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第六章接触交代矿床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矿床学第六章接触交代矿床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床学第六章接触交代矿床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矿床学第六章 接触交代矿床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接触交代矿床的概念、特点及矽卡岩矿床形成过程与形成条件。教学基本内容:1、接触交代矿床的概念、特点及研究意义;2、接触交代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3、矽卡岩矿床的形成条件。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重点是要求学生掌握:1)接触渗滤交代作用,接触扩散交代作用概念;2)矽卡岩矿床形成过程,即科尔任斯基的阶段说二期五阶段;难点是成矿作用过程分析。3 3 n n 第一节 概述 n n 第二节 形成条件 n n 第三节 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第六章 接触交代矿床4 4 第一节 概 述n n 一、概念 n n 二、矿床特点 n n 三、研究意义5 5 一、概 念n 接触交
2、代矿床 n 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或其它含钙镁质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通过含矿气水热液的交代作用而使有用组份沉淀、聚集而形成的矿床。n 以中酸性岩浆岩与碳酸盐岩类接触交代所形成的矿床中,因含有大量矽卡岩矿物,且矿石与矽卡岩在空间上也与具有一定联系、在成因上相近,故称为矽卡岩矿床(contact-metasomatic deposit)(Skarn deposit)6 6 n 二、矿床特点 n 1、矿床主要产于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属后生矿床。矽卡岩金属矿床的类型(据阿布杜拉耶夫)a-矿体与矽卡岩同时形成;b-矿体晚于矽卡岩;c-矿体叠加在矽卡岩之上。1-花岗
3、闪长岩;2-石灰岩;3-含矿矽卡岩;4-矿体;5-无矿矽卡岩 7 7 n 2、矿床分带(受温度影响)n 1)内接触带:靠侵入体一侧的内接触带,往往由不含水的矽卡岩组成,常称为干矽卡岩带,金属矿物、矿石矿物以氧化物多见。n 2)外接触带:主要由含水的矽卡岩矿物组成,金属矿物以硫化物为主。一般产于距接触带100-200m范围内.8 8 n 3、矿体形态 n 1)矿体形态:多赋存于外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少数产于内接触带,故矿体形状、产状较复杂。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巢状、柱状、脉状及不规则状等,与围岩呈渐变关系。规模以中小型矿床为主。矽卡岩金属矿床的类型(据阿布杜拉耶夫)a-矿体与矽卡岩同时形成;b-
4、矿体晚于矽卡岩;c-矿体叠加在矽卡岩之上。1-花岗闪长岩;2-石灰岩;3-含矿矽卡岩;4-矿体;5-无矿矽卡岩 9 9 n 2)矿体产状:根据矿体与矽卡岩的关系分为 p 同时型 p 矿体与围岩(矽卡岩)同时形成,金属矿物均匀地分布在矽卡岩中。矿体与矽卡岩的形态完全一致,整个岩体含矿量达到工业要求,整个岩体即矿体。p 继承型 p 矿体晚于矽卡岩形成,矿体产在矽卡岩内部的构造裂隙中,矿体产出的空间位置没有超出矽卡岩的范围。p 叠加型 n 矿体的形成晚于矽卡岩,矿体除了产在矽卡岩内部外,还有产在矽卡岩以外的围岩中。成矿溶液和成岩溶液的侵入途径和富集地点均不同。10 10 块状构造条带-浸染状构造n
