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题例.pdf





《初二物理题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题例.pdf(8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物理题例第三章声的世界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考点归纳:1、声音的产生:声 音 是 由 物 体 振 动 产 生 的(知道)2、声音的传播:(1)传播条件:有声源,需 要 介 质(知道)(2)传播形式:声 波(知 道)3、人 听 到 声 音 的 条 件(了解):(1)声 源(2)介 质(3)人耳听觉神经大脑4、回声:(1)定 义: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我们就听到回声(理 解)(2)应 用:回 声 测 距(掌 握)二、考情分析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三个: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 音 在 空 气 中 的 传 播 速 度 是3 4 0 m/s o在以后的中考
2、中,与生活相关的声现象是考查的重点和热点。三、经典题库题 型 一:声音的产生,知道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能找到对应的发声体。1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敲锣发声,在振动;拉小提琴时,在振动;人在讲话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刮风时,听到“呼呼”的叫声,这声音是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产生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2 .在鼓面上撒一些小纸屑,敲一下鼓面,在听到鼓声的同时,会观察到小纸屑,这一现象可 以 说 明 正 在 发 声 的 物 体 在,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立刻消失,这是因为 o3 .在敲响大钟时,有
3、同学发现,停止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4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说明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停止振动后仍能发出很弱的声音C.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题型2:声音的传播,知道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能找到对应的介质1 .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其中的空气慢慢抽出,声音逐渐变小最后消失,说明 不能传声;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听不到彼此的对话声,这是因为月球表面没有 于是只能通过_ _交谈。2 .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4、形式传播的。3 .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的声音就会被吓走,说 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小D.声音不能从空气传入水中4 .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点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5.请把下列现象与有关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固体传声液体传声气体传声诱鱼入网听老师讲课土电话题型3:声速,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能进行简单的计算1 .在不同的 中,声速是不同的;同种介质,_ _ _ _ 不同,声速也不同。1
5、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m/so2 .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最大()A.空气 B.水 C.软木 D.钢管3.北宋时代的沈括,在 他 的 著 作 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4 .甲、乙两位同学找到了安装在大楼墙上的很长的空心钢管做实验,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甲同学听到次敲击声,其中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 _ _ _传播的;因为声音在_ _ _ _ _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一中的传播速度。如果在钢管中装满水,继续做上述操作,甲同学将会听到 次敲击声。5.在夏
6、季的雨天,一个人看到闪电后6 s才听到雷声,求打雷处距人有多远?(假定此时声速为3 4 0 m/s)6 .在百米赛跑时,终点安排两个计时员,当百米运动员起跑时,一个计时员在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开始计时,另一计时员在听到枪声时开始计时。当计时员到达终点时,一个计时员记录时间为1 2.1 2 s,另一计时员记录时间为1 2.4 1 s0你认为这两个计时员谁的方法好?谁更准确?你能根据上述数据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多少?7 .甲同学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敲打一下,过了一会儿,甲同学听到两次敲击声,若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2 3 3 s,甲同学离敲打处85 m。由此可知声音在铁管中的传
7、播速度为 m/s o (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 4 0 m/s)题型4:回声测距,知道回声测量距离的原理1.一辆汽车停在山路上,前面有座悬崖,司机按喇叭2 s后听到回声,此时汽车离悬崖的距离多远?2.一辆卡车以3 0 m/s的速度朝向一个隧道行驶,司机鸣笛后2.2 s听到了回声,那么司机鸣笛处距离隧道多远题型5:声音传播的探究题1、你试试能用哪些方法使下面的这些物体发声?一根棉线或者橡皮筋;一个酒杯;一个笔帽:它们在发声时的共同之处是 o通过上述探究,现在我知道了:声音是 产生的。2、把一盆清水摆放在桌上,用两石块在水中互相撞击,将耳朵贴近盆边,听到水里石块相击的声音了吗?想想声音是通过什么途径
8、传播的?o3、找一根长木棍,一位同学用针尖轻轻地刮木棍的一头(图 1.1 2),刮木棍的沙沙声连他自己都听不清。另一位同学在木棍的另 他 一 一图一头,把耳朵紧贴木棍,却能听到他拍来的“电报”。想想声音是 W I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o 图3.1-34、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发声体正在振动。(所选器材最少为最佳)第二节:乐音与噪音一、考点归纳:1 乐首:(1)定 义(了解)(2)三个特征(理解和辨析):响度振幅音调频率音色发声体2、噪声:(1)定 义(了解)(2)危 害(知道)(3)控 制(了解应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二、考情考法本节知识中,中考的考点是:(1)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影响三个特性的因素
