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原理及介绍PPT学习教案.pptx





《楼宇自控系统原理及介绍PPT学习教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楼宇自控系统原理及介绍PPT学习教案.pptx(1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 1楼宇自控系统(xtng)原理及介绍第一页,共120页。研发(yn f)中心M44MAD 外观(wigun)示意图第1页/共120页第二页,共120页。研发(yn f)中心M44MAD 参数(cnsh)I/O:44点输入输出:16 点数字量输入 16 点继电器输出 6点模拟输出(010V、420mA、020mA)6点模拟量输入(010V、420mA、020mA)通讯接口:1个以太网接口(MODBUS/TCP主、从协议)1个RS232 通讯接口(自由(可自定义)通讯协议或MODBUS/RTU主、从协议)3个 RS485 通讯(自由(可自定义)通讯协议或MODBUS/RTU主、从协议)1个
2、 CAN2.0通讯接口(自有通讯协议)支持扩展接口,支持7扩展模块 支持实时时钟 支持掉电保持(boch)存储器和非易失存储器 内带通信管理单元和协议转换器第2页/共120页第三页,共120页。研发(yn f)中心M44MAD 系统(xtng)架构第3页/共120页第四页,共120页。V80 V80扩展 扩展(kuzhn)(kuzhn)(数字量)(数字量)E16D 16 点输入E16DR 8 点输入,8 点输出继电器输出E16T 16 点晶体管输出研发(yn f)中心第4页/共120页第五页,共120页。V80 V80扩展 扩展(kuzhn)(kuzhn)(模拟量)(模拟量)E8AD1 8 点
3、模拟量电流输入E8AD2 8 点模拟量电压输入E4DA1 4 点模拟量电流输出E4DA2 4 点模拟量电压输出E6MA1 4 点模拟量电流输入 2 点模拟量输出E6MA2 4 点模拟量电压输入 2 点模拟量输出E5THM 5 点热电偶输入 PWM 输出E4RTD 4 点热电阻输入晶体管输出研发(yn f)中心第5页/共120页第六页,共120页。研发(yn f)中心中央空调原理(yunl)第6页/共120页第七页,共120页。研发(yn f)中心新风(xn fn)处理机组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由制冷机、冷却水循环系统(xnhun xtng)、冷冻水循环系统(xnhun xtng)、风机盘管系统和冷
4、却塔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如下:制冷机通过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成液态后送蒸发器中与冷冻水进行热交换,将冷冻水制冷,冷冻泵将冷冻水送到各风机风口的冷却盘管中,由风机吹送达到降温的目的。经蒸发后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释放出热量成气态,冷却泵将冷却水送到冷却塔上由水塔风机对其进行喷淋冷却,与大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散发到大气中去中央空调系统部分组成:冷冻水循环系统(xnhun xtng)该部分由冷冻泵、室内风机及冷冻水管道等组成。从主机蒸发器流出的低温冷冻水由冷冻泵加压送入冷冻水管道(出水),进入室内进行热交换,带走房间内的热量,最后回到主机蒸发器(回水)。室内风机用于将空气吹过冷冻水管道,降低空
5、气温度,加速室内热交换。冷却水循环部分该部分由冷却泵、冷却水管道、冷却水塔及冷凝器等组成。冷冻水循环系统(xnhun xtng)进行室内热交换的同时,必将带走室内大量的热能。该热能通过主机内的冷媒传递给冷却水,使冷却水温度升高。冷却泵将升温后的冷却水压入冷却水塔(出水),使之与大气进行热交换,降低温度后再送回主机冷凝器(回水)。第7页/共120页第八页,共120页。研发(yn f)中心中央空调原理(yunl)主机主机部分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及冷媒(制冷剂)等组成,其工作循环过程如下:首先低压气态冷媒被压缩机加压进入(jnr)冷凝器并逐渐冷凝成高压液体。在冷凝过程中冷媒会释放出大量热能,这部
6、分热能被冷凝器中的冷却水吸收并送到室外的冷却塔上,最终释放到大气中去。随后冷凝器中的高压液态冷媒在流经蒸发器前的节流降压装置时,因为压力的突变而气化,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jnr)蒸发器。冷媒在蒸发器中不断气化,同时会吸收冷冻水中的热量使其达到较低温度。最后,蒸发器中气化后的冷媒又变成了低压气体,重新进入(jnr)了压缩机,如此循环往复。第8页/共120页第九页,共120页。研发(yn f)中心新风(xn fn)处理机组第9页/共120页第十页,共120页。研发(yn f)中心冷冻(lngdng)站界面第10页/共120页第十一页,共120页。楼宇自控系统(xt ng)培训一、智能建筑概述二、楼
7、宇自控的发展史三、楼宇自控系统四、楼宇自控子系统五、系统组成(z chn)六、通信协议七、系统设计八、空调DDC设计第11页/共120页第十二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二、楼宇自控的发展史 楼宇自控的发展史是一个从监控到管理(gunl)的发展过程。a、数十年前 b、80年代 c、90年代 第12页/共120页第十三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三、楼宇自控系统 1、对于一座现代化大楼,在没有安装BAS的时候,使用这些设备往往(wngwng)存在以下问题:控制问题管理问题维护问题能耗问题第13页/共120页第十四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2 2、楼宇自
8、控系统就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变配电、照明、电梯、楼宇自控系统就是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变配电、照明、电梯、空调、供热、给排水、消防、保安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安 空调、供热、给排水、消防、保安等众多分散设备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 全状况、能源使用(sh(sh yng)yng)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视、管理 状况及节能管理实行集中监视、管理和分散控制的建筑物管理与控制系统,称为 和分散控制的建筑物管理与控制系统,称为BAS BAS(Building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Automation System)。)。第14页/共120页第十五页,共120页。楼宇
