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盐重难点专题讲座.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酸碱盐重难点专题讲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盐重难点专题讲座.pdf(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酸碱盐重难点突破专题讲座第一次课 基础铺垫一、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问题讨论:I1、描述物质的分类,指出物质类别主要是五类;从生活中常见离子化学物氯化钠和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形成说开,谈一下这些物质在溶于水或者高温熔融状态下发生的电离过程,说清电离电荷守恒,写出电离方程式,指明共同的地方,从而引出酸碱盐的概念。将酸碱盐的命名方式讲出来,使同学们认识到物质所属类别。2、常见的酸碱盐的物理性质,特别的化学性质,以及个别物质的特性。3、酸有哪些化学性质?请举出尽可能多的典例说明,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例: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如实验室制氢气,H2S O4+Z n =Z n S O4+H,t )4、碱有哪
2、些化学性质?请举出尽可能多的典例说明,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典型考题:1、(1 0 陕西)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右图是盐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1)图中M 应为 类物质。(2)写 出 一 种 能 与 盐 酸 反 应 的 金 属。(3)盐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盐酸中的(写离子符号)与碱中的0 F T 反应生成H20O(4)用盐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 e z C M 的化学方程式是2、(1 0 福州)小政同学在复习C a(O H)2 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 C a(O H)2 X N a2C O3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4 (图 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
3、发生反应)。/Ca(OH)2(1)若 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 X可以是_ _ _ _ _ _ _ _ _ _。|(2)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111c l;o3、(0 8 眉山)小明同学在实验室中测定某未知溶液的p H,他的实验操作 图4 如下:先用蒸僧水将p H 试纸润湿,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液于p H 试纸上进行测定,你认为小明同学这样测得的结果与该溶液的实际 p H 比较)A.偏低B.偏高C.不变D.无法判定4、不用其他试剂可以鉴别石蕊、盐酸、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碳酸钠五种溶液,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
4、碳酸钠5、(0 9 河南)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服 用 含 Mg C Oa 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抗酸药说明书上标明的食用方法为“嚼食”,将药片嚼碎后服用的优点是。6、(0 9 河南)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问题填写完整。(1)除去中少量的C 0 2,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 o(2)除去Na z S C h溶液中少量的N a2c不 能 选 用 盐 酸 的 原 因 是。(3)测定稀硫酸的p H 时,先用水将p l l 试 纸 润 湿 会 使 结 果 偏 (填“大”或“小”)o7、实验课上,老师展示了两瓶无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5、。请同学们设计不同的区别方案,进行实验。(1)我设计出的二种不同的区别方法是(只写出试剂):、。(2)交流实验方案时,小芳同学设计的“用二氧化碳气体做试剂”引起了一场争论。正方观点:可以区别;反方观点:无法区别。我赞同(填“正方”或“反方”)的观点,其理由是。验证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是否发生了反应,从生成物的角度去探究,可以这样验证(简要写出方法、现象、结论)o8、(0 8 烟台)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右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1)以上
6、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 做 出 这 种 判 断 的 依 据 是。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9、(0 9 兰州)实验室有两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甲、乙,推知它们只能是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用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区分它们。请回答有关问题:(1)化学方法:在不选
7、用酸碱指示剂、p H 试纸的情况下,选择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进行区分(物质类别是指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所选试剂实 验 现 象 及 结 论方法一方法二(2)物理方法:小明同学仅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来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简要叙述操作方法及判断方法)。1 0、(1 0 兰州)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C H 4-C O 2 H N O 3 f H e I C a O-C a(O H)2 B a(O H)2-*N a O H C-C uA.B.C.D.二、碳酸钠的化学性质问题讨论:碳酸钠有哪些化学性质?请举例说明,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典型考题:1、(
8、0 9德州)在元旦联欢晚会上,被誉为化学魔术师的晓慧同学为同学们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支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用酒瓶装的一种液体,同学们看到下列奇特现象:A杯中变成了“红葡萄酒”(变为红色);B 杯变成了“汽水”(产生大量的气泡);C杯中变成了“牛奶”(有白色沉淀)。请你来揭开魔术秘密:(1)酒瓶中的液体可能是。(2)B 杯中产生的气体是 o(3)写出C杯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0 9 兰州)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 属于氧化物,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2)得到F溶液的操作I 的名称为
