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ppt





《第一章—概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概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第一章 概 论第一章 概 论本章学习内容:大气污染及其影响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策略 防治大气污染的法规及标准第一节 大气污染及其影响大气的结构及组成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大气污染的影响全球性大气污染 大气圈:地球表面到10001400 km (1)对流层 (2)平流层 (3)中间层 (4)暖层 (5)散逸层 一、大气的结构及组成1.1.大气圈及其结构大气圈及其结构大气圈层的结构平流层平流层 对流层顶至5055km高度称为平流层。特点:*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20km的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中间层中间层 平流层顶至85km高度称为中间层。特点:*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
2、低一、大气的结构及组成暖层暖层 中间层顶到800km高度为暖层(也称电离层)。特点:*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散逸层散逸层 散逸层是大气圈的最外层,层顶不明确。一、大气的结构及组成 2.2.大气组成大气组成 干洁空气 大 气 水蒸气 悬浮微粒 干洁空气的组成几乎是不变的,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和氩,三者共计约占空气总量的99.96(体积分数)以上,其它气体含量很少。一、大气的结构及组成1.1.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的定义 按照国际标准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
3、象”。二、大气污染2.2.大气污染的分类大气污染的分类 局地性污染 按影响范围分为 地区性污染 广域性污染 全球性污染 二、大气污染 粉尘 烟 气溶胶态污染物 飞灰 黑烟 雾总悬浮微粒(TSP)、可吸入颗粒(PM10)、微细颗粒物(PM2.5)气溶胶态污染物气溶胶态污染物三、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可到达呼吸系统的部位三、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微粒粒径m可到达位置与可能危害10可以滞留在呼吸道中510大部分会在呼吸道沉积,被分泌的黏液吸附,可以随痰排出10%2502h接触,头疼,血液中CO-Hb=40%5002h接触,剧烈心痛,眼花,虚脱300030min即死亡 大气污染物主要通过三条途
4、径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发育。首先是使生物中毒或死亡,其次是减缓生物的正常发育,最后是降低生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四、大气污染的影响2.2.对生物的危害对生物的危害3.3.对器物和材料的损害对器物和材料的损害 平均二氧化硫浓度和不同暴露时间与低碳钢的腐蚀之间的关系(19631964年9月,在芝加哥的七个地点进行的实验)四、大气污染的影响来源:Air and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4.4.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 对大气能见度或清晰度有影响的污染物,一般应是气溶胶粒子、能通过大气反应生成气溶胶粒子的气体或有色气体,包括:总悬浮颗粒物(TSP)SO2和其它气
5、态含硫化合物,在大气中以较大反应速率生成硫酸盐和硫酸气溶胶粒子NO和NO2,在大气中反应生成硝酸盐和硝酸气溶胶粒子光化学烟雾,反应生成亚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四、大气污染的影响能见度与自然景观能见度与自然景观美国大烟雾山国家公园(北卡罗莱纳州)照片 晴天雾天四、大气污染的影响来源:郝吉明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五、全球性大气污染 1.1.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主要温室气体气体全球变暖贡献率/%CO257CFCs25CH412N2O6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五、全球性大气污染来源:郝吉明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全球变暖产生的影响五、全球性大气污染2
6、.臭氧层破坏臭氧分子吸收紫外线分解为一个氧气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氧气分子可以吸收紫外线分解为两个氧原子:氧气分子和氧原子也可以合并生成臭氧分子,以便吸收更多的紫外线:五、全球性大气污染 上述反应过程吸收了99的来自于太阳的紫外线。氟氯烃(CFCs)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平流层臭氧的减少。这两个反应都造成了臭氧的减少。五、全球性大气污染19791986年TOMS测得的总臭氧全球平均值注:Dobson单 位 是 将 0,标 准 海 平 面 压 力 下,10-5m厚 的 臭 氧 定义为一个Dobson单位五、全球性大气污染来源:郝吉明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986年总臭氧纬向平
7、均值的趋势五、全球性大气污染来源:郝吉明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危害:由于臭氧层的破坏,大量紫外线辐射将到达地面危害人类健康。根据科学家预测,如果平流层的臭氧总量减少1%,则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量将增加2%,皮肤癌的发病率增加2%5%,白内障患者将增加0.2%1.6%。紫外线辐射增大,也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危及生态平衡。臭氧层破坏还会导致地球气候出现异常,由此带来灾害。五、全球性大气污染3.3.酸雨酸雨 五、全球性大气污染酸雨通常指pH低于5.6的降水,但现在泛指酸性物质以湿沉降或干沉降的形式从空气转移到地面上。中国酸雨的分布变化:主要位于长江以南 20世纪80年代酸雨
8、分布 20世纪90年代中期酸雨分布 五、全球性大气污染来源:郝吉明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酸雨的危害水的低pH使得鱼的骨骼畸形生长,最终导致死亡引起树木的大量不正常死亡严重腐蚀建筑物五、全球性大气污染来源:郝吉明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策略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含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措施1.1.大气污染系统大气污染系统 污染源 污染物在大气中迁移、扩散 接受体一、大气污染物综合防治的含义 排放源 源控制 大气 接受体 接受体 人类 动物 植物 材料反馈自动控制立法行为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含义2.2.大气污染控制系统大气污染控制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概论 大气污染 控制工程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