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小儿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三章-小儿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小儿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小儿营养与营养紊乱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目 录学习目标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的需要(一)基础代谢小儿基础代谢能量约占总能量50%60%。(二)食物的热力作用婴儿进食蛋白质多,此项约占总能量7%8%;年长儿约5%。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二、营养素的需要(一)产能营养素蛋白质主要功能:构成人体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成分,次要功能供能,占总能量的10%15%。需要量:母乳喂养者约2g/kg.d,牛乳喂养者3.5g/kg.d;1岁后减少,青春期又增加,成人约1.1g/kg.d。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二、营养素的需要(一)产能营养素脂类主要功能:提供能量、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
2、素吸收、防止散热和保护器官。需要量:婴儿46g/kg.d,婴儿期脂肪供能约占总能量35%50%。随年龄增长下降,但仍占总能量25%30%。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二、营养素的需要(一)产能营养素糖类主要功能:最主要供能物质。需要量:婴儿1012g/kg.d,2岁膳食中糖类应占总能量55%65%。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二、营养素的需要(二)非产能营养素 维生素矿物质常量元素主要功能:参与机体构成,维持体液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但不提供能量。常量元素:每日膳食需要量100mg的元素称之,除氢、氧、氮、碳四种基本元素外,钙、磷、镁、钠、钾、氯、硫亦为常量元素。第一节 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二、营养
3、素的需要(二)非产能营养素 维生素微量元素主要功能:酶、维生素必需的活性因子,构成或参与激素作用,参与核酸代谢。微量元素:铁、铜、锌、碘及氟,铁、碘、锌缺乏症是最主要微量营养素缺乏病。第二节 婴儿喂养第二节 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护理哺乳方法(1)开奶时间与哺乳次数(2)方法注意事项(1)做好乳房和乳头护理(2)母乳喂养禁忌症断乳时间第二节 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部分母乳是指母乳与牛乳或其它代乳品混合使用的一种喂养方法,又称混合喂养,分补授法和代授法两种。第二节 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乳品及代乳品1牛乳是最常用的乳品,(1)牛乳改造通过稀释、加糖(58g/100ml)、煮沸使牛乳适
4、合婴儿营养需求与消化。(2)乳量计算婴儿能量按每日110kcal(460kJ)/kg,需水量按每日150ml/kg计算。8%糖牛乳100ml约供能100kcal,婴儿每日需8%糖牛乳110ml/kg。第二节 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乳品及代乳品2配方奶粉人工喂养和婴儿断母乳时首选配方奶。一般一平勺配方奶4.4g加温开水30ml(重量比为1:7)冲调成乳汁。3全脂奶粉按重量比例1:7(1g乳粉加7ml水)或按容积1:4(1勺乳粉加4勺水)配成全乳。第二节 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乳品及代乳品4羊乳蛋白质凝块较牛奶细而软,脂肪颗粒大小与人乳接近,更易消化。缺点含叶酸很少,长期羊乳喂养儿易患
5、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5代乳品如豆浆、豆浆粉等,营养比谷类高,但不易消化,适于奶制品获得困难地区或过敏婴儿。第二节 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人工喂养的护理1调整乳量按食欲、体重增减及粪便性状增减食量,忌过少、过稀,或过多、太浓。2乳液低温保存,哺喂后洗净、煮沸配制乳液的食具。3加糖补充糖类和热能不足。4哺喂时将乳汁滴在成人手腕进行测试。第二节 婴儿喂养一、母乳喂养人工喂养人工喂养的护理1调整乳量按食欲、体重增减及粪便性状增减食量,忌过少、过稀,或过多、太浓。2乳液低温保存,哺喂后洗净、煮沸配制乳液的食具。3加糖补充糖类和热能不足。4哺喂时将乳汁滴在成人手腕进行测试。第二节 婴儿喂养二、营养
6、不良【病理生理】由于长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自身组织消耗,体温偏低;蛋白质供给不足或消耗过多致体内血清蛋白浓度下降、出现低蛋白水肿;脂肪消耗致体内血清胆固醇浓度下降、可造成肝脏脂肪浸润及变性;糖原不足或消耗过多致低血糖;各系统器官退行性病变及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下降。【临床表现】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症状,继之体重下降,久之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皮下脂肪减少的顺序;首先是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部;腹部皮下脂肪层是判断营养不良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二节 婴儿喂养二、营养不良【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为最具特征的改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下降
7、,是诊断蛋白质营养不良的较好指标;多种血清酶如淀粉酶、脂肪酶、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等活性下降。血清胆固醇、血糖降低,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浓度皆可下降。【治疗原则】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迅速纠正急症问题,如严重脱水、休克等。控制继发感染和并发症,调整与补充营养物质,促进消化功能的改善。第二节 婴儿喂养二、营养不良【护理评估】1.健康史 了解患儿的喂养史、饮食习惯和生长发育情况。是否为双胎、多胎、早产。有无喂养不当、母乳不足史;有无消化系统解剖或功能上异常以及急、慢性疾病史。2.身体状况 测量体重、身长(高)与皮下脂肪厚度,并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标准小儿比较。了解小儿精神状态有无改变,有无肌张力
8、减低、水肿;是否伴有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的症状;判断营养不良及其程度。3.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家长对营养不良疾病的性质、发展。预后以及防治的认识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4.辅助检查结果 分析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浓度有无下降,血清酶的活性、胆固醇水平是否降低,有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浓度下降。第二节 婴儿喂养二、营养不良【护理措施】1、促进营养平衡饮食管理:原则为循序渐进,逐步补充。同时要根据患儿病情轻重和消化功能调整饮食的量和种类。补充营养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3.预防感染实行保护性隔离,保持室内环境卫生、舒适。保持皮肤清洁干净,做好口腔护理。防止交叉感染。4.密切观察病情5.健康教育 第二节 婴儿喂养
9、三、小儿单纯性肥胖症【病因】1.能量摄入过多 是本病的主要原因,如长期摄入淀粉类、高脂肪的食物过多。超过机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便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导致肥胖。2.活动量过少 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虽然摄入不多,但消耗减少也可导致肥胖。3.遗传因素 肥胖有高度的遗传性,父母皆肥胖的后代肥胖率高达7080;双亲之一肥胖者,后代肥胖发生率4050。双亲正常的后代肥胖只有10%14%。4.其他 疾病、进食过快、精神创伤和心理因素等均可引起小儿肥胖。第二节 婴儿喂养三、小儿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表现】肥胖多见于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患儿食欲旺盛且喜吃甜食和高脂肪食物。因肥胖致行动不便,不爱运动。易疲劳
10、、常出汗,用力时气短或腿痛。严重肥胖者由于脂肪的过度堆积限制了胸扩展和膈肌运动,使肺换气量减少,造成缺氧、气急、紫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称肥胖换氧不良综合症。体格检查可见患儿皮下脂肪丰满,分布均匀,以颈、肩、乳、胸、背、腹、臀为明显。第二节 婴儿喂养三、小儿单纯性肥胖症【实验室检查】甘油三脂,胆固醇可增高;严重者脂蛋白也增加。常有高胰岛素血症;血生长激素水平降低。超声波检查常有脂肪肝。【治疗原则】限制饮食,增加活动,解除精神心理障碍。第二节 婴儿喂养三、小儿单纯性肥胖症【护理评估】1.健康史 评估患儿有无喜好甜食、油腻等高能量饮食的习惯,平时运动情况;有无家族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护理 第三 小儿 营养 紊乱 护理 儿科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