9、:。(3)若 I 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B-G的化学方程式:(4)若 I 是蓝色沉淀,请写出G +F -I 的化学方程式:(5)指出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3、(1 0 河南)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 a z O D 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 a z O z 能跟C O?反应生成0 2 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 X表示);它也能跟1 120 反应生成0”化学方程式为:2 g。+2 出 0=4 g0 1 4+0 2 1 o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请回答有关问题。二 氧 化 碳I发 在 装 置B带 火 星的 木 条C D实验室制取C O z 的化学方程
10、式为.表明C 0 2 未被N a z O z 完全吸收的实验现象为 oG可采用D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的哪些性质?若A装置产生的C 02中混有水蒸气,要检验干燥的C O?能否与N a z O?反应生成02,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2)为探究X是哪种物质及其有关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分析和实验。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 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同学们通过讨论和实验证明了 X 是 N aO h。以下是他们设计的有关N az C O s 性质的探究实验,请根据卷首资料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写完整。实验操作现 象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实
11、验一:取少量固体样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 a2C 0 3+2 H C l=2 N aC l+H20+C 02 tC 0 2+C a(0 H)2=C aC 0 3 I +H2 0实验二: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_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变质问题问题讨论:I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露置,为何会变质?2、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否变质?检验方法上二者有何相同之处或是差异?3、(1)用酚配溶液能否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完全?为什么?(2)用酚酰溶液又能否检验氢氧化钙是否变质完全?为什么?4、如何检验氢氧化钠是否为部分变质?5、己知一瓶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如何除去杂
12、质?说出你的实验操作方法。典型考题:1、(0 8河南)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若密封不严会使氢氧化钠部分变质为碳酸钠。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请从酸、碱 两 类物质中各选一种物质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用化学式表示):酸;碱;盐_。2、(0 9河南)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1)同学们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为什么?(2)右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要把1 0 g这2 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稀释浓硫酸进浓硫酸里,请解释其原因。浓硫酸(分析纯)化 学 式:H2s5
13、相 对 分 子 质 量:98密 度:L84g/cm 3 质 量 分 数:98%种浓硫酸稀释为时,不可将水倒(3)为探究一瓶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取少量该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一种无色溶液,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由此可确定该固体已发生变质。则无色溶液可能是 o为探究该固体中是否还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同学们又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已知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它的存在会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请根据右图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2 0)所提供的信息,将下表填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写完整。阳离学、OH-NO;as o;明H*溶、挥溶、挥
14、溶溶、挥Na*溶溶溶溶溶Ba2t溶溶溶不溶不溶3、小翼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取出一小袋干燥剂,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他将这袋干燥剂全除去碳酸钠取少量该固体样品溶于水配成溶液,滴加适量的有白色沉淀溶液.生成充分反应后过滤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在滤液中滴加酚醐溶液该样品中含有氢氧化钠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1)小翼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度,请将操作方法和你认为可能的结果写出 O(2)小翼同学有对白色沉淀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假 设 1:是 C a O 和 C a C C 3 的混合物 假设2:是 C a(O H)2 和 C a C C
15、)3 的混合物假设3:只有C a C C h 假设4:只有C a(O H)2其中假设 不合理。(3)为了判断其他集中假设的合理性,小翼同学继续进行实验:取少量沉淀在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气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可否定假设。为了得到最后结论,他再取少量沉淀放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少量水振荡、静置后,滴入酚献试液,显红色,说明只有假设 合理。四、中和反应及相关图像题问题讨论:|1、什么是中和反应?请描述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骤,现象,结论。2、上述中和反应恰好完成时,现象是什么?反应后质是?反应后溶液的p H 为多少?3、上述中和反应若滴完酸,才想起来去滴加酚献溶液,且酚献溶液呈现无色,说明
16、此时的情况可能是什么?如何进一步确定?典型考题:熟石灰质量的关1,(1 0 河南)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 H 与加入的系如右图所示。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加入熟石灰m g 时,溶液中的溶质为。若改用n 9 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 H-7(填“、HC1C.M gS O4、N a N O:”K O HB.N a O H、N a Cl 、HN O3D.N a2CO3、K N O3、HC1例 2.将下列物质同时加入到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Ca Cl2 IIC1 N a N O3 B.K O II HC1(N H1)2S 0,C.K 2CO
