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pdf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pdf(1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第 一 章 人的由来第 一 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B)教师寄语:探索人类起源,开创世界未来。教材分析: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许多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章注意突出有关的基本观点,即人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并指出可以用古人类的化石和遗物作为证据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本节内容具有开放性,指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目前仍有许多争议,这是正常的。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故本节重难点是人类的起源、证据、进化的过程。本节内容常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察人类起源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2、能力目标:
2、通过资料分析及探究活动,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请阅读课本1一5页回答以下问题:1、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 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思考:人从生物圈中获取_、_、_o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仔细比较了_ 与_ 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 有着共同的祖先?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_、_、一等地区?它们的过着 生活,吃的是4、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3、二、合作探究(-)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2页插图并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类人猿资料,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问题:1、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一。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_0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一、_、三方面不同。现在,人类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4?5页,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总结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证据。(每组选一人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补充。)提示:1、设想当时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环境的改变如何迫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4、?3、森林古猿下地生活中又遇到了哪些问题?三、拓展创新1、现代的类人猿(如黑猩猩)还能再进化成人吗?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2、用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知识,谈谈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其他生物,为什么?3、曹植有首诗,批评哥哥曹丕对他的迫害:“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猿同根,人类应怎样对待珍稀、濒危的现存猿类呢?4、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20世 纪 7 年代之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古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中国等亚洲国家发现了大量古人类化石,如“北京猿人”化石等。1974年,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 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露西”,其后又在
5、这一地域发掘出了大量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而其他地区一直没有发现这么多古老的人类化石。由此,1987年国际学术界形成了比较普遍的看法,即人类的始祖在非洲I,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石证据的发现,以及对古人类和现代人群基因的比较研究,对人类的起源又有不少争议。有人对非洲起源说提出争议,不少人仍然赞同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观点。根据上面的短文,你能判断下列陈述中,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1)古 人 类“露西”是在非洲发现的。(2)“露西”生活在300万年前。(3)其他地区没有发现200万年?300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4)其他地区没有200万年?300万年前的
