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交变电流(含解析).pdf
《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交变电流(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交变电流(含解析).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 0 15 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交变电流(2015新课标1-16).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侧接有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匕 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k,则A.U=66V,k=l/9 B.U=22V,k=l/9nC.U=66V,k=l/3【答案】A【考点】理想变压器、D.U=22V,k=l/3欧姆定律、电阻的串联、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率【解析】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原、副线圈电压比等于线圈匝数比即UU产m:巾,当副线圈电压U z=U,得原线圈电压U=3 U,理 想
2、 变 压 器 能 量 不 损 耗 有,即U=UzIz,L=U/R,得 到L=蓝;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有:U=U,+LR,联立并符U源=220V数据代入可得:U=66V;原、副线圈回路中的电阻消耗的功率根据P=I2R,电阻相等,可得功率之比k=l/9,故选项A正确。(2015四川-4).小型手摇发电机线圈共N匝,每匝可简化为矩形线圈abed,磁极间的磁场视为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线圈中心轴0 0,线圈绕00匀速转动,如图所示。矩形线圈劭 边 和cd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不计线圈电阻,则发电机输出电压X /o 62)无7 一aA.峰值是a B.峰值是2a C.有效值是字想。D.有效值是e【答
3、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线 圈 边 和cd边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都为因此对单匝矩形线圈总电动势最大值为2 8,又因为发电机线圈共/V匝,所以发电机线圈中总电动势最大值为2/恰,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在不计线圈内阻时,输出电压等于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即其峰值为2修,故选项A、B错误;又由题意可知,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发电机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为正弦式交变电流,由其有效值与峰值的关系可.知,-窄,即V2=拒此0 ,故选项C错误;选项1)正确。考点:对正弦式交变电流的产生原理的理解,以及其四值运算、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应用。【2015山东T 9】.如图甲,而为定值电阻,两金属圆环固
4、定在同一绝缘平面内。左端连接在一周期为A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经二极管整流后,通过屈的电流?.始终向左,其大小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规定内圆环a端电势高于。端时,间的电压为皿正,下 列 图 像 可能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第一个0.25%时间内,通过大圆环的电流为瞬时针逐渐增加,由楞次定律可判断内环内a端电势高于人端,因电流的变化率逐渐减小故内环的电动势逐渐减小;同理在第0.256-0.5 6时间内,通过大圆环的电流为瞬时针逐渐减小,山楞次定律可判断内环内a端电势低于6端,因电流的变化率逐渐变大故内环的电动势逐渐变大;故选项C正确.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2015广东-1
5、5115.图5为气流加热装置的示意图,使用电阻丝加热导气管,视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电压有效值恒定的交流电并保持匝数不变,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由220V降 至110V。调节前后A.副线圈中的电流比为1:2B.副线圈输出功率比为2:1C.副线圈的接入匝数比为2:1D,原线圈输入功率比为1:2【答案】C【考点】理想变压器【解析】通过调节触头P,使输出电压有效值山2 2 0 V降 至 1 1 0 V,输出电压减少为原来的一半,根据欧姆定律I=U/R,在电阻不变忖,调节前后副线圈输出电流之比为h前:=心而:山有=2 :1 ,选 项 A错误;根据理想变压器原理U,:U2=n,:n2,在原
6、线圈电压和匝数不变的情况下,副线圈接入匝数也应该变为原来的一半,接入匝数比m的:m后=山而:比后=2 :1 ,选项C正确;根据功率P=UI ,得到调节前后副线圈输出功率之比已前:P 2 后=U?而 1 2 而:后 1 2 后-4 :1 ,选项B 错误;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所以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之比R 的:P l 后=P 2 为:P 2f5 =4 :1,选项D 错误。【2 0 1 5 福建-1511 5.图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升压变压器T 的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m、n2.o 在 T 的原线圈两端接入一电压=U,“s i n m 的交流电源,若输送电功率为R
7、 .输电线的总电阻为2 r,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匕损失的电功.率为()A.卢)”4rC.4 A)2(A2r D.4()2(,力2 U,“n Um【答案】:Cj *r*尸 T试题分析: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5=;,根 据 三=二 可求:二、=二,又因为是理想变压器,所以T 的副线圈的电流功率等于输入 功 率 所 以 输 电 线 上 电 流/=,导线上损耗的电功率所以C正确;R、3、Z)错误.2 0.2 0 1 5 北京-2 0】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可以初步了解常用的一卡通(I C 卡)的工作原理及相关问题。I C 卡内部有一个由电感线圈L和 电 容 C构 成 的 L C振荡电路,公交车上的
8、读卡机(刷卡时 嘀”的响一声的机器)向外发射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刷卡时,I C 卡内的线圈L中产生感应电流,给 电 容 C充电,达到一定的电压后,驱动卡内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 C 卡工作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卡内的电池B.仅当读卡机发射该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 C 卡才能有效工作C.若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特定频率,则线圈L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I C 卡只能接收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而不能向读卡机传输自身的数据信息【答案】B【难度】【考点】L C 振荡电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L C 振荡电路的相关知识。I C 卡内是一个L C 振荡电路,没有电池,故 A错;只有当读
9、卡机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时,I C 卡才能正常工作,故 B对;当读卡机发射的电磁波偏离该频率时,线圈可以产生的电流较小,不能正常工作,故 C错;I C 卡是可以和读卡机进行数据传输的,故 D错。【2 0 15 安徽T6】.图示电路中,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6 接在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两端,而为定值电阻,为滑动变阻器。现将变阻器的滑片从一个位置滑动到另一个位置,观察到电流表A的示数增大了 0.2 A,电流表船的示数增大了 0.8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示数增大B.电压表V?、示数均增大C.该变压器起升压作用D.变阻器滑片是沿c-d的方向滑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电流表示数
10、噌大,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诚小,故应从。向 d 每动,故D 正确;电压表V:、V;示数不变,故A、B 错误;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和匝数成反比,S P n l Al.,电流变I七 时,n 工=n.A J,故上=-=,应是降压变压器,C 错误.1考点:考查理想变压器和电路知识。【2 0 15 江苏T】l.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 2 0 V 交变电流改为110 V,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 0 0,则副线圈匝数为A.2 0 0 B.4 0 0 C.16 0 0 D.3 2 0 0【答案】BU M【解析】:根据变压器的变压规律=,可求副线圈匝数为4 0 0,所以B正确。U%【2 0
