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培训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安全培训课件.ppt(1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消防安全学习易燃易爆场所消防基础知识与火灾扑救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第一讲 消防基础知识随着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化学物品的广泛使用,由危险化学品而引发的火灾事故越来越多,损失和伤亡越来越大。因此,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工作人员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对于降低起火成灾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9年8月12日上午9时55分,山东省黄岛油库雷击引起火灾,火灾中发生喷溅、爆炸,造成死亡19人(消防官兵14人、油库职工5人),伤78人(消防官兵66人、油库职工11人),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并因原油流入海洋使130公里海岸线受到污染,海产品损失和清理
2、污染也需要数千万元。第一部分 易燃易爆危险物品v第一节燃烧与爆炸v第二节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概念和分类第一节燃烧与爆炸v一、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一)、火灾的危害“火,善用之则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火灾概念: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新疆克拉玛依市1994年12月8日大火、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局官僚为欢迎上级派来走走样子的“义务教育与扫盲评估验收团”的25位官员,组织全市最漂亮的能歌善舞的中小学生796人在友谊馆剧场举办“专场文艺演出”。因舞台纱幕太靠近光柱灯被烤燃而引起火灾。(A)燃烧的必要条件
3、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注意并不是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燃烧。(B)燃烧的充分条件可燃物要有一定数量助燃物要有一定浓度点火源要有一定能量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1995年12月8日晚21时40分,广东省广州市装修豪华的“广涛阁芬兰浴”大楼发生火灾,烧死18人,经济损失145万元v1993年8月12日22时左右,北京十大商厦的隆福大厦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9万元,34人受伤。v 2009年2月5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武汉汉正街源祥大楼发生大火。汉正街武房1号楼“25”大火致1
4、人死亡,53家商铺烧毁,直接财产损失超过800万元。火灾原因:这起火灾系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燃烧产物及其毒性燃烧产物是指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燃烧产物包括: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是指:一氧化碳、氢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火灾统计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入火灾中燃烧产生的有毒烟气而致死的。火灾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二氧化碳、HCH、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二氧化碳是主要的燃烧产物之一,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2000年12
5、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发生火灾,造成309人死亡,经济损失800多万元。着火原因:因电工王成太违章电焊引起。2000年年12月月25日,日,河南省洛阳市东都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因一电焊工人商厦因一电焊工人用电不慎引发大火。用电不慎引发大火。致使致使309人死亡,人死亡,7人受伤。图为部分人受伤。图为部分死亡人员尸体。死亡人员尸体。常见的点火源v火焰v高温物体:如火星、炉渣、白炽灯、焊渣v电火花:雷电,短路、漏电产生的火花或静电火花等v撞击:机械能转变为热能v化学反应放热v1997年滨湖小区查某“一块煤渣夺条人命”案例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我国烟民3.2亿多,青少年和女性烟民不断上升.全球有
6、五分之一的火灾是由于吸烟造成的,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1987年5月6号,震惊中外的燃烧长达一个多月的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造成193人死亡,226人受伤,10807户居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亿多元。v1998年5月5日下午5时35分,北京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由于电铃线圈过热引起大火,造成经济损失近亿元。1991年5月30日凌晨3时30分,广东东莞兴业制衣厂工人乱扔的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造成死亡72人、伤47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的特大火灾,这是一起典型的三合一厂房火灾事故。v(C)火灾分类火灾按可燃物分为A、B、C、D,E和F六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
7、、纸张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v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v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D)火灾按其损失分为以下四类特别重大火灾特别重大火灾,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重大火灾重大火灾,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v较大火灾较大火
8、灾,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一般火灾一般火灾,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我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伤82人、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v(A)爆炸的概念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急剧增加或使两者同时急剧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气锅炉、液
