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分析第1章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课件.ppt
《生物化学分析第1章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分析第1章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课件.ppt(1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Biochemical Analysis 2015.32015.6)Biochemical Analysis 生化分析源于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是分析化学第三次变革(20世纪70年代)的产物,属于分析化学的分支。相对于分析化学(测量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学科),生化分析主要侧重于:Bio-related,in situ(原位),in vivo(活体),real time(实时),non-destructive(无损),single molecular and single cell level analysis as well as techniques of characteristics
2、of biomoleculars.本课程涉及内容 生命活性物质(蛋白质、核酸、氨基酸、糖、酯等)的分析 利用生物化学技术(酶法、免疫、核酸杂交等)进行的分析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沉淀、膜、离心、层析、电泳等)Analytical techniques the key to life Science研究生命现象、了解生命本质和生命过程是现代自然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已开始着手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生命过程,如: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从无生命如何产生生命,从细胞到整体生物,由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中事件是如何发生?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进化的动因是什么?生物如何对环境中的有毒
3、有害物质作出应答?生物如何复制自身,如何传递信息等等。目前已对上述重要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其中分析技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远未解决,因此这将是今后重要的研究领域,分析化学将大有作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生命的基础物质研究:研究、发现新的生命活性物质;阐明大分子的高级组装结构遗传物质的作用:垃圾DNA(不编码蛋白质的DNA,约占基因组的0%)的作用;为什么人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都是L 构型,这与遗传物质间有什么关系?等等酶结构和酶催化功能的关系研究脑科学: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功能及大脑的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等的研究从分子到细胞:无生命的分子是如何跨越一个鸿沟变成生物系统的(如细胞)?即分子