17、3 Ba (N O3)2 N a O H D.FeCL N a Cl K N O;i例 3.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H C、OH B.H SO42-,HCO3;C.Ba2 H SO?D.Cu2 C广、NO3一例 4.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 a Cl HC1 M gS O,Cu(N 03)2 B.AgN 03 N a Cl M g(N O 3)2 N a O HC.Ca(0 H)2 N a N 03 N a2C0;(N H.,C1 D.HC1 K2S 0,N a O H N a N 03例 5.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A.N a O H、
18、N a N 03 K 2s o i B.Cu S O,、M g$O 、K C1C.Ba (O H)2、H2S O 、N a Cl D.N a Cl、AgN 03 HN O3例 6.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H2s o l Ba (O H)2 HN O 3 B.H2S O4 N a N 03 N a 2s o iC.H2S O.1 N a N O3 FeS O D.Ca Cl2 N a2S 0t Ba CL例 7.下列离子能在P 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S O-、N O 3、K H B、N a C l、0 H Al/C、C l、N(V、K N a
19、D、Ag C l、C032 K 应用二、除杂除杂质遵循的原则:选用的试剂只和杂质反应,且不带入新杂质。除杂的方法:根据溶解性 化学试剂法:将杂质变成气体或沉淀例题:选用何种试剂除去N a N O:,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 (N 03)2杂质【分析】Ba (N O 3)2和 N a N O3相比较真正的杂质是Ba。只需加入一种试剂既能除去B a,又不带入新的杂质,它就是碳酸钠或者硫酸钠。【中考链接】1 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A.N a Cl (N a2C03)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B.Ca Ch(Ca CO s)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C.Fe(Cu)加足量稀盐酸
20、、过滤、洗涤、干燥D.M n 02(K C1)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物质杂质除杂质应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Aco2co通 入 点 燃BN a O H固体N a 0 3固体加入过量盐酸,蒸发CK N O s 溶液K O H溶液加入适量的Cu S O”溶液,过滤DCu(N Q)2 溶液AgN 0 3溶液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3、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物 质选用试剂(过量)操作方法ACO2(CO)02点燃BCu(Fe)稀盐酸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CCu S O 溶液(H2s o
21、 )氧化铜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D盐酸(H2s 0。硝酸钢溶液加入硝酸铁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4、0 9 a 1城is.下表q21,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冲气体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BM n O z 粉末K C1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CFeCL 溶液Cu Cl2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DK C1溶液Ca Cl2加入适量碳酸钠,充分反应后过滤5、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A.Ca O 固体(Ca CO。-加入稀盐酸B.Ca Ch溶液(HC1)加入碳酸钠C.K 2c固体(K C1)加水溶解,过滤D.FeS
22、 O,溶液(Cu S O D加入过量铁粉,过滤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选项待提纯的物质选用的试剂操作的方法ACu S O,溶 液(H2s o i溶液)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BHN Q,溶 液(HC1溶液)过量的AgN O s 溶液过滤CCu (Cu O)过量的稀盐酸溶解、过滤DC02(C0)氧气点燃7、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C02(CO)02点燃BN a Cl 溶液(Ca CL)适量的N a 2c0,溶液过滤CN 1L(H2O)足量的浓H2SO,洗气DCu O(Cu
23、)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应用三、物质间的转化【中考链接】1、下列物质的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A.C u O-C u S Oi B.F e-F e S O,C.Hg O-Oa D.KNO f KC 12、下表中“一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则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不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选项ABCD转化关系内Ts丙Jzf物质甲C a(OH)2CF eNa2C O3乙HC 102HC 1C a(OH)2丙Na 2 c O3F e203C u C l2B a C l.23、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熊一步实现的是丁Ba(OH)zCO
24、NaOHH2SO1A.MgCL f Mg B.02 f H20 C.H2SO4 f HC1 D.NaNOs-NaCl4、小明同学在总结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时发现,选用适当物质既可实现右图中所示的所有反应。若中间的物质为硫酸钢,那么对酸、碱、甲盐、乙盐四种物质的推断中,合理的是:5、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HC1NaOHBaCl2Na2soiB.HC1Ba(OH)2Na2soiBaCl.2C.H2SO.1Ba(OH)2Na2soiBaCl2D.H2soiNaOHBaCl2Na2soiA.Fe(OH)3-FeCh B.C02 f CaC0:t C.Cu-CuCl2 D.MgC
25、l2 f KC16、下列几组物质中能按照右边关系图进行转化的一组是(一表示反应一步完成)X/Y-Z物质ABcDXFe2()3CCaCO3CuYFeCOCaOCuOZFeCl2C02Ca(OH)2Cu(OH)2应用四、利用本组物质间的相互反应来鉴别物质例 题1:不用其它试剂,用最简捷的方法鉴别N a O lI MgSOfBa(N03)2 FeCl3 KC1五种溶液,则被鉴别出来的物质的正确顺序是【中考链接】1、将下列溶液分别滴入到氯化铁溶液(pH=7)、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A、碳酸钾;B、氯化钠;C、酚酗;D、硫酸镁2、由Na、S、0、H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的甲、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酸碱 难点 专题讲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