5、4、矿石组构 n 1)构造 n 以块状、浸染状构造为主,另外有条带状,晶洞状构造。11 11 n 2)结构 n 以粗粒结构为特征,因为其形成的温度较高,有挥发性气体的存在。交代作用形成的各种结构非常普遍。MtPyPyMtMt填隙结构ApyApyQSph自形粒状结构Apy毒砂Sph_闪锌矿 Mt_辉钼矿Py_黄铁矿12 12 闪锌矿(灰白色)被方铅矿(白色)交代呈“破布”、“岛屿”、“碎片”状残余残余结构13 13 n 5、矿石组份复杂 n 1)矿物成分:n(1)矿石矿物 n 以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次为硼及铍矿物 n 氧化物:Fe(赤铁矿、磁铁矿)、W(白钨矿)、Sn(锡石);n 硫化物:Cu(
6、黄铜矿)、Pb(方铅矿)、Zn(闪锌矿)、Bi(辉铋矿)、Mo(辉钼矿)。n(2)脉石矿物 n 主要为矽卡岩矿物如石榴石、辉石及其它钙、镁、铁铝的硅酸盐矿物;次为石英、萤石及碳酸盐矿物14 14 n 2)化学成分 n 主要有用元素为Fe、Cu、Pb、Zn、Sn、W、S等,一般品位较高。15 15 n 6、围岩蚀变:n 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等16 16 n 7、主要矿产:n Fe矿(湖北大冶铁矿),n Cu 矿(安徽铜官山铜矿)n Pb、Zn矿(吉林天宝山铅锌矿)n W矿(湖南柿竹园钨矿)n Sn矿(云南个旧锡矿)n Mo矿(辽宁杨家杖子钼矿)、Co等17 17 三
7、、研究意义n 1、工业意义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n 1)已知的重要矿产较多,如铁、铜、铅、锌、钨、锡、钼、钴、砷、铍、硼、石棉、压电石英、金云母等,且矿石品位较富。n 2)有的矿产如接触交代铜矿床,这类矿床占我国总储量第三位(16.4%),在富矿总储量的第二位,在总开采量占第一位(41.2%);接触交代铁矿床占全国总储量的第五位,在富矿总储量第一位(38.0%),在富矿开采量占第二位。18 18 n 3)含大量可供综合利用的伴生元素,如铁矿石中常伴生有钴、钼、铜;铜矿石中常伴生有金、银、钼、硒等;有的铜矿床伴生的金已相当于一个大型或中型的金矿床。n 2、理论意义:作为独特的一类交代成矿作用方式和
8、典型的矿物组合的研究,可加强人们对岩浆尤其是中酸性岩浆与碳酸盐岩的接触交代成矿作用的深入研究。19 19 第二节 形成条件形 成 条 件物理化学条件地质条件温度压力岩浆岩围岩构造20 20 第二节 形成条件 n 一、温度压力 n 1、温度 n 矽卡岩矿床形成的温度范围很广,900-200。据.卡利宁合成最主要矽卡岩矿物资料,B.查里科夫有关硅酸盐熔解、描写硅酸盐的形成反应、含水硅酸盐的脱水温度、硅酸盐分解温度及矽卡岩硅酸盐的平衡区等实验资料计算,一般认为:21 21 n 1)矽卡岩矿物形成温度为800-300,n 2)金属矿物形成温度为500-200,n(1)金属氧化物(如磁铁矿):形成温度一
9、般为600-350(主要在500-400)n(2)金属硫化物(如磁黄铁矿、方黄铜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铋矿等):一般形成于450-100(主要为300左右)22 22 n 2、压力中等深度,少数浅成 n 碳酸盐岩中的方解石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n CaCO3 CaO+CO2 n 其中CaO与石英或长石发生反应形成矽卡岩矿物,同时析出CO2 n CaCO3+SiO2 CaSiO3+CO2 n 埋藏深度太浅,CO2易散失,且温度相对较低,不易形成矽卡岩矿物,n 埋藏深度太大,因压力大矿物分解困难,化学反应难以进行,n 中等深度(1.0-4.5km)是形成矽卡岩及有关矿床的最有利条件。23 23
10、n 二、岩浆岩 n 1、中酸性侵入岩,特别是钙碱性系列岩浆岩有利成矿:n 钙碱性系列:花岗岩斜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闪长岩 碱性系列:碱性正长岩花岗正长岩石英二长岩二长岩 n 2、岩浆岩中钾、钠含量偏高(K2O+Na2O总量一般为7%-9%)的中酸性侵入岩有利成矿。24 24 n 3、不同类型中酸性岩浆形成不同类型矿床(成矿专属性):SiO2 高低 n 1)与花岗岩类有关的主要有钨、锡、钼矿床。n 2)与花岗岩类及花岗闪长岩类的有关的主要有铅锌矿床。n 3)与闪长岩类有关的有关的主要有铁矿床。25 25 n 4、岩体形状、大小及产状:n 有利成矿的岩浆岩多为中小型的岩株、岩瘤、岩钟和岩脉