9、;(2)防治噪声的三条途径。出题的形式有填空题、选择题,分值大约有24 分,难度不大,今后的命题重点及题型变化不会很大。三、经典题库题型1:音调。知道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1.声音的高低叫 o 发声的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音调就;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就。2.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 的物理量。物体在ls_内振动的次数越多,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就越高。频率的单位是,符号是。如果某物体3 s 内振动的次数是300次,频率就是。3.大 多 数 人 能 够 听 到 的 声 音 的 频 率 范 围 是。物理学中把高于 的声音叫做,因为它超过了人类听觉的上限,不再引起耳膜的振动;把低于 的声音叫做,因为它已
10、经超出了人类听觉的下限。4.口琴可发出多种不同音调的声音,这是由于口琴内有长短不同的金属片,短金属片振动频率,音调、5.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有 些 次 声 波 对 人 体,据说,有的国家研究次声波武器用于战争,可以使战士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战斗力。6.人能看见蝙蝠在空气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出的声音的原因是()A.蝙蝠发声响度小B.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C.蝙蝠不会发声D.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7.有经验的铁路工人,在检查火车的车轮和支承弹簧是否正常时,常用锤子敲敲就会找出故障,这主要时根据()A.声音的响度来判断B.声音的音色来判断C.声音的音调来判断D.声音是否悦耳来判断8.蝴蝶
11、从身边飞过,我们听不到它的声音,却能听见讨厌的蚊子声,这是因为()A.蝴蝶发出的声音很小,蚊子发出的声音很大B.蝴蝶翅膀每秒只振动几次,低于人耳听觉的下限C.蚊子翅膀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D.蝴蝶飞行时不发出声音9.正在拉二胡的一位同学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这样做的目的是()A.使二胡发出不同的音调B.为了获得更好的音色C.为了获得更大的响度D.阻止琴弦振动发声题型2:响度。知道响度主要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1.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大小叫。把 物 体 振 动 的 幅 度 叫 做。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 越大。电视机、复读机上的音量开得越大,喇叭的_ _ _ _ _ _ _ _ _ 越大
12、。2.水 牛“眸峰”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叫声的音调高,叫声的响度大。3.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改变音调B.改变响度C.改变音色D.改变频率4.在日常生活中,常 用“高声大叫”“轻言细语”来形容人的说话情况,这里的“高”和“低”实际是指()A.人说话的响度B.人说话的音调C.人说话的音色D.以上说法都不对题型3:音色。知道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1.唐 诗 枫桥夜泊诗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上的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寒山寺里的大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而发声,声音通过 传播到客船匕 客船上的人才能听到钟声.而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
13、来是“钟”声而不是“鼓”声或其他声音,实际上他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2.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能模仿出各种乐器发声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色、音调3.II常生活中,人们常根据敲打物体发出的声音来鉴别物质,下列一些做法中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是()A.铁匠用小锤敲打烧红的毛坯B.瓜农用手拍打西瓜C.瓦匠用瓦刀敲打红砖D.自行车上敲打车铃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会逐渐变低B.响度会逐渐变小C.音色会逐渐变差D.以上说法都不对5.试说明“震耳欲聋”、“声音刺耳”、“闻其声知其人”分别反映声音的哪些特征?6.你 知道:打锣时,是大锣的音调高还是小锣
14、的音调高?吹号时,号子是靠什么振动发声?二胡的琴筒起什么作用?你还知道哪些乐器?它们是弦乐器、管乐器还是打击乐器?它们是靠什么振动发声的?请你在下面一起写出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题型4:噪声。理解噪声的定义,知道噪声的来源。1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J”,错的打“X”。小明说“乱弹吉他的声音就是噪声”,他的说法是不科学的。()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弱。()长期生活在高分贝的噪声环境中,双耳有完全失去听力的可能。()2 .下列各种情况中,哪些声音肯定是噪声()A.响声大
15、的声音肯定是噪声B.振动无规则的声音是噪声C.爆竹爆炸时发出的“吧吧”的响声肯定是噪声D.影响人们休息的声音肯定是噪声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了,学校附近的卡拉0K厅播放十分响亮的优美动听的音乐B .清晨,公园里播放着优雅的琴声,伴随着老年人的晨练,令人心旷神怡C.看电影时,几名同学在一起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放声大笑,表现得十分开心D.公路匕机动车辆的鸣叫声,发动机的排气声4 .美 妙 动 听 的 音 乐 从 物 理 学 角 度 看 是,但如果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播放,美妙的音乐就变成了。5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比如: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
16、剧场京剧表演的演奏声;清晨公园里小鸟的叫声;装修房子的电锯声;婚庆时爆竹声;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半夜邻居家了的电视机传来的声音;马路上机动车辆的声音;音 乐 课 上,老 师 用 收 录 机 播 放 中 国 名 曲 二泉映月。下列声音其中属于噪声的是.属于乐音的是。6 .当代社会的主要污染,除了大气污染、水污染、废物污染,还有 污染。7 .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振动频率过高而发出的声音B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对人们正常生活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C.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 0 d BD.在耳中塞一小团棉花,是为了降低听到声音的音调题型
17、5:噪声的危害。知道噪声有何危害。1 .声音的等级用 来划分的,为了保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2 .据报道,在1 9 9 5年有人为了奖金,自愿做超音速飞机的噪声作用实验,飞机从他们头顶掠过,尽管他们双手掩耳,还是全部被噪声击毙,而且死状十分难看;1 9 9 4年,某国空军的喷气式飞机做超音速飞行试验,6个月后,地面农场的万只鸡遭受噪声致死的有6 0 0 0 X,幸存下来的或脱毛或不下蛋;奶牛也挤不出牛奶。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3.下 列 关 于O d B的说法正确的是()A.O d B是指没有声音,也就是说物体没有振动B.OdB并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人们刚刚能够听到的最弱声C.Od