6、古人类化石。(5)亚洲的直立人上从非洲迁移过来的。四、归航拾贝本节课你的收获是本节课你的困惑是五、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A.大 象B.金丝猴C黑猩猩D.阿拉伯狒狒2、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几乎完全相同;人和类人猿的盲肠相似;人和类人猿的胚胎在5个月前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B.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原始祖先C.类人猿比人高等D.现代的类人猿也能进化成人3、促使森林古猿向人类进化的最重要的外界因素是()A.生活环境的改变B.降雨量的加大C.气温的变化D.身体结构的变化4、最早能直立行走,能够使用树枝、石块等来获取食物的是 时
7、代的古人类:A.“东非人”B.“南非人”C.“露西”D.北京猿人5、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A.古猿的树栖生活B.学会使用和制造工具C.古猿从树栖到地面,四肢行走转变为直立行走D.产生了语言6、(2 0 0 6山东济宁)在以下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现代类人猿,如同其祖先一样,仍过着以树栖为主的热带从林生活B.“露西”时代的古人类已经可以制造简单的工具C.“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已经能够用火,并且产生了语言D.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环境对人类没有影响二、非选择题1、进化论的建立者是他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它的生活环境是一,现在类人
8、猿仍过着一的生活。2、森林古猿在漫长的岁月中是怎样进化成人类的,根据你对课本的认识和理解,其进化的历程是怎样的?_ 03 ._化石,是由我国的地质学家李捷和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等存北京西部一发掘的。4 .下图是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请回答:(1)A的生活方式是由以一生活为主转变到 生活,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2)由图中可看出,人类的体型一代一代地向着_ 的方向发展,这样一肢得到解放,促进了一的发育,在与自然界斗争的过程中,人类 的工具越来越复杂;衣着上由 发展到_。(3)黑猩猩能利用树枝取食洞穴内的蚂蚁,与人类使用工具的不同是一。(4)A G中大脑的重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六、学习感悟
9、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B)参考答案合作探究()1、森林 古 猿 2、树栖为主3、运 动 方 式、制造工具的 能 力、脑发育的程度 人类乱砍滥伐,破坏环境,使它们没有生活环境4、化石(二)略拓展创新1、不能。现在的环境与当时的条件不同了。2、2000万-1000万年前的地质变化,导致了地球上自然环境的改变,一部分森林古猿下到地面上生活以适应变化了的生活环境,从而使人类起源成为可能。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适应环境,而且能不断改变环境。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其他生物是人类在与环境的斗争中,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在群体的合作与交流中产生了语言,增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火的使
10、用改变了古人类的饮食,促进了脑的发育,制造和利使用工具以及语言的交流也促进了脑的发育,反过来脑的发育进一步提高了制造和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语言能力。3、答:曹植把自己比做豆子,把哥哥比做豆茎,釜中的豆子对釜底的豆茎说:“我们本是同一棵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急于煎熬我,把我煮烂呢!”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来像手足一样生于一体之上,所以不应该互相残杀。人猿同祖,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近亲,也是生物圈中的成员,同样享有在地球上生存、繁衍的权利,人类应加大对现代类人猿等各种野生生物的保护措施,如加强宣传的力度,贯彻执行野生动物保护法,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它们生活的森林环境,坚决制止一切破坏它
11、们生存的行为等。4、(1)、(3)是事实;(2)、(4)、(5)是观点。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C2、B3、A4、C5、C6、B二、非选择题1、达 尔 文 森林古猿热带丛林树栖 为 主2、直立行走一使用工具一制造工具一产生语言3、北京猿人化石周 口店的龙骨山4、(1)树 栖 下 地 环 境 的改变(2)直立行走 前肢 脑 使用和制造 赤身裸体懂得御寒、遮羞(3)天 然 工 具(4)A B C D E F G第二节人的生殖学案(B)教师寄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让生命因学习而更精彩!教材分析:“人的生殖”不仅是7年 级(下)生物第1章的一个重点,也 是7年级学生青春期生理、心理上具有重要教