11、 15 海南-10】10 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原线圈与一可变电阻串联后,接入一正弦交流电源;副线圈电路中固定电阻的阻值为吊,负载电阻的阻值庐11A,。是理想电压表;现将负载电阻的阻值减小为后5 吊,保持变压器输入电流不变,此时电压表读数为5.0 V,则RA.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3 4 VB.此时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2 4 VC.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6 8 VD.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 8 V【答案】A D【解析】当负载电阻的阻值液小为尺=5&时,根据串并联电路规律,R两端电压为及两端电压的5倍,因为电压表测量R两端的电压,所 以 以=
12、1X5=1F.故副妓圈两端电压为,=6F,根据公式&=%可得此时庾号5-%巧线图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4V,所以此时原维两端电压的最大值妁为24近p a 34P,A正确B错误;因为变化过程中变压器的输入电流不变,所以对于副线圈卬变化前后电流也不变,则变化后电压%=巩+5巩=6 1%,变化前,U 1=%+1喝=12见,所 以%=2 5=12P,根 据 公 式 幺=史U2巧可得原线圈两端原来的电压有效值约为4SV,D正确C错误;2 0 15 天津-6】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理想交流电流表,副线圈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来调节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 0 和滑动变阻器R,P为滑动
13、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正弦交流电,则A.保持Q的位置不变,将 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B.保持Q的位置不变,将 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c.保持p 的位置不变,将 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大D.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读数变小【答案】B C另附:初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l/2vt
14、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7.可听声:频率在20Hz 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
15、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2.摄氏温度(C):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 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 为1。3 .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
16、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12.上图中A 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
17、晶体在A B段处于固态,在B 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 D段处于液态;而D 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 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1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1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1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
18、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18.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19.水循环:自然界中的水不停地运动、变化着,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水循环系统。水的循环伴随着能量的转移。第三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
19、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1.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2.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X IO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X1()8米/秒。3.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5.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平面镜成像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7.平面镜应用:(1)
20、成像;(2)改变光路。8.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和 凹 面 镜(凹镜),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归纳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
21、以也叫会聚透镜。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K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如幻灯机。(3)物体在焦距之内(u G,上 浮(3)F浮=G,悬浮或漂浮方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1)F浮 G,下沉;(2)F浮 G,上浮 F浮=G,悬浮。(不会漂浮)3.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4.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气体受到的重力)5.阿基米德原理公式:6.计算浮力方法有:(1)称
22、量法:F浮=G 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2)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3)阿基米德原理:(4)平衡法:F浮=6物(适合漂浮、悬浮)7.浮力利用(1)轮船:用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能排开更多的水。这就是制成轮船的道理。(2)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沉浮。(3)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第十章力和运动知识归纳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2.惯 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23、。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3.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4.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则这两个力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5.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1.杠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杠杆。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
24、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 阻力臂.或写作:FL=F2L2或 写 成。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4.三种杠杆:省力杠杆:LQL2,平衡时F1F2。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如剪铁剪刀,锄刀,起子)(2)费力杠杆:L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理发剪刀等)(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l=F2o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5.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6.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
25、(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7.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1.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 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义距离)3 .功的公式:W=F 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 米).4.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5 .斜面:F L=G h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儿分之一。(螺丝、盘山公路也是斜面)6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物理 分类 汇编 电流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