上旬为病害发生盛期。防病期很短,扩展迅速。在25-30 发病最快;2.2 防治:水稻孕穗期、抽穗期、齐穗期:25%施保克80-100ml/亩;具有内吸传导、预防保护治疗等多重作用 或2%加收米80-100ml/亩;或2%加收米80ml/亩+50%多菌灵80g/亩;或70%甲基托布津100g/亩。l 水稻鞘腐、细菌性褐斑等均可引起褐变穗!水稻鞘腐病中期症状 后期症状水稻鞘腐病谷粒受害症状5、水稻褐变穗(1)症状 该病害田间发病主要集中在7月
8、中下旬到8月上旬,其症状为水稻抽穗后不久,谷粒内颖出现褐色斑点或变褐,随病势进展变浓褐或黑褐色,称之为“褐变穗”、“锈粒”、“黑穗”。受害褐粒多数为茶米,黑米率高,严重影响米质。严重时稻田远看一片黑。(2)病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水稻出穗后不久遇强风易发生,出穗不久谷粒组织软弱,遇强风易损伤。成熟期间低温、降雨多的年份也有易发生倾向。施肥不当促进病害发生:大量增施氮肥,且施肥时期偏晚,导致水稻抽穗后过于繁茂,贪青晚熟;同时钾肥、硅肥的施用量少,因而使品种的抗病力下降,易受到病菌的侵染。(3)防治技术肥水管理:施肥量在一定范围内与产量成正比,要正确合理地增施基肥、磷、钾、硅肥,少施氮肥。为防止稻叶早枯
9、,要浅水灌溉,增强根系发育,保持水稻活力。药剂防治:根据病情和气象预报,适时防治。发现中心病株时要及时喷药控制。喷药时期:孕穗期、齐穗期,主要配方药剂有:3%多抗霉素80-100毫升/亩。v配方一:2%加收米80毫升+25%咪酰胺100毫升+3%多抗霉素80毫升/亩、v配方二:2%加收米80毫升+50%多菌灵100克+3%多抗霉素80毫升/亩v防治稻瘟病、细菌性褐斑病、鞘腐病、胡麻斑病、褐变穗。v配方三:75%拿敌稳15-20克+3%多抗霉素80毫升+2%加收米80毫升/亩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细菌性褐斑病、鞘腐病、胡麻斑病、褐变穗。v配方四:20%稻瘟酰胺50毫升+25%咪酰胺100毫升+3%
10、多抗霉素80毫升/亩、v配方五:20%稻瘟酰胺50毫升+50%多菌灵100毫升+3%多抗霉素80毫升/亩v防治稻瘟病、鞘腐病、胡麻斑病、褐变穗。6、水稻胡麻斑病 v(1)症状叶片初为褐色小点,后扩大成暗褐色椭圆形病斑,似芝麻粒状。缺钾时病斑较大,呈梭形,轮纹明显。v 穗部主要发生于穗颈,穗颈和枝梗部变成褐色、灰褐色,与稻瘟病极难区分。谷粒受害早的谷粒上病斑为灰黑色,潮湿时,籽粒表面可生大量黑色绒毛状的黑霉;病斑多时可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v(2)防治方法防治此病可结合稻瘟病一起进行,科学管理肥水为主,辅以药物防治。合理施肥:增施基肥、及时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尤其不能缺钾,一旦缺乏可引起此病
11、发生。药剂防治:重点在抽穗至乳熟阶段的发病时期喷雾防治,以保护剑叶、穗颈和谷粒不受侵染。v9.1-9.5叶、孕穗末期和齐穗期。v2%加收米80-100毫升/亩;v40%稻瘟灵100毫升/亩;v25%咪鲜胺100毫升/亩;v50%多菌灵100克/亩等,v如果病害发生早,在水稻6叶期防病,其它防治时期同稻瘟病。二、水稻害虫v1、潜叶蝇v2、负泥虫v3、稻螟蛉1、水稻潜叶蝇水稻潜叶蝇蛹(1)危害症状危害盛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产卵部位与稻田水层深浅有直接关系,深灌时多产在下垂或平伏水面的叶片叶尖部,浅灌多产在叶基部或中间部。因幼虫有转株危害习性,叶片平伏水面,再次侵入率高。幼虫潜食叶肉,残留上下表皮
