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栓后脑出血及血管性水肿2007-课件.ppt
《溶栓后脑出血及血管性水肿2007-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栓后脑出血及血管性水肿2007-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溶栓后脑出血和血管性水肿 1996 年 FDA 批准了r-tPA 用于卒中的溶栓治疗。目前静脉溶栓仍然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溶栓治疗的并发症 颅内出血是临床医生溶栓治疗时最大的顾虑之一。颅内出血 1.特点:(1)发生率约6.4%-19.8%(2)是溶栓治疗最危险的并发症,死亡率高达50%。(3)多发生在梗死的中心区。(4)有症状的出血多发生在溶栓后的24-36 小时内。(5)常被溶栓后不合理用药所诱发(如普通肝素的应用)颅内出血 2.危险因素(1)年龄:每增加10 岁,出血率提高1.3%,可能与老年患者的微血管病变,尤其是脑血管淀粉样变有关。(2)给药时间:严格在时间窗
2、内给药出血发生率低于10%。(3)溶栓药的剂量与类型:剂量越大,越容易发生继发性脑出血。(4)溶栓时合并用药:肝素抗凝治疗加重出血倾向,目前不推荐在溶栓治疗的24 小时内应用肝素及 阿司匹林颅内出血 2.危险因素(7)脑梗死部位:对于颈内动脉闭塞尤其是其起始部或海绵窦段闭塞,引起的缺血程度重,Willis 环参与的侧支循环差,即使完全再通预后一般不佳,且易发生大面积颅内出血而死亡。(8)血压:起始24h 严格的血压控制(BP11.1mmol/L 的患者溶栓后颅内出血率25%。故有学者提出治疗前血糖22.22mmol/L 也应作为溶栓禁忌症。颅内出血 2.危险因素(10)既往房颤病史及其他心脏病
3、史:是增加颅内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11)实验室指标:FDP 的升高可能与一些患者发生实质性脑出血有关。APTT 过分延长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对合并抗凝治疗的患者密切观察APTT,使其不超过对照组的1.5%。颅内出血 3.发病机制 继发性纤容亢进和凝血障碍。缺血早期血管已经受损,恢复血供后,由于通透性增高使血液渗出 梗死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增高而伴有再灌注出血。颅内出血4.分型CT 分型:出血性梗死(HI)和脑实质血肿(PH).HI-1 型:梗死灶边缘斑片状小出血。HI-2 型:梗死灶内较多融合性斑片状出血,但无占位效应。PH-1 型:血肿体积 30%梗死区,有轻度占位效应。PH-2 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后脑 出血 血管性 水肿 2007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