4、以上细胞以下这个层次的研究基因(蛋白质、金属、代谢物)组学的研究分析化学家面临的挑战授课内容及学时分布授课内容 学时 周次理论课32学时 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技术 3 1 电泳 3 2 酶法分析 6 34 免疫分析 6 56 氨基酸、蛋白质分析 6 78 酯的分析和糖的分析 3 9 核酸分析和流动注射分析 5 1011实验课16学时 过氧化物酶的米氏常数测定 41114分组进行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4 酶联法测定血清中葡萄糖的含量 4 脱辅基血红蛋白的制备与重组 4考试方式及成绩评定期末考试 时间:第14周 方式:开卷 题型:选择、填空、计算、问答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出勤):10%实
5、验成绩:40%考试成绩:50%第1章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1)蛋白质、酶、核酸与多糖等生物大分子是生命现象的基本体现者,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对于了解生命活动规律,阐明生命现象本质,指导工业生产和医药实践,以致整个自然科学都有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是以能够达到足够纯度的生物大分子的制备工作为前题,否则就无从谈起。随着生命科学飞速发展对各种专一的工具酶、基因载体质粒、基因片段等生物制品的需求,使得从各种来源的生物材料中分离、制备各种规格的大分子并采用高特性方法进行快速灵敏的测定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要求。第1章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3)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的一
6、般步骤:u 确定目标生物大分子的用途,科研、开发还是要发现新的物质;建立相应且可靠的分析测定方法(关键);w 通过文献调研和预备性实验,掌握目标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x 生物材料的破碎和预处理;y 分离纯化方案的选择和探索(最困难的过程);z 生物大分子制备物均一性(即纯度)的鉴定。要求达到一维电泳一条带、二维电泳一个点或HPLC 和HPCE 都是一个峰;产物的浓缩,干燥和保存。2.生物大分子的分析测定方法可分为生物学和物理/化学测定方法u 生物学测定方法:酶的各种测活方法、免疫化学方法、蛋白质含量的各种测定法和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等;物理/化学测定方法:比色法、光谱法(紫外/可见、红外和荧
7、光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法、电泳法、核磁共振及质谱法等。实际操作中尽可能多用仪器分析方法,以使分析测定更加快速、简便。4.生物材料的破碎和预处理(1)生物材料的选择:生物材料的来源可能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目标成分含量高、生物组织来源丰富、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去除非活性部分,如动物组织要除去结缔组织、脂肪;植物要去壳、除脂;微生物材料要及时将菌体与发酵液分开。尽可能保持新鲜,尽快加工处理。如暂不使用,应冰冻保存或深度冷冻保存(动物材料)。若所需成分在细胞内部,提取前需破碎细胞。4.生物材料的破碎和预处理(3)生物大分子的提取:提取条件应有利于增加
8、目标分子的溶解度并保持其生物活性,如:溶剂选择应遵循相似相容,酸碱性匹配;控制适当的温度;pH 远离目标分子等电点等。水溶液提取:稀盐溶液和缓冲液对蛋白质的稳定性好,溶解度大,是提取蛋白质和酶最常用的溶剂。影响因素:盐浓度、pH 值、温度、抑制水解酶对目标分子的降解、温和搅拌、抑制巯基氧化。有机溶剂提取:和脂类结合较牢固或分子中非极性侧链较多的蛋白质和酶难溶于水或稀的盐/酸/碱中,可加入一定比例可与与水互溶或部分互溶的有机溶剂提取,如乙醇、丙酮、异丙醇、正丁酮等。对于既能溶于稀酸/碱,又能溶于含一定比例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中蛋白质或酶,如胰岛素,采用稀有机溶液提取通常可防止水解酶的破坏,并兼有除去