12、,使叶片出现不规则形的白色条斑,受害叶片逐渐枯死,影响正常生育,若深灌水,常因危害重而产生烂秧、缺苗,造成减产。春季遇低温或水层管理不当,危害加剧。(2)防治技术清除稻田内及池埂杂草,是减少害虫有效方法,应在秋末春初进行为宜。浅水灌溉,可使稻苗生长健壮、直立,减少成虫产卵机会和造成幼虫因缺水失去生存机会,减少为害。进行药剂防治 带药下田:移栽前一天,吡虫啉类70%艾美乐6g/100m2。田间喷雾:30%速克毙15-20毫升等。内吸型杀虫剂v1氧化乐果v2吡虫啉 v持效期长,对刺吸式口器害虫防效好。v3.锐劲特 v对包括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害虫均有很高的杀虫
13、作用。触杀型杀虫剂v毒死蜱:商品名称为乐斯本,是广谱的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具有胃毒作用和触杀作用。v菊酯类杀虫剂v1.溴氰菊酯:又名“敌杀死”。v2.氰戊菊酯:商品名称为速灭杀丁。v3.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v4.甲氰菊酯2、水稻负泥虫成虫成虫幼虫幼虫(1)危害症状负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潜伏在稻田附近,背风向阳的池边、田埂处的禾本科杂草上越冬。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上旬开始飞入稻田,咬食叶片,吃成纵行对穿条纹,并交配产卵,幼虫沿叶脉吃表皮上绿色叶肉,形成纵行长短不齐透明条纹。因幼虫肛门开口在背部,排泄粪便背在背上,故此得名。幼虫危害时期是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危害严重时,叶尖逐渐枯萎,全叶焦枯破裂
14、,稻田变成一片枯白,几乎无绿色。水稻负泥虫幼虫及被害状(2)防治技术清除害虫越冬场所的杂草,减少虫源。插秧前在苗床喷药防治成虫,使稻苗带药下地;本田施药12次防治成虫和幼虫。防治药剂:30%速克毙10-15毫升、2.5%敌杀死15-30毫升、2.5%功夫30毫升/亩等。防治时期以本田虫卵孵化7080%,幼虫长至黄米粒大小为适宜时期。3、稻螟蛉 v(1)危害症状低龄幼虫沿叶脉啃食叶肉,吃成许多白色长条纹,后变枯黄色;老熟幼虫从叶边缘咬食,吃成缺刻,使叶片残缺不全,虫龄越大,食量越大,最终使叶片只留下中肋,发生严重时可将叶片吃光,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长。老熟幼虫在叶尖吐丝把稻叶曲折成粽子样三角
15、苞,藏身苞内,咬断叶片,使虫苞浮落水面,然后在苞内结茧化蛹。v(2)防治技术由于该虫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并且具有昼伏夜出的隐蔽性,往往不易被察觉,极易造成疏忽而暴发成灾,因此稻螟蛉的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措施。农业防治秋收后及时清除田边、埂边杂草,收集散落及成堆的稻草集中烧毁,消灭越冬场所。科学施肥,注意氮、磷、钾三要素的配合施用,严禁过量、过迟施用氮肥,增施磷、钾肥。在化蛹盛期人工摘去并捡净田间三角蛹苞。v 生物防治 保护好稻螟蛉的捕食性天敌,如:青蛙、蜘蛛、蜻蜓、鸟类等。应避免使用高效、剧毒等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农药,以保护天敌,维护生态平衡。化学防治 在23龄幼虫盛发期,发现田间每平方米有幼虫25头,白条叶显著增多时,要及时喷药防治,使用的药剂主要有:30%速克毙乳油15-20毫升、2.5%敌杀死乳油15-30毫升、2.5%2.5%功夫功夫3030毫升毫升/亩亩等。等。若用药23次,应轮换用药,避免使用同一种药剂,防止稻螟蛉产生抗药性,喷药前一天要排干水,喷药后第二天再灌水。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