12、育意义的一课。上好这一课,无疑对学生高尚情操的培养,正确爱情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良好社会道德感、责任感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精心设计教学,以父母生育、养育我;我敬爱、报答父母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喧染气氛的作用,前后呼应,把人体生殖知识的教学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说出它们的功能;2、描述受精过程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能力培养1、运用观察的方法,识别有关的插图和模型。培养观察读图能力;2、收集和处理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孕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2、培养尊重妇女、敬爱父母的情感。能与父母
13、交流对生育和养育的认识。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男、女生殖系统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 和 一?因为_?2、子宫的名称和它的功能有关吗?因为一3、男性生殖细胞(精子)跟女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的地方是_?精子由_ 进入。受精卵形成后在一中向下移动,经过分裂形 成 最 终 在 _ “安家落户”。4、胎儿在母体子宫内获得营养靠5、你认为妇女在怀孕期间应该注意些什么?二、合作探究(-)生殖系统(1)仔细观察课本第9页的IV-3图,标出IV-4图的各生殖器官名称。(2)仔细观察课本第9页的IV-5图,标出IV-6图的各生殖器官名称。(二)生殖过程1、阅读课本9-1 2页,完成下列各题:(1)含一的精液进入
14、阴道,精 子 缓 慢 通 过 在 _ 与 _ 相 遇,其中的一个 与卵细胞结合形成_。这个过程叫,场所是_。(2)受精卵进行 发育成胚泡,胚泡从输卵管移到子宫并植入这 个 过 程 叫,场 所 是 胚 泡 继 续 分 裂、分化发育成胚胎。(3)一周大的胚胎开始呈现人的形态,被称为(4)怀孕一周(即一天,不够一个月),胎儿成熟了。成熟的_ 和_ 从母体的一排出,这 个 过 程 叫 场 所 是 刚 出 生 的 小 孩 叫 一2、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怎么“吃喝”、呼吸、排出废物?三、拓展创新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父母?怎样报答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2、正常的人有生育能力,但有的夫妇由于身体的原因不能如愿。然
15、而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到今天,可以给他们带来福音了,看课外阅读“试管婴儿-谈现代辅助生殖技术”。思考:(1)、试管婴儿怎样形成的?(2)、生物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会带来一些其他的问题吗?四、归航拾贝本节课你的收获是本节课你的困惑是五、达标测试:1、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是通过经母体排出体外的。2、男性生殖系统由一、一、_、尿道;阴茎、_、_、等器官组成,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一3、女性生殖器官包括_、_、_、等,女性主要生殖器官是一4、输卵管与_ 和_ 相连,输送卵细胞。5、人类的生殖过程主要包括_、_、_、一等环节。6、睾丸的主要功能是()A.只产生精子B.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C.储存精子
16、D.只分泌雄性激素7、卵巢的主要功能是()A.只产生卵子B.只分泌雌性激素C.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D.输送卵细胞8、人体内卵细胞完成受精的场所是()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9、胚胎最后着床的位置是在()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10、胚胎发育的场所是()A.子宫B.卵巢C.输卵管D.阴道11、人的胚胎发育开始于()A.卵细胞的产生B.子宫内C.精子的产生D.受精卵的形成12、胚胎发育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A.母体B.胎盘C.卵黄D.胚胎自身13、胎盘位于()A.子宫内膜B.胚胎上C.子宫壁外D.脐带上14、能分泌性激素的器官是()A.子宫和睾丸B.输卵管和输精管
17、C.前列腺和贮精囊D.卵巢和睾丸15、胚胎大约 在 母 体 子 宫 中 发 育()A.360 天 B.280 天 C.300 天 D.266 天16、某女性生了一对一男一女的双胞胎,其原因是()A.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个独立的个体B.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C.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D.两个卵细胞分别和两个精于受精17、卵巢位于()A.腹腔内、脊柱的两侧B.一对输卵管的上方C.盆腔内、子宫的两侧D.子宫内膜内18、胚胎发育多长时间开始具有人形()A.两周之后B.六个月之后C.两个月之后D.九个月之后19、胎儿从母体产出称()A.孵 化 B.分 娩 C.羽 化 D.出生20、一端连接着胎盘,另一
18、端连接着胎儿,在母体和胎儿之间运送氧和养料及二氧化碳和废物的结构是()A.羊 水 B.脐 带 C.胎 盘 D.卵巢21、为什么怀孕妇女不能吸烟、喝酒,不能随意服用药物?2 2、试管婴儿就是在试管中培育出一个孩子的说法,对吗?六、学习感悟第二节人的生殖学案(B)答案:合作探究1、(1)精 子 子 宫 输 卵 管 卵 细 胞 精 子 受 精 卵 受 精 输 卵 管(2)分 裂 子 宫 内 膜 怀 孕 子宫内膜(3)8胎 儿(4)40 2 8 0 1 0胎 儿 胎 盘 阴 道 分 娩 阴 道 婴 儿2:胎儿是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拓展创新1、尽自己所能报答、孝敬父母。如:尽量多帮助他们