9、杂质提高纯化效果的作用。5.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1)生物大分子分离纯化的主要原理根据分子的大小、形状、酸碱性、溶解度、极性、电荷及对其他分子亲和性等性质差异均可建立起相应的分离方法,但主要原理基本上可归纳为以下2个方面:利用各组分分配系数的差异,将其分配到两个或几个相中,如盐析、有机溶剂沉淀、结晶、层析等 通过物理力场的作用将处于同一物相中的各组分分配于不同的区域,如电泳、超速离心、超滤等关键技术:电泳、层析和离心(高速和超速)5.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3)前期分离纯化:特点:a.粗提取液中物质成份十分复杂;b.欲制备的生物大分子浓度很稀;c.物理化学性质相近的物质很多;d.希望能除去大部分与目
10、标产物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大的杂质。对所选方法的要求:a.要快速、粗放;b.能较大地缩小体积;c.分辨力不必太高;d.负荷能力要大。可选用的方法:吸附;萃取;沉淀法(热变性、盐析、有机溶剂沉淀等);离子交换(批量吸附、胖柱交换);亲和层析等5.分离纯化方法的选择(4)后期分离纯化 可选用的方法:吸附层析、盐析、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电聚焦制备电泳、制备HPLC 等。要注意的一些问题:a.盐析后要及时脱盐;b.凝胶过滤时需缩小上样体积(上样体积是柱床体积的1/101/6);c.必要时可重复使用同一种分离纯化方法,如分级有机溶剂沉淀、分级盐析、连续两次凝胶过滤、离子交换层析等;d.分离纯化
11、步骤前后要有科学的安排和衔接,尽可能减少工序,提高效率。如吸附应在盐析之前以免大量盐离子影响吸附效率;离子交换应在凝胶过滤之前。e.分离纯化后期目标分子纯度和浓度都大大提高,很多敏感酶易变性失活,因此操作步骤要连续、紧凑且尽可能在低温下(如在冷室中)进行;f.得到最终产品后,必要时要立即冰冻干燥,分装并写明标签,-20 或-70 保存。7.分离纯化后产物的保存(1)生物大分子制成品的正确保存极为重要,保存不当将会使辛苦制成的产品失活、变性、变质,前期的全部制备工作化为乌有。影响生物大分子样品保存的主要因素有:u 空气:潮解、微生物污染和自动氧化。温度:每种生物大分子都有其稳定的温度范围。温度升
12、高10,氧化反应约加快数倍,酶促反应增加13 倍。w 水分:自身所带或由空气中吸收的水可参与水解、酶解、水合和加合反应,加速氧化、聚合、离解和霉变。x 光线:通常都需避光保存。y 样品的pH:保存液态样品需正确选择缓冲剂的种类和浓度。z 时间:样品有不同有效期,保存时必须写明日期,定期检查和处理。7.分离纯化后产物的保存(2)u 低温下保存:通常要保存于-5-20(-70 保存最理想)。极少数酶可耐热,如核糖核酸酶可以短时煮沸;胰蛋白酶在稀HCl 中可耐受90;蔗糖酶在5060 可保持1530 min 不失活。制成干粉或结晶保存:固态的蛋白质和酶比其在溶液中要稳定的多,固态干粉制剂放在干燥剂中
13、可长期保存。w 在保护剂下保存:a.惰性生化或有机物质如糖类、脂肪酸、牛清白蛋白、氨基酸、多元醇等,可保持稳定的疏水环境。b.中性盐如MgSO4、NaCl、(NH4)SO4等。一些蛋白质需在高离子强度(14 mol/L 或饱和盐溶液)的极性环境中才能保持活性,但使用时需脱盐。c.巯基试剂:一些蛋白质和酶的表面或内部含有半胱氨酸巯基,易被空气中的氧缓慢氧化为磺酸或二硫化物而变性,保存时可加入半胱氨酸或巯基乙醇。蛋白质和酶的保存为例第1章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技术(4)常用分离纯化方法和技术u 沉淀法 膜分离法w 离心x 冷冻干燥y 色谱(层析)法z 电泳法(第二章介绍)1-1 沉淀法(2)生物大
14、分子制备中最常用的几种沉淀方法u 盐析法(中性盐沉淀):用于各种蛋白质和酶的分离纯化。v 有机溶剂沉淀:用于蛋白质和酶、多糖、核酸及生物小分子的分离纯化w 选择性沉淀(热变性沉淀和酸碱变性沉淀):用于除去某些不耐热的和在一定pH 值下易变性的杂蛋白。x 等电点沉淀:用于氨基酸、蛋白质及其他两性物质的沉淀,但此法单独应用较少,多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y 有机聚合物沉淀:主要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沉淀剂,是发展较快的一种新方法。1-1-1 盐析(1)在溶液中加入中性盐使生物大分子沉淀析出的过程称为“盐析”。除蛋白质和酶以外,多肽、多糖和核酸等也都可以用盐析法进行沉淀分离。蛋白质分子的亲水基团(-