11、等,出露面积一般小于50km2,大多数在2-10km2左右,侵位于中深到浅成环境的岩体有利成矿。26 26 n 三、围岩条件 n 碳酸盐岩或含碳酸盐矿物的岩石,含钙质火山岩凝灰岩。n 1、当火山岩系中夹有一系列碳酸盐岩夹层时,对成矿有利;n 2、成分不纯的碳酸盐岩(薄层)比纯净的厚层碳酸盐岩更有利于成矿;n 3、不同的围岩将形成不同的矽卡岩矿物组合。n 方解石Ca;白云石Mg;膏盐层Na:Fe;K:Cu27 27 n 四、构造条件 n 1、接触带构造 n 2、围岩层理及层间破碎带 n 3、断层(裂)n 4、褶皱 n 5、捕虏体构造 28 28 接 触 带 构 造 分 类按接触面与围岩关系按接触
12、带性质按接触带构造形态按接触带在岩体部位按接触面上下岩性关系29 29 n 1、接触带构造 n 1)按接触面与围岩关系分为 n(1)整合接触:一般不利成矿,但也可形成大规模的似层状、透镜状矿体,如山东金岭镇铁矿。n(2)不整合接触:有利于成矿,尤其是围岩产状向侵入体倾斜,且接触面较缓时,因矿液组份可占据较大空间面积,可形成大型似层状矿体;倾向不同(相反,不利于成矿)30 30 2)按接触带性质简单接触带混染接触带构造叠加接触带多次侵入接触带热液蚀变接触带31 31 n 平直的不利于成矿;形态复杂的接触带有利于成矿。3)按接触带构造形态锯齿状接触带港湾状接触带波状接触带平直接触带32 32 n
13、4)按岩体的部位分为 n 岩体的凹部 n 岩体的凸部 n 岩体的凹部有利于成矿(因为接触带面积大,气水热液量聚集);岩体的凸部(不利于成矿)。(接触带向着岩体内部)(接触带向着岩体外部)33 33 某地锡石硫化物矿床地质图 1-上三叠系泥质灰岩、灰岩互层(T2K21);2-下三叠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互层(T2K12);3-上三叠系灰岩(T2K21);4-变辉绿岩;5-含斑黑云母花岗岩及其过渡带;6-矽卡岩;7-矿体(Cu、Zn、Pb、Be);8-断层 34 34 n 平盖接触带指围岩覆盖在岩体之上,矿体和矽卡岩产状平缓,矿体延展多呈舒缓波状,但与接触带基本一致,与围岩产状相同;平盖型接触带多形成
14、规则的矿体。平盖接触剖面图 1-灰岩;2-岩浆岩;3-矿体;4-钻孔5)按接触面上下岩性关系平盖接触带超覆接触带35 35 超覆接触剖面图1-闪长岩;2-石榴石透辉石柱石矽卡岩;3-蚀变闪长岩;4-大理岩;5-透辉石矽卡岩;6-闪长玢岩岩墙;7-矿体;8-含黑云母透辉石闪长岩 n 超覆接触带指侵入体超覆与围岩之上,一般有利于形成富矿,矿体多为不规则状和透镜状。36 36 n 2、围岩层理及层间破碎带 n 层理发育的围岩,尤其是在不同岩性层之间的层间剥离、层间破碎带及构造裂隙,极有利于形成矽卡岩矿床。层间破碎带控制的矿体(铜官山罗村铜矿)(据胡寿奚等,1981)1-冲积层;2-石灰岩;3-页岩;
15、4-矽卡岩;5-角砾岩或破碎带;6-闪长岩;7-石英闪长岩;8-矿体37 37 n 3、断层(裂)n 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中酸性岩浆岩的分布,往往横穿岩体。与接触带重合及相交的断裂有利成矿。原因是断裂及其破碎带常构成热液活动的通道和成矿的场所,远离接触带的矿体多受断裂控制。某地铁矿地质剖面图(示:断裂破坏的接触带构造)1-表土;2-灰岩;3-闪长岩;4-矽卡岩化闪长岩38 38 n 4、褶皱 n 一般在褶皱轴部的虚脱空间、背斜核部、箱状背斜翼部的平褶皱和褶皱倾伏端有利于岩浆侵入和矿液的流通与贮存。39 39 n 5、捕虏体构造 n 实质上是岩体内部石灰岩等捕虏体的接触带构造,矿化沿边缘分布,亦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矿床 第六 接触 交代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