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经济与民商历年真题及答案.pdf





《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经济与民商历年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经济与民商历年真题及答案.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企业法律顾问考试经济与民商历年真题及答案:第1 章一、单项选择题(每 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 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2008.2)甲欲将自己的一块金表卖给乙,乙同意购买,双方达成买卖协议。甲因急需用钱,害怕乙反悔,当即请公证处的公证员到现场作公证。甲乙双方的买卖行为属于()。A.双方法律行为B.要式法律行为C.实践法律行为D.不可撤销的法律行为【真题解析】本题考点是法律行为的类别。其中,双方法律行为又称对待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为了追求不同的利益或H的而作出不同的意思表示,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成立的法律行为,其特点是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具有相对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答案】A
2、2.(2008.3)乙未经甲授权,却以甲代理人的名义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甲知道乙的该行为,却不予否认。那么,乙以甲代理人的名义与丙签订的买卖合同()。A.效力待定B.无效C.有效D.经过乙催告甲后生效【真题解析】本题考点是无权代理的效力。根据我国 民法通则第 66条的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第三人知道行为人没有
3、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已终止还与行为人实施民事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由第三人和行为人负连带责任。”本题中,甲知道乙的行为却不予否认,那么该合同就是有效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答案】C3.(2008,4)甲与乙签订了买卖电视机的合同,根据该合同,甲将电视机交付给了乙,乙也付了款,后乙发现该合同系受甲欺诈而订立,遂到法院请求撤销该买卖合同。那么,该买卖合同撤销后,甲当时将电视机所有权转移给乙的行为是()。A.无因行为B.有因行为C.结果行为D.从法律行为【真题解析】本题考点是法律行为的分类。本题中,有因行为是以原因为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即该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受原因行为的制约,原因行为如
4、有欠缺、不合法、不可能或与该行为不一致的,则该行为不成立。也就是有因行为的效果,不仅要考虑行为的法律要件,还要考虑原因行为是否有效。无因行为则是指行为的结果不受原因是否有效的影响。本题中,法院撤销了合同,则明显结果受到了原因效力的影响,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答案】B4.(2007,1)根 据 民法通则的规定,企业法人的住所为()。A.主要财产所在地B.法定代表人住所地C.经营场所所在地D.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真题解析】本题考查 民法通则中法人的住所问题。民法通则第 39条规定,法人以它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为住所。正确答案是D。【答案】D5.(2007,2)甲原系乙公司的采购员,长期负责乙公司
5、与丙公司的货物采购业务。甲与乙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后仍以乙公司名义与丙公司订立了货物采购合同,丙公司对甲的工作变动毫不知情。后丙公司按照合同约定供货,乙公司以甲无权代理为由拒收。下列关于甲订立合同的行为及其后果的表述正确的是()。A.甲的行为系表见代理,应由乙公司承担该行为的法律后果B.甲的行为系表见代理,应由甲与乙公司共同承担该行为的法律后果C.甲的行为系无权代理,应由甲承担该行为的法律后果D.甲的行为系无权代理,应由甲与乙公司共同承担该行为的法律后果【真题解析】本题考查代理制度中表见代理与无权代理的区别。表见代理规定于 合同法第 49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
6、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无权代理规定于 合同法第 48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本题中,丙公司并不知甲对乙公司的代理权已经终止,甲仍然以乙公司的名义签订合同,该代理行为是有效的,甲的行为构成表见代理。正确答案是A。【答案】A6.(2007,4)由多人共同承担的单方民事责任是共同责任,下列关于共同责任的表述正确的是()。A.共同责任以共同过错为主观条件B.共同责任只能是侵权责任,而不能是违约责任C.共同责任可以是按份责任,也可以是连带责任D.共同责任是一
7、种混合责任【真题解析】本题考查 民法通则共同责任的性质与概念。混合责任和单方责任相对应的概念,是指由各方依法对其行为承担的民事责任。如侵权责任中,各方均有过错,应当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根据共同责任中行为人承担责任的方式,分为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本题正确答案是C。【答案】C7.(2006,1)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受监护的民事行为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真题解析】本题的考点为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根 据 民法通则第 11条:“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
8、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本题应该选择A。【答案】A8.(2006,3)根 据 民法通则的规定,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以()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A.主管部门授予它经营管理B.集体经济组织授予它经营管理C.企、也所有D.企业出资人所有【真题解析】本题的考点为集体企 业的财产权利。根 据 民法通则第 48 条:“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以国家授予它经营管理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以企业所有的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人、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人和外资企业法人以企业所有的财产承担
9、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此,本题应该选择C。【答案】C9.(2006,4)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是()。A.主体的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C.行为的客体D.行为的形式【真题解析】本题的考点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主体的行为能力、意思表示及行为的客体构成了民事法律行为的般成立要件。由于意思自治是民法的基本原则,而意思表示是指将其期望发生某种法律效果的内心意思以一定方式表现于外部的行为,因此意思表示成为民事法律行为的核心要素。所以,本题应该选择B。D 为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答案】B10.(2006,5)表见代理