15、COOH、-NH2和-OH 等)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在蛋白质分子表面在水化膜。大量中性盐加入后(中性盐亲水性 蛋白质亲水性),蛋白质表面的水分子被夺走,水膜被破坏,既暴露出疏水区域,又中和了电荷,使得蛋白质分子相互聚集形成沉淀。1-1-1 盐析(2)盐析法的特点盐析过程可逆,析出蛋白的性质不易发生改变;根据不同蛋白盐析时的盐浓度不同,可通过盐浓度的改变实现分段盐析;方法简单且处理量大,既能去除杂质,又能浓缩溶液。选择性不高,适合生物大分析试样的粗制;盐析后需进行脱盐处理(透析或凝胶过滤)。1-1-1 盐析(4)盐析的操作方法将固体盐(硫酸铵最常用)研成细粉,在搅拌下缓慢均匀少量多次地加入,接近计
16、划饱和度时,加盐速度要更慢,尽量避免局部硫酸铵浓度过大而造成不应有的蛋白质沉淀。盐析后要冰浴一段时间待沉淀完全后再离心与过滤。在低浓度硫酸铵中盐析可采用离心分离;高浓度硫酸铵常用过滤方法。各种饱和度下需加的盐量可从手册中查到。1-1-1 盐析(5)盐析曲线的制作 若 所 需 分 离 蛋 白 质 或 酶 没 有 文 献 数 据 可 以 借 鉴,应 先 制 作 盐 析曲 线 以 确 定 沉 淀 该 物 质 的 硫 酸 铵 饱 和 度。即 依 次 改 变 硫 酸 铵 饱和 度,测 定 离 心 后 沉 淀 中 蛋 白 的 含 量 或 酶 活 力。以 硫 酸 铵 饱 和度 为 横 坐 标,沉 淀 中 蛋
17、 白 的 含 量 或 酶 活 力 为 纵 坐 标,即 可 得 盐析曲线。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蛋白质量或酶活力硫酸铵饱和度%1-1-2 有机溶剂沉淀法(2)有机溶剂沉淀法的特点分 辨 能 力 较 盐 析 法 高:即 一 种 蛋 白 质 或 其 他 溶 质 只 在 一 个 比 较窄的有机溶剂浓度范围内沉淀沉 淀 不 用 脱 盐,过 滤 比 较 容 易(如 有 必 要,可 用 透 析 袋 脱 有 机溶剂),因而在生化制备中有广泛的应用对 某 些 具 有 生 物 活 性 的 大 分 子 容 易 引 起 变 性 失 活,操 作 需 在 低温下进行,沉淀后应尽快减少
18、有机试剂含量 沉淀分离常用的有机溶剂有乙醇、丙酮、异丙醇、甲醇等1-1-2 有机溶剂沉淀法(3)影响因素 温 度:多 数 生 物 大 分 子 在 有 机 溶 剂 中 对 温 度 特 别 敏 感,且 有 机 溶 剂 与水 混 合 时 产 生 放 热 反 应,因 此 操 作 要 在 冰 盐 浴 中 进 行,加 入 有 机 溶 剂时必须缓慢且不断搅拌以免局部过浓。温度越低所得蛋白质活性越高 样 品 浓 度:低 浓 度 样 品 回 收 率 低,且 浪 费 有 机 溶 剂;高 浓 度 样 品 可 节省 有 机 溶 剂,减 少 变 性 的 危 险,但 杂 蛋 白 共 沉 淀 作 用 大。通 常 使 用52
19、0 mg/mL的蛋白质初浓度为宜 pH 值:通常选在等电点附近 离 子 强 度:少 量 中 性 盐 可 保 护 蛋 白 质 免 于 变 性,但 盐 浓 度 过 高 会 发 生盐溶效应,降低沉淀效果,通常盐浓度以不超过5为宜。1-1-3 选择性变性沉淀法利用目标与非目标生物大分子在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差异,选择一定条件使杂蛋白等非目标物变性沉淀而得到分离提纯。u 热变性:利用生物大分子对热的稳定性不同,加热升高温度使非目标生物大分子变性沉淀而保留目标物在溶液中。v 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变性:使对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敏感性强的杂蛋白变性沉淀,通常在冰浴或冷室中进行。w 选择性酸碱变性:利用对pH