18、B是微风吹落树叶时的沙沙声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4.把下列现象于有关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无法忍受很吵较静极静20dB60dB90dB140dB知识点6:噪声的控制。知道噪声的控制方法及效果。1.控制噪声的途径有:,、。2用洗衣机洗衣服时,如果衣服没有摆好,如 边 多、一边少,就会引起洗衣机发出噪声,这时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从声源处想办法,在洗衣机中将衣物摆放尽量均衡,不让洗衣机做无规则的振动B.关上房门,让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C.戴上耳罩,让噪声在人耳处减弱D.以上三种方法均不是好办法3.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减少噪声危害的方法是()A.在汽车底盘下安装减震弹簧B.在宾饵地面上要铺厚地毯C.在特工
19、手枪上安装消音器D.给噪声大的机器加上外罩4.下列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安装隔音壁B.带耳塞C.给机器加上隔音罩D.手枪上安装消音器5.无声手枪无声是因为;花草树木茂盛的公园显得格外幽静,是因为 的缘故。掩耳盗铃”是在 处减弱噪声的。6.电话亭都用玻璃罩隔起来,这是因为玻璃罩()A.能反射声音并有隔声作用B.不能传播声音C.能吸收声音D.能传播声音7.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和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一定高度的隔音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古 诗 小儿垂钓中
20、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个钓鱼的小孩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时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 中传播。小孩招手一(选 填 会 或 不会”)产生波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第三节:声音的利用:超声与次声一、考点归纳:1、超声:超 过20000Hz的 声 音(知道)(1)特 点(知道)(2)应 用(掌握)2、次声:低 于20Hz的声音(1)特 点(知道)(2)危 害(了解)二、考情分析本节知识中,中考的考点是:(1)超声和次声的概念及特点;(2)超声的应用。出题的形式
21、多为填空题、选择题,今后的命题重点及题型变化不会很大。三、经典题库知 识 点1:声传递信息。知道声能够传递信息。1 .蝙 蝠 在 飞 行 中 发 出,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会反射回来,根据 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 家 们 发 明 了,用来探测鱼群,探测海底的深度等。2 .在我们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吹响号角,就可以知道船到悬崖的大致距离,他是利用了 来测量距离。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病情的四条途径,其中跟声音有关的方法是,在诊断过程中医生用耳朵听,通过 传来的心脏的跳动声来判断病情。4.利用声呐测量海水的深度,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是()A.声音在
22、海水中传播的速度B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时间C.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距离D.以上都不需要知道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 3 s 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应为 o (此时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 53 0 m/s)6 .医用“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因 为()A.声音响度太小B.声音响度太大C.声音频率小于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D.声音频率大于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7 .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响起的门铃声B .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声C.长铁管传播的声音比空气中快D.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8 .在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
23、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时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 .双耳效应C.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D.电光的速度比雷声速度快9.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心脏跳动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 样 可 以 提 高 声 音 的(填“音调”或“响度”)。1 0 .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比赛时的空气温度为1 5,计时员听到枪声时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A.少了 2.9 4sB.多了 2.9 4sC.少了 0.2 9 4sD.多了 0.2 9 4s1 1
2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例利用了声能够传递信息而完成的?写出三个。例:往开水瓶里灌开水时,听声音就可知道水即将灌满。(1)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5、 _ _ _知识点2:声传递能量。知道声能够传递能量。1.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排除人体的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A.很强的能量)B.很大的振动幅度C.不同的音色D.很快的速度2 .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A.超声波是清洁剂B .超声波能产生反射C.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D.超声波引起液体的振动把污垢消除下来3 .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玻璃窗震破,说明战斗机飞行 时 会 产 生 很 大 的,同时声波可以传递能量。4.下列不是声的利用的是()A.轰隆隆的雷声预示大雨的来临B.医生用“胃镜”给人检查胃病C.四面楚歌使得楚军军心涣散,丧失斗志D.超声波清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 物理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