10、属于无权代理的一种,表见代理的法律效果由()承担。A.表见代理人B.被代理人C.第三人与表见代理人D.第三人【真题解析】本题的考点为表见代理。根 据 合同法第 49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据此,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与一般代理的法律后果一样,应该由被代理人承担。因此,本题应该选择B。【答案】B11.(2005,1)根据我国 民法通则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以()承担民事责任。A.企业所有的财产B.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C.出资人的财产D.独立经费【真题解析】本题的考点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财产责任
11、的范围。根据第8 题解析可知,本题应该选择B.【答案】B12.(2005,2)下列民事法律行为中,属于单方法律行为的是()。A.委托保管B.捐赠财产C.订立章程D.免除债务【真题解析】本题的考点为单方法律行为。根据法律行为的成立以单方还是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为前提,民事法律行为分为单方法律行为、双方法律行为与多方法律行为。单方法律行为,是指根据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其特点是不需要其他当事人的同意。如订立遗嘱、撤销代理委托、免除债务等。双方法律行为,是指须有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可以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订立合同等。多方法律行为,是指两个以上多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才可以成立
12、的民事法律行为,如订立个人合伙协议。委托保管、捐赠财产属于双方法律行为,订立章程是多方法律行为。因此,本题应该选择D。【答案】D13.(2005.3)以下民事法律行为中,不适用代理的是()。A.演出行为B.民事诉讼C.申请专利D.商标注册【真题解析】本题的考点为代理的一般规定。根 据 民法通则第 63条的规定:“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双方当事人约定,应当由本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代理。”演出行为是与演出者的身份有关,需要由演出者亲自实施的行为,一般不可替代,也不适用代理。因此,本题应该选择A,【答案】A14.(2005,5)两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加害人应当承担()。A.按份责任B.
13、连带责任C.无过错责任D.严格责任【真题解析】本题的考点为共同侵权行为。根 据 民法通则第 130条:“两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因此。本题应该选择B。【答案】B15.(2000,1)根 据 民法通则的规定,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的基本法律。A.劳动关系与经济关系B.人身关系与经济关系C.劳动关系与婚姻关系D.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通则第 2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所以,D 项正确。【答案】D16.(2000,2)下列关于公民、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
14、行为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是一致的B.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因公民、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丧失而丧失C.公民、法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的同时,即具有民事行为能力D.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由其机关或代表实现,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由自己或其代理人实现【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公民、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区别和联系。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其始于出生终于死亡,B 项错误。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能力,包括取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公民
15、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则第 II条规定,I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I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据此,公民有民事权利能力不一定具有民事行为能力,C项错误。民法通则第 12条规定,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I。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民法通则第 13条
16、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法通则第 42条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第 49条规定,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法人承担责任外,对法定代表人可以给予行政处分、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超出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2)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17、(3)抽逃资金、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4)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5)变更、终止时不及时申请办理登记和公告,使利害关系人遭受重大损失的;(6)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活动,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由此可见,我国的立法方式规定法人仅在其目的范围内享有权利能力,此为法人权利能力和自然人权利能力的不同。A 项错误。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与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相比,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主要有如下特点:(1)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发生、同时消灭;(2)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范围相同;(3)