9、自控(z kn)系统3 3、BAS BAS系统的监控范围和参数 系统的监控范围和参数(cnsh)(cnsh)内容 内容空调机组:新风空调机组、新 空调机组:新风空调机组、新/回风空调机组、变风量空调机 回风空调机组、变风量空调机冷 冷/热源系统:冷冻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热交换器、热水一次 热源系统:冷冻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热交换器、热水一次水泵、热泵机组 水泵、热泵机组第15页/共120页第十六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n n 给排水系统:各类水泵、各类水箱n n 电力系统:照明控制(kngzh)、高/低压信号测量、备用发电机组n n 电梯n n 保安
10、门锁、巡更等第16页/共120页第十七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4、BAS系统所能够(nnggu)产生的实际效果室内恒温控制便于大楼内的所有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便于大楼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并监视设备运行情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第17页/共120页第十八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n n 良好的管理将延长大楼设备的使用寿命,使设备更换的周期延长,节省大楼的设备开支n n 及时发出设备故障及各类报警信号,便于将损失降到最低点,便于操作人员处理(chl)故障n n 节省运行费用,节省能量 第18页/共120页第十九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四、BAS子系统 a、供
11、热、通风及空调系统为建筑物内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是BAS中的一个重要(zhngyo)子系统。系统为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如:冷却塔、冷水机组、空气处理机、气控设备等)提供一个最优化的控制。第19页/共120页第二十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其基本控制功能包括:设备控制、循环控制、最佳起/停控制、数学功能、逻辑(lu j)功能、趋势运行记录、报警管理等。第20页/共120页第二十一页,共120页。b、给排水系统主要是对于饮用水的提供,以及对于污水(w shu)的排放。楼宇自控(z kn)系统第21页/共120页第二十二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c、变配电系统是通过
12、(tnggu)BAS的管理中心提供对于建筑物内的高低配电房及所有变配电设备的监视报警和管理及程序控制,提供对于重要电气设备的控制程序、时间程序和相应的联动程序。第22页/共120页第二十三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d、电梯控制系统是通过BAS系统对于建筑物内的多台电梯,实行(shxng)集中的控制和管理程序,同时配合BAS系统的部分子系统,执行联动程序。第23页/共120页第二十四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五、BAS系统(xtng)的组成调节(tioji)对象 检测元件 各种传感器执行调节机构分站DDC 传输通道 中央 处理机人机接 口外围 设备中央控制室现场部分
13、第24页/共120页第二十五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n n 中央控制室(数据中心):包括中央处理机(一台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磁带机和接口装置(zhungzh))、外围设备(显示终端、键盘、打印机)和不间断电源三部分。第25页/共120页第二十六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n n 传感器及执行调节机构:传感器是指装设在各监视现场和各种敏感元件、变送器、触点和限位开关、用来检测现场设备的各种参数(如温度、湿度、压差、液位等),并发出信号送到调节控制器(分站、数据中心等),如铂电阻温度检测器、复合(fh)湿度检测器、风道静压变送器、差压变送器;第26页/共120页第二十七
14、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执行调节机构是指装设在各监控现场接受分站调节控制器的输出指令信号,并调节控制现场运行设备的机构,如电动阀、电磁阀、调节阀等,包括(boku)执行机构(如电动阀上的电机)和调节机构(电动阀的阀门)第27页/共120页第二十八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n n 分站控制(kngzh)器:是以微处理机为基础的可编程直接数字控制(kngzh)器(DDC),它接收传感器输出的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分析判断处理后自动输出控制(kngzh)信号,动作执行调节机构。第28页/共120页第二十九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分站控制器是整个控制
15、系统的核心,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DDC)它具有AI、AO、DI、DO四种输入/输出接口(ji ku)。方便灵活地与现场的传感器、执行调节机构直接相连接,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测量,以及实现对被控系统的调节与控制。第29页/共120页第三十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其中:AI-模拟量输入接口(ji ku),可用作仪表的检测输入,如温度、压力等,一般为1-10V或4-20mA的直流信号。AO-模拟量输出接口(ji ku),用于操作控制阀、执行器等,如电动阀、三通阀、风门执行器等,不需要外部电源,输出为0-10V的直流信号。第30页/共120页第三十一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16、 DI-数字量输入接口,即触点、液位开关、限位开关的闭合与断开,一般用作检测设备状态、报警接点、脉冲计数等。DO-数字量输出接口,用于控制风机,水泵等运行(ynxng),亦可作为输出信号与动作增减量型执行机构。第31页/共120页第三十二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n n 数据传输线路:是联系系统各部分的纽带,从各个监控点到分站控制器的线路是逐点连接(放射式),数据中心与各分站通过总线型或环形网络结构进行(jnxng)组网,各分站直接用一回路双芯导线连接到总线上就可以实现分站与分站之间,分站与中央站之间的通信。第32页/共120页第三十三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打印