19、做家务,不让他们生气等。2、(1)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将精子和卵细胞分别从人体内取出,在体外创造适合的条件使卵细胞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将胚胎移植到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2代孕母亲与给予遗传基因的母亲之间的问题。达标测试1.胎 盘2.精 囊 腺 前 列 腺 输 精 管 附 睾 阴 囊 睾 丸 睾 丸3.输 卵 管 卵 巢 子 宫 阴 道 卵 巢4.卵巢、子宫5.产生生殖细胞受精胚胎发育分娩6.B;7.C;8.C;9.A;10.A;11.D;12.A;13.A;14.D;15.B;16.D;17.C;18.C;19.B;20.B21.因为酒中有酒精,吸烟有尼古丁、CO等会对孕妇体内的
20、胎儿产生不利影响,某些药物也会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22.不对。试管婴儿是用人工方法将精子和卵细胞分别从人体内取出,在体外创造适合的条件使卵细胞受精,并进行早期胚胎发育,然后将胚胎移植到母体的子宫内发育成胎儿。第三节青春期学案(B)教师寄语: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无穷的。趁短短的青春,去发挥无穷的智慧。教材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包括“青春期的生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和“健康地成长”,初中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所发生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在他们身上渐渐体现出来,老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并通过观察、调查、讨论的方式,探讨青春期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青春期的形态
21、功能发育是本节的重点。形态发育的特点可以联系学生自己的变化情况并结合课本进行讨论总结;功能发育的特点同样可以结合学生的自身变化情况来分析;对于青春期的性发育,老师要明确指出: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虽然已有生殖能力,但是身体尚未发育成熟,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发育完善要到25岁左右,这样有助于学生从生理角度去理解提倡晚婚晚育的道理。本节内容中有一些是目前阶段学生比较敏感,同时也是比较困惑的内容,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又羞于向别人叙说,因此,心理难免会产生负担,要让学生理解,出现这样的问题是正常的,要让他们放下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青春期的特点。2.能正确描述青春期的生理
22、、心理变化3.知道青春期的卫生常识。能力目标:1、通过活动,锻炼观察、思考、分析、语言表达等能力。情感态度:1 .养成青春期卫生保健的良好习惯。2.关注自己和同学的身心变化,共同健康地度过青春期。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什么是遗精?2、什么是月经?3、女生在月经期如何保护自己呢?4、思考:最近你身上有没有出现这些现象?男生:身高突增,声音嘶哑,有喉结,半 晚“尿裤子”,心情烦躁。女生:身高突增,声音变尖锐,乳房发育,出现月经,有心情不想和父母讲?二、合作探究(一)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分析课本14页的某地男女生身高生长速度曲线图以及睾丸和卵巢的发育趋势图,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某 地 男 生 身 高
23、 突 增 的 年 龄 比 女 生 要 (晚/早)。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变化与 发育有关。2、-是青春期的显著特点,另外 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它是 和的黄金时期。出现正常的生理现象:男生出现O女生会来 O3、思考:如果你是一位男同学,发现有女同学因为来月经而影响体育锻炼和劳动时,你会怎样做:(二)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及其卫生:试演小品体味成长的烦恼,领悟生活真谛。看完后讨论回答这些现象体现出我们怎样的心理变化?小 品1 父亲和儿子(儿子正坐在椅子上看电视,爸爸进来)父:大龙,你的作业写完了吗?子:写完了!(一副不耐烦的样子)父:写完了?拿给我看看。子:告诉你写完了就写完了,真罗嗦!(
24、无奈地去拿作业了)(递给了爸爸)全是英语,你能看懂吗?父:这孩子,越来越不懂礼貌了。子:爸,老师叫你明天去学校。父:怎么,又打架了?子:不是,你明天去学校就知道了。(第二天)父:(父亲拍着儿子的肩膀)好小子!获得英语竞赛第一名,回家也不和爸爸说一声,让爸爸也高兴高兴。儿子,跟爸爸说说你是怎么获得竞赛第一名的?子:那是小菜一碟,有什么好说的。小品2 母亲和女儿母:林林,今天外面太冷了,快把毛裤穿上,以防感冒。女:不,我不穿,我不冷。母:(生气,训斥)不冷!你到外面试一试,就知道了。我告诉你啊,你不穿,感冒了可别找我。女:(看了一眼,嘴嘟嚷起来)谁用你管!(转身就跑)母:哎,吃早饭呀!这死丫头,越
25、大越不听话。女:要迟到了。(急忙走出去)呀!冷死我了!(冷得直哆嗦)(回家)女:妈,我感冒了,我头痛呀!(做出难受的样儿)母:哎,这孩子,有病又得找妈妈吧。三、拓展创新许多有成就的人,就是在青春期内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在青春期内开始取得成就的。著名诗人王勃在1 9岁时写下了 滕王阁序;李世民在1 8岁时任军队的总指挥;马克思在1 7岁时写出了富有哲理性的文章一 青年在择业上的考虑;恩格斯在1 9岁学会了 1 0种外国语言;列宁在1 8岁时投身俄国的革命等。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但青春期更是非常短暂。你们怎样做才能利用好这人生的黄金时代呢?四、归航拾贝你的收获是:你的困惑是:五、达标测试1 .青春期是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生物 下册 全册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