18、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团体意思为前提,通过法人的机关来实现。民事行为能力的前提是一定的意思能力。公民可以通过自己或代理人、监护人表示意思;法人可通过其内部组织机构产生自身的团体意思,并通过法人的机关或授权委托代理人来实现。所以,D 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17.(2000.3)下列各项中属于有效民事行为的是()。A.10岁的学生李某购买29英寸彩电一台B.作家章某立书面遗嘱捐赠所有藏书,但未经公证处公证C.某酒厂以散装白酒冒充茅台酒卖给某百货公司D.甲乙签订买卖一张大熊猫皮的合同【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民事行为的有效要件。民法通则第 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
19、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根据我国 民法通则的规定及有关司法解释,下列民事行为具备行为人具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条件:(1)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实施的民事行为能力。(2)限制民事行为的自然人实施的与其年龄、智力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的民事行为。(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利益的民事行为。另外,无民事行为能人为满足日常生活零用的小额购买也认为是有效的。(4)法人在其宗旨目的范围内实施的民事行为。民法通则第 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
20、立实施的;(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5)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7)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A 项 10岁学生购买29英寸的彩电的行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符合,C 项酒厂欺诈,D 项违反法律,B 项正确。【答案】B18.(2000,7)在按份之债中,()。A.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全部债务B.每个债权人均按照约定的份额分享权利C.每个债务人都有义务清偿全部债务D.每个债务人都有义务先清偿全部债务,然
21、后再要求其他债务人偿付其应承担的债务份额【真题解析】本题考查按份之债的概念和特点。民法通则第 86条对按份之债规定如下:债权人为2 人以上的,按照确定的份额分享权利。债务人为2 人以上的,按照确定的份额分担义务。由此,按份之债是指债的一方当事人为多数,且多数人一方的当事人各自按照确定的份额分享权利或者分担义务的债,8 项正确。另外注意,民法通则第 87条对连带之债的规定,债权人或者债务人一方人数为2 人以上的,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享有连带权利的每个债权人,都有权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负有连带义务的每个债务人,都负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履行了义务的人,有权要求其他负有连带义务的人偿付他
22、应当承担的份额。ACD项均是有关连带之债的规定。【答案】B19.(2000,8)下列关于债权关系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体双方都是不特定的B.主体双方都是特定的C.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是不特定的D.债权人是不特定的,债务人是特定的【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债权关系主体的特定性。债权关系主体,是指参与债的法律关系的当事人,可分为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权利主体是指债权人,义务主体是指债务人,债权人和债务人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民法通则第 84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
23、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由此,债权债务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B 项正确。【答案】B20.(2000,9)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A.当事人不再享有实体民事权利B.当事人丧失胜诉权C.当事人不能向人民法院起诉D.人民法院不再受理当事人的起诉【真题解析】本题考查诉讼时效届满的法律后果。我 国 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时效。民法通则第 138条规定,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说明我国 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的效力采取的是诉权消灭说。含义如下:(1)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丧失对其怠于行使的民事权利的胜诉权,同
24、时对义务人产生时效抗辩权,义务人可以以其抗辩权拒绝履行义务。(2)诉讼时效届满后,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丧失(A 项错误),义务人主动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有权受领,权利人受领履行不为不当得利。义务人履行义务后,不得以不知时效届满对方丧失胜诉权为由,要求返还。(3)诉讼时效完成后,不仅对于主权利丧失胜诉权的效果,而且对于附属于主债权的从债权也产生同样的效果。(4)诉讼时效届满只丧失了权利人的胜诉权,并未丧失其实体民事权利,也没有丧失程序意义h的诉权,当事人仍有权向法院起诉(CD项错误),只是在没有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延长事由的情况下,很难胜诉。因此,8项正确。【答案】B21.(2002,2)
25、在委托代理中,委托书授权不明确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A.承担部分责任B.承担按份责任C.负连带责任D.不负责任【真题解析】本题考查委托代理授权不明确时的责任承担。民法通则第6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书面委托代理的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委托人签名或盖章。委托书授权不明的,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据此,C为正确选项。委托代理是代理部分的重中之重,要特别注意无权代理、表见代理、代理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等情况下责任如何承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法律顾问 考试 经济 民商 历年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