17、机电脑(dinno)通信接口分站 分站 分站总 线总线(zn xin)型网络结构第33页/共120页第三十四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环形(hun xn)网络结构打印机电脑(dinno)分站分站分站总 线通信接口分站分站分站第34页/共120页第三十五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星形网络结构电 脑分站分站分站分站分站分站分站打印机第35页/共120页第三十六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六、通信控制协议 楼宇自控系统中基本采用的是集散控制方式和分布控制方式,是通过某种控制网络实现的,这就要求控制设备以及建筑设备都要遵循(zn xn)一定的通信协议。目前,
18、国际上采用较多的是BACnet和LonMark。第36页/共120页第三十七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1、BACnet是指美国国家标准协会的ANSI/ASHARE135-1995标准。BACnet是由一个建筑管理、系统用户、系统集成商组成的联合体提出的,正式的、非专有的开放(kifng)协议通信标准。第37页/共120页第三十八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BACnet详细地描述了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它定义了系统各部分共享数据的所有规则,如何实现数据共享,可以什么通信介质,哪个功能可用,信息如何解释等。总之,它为各种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建立了一个(y)基本规则。第38页
19、/共120页第三十九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2、LonTalk协议LonWorks技术所使用的通信协议。LonTalk协议遵循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所定义的全部七层服务。它适用于任何(rnh)一种传输媒介。第39页/共120页第四十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3 3、LonMark LonMark与 与BACnet BACnetBACnet BACnet是个综合性的规范,它准许纵多的实施方案,并提供一套强有力的服务功 是个综合性的规范,它准许纵多的实施方案,并提供一套强有力的服务功能。但是,这个协议在小型终端控制设备里实施,不
20、能取得最大的成本 能。但是,这个协议在小型终端控制设备里实施,不能取得最大的成本/性能 性能比。比。LonMark LonMark是个强大的专门为设备而优化的协议;从传感器、调节器到区域控制器,是个强大的专门为设备而优化的协议;从传感器、调节器到区域控制器,样样都行。它带有一个紧凑型的协议架,很容易和廉价 样样都行。它带有一个紧凑型的协议架,很容易和廉价(linji)(linji)设备相适应。设备相适应。但其通信速率较低,只能适用于工作层。但其通信速率较低,只能适用于工作层。第40页/共120页第四十一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因而,在工作层采用LonMark来连接控制器、感应
21、器和调节器等设备;LAN层面的控制采用了BACnet连接各个系统;两个协议互为补充,建立一个完整的建筑(jinzh)结构,得到最佳的性能和成本。第41页/共120页第四十二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七、七、BAS BAS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设计 BAS BAS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应根据建筑物的整体功 系统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应根据建筑物的整体功能需求和物业管理方式控制水平,根据建筑物内不同区域的要 能需求和物业管理方式控制水平,根据建筑物内不同区域的要求和被控系统的各个特点,选择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经济 求和被控系统的各个特点,选择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经济(jngj
22、)(jngj)合理的控制系统方案和设备,避免投资的盲目性。合理的控制系统方案和设备,避免投资的盲目性。第42页/共120页第四十三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 1、楼宇自动化系统设计依据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116-88“火灾(huzi)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4718-84“火灾(huzi)报警设备专业名词术语”GBJ19-87“采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93-8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43页/共120页第四十四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2、设计步骤:确定BAS规模,
23、根据冷冻、空调、变配电、热力、给排水等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资料)及投资情况(qngkung),功能内容,确定需要监控的设备种类、数量、分布情况(qngkung)及标准;第44页/共120页第四十五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确定(qudng)各子系统组成方案、功能及技术要求;确定(qudng)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方式;确定(qudng)BAS中各子系统与大厦其它部分间的接口第45页/共120页第四十六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n n 根据各专业的控制要求(yoqi)和控制内容确定并画出设备监控系统原理图n n 统计监控系统的监控点(AI、AO、DI、DO)的数量,分
24、布情况并列表n n 根据监控点数和分布情况确定分站的监控区域、分站设置的位置,统计整个大楼所需分站的数量、类型及分布情况第46页/共120页第四十七页,共120页。楼宇自控(z kn)系统n n 选择现场设备的传感器和执行机构n n 确定楼宇监控(jin kn)的系统网络及中心站设备的选择n n 实施布线第47页/共120页第四十八页,共120页。BAS 设计(shj)方法流程图 设计任务开始 了解业主需求和未来物业管理方式(fngsh)了解机电专业控制需求 确定控制范围和内容 与机电专业探讨控制方案 研究(ynji)建筑功能确定控制范围和内容与机电专业探讨控制方案第48页/共120页第四十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楼宇 自控 系统 原理 介绍 PPT 学习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