9、化气钢瓶等的爆炸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等。化学爆炸是消防工作中防止爆炸的重点。(B)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1998年3月5日下午3时许,西安煤气公司液化气发生泄露着火,引起储罐爆炸,造成44人伤亡(其中死亡11人,消防人员7人、液化气站工作人员4人)(C)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爆炸极限值受各种因素变化的影响
10、,主要有: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氧含量、点火源等。初始温度高,爆炸极限范围大;初始压力高,爆炸极限范围大;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缩小,特别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大。混合物含氧量增加,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上升。(D)关于粉尘爆炸1粉尘爆炸的粉尘爆炸的特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2粉尘爆炸的条件:(1)粉尘本身必须是可燃性的;(2)粉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3)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
11、限范围内的混合物;(4)有足够的点火能量。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爆炸下限小于百分之十的气体划分为甲类气体,少数爆炸下限大于等于百分之十的气体划分为乙类气体。第二节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一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包括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包括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和民用爆炸物品。和民用爆炸物品。凡具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性质,在运输,装卸,生产,使用,储存保管过程中,于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物品,统称为化学危险物品。v
12、v 2009年2月9日晚20时27分,北京京广桥附近的央视新大楼北配楼发生火灾,火势凶猛。大火燃烧了近6个小时,附近千人被疏散。火场救出30多名伤员,一名消防人员牺牲。火灾原因:由于业主单位的人不听民警劝阻执意燃放A类烟花所致。v 2008年9月20日23时许,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舞王俱乐部发生一起特大火灾,经龙岗区消防部门全力扑救,大火很快被扑灭,事故共造成43人死亡,88人受伤,其中51人需住院治疗。火灾原因:俱乐部员工在舞台表演节目时使用自制的道具枪,发射烟花弹造成火灾。分类1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在20摄氏度和101.3千帕条件下,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数占13%或更少时
13、可点燃的气体,或者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的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常见的易燃气体有压缩氢气,液化石油气,乙炔气,一氧化碳,液化乙烷等。2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其闪点温度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活液体混合物,或是在溶液或者悬浮液种含有固体的液体;还包括:在温度等于或者高于其闪点的条件下递交运输的液体。v3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燃气体的物质v4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v5可燃助燃的毒性物质可燃助燃的毒性物质6可燃助燃的腐蚀性物质可燃助燃的腐蚀性物质(1)可燃助燃的酸性腐蚀性物质(2)可燃助燃
14、的碱性腐蚀性物质(3)可燃的其他腐蚀性物质可燃助燃的腐蚀性物质二火灾危险性二火灾危险性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种类不同,火灾危险性也不同(一)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气体一般以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状态存易燃气体一般以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状态存在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危险特性主要表现在:1易燃易爆性易燃易爆性2扩散性扩散性3可缩性和膨胀性可缩性和膨胀性4带电性带电性5窒息性窒息性6腐蚀毒害性腐蚀毒害性7氧化性氧化性(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1易燃性易燃性2蒸气的爆炸性蒸气的爆炸性3热膨胀性热膨胀性4流动性流动性5带点性带点性6毒害性毒害性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
15、1燃点低,易点燃。一般都在300摄氏度以下,因此在储存,运输装卸过程中,应注意轻拿应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出现摩擦撞击等现象。轻放,避免出现摩擦撞击等现象。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4自燃性。易燃固体中的硝化棉及其制品在积热不散时,都容易自燃起火。因此,在储存时一定注意通风,降温,散热。(四)易于自燃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四)易于自燃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1遇空气自燃性2遇湿易燃易爆炸性,如三乙基鋁,在空气中如三乙基鋁,在空气中氧化自燃外,遇水还能发生爆炸,因此在储氧化自燃外,遇水还能发生爆炸,因此在储存,运输经营时,包装应充氮密封,防水,存,运输经营时,包装应充氮密封,防水,防潮。
16、起火时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防潮。起火时不能用水和泡沫扑救。3积热自燃性。积热自燃性。硝化纤维制成的胶片,废影片,硝化纤维制成的胶片,废影片,X光品等化学性光品等化学性质很不稳定,自燃时温度可达质很不稳定,自燃时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摄氏度。v(五)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的火灾危险性v1遇水易燃易爆炸v2遇氧化剂,酸着火爆炸v3自燃v4毒害性和腐蚀性(六)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的火灾危险性1强烈的氧化性2受热装机分解性3与可燃物质作用后自燃性4与酸作用后的分解性5与水作用后的分解6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作用后的分解性7腐蚀毒害性(七)可燃助燃的毒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1遇湿易燃性2氧化性3易燃性4易