20、值的稳定性不同而使杂蛋白变性沉淀,通常是在分离纯化流程中附带进行的分离纯化步骤。1-1-4 等电点沉淀法氨基酸、蛋白质、酶和核酸等两性电解质在电中性时(此时的pH 值称为等电点)溶解度最低,易发生沉淀。藉此可实现等电点不同的两性电解质的分离。蛋白质的等电点十分接近,且带有水膜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仍有一定的溶解度,不能完全沉淀析出,因此单独使用此法分辨率较低,常与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或其他沉淀剂一起配合使用,以提高沉淀能力和分离效果。主要用于分离纯化流程中去除杂蛋白,而不用于沉淀目标物。1-1-5 有机聚合物沉淀法有机聚合物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的沉淀剂,最早应用于提纯免疫球蛋白和
21、沉淀一些细菌和病毒。近年来广泛用于核酸和酶的纯化。其中应用最多的是:聚乙二醇PEG HOCH2(CH2OCH2)nCH2OH,n4。PEG 的亲水性强,溶干水和许多有机溶剂,对热稳定,有广泛围的分子量。生物大分子制备中用的较多的是分子量为600020000 的 PEG。本 方 法 的 优 点:a.操 作 条 件 温 和,不 易 引 起 生 物 大 分 子 变 性;b.沉 淀 效 能 高,很 少 量PEG 即 可 沉 淀 相 当 多 的 生 物 大 分 子;c.沉淀后有机聚合物容易去除。1-2 膜分离法(1)膜分离法的原理:以选择性透过膜为分离介质。当膜两侧存在某种推动力(如压力差、浓度差、电位
22、差等)时,料液组分选择性的透过膜,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显微镜下的膜1-2 膜分离法(2)膜分离的特点:u 操作在常温下进行;v 是物理过程,不需加入化学试剂;w 不发生相变化(因而能耗较低);x 在很多情况下选择性较高;y 浓缩和纯化可在一个步骤内完成;z 设备易放大,可以分批或连续操作。广泛用于生物工程、食品、医药、化工等工业生产及水处理等各个领域。超滤工作示意图1-2 膜分离法(3)常见膜分离过程的类型膜过程 推动力 传递机理 透过物 截留物 膜类型微滤 压力差 颗粒大小形状 水和溶解物 悬浮物颗粒 纤维多孔膜超滤 压力差 分子大小形状 水和小分子 胶体和较大分子 非对称膜纳滤 压力
23、差 离子大小及电荷 水和无机离子 有机物 复合膜反渗透 压力差 溶剂的扩散传递 水 溶质、盐 非对成膜、复合膜透析 浓度差 溶质的扩散传递 小分子 大分子 非对称膜电渗析 电位差 离子的选择性传递 离子 中性物质及大分子 离子交换膜渗透蒸发压力差 选择性传递易渗溶质或溶剂难渗溶质或溶剂均相膜、复合膜、非对称膜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NF 介于UF 和RO之间,截留分子量大概在3001000透析(1)将待分离或纯化样品封入由半透膜组成的透析袋里,然后将袋子放入低离子强度的透析液中,此时袋内分子量小于透析袋截留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cutoff,MWCO;与半透膜规格相关,常见
24、的为10 000左右)的分子可通过膜进入透析液,从而实现大分子与小分子物质的分离。透析过程实现平衡约需46 h,因此常在4C 左右进行并需进行搅拌 透析的动力是扩散压(由膜两边的浓度梯度形成)。透析的速度反比于膜厚度,正比于欲透析的小分子溶质在膜内外两边的浓度梯度,膜面积和温度。透析(2)透析膜 透析膜材料通常为纤维素膜,此外还有火棉胶和玻璃纸,根据膜空径大小的不同有不同的规格(MWCO)。MWCO 是选择透析膜的主要指标,通常应使欲保留分子的分子量2倍与其上,而欲透出分子的分子量低于其的一半。透析膜的处理:把透析袋剪成适当长度的小段;在大体积含2%(w/v)碳酸氢钠和 1mmol L-1 p
25、H8.0 的EDTA 溶液中将透析袋煮沸10分钟;用蒸馏水(两次以上)彻底清洗透析袋;放在 1mmol L-1 pH8.0 EDTA 溶液中煮沸10分钟;冷却后存放于4C 环境中,且必须确保透析袋始终浸没在溶液内,从此时起取用透析袋是必须戴手套;用前在透析袋内装满水然后排出,将之清洗干净。(也有即用型的)透析(3)透析液最常用的为一定pH 和离子强度的缓冲液(保持生物分子活性),但会造成透析液体积增大;也可以采用含高分子惰性物质的浓溶液,透析的同时还具有浓缩功能。勤换透析液或采用较大量透析液可加速透析过程(亦可抑制因donnan 效应所引起的pH 变化)。应用 大分子样品中去除盐类及其它小分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化学 分析 生物 大分子 分离 纯化 技术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