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真核微生物-应用微生物技术(于淑萍)(二版)-教学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应用微生物技术(于淑萍)(二版)-教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真核微生物-应用微生物技术(于淑萍)(二版)-教学课件.ppt(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凡是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都称为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 原核微生物1比 较项 目 真 核 微生 物 原 核微 生 物 细胞大小 较大(通常直径2um)较小(通常直径2um)若有壁,其主要成分 纤维素,几丁质等 多数为肽聚糖 细胞膜中甾醇 有 无(仅支原体例外)细胞膜含呼吸或光合组分 无 有 细胞器 有 无 鞭毛结构 如有,则粗而复杂(9+2型)如有,则细而简单 细胞质 线粒体 有 无 溶酶体 有 无 叶绿体 光合自养生物中有 无 真液泡 有些有 无 高尔基体 有 无 微管系统 有 无 流动性 有 无 核糖体 8
2、0S(指细胞质核糖体)70S 间体 无 部分有 贮藏物 淀粉、糖原等 PHB等 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2细胞核 核膜 有 无 DNA含量 低(5%)高(10%)组蛋白 有 少 核仁 有 无 染色体数 一般1 一般为1 有丝分裂 有 无 减数分裂 有 无 生理特性 氧化磷酸化部位 线粒体 细胞膜 光合作用部位 叶绿体 细胞膜 生物固氮能力 无 有些有 专性厌氧生活 罕见 常见 化能合成作用 无 有些有 鞭毛运动方式 挥鞭式 旋转马达式 遗传重组方式 有性生殖、准性生殖等 转化、转导、接合等 繁殖方式 有性、无性等多种 一般为无性(二等分裂)3真核微生物 真 菌 显微藻类 原生动物 酵母菌
3、霉菌 蕈类4 真菌还可以将环境中的各种有机物降解为简单的复合物和无机小分子,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中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另外,真菌还是进行基础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工具。但是真菌也有对人类有害的一面,许多真菌可引起人畜的疾病、植物病害、导致工业原料及农产品的霉变、食品和粮食发霉,甚至在食品和粮食中产生毒素,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6第一节 酵母菌 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俗称,分类学上分属于子囊菌纲和半知菌类。1.个体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2.多数营出芽生殖,有的裂殖;3.能发酵糖类产能;4.细胞壁常含有甘露聚糖;5.喜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生长。特征:7第一节 酵母菌一、酵母菌的
4、形态结构 大多数酵母菌为单细胞,形状因种而异。基本形态为球形、卵圆形、圆柱形或香肠形。酵母菌的细胞直径约为细菌的10倍,其直径一般为25m,长度为530m,最长可达100m。每一种酵母菌的大小因生活环境、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长短而有较大的变化。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构造,与其他真菌的细胞构造基本相同。8第一节 酵母菌2.细胞膜 酵母细胞膜是双磷脂层构造,其间镶嵌着蛋白质和甾醇。酵母菌的细胞膜与原核生物的基本相同。但有的酵母菌如酿酒酵母中含有固醇类(甾醇),这在原核生物是罕见的。酵母细胞膜的功能:调节细胞外溶质运送到细胞内的渗透屏障细胞壁等大分子的生物合成和装配基地部分酶的合成和作用场所10第一
5、节 酵母菌3.细胞核 酵母具有由多孔核膜包裹着的细胞核,核膜是一种双层单位膜,上面有大量的核孔。(核膜包裹,轮廓分明)。细胞核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增殖和代谢。11第一节 酵母菌4.细胞器 细胞器是细胞质中含有各种功能不同的结构统称。主要包括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1)核糖体酵母菌的核糖体为80S,由60S和40S大小亚基构成。它游离在细胞质中或附着在内质网上。13第一节 酵母菌(3)内质网 是分布在整个细胞中的由膜构成的管道和网状结构,在细胞中和核膜或细胞膜相连在一起。根据表面结构分为:粗糙型内质网:膜外附着有核糖体。光滑型内质网:表面没有附着的颗粒。内质网功能:起物
6、质传递的作用,另外还有合成脂类和脂蛋白15第一节 酵母菌(4)高尔基体 也是一种内膜结构。它是由扁平双层膜和小泡所构成。膜表面光滑无核糖体附着。功能:为细胞提供一个内部的运输系统。内质网合成的蛋白质运到高尔基体与脂、糖形成糖蛋白或脂蛋白,外排到细胞外。合成新细胞壁和细胞膜提供原材料的重要场所。16第一节 酵母菌(6)微体微体:由单层膜包裹的颗粒,类似溶酶体,但含的酶不同。常见种类:过氧化物酶体依赖FAD的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避免细胞受H2O2毒害。乙醛酸循环体植物细胞,使脂类转变为糖18第一节 酵母菌 酵母菌具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繁殖方式,大多数酵母以无性繁殖为主。二、酵母菌的繁殖无性繁殖
7、:包括芽殖、裂殖、芽裂繁殖和产生无性孢子有性繁殖:主要是产生子囊孢子。19第一节 酵母菌(一)无性繁殖1.芽殖 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菌生长迅速,几乎所有的细胞上都长有芽体,而且芽体上还可形成新芽体,于是就形成了呈簇状的细胞团。20第一节 酵母菌芽殖过程:母细胞形成小突起(AD)核裂(EG)原生质分配(HI)新膜形成(JK)形成新细胞壁(L)21第一节 酵母菌 一个酵母能形成的芽数是有限的,(平均24个)。出芽方式:多边出芽、两端出芽、三边出芽、单边出芽。酵母出芽繁殖时,子细胞与母细胞分离,在子、母细胞壁上都会留下痕迹。在母细胞的细胞壁上出芽并与子细胞分开
8、的位点称出芽痕,子细胞细胞壁上的位点称诞生痕。由于多重出芽,致使酵母细胞表面有多个小突起。22第一节 酵母菌2.裂殖 酵母菌的裂殖与细菌裂殖相似。其过程是细胞伸长,核分裂为二,细胞中央出现隔膜,将细胞横分为两个大小相等、各具一个核的子细胞。进行裂殖的酵母菌种类很少,如裂殖酵母。24第一节 酵母菌3.产生无性孢子 少数酵母菌(如掷孢酵母)可以产生无性孢子。掷孢酵母可在卵圆形营养细胞上生出小梗,其上产生掷孢子。掷孢子成熟后通过特有喷射机制射出。用倒置培养器培养掷孢酵母时,器盖上会出现掷孢子发射形成的酵母菌落的模糊镜像。25第一节 酵母菌(二)有性繁殖 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
9、其过程是通过邻近的两个形态相同而性别不同的细胞各伸出一根管状原生质突起,相互接触、融合并形成一个通道,细胞质结合(质配),两个核在此通道内结合(核配),形成双倍体细胞,并随即进行减数分裂,每一子核和其周围的原生质形成孢子。含有孢子的细胞称为子囊,子囊内的孢子称为子囊孢子。26第一节 酵母菌1.单倍体型以八孢裂殖酵母为代表特点:营养细胞是单倍体;无性繁殖以裂殖方式进行;双倍体细胞不能独立生活,故双倍体阶段短,一经生成立即减数分裂。28第一节 酵母菌2.双倍体型以路德类酵母为代表特点:营养体为双倍体,不断进行芽殖,双倍体营养阶段长,单倍体的子囊孢子在子囊内发生接合。单倍体阶段仅以子囊孢子形式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微生物 应用 技术 教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