17、爆性(八)可燃助燃的腐蚀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可燃助燃的腐蚀性物质危险性有1腐蚀性(人体,有机物,金属)2毒害性3可燃助燃的腐蚀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1)氧化性2)易燃性3)遇水分解易燃性(九)混合接触的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1强氧化性物质与具有还原性物质的混合接触2氧化性盐类和强酸的混合接触3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危险化学品混合接触后生成不稳定的物质。v常用概念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能产生足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生一闪即即灭的火焰的燃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象称为闪燃。燃。阴燃:没有火焰的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慢燃烧现象称象称为阴燃。阴燃。爆燃:以爆燃:以
18、亚音速音速传播的爆炸播的爆炸称称为爆燃。爆燃。v4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自燃。根据热来源不同,物质自燃可分为两种:一是本身自燃;二是受热自燃。本身自燃,就是由于物质内部自行发热而发生燃烧现象。受热自燃就是物质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燃烧现象。v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同系物中异构体比正构体的闪点低;同系物的闪点随其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随其沸点升高而升高。各组分混合液,如汽油、煤油等,其闪点随沸程的增加而升高;低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形成的混合液,其闪点低于这两种液体闪点的平均值。木材的
19、闪点在260摄氏度左右。v闪点在防火检查中重要的意义:(1)闪点是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2)闪点是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依据;(3)闪点是甲、乙、丙类危险液体分类的依据;(4)以甲、乙、丙类液体分类为依据规定了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置等;(5)以甲、乙、丙类液体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了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间距、可燃和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v燃点: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一切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v自燃点: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20、是该物质的自燃点。v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主要方式有:(1)氧化发热;(2)分解放热;(3)聚合放热;(4)吸附放热;(5)发酵放热;(6)活性物质遇水;(7)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影响液体、气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压力:压力越高,自燃点越低;氧浓度:混合气中氧浓度越高,自燃点越低;催化:活性催化剂能降低自燃点,钝性催化剂能提高自燃点;容器的材质和内径:器壁的不同材质有不同的催化作用;容器直径越小,自燃点越高。影响固体可燃物自燃点的主要因素:受热熔融:熔融后可视液体、气体的情况;挥发物的数量:挥发出的可燃物越多,其自燃点越低;固体的颗粒度:固体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就越大,自燃点越低;受热时间
21、:可燃固体长时间受热,其自燃点会有所降低。氧指数: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v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蒸气的燃烧,因此,液体是否能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在不同类型油类的敞口贮罐的火灾中容易出现三种特殊现象:沸溢、喷溅和冒泡。沸溢现象:液体在燃烧过程中,由于不断向液层内传热,会使含有水分、粘度大、沸点在v100以上的重油、原油产生沸溢和喷
22、溅现象,造成大面积火灾,这种现象称为沸溢现象。能产生沸溢现象的油品称为沸溢性油品。v液体火灾危液体火灾危险险分分类类及分及分级级是根据其是根据其闪闪点点来划分的,分来划分的,分为为甲甲类类(一(一级级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液体液体闪闪点小于点小于28摄摄氏度;乙氏度;乙类类(二(二级级易易燃液体):燃液体):闪闪点大于等于点大于等于28小于小于60摄摄氏氏度;丙度;丙类类(可燃液体):液体(可燃液体):液体闪闪点大于点大于等于等于60摄摄氏度三种。氏度三种。v固体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燃烧方式分为:蒸发燃烧、
23、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四种。v(1)蒸发燃烧蒸发燃烧。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汽而燃烧。如硫、磷、沥青、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v(2)分解燃烧。)分解燃烧。分子结构复杂的固体可燃物,在受热后分解出其组成成分,与加热温度相应的热分解产物再氧化燃烧,称为分解燃烧。例如,木例如,木材、纸张、棉、麻、毛巾、热固塑料、材、纸张、棉、麻、毛巾、热固塑料、合成橡胶等燃烧。合成橡胶等燃烧。v(3)表面燃烧。)表面燃烧。蒸汽压非常小或者难于热分解的可燃固体,不能发生蒸发燃烧或分解燃烧。当氧气包围物质表层时,呈炽热状态发生无焰燃烧,属于非均相燃烧,即表面燃烧。表面发红,而无火焰,
24、如木炭、焦炭等的燃烧。v(4)阴燃。)阴燃。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会阴燃。如:成捆堆放的棉、麻等,随着阴燃的进行,热量聚集、温度升高,此时空气导入可能会转变为有焰燃烧。第二节、火灾过程及其基本规律第二节、火灾过程及其基本规律v一、火灾过程一、火灾过程火灾通常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步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火灾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扑救火灾要特别注意火灾的初期、发展和猛烈阶段。初期阶段:一般可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15分钟内,燃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如房屋建筑的火灾,初期阶段往往局限于室内,火势
25、蔓延范围不大,还没有突破外壳。火灾处于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只要发现及时,用较少人力和消防器材工具能将火控制住或扑灭。吉林辽源中心医院大火v2005年10月15日16时,吉林省辽源市中心人民医院,在营业时总配电室突然跳闸断电,值班电工在未查明停电原因的前提下,违章合闸送电,导致地下电缆多处发生爆炸并迅速引发火灾,大火从一楼烧到四楼,烧了5个多小时,部分建筑倒塌,大火烧死39人,120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造成了灾难性后果,至今医院仍未恢复营业。在火灾发生过程中,值班副院长还阻止员工打电话报警,说什么消防车一来,洒一地水,影响我们医院明天营业等,真是愚蠢之极。大火燃烧了20多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易燃易爆 场所 消防安全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