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与惊厥的护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发热与惊厥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热与惊厥的护理.ppt(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5/271发烧与抽搐Fever and convulsions 主讲人:SN刘惠林日期:2013-3-112023/5/272课前扩展体温的形成体温的形成 (三大营养物质即糖、脂肪、(三大营养物质即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蛋白质氧化分解而产生的)产热(化学)主要的器官产热(化学)主要的器官:肝脏、骨骼肌:肝脏、骨骼肌散热(物理)主要的方式散热(物理)主要的方式:皮肤、呼吸、:皮肤、呼吸、排泄(辐射、传导、对流、蒸发)排泄(辐射、传导、对流、蒸发)2023/5/273学习目标了解发烧及抽搐的概念、发烧的分类及病了解发烧及抽搐的概念、发烧的分类及病因、热型因、热型熟悉发热及抽搐
2、的检查、治疗熟悉发热及抽搐的检查、治疗掌握发烧及抽搐的过程及症状、护理及卫掌握发烧及抽搐的过程及症状、护理及卫教教2023/5/274课前拓展体温的调节:体温的调节:1.生理性调节生理性调节(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部(散热)后部(产热)。前部(散热)后部(产热)。2.行为性调节行为性调节(人们的意识的行为活动)(人们的意识的行为活动)体温的生理变化。体温的生理变化。年龄、性别、昼夜、其他年龄、性别、昼夜、其他2023/5/275发烧的概念 临床上所说的发热,发烧主要是由于病原临床上所说的发热,发烧主要是由于病原菌侵入人的机体后,机体发生的一种抵御菌侵入人的机体后,机体发生
3、的一种抵御反应。反应。(任何原因所引起的(任何原因所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温调节障碍、致热源作用体温调节障碍、致热源作用使调定点上移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而引起的体温升高。)2023/5/276发烧的影响因素环境的因素:环境的因素:1.温度过高温度过高2.衣服穿太多衣服穿太多3.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摄取不够4.水份丢失水份丢失5.空气不流通空气不流通2023/5/277发烧依照病因的分类 疾病的因素疾病的因素1.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是发热最常见的病因,可由是发热最常见的病因,可由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等感染所致。(
4、最常见疾病有感染所致。(最常见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肿大扁桃体肿大、腮腺炎腮腺炎)2.非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常见于风湿病、类风湿病、风湿病、类风湿病、药物类、暑热病药物类、暑热病非疾病因素非疾病因素2023/5/278热型1、稽留热稽留热:体温在:体温在39摄氏度摄氏度-40摄氏度以上,每日摄氏度以上,每日波动范围不超波动范围不超1。(肺炎、伤寒)。(肺炎、伤寒)2、弛张热弛张热:体温高时在:体温高时在39以上,低时可接近正以上,低时可接近正常但仍高于正常,每日波动范围很大,高低相差常但仍高于正常,每日波动范围很大,高低相差1以上。(败血症、化脓性疾病)以上。(败血症、
5、化脓性疾病)3、间歇热间歇热:是发热期与无热期每隔数小时、一、:是发热期与无热期每隔数小时、一、二天交替出现。(疟疾)二天交替出现。(疟疾)4、再发热又称回归热再发热又称回归热:指较长的发热期与无热期:指较长的发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发热时高热骤起,数日后骤退,数日交替出现,发热时高热骤起,数日后骤退,数日后又再发热。后又再发热。2023/5/279热型(续)5、波浪热波浪热:发热逐渐上升,逐渐下降,又逐渐上:发热逐渐上升,逐渐下降,又逐渐上升,再逐渐下降,呈波浪状。升,再逐渐下降,呈波浪状。6、双峰热双峰热:一日之内热度两度上升、下降,每次:一日之内热度两度上升、下降,每次升降相差在升降相差
6、在 1左右。左右。7、消耗热消耗热:热度在一天内变动幅度很大,高时可:热度在一天内变动幅度很大,高时可达达40以上,低时又可降至正常以下。以上,低时又可降至正常以下。8、不规则发热不规则发热:每日发热高低不等,没有规律,:每日发热高低不等,没有规律,呈不规则波动。(流行性感冒、呈不规则波动。(流行性感冒、肿瘤性发热)肿瘤性发热)2023/5/2710发烧的过程及症状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产热大于散热)(产热大于散热)表现:表现:1.皮肤苍白皮肤苍白2.胃寒胃寒3.寒战寒战4.皮肤干燥皮肤干燥 方式:方式:1.骤升:数小时升至高峰(肺炎、疟疾)骤升:数小时升至高峰(肺炎、疟疾)2.渐升:(伤寒)
7、渐升:(伤寒)2023/5/2711发热的过程及症状(续)高热持续期高热持续期(产热等于散热)(产热等于散热)表现:表现:1.颜面部潮红颜面部潮红2.皮肤灼热皮肤灼热3.口唇干燥口唇干燥4.呼吸、脉搏加快呼吸、脉搏加快5.头晕、头疼头晕、头疼6.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7.尿量减少。尿量减少。2023/5/2712发热的过程及症状(续)退热期退热期(散热大于产热)(散热大于产热)表现:表现:1.大量出汗大量出汗2.皮肤温度下降皮肤温度下降方式:方式:1.骤退(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丢失,易出现血压骤退(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丢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注意
8、观察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厥冷)注意观察2.渐退渐退2023/5/2713检查一、实验室检查一、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中外周血中白细胞降低白细胞降低(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白细白细胞增高胞增高(细菌感染)(细菌感染)2.淋巴细胞淋巴细胞3.血液培养血液培养二、胸部二、胸部X线检查线检查 x-ray、CT2023/5/2714治疗物理治疗:物理治疗:1.冰敷(大于冰敷(大于37.5用冰枕)用冰枕)2.擦浴(大于擦浴(大于38.5用温水拭浴)用温水拭浴)3.脱去衣服,增加散热脱去衣服,增加散热4.多喝水多喝水2023/5/2715治疗(续)药物治疗:药物治疗:1.乙酰氨基酚乙酰氨基酚2.布洛芬布洛芬3
9、.针对病因治疗方法针对病因治疗方法:(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高对于由感染引起的高热,应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热,应根据病情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2023/5/2716治疗(续)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1.高热时,水分丢失增多,食欲减退,应及高热时,水分丢失增多,食欲减退,应及时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补充水分和电解质。2.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明显,用药不明显,用药氯丙嗪与异丙嗪氯丙嗪与异丙嗪。2023/5/2717护理及卫教 1、降温。降温。2、加强对生命体征的观察。加强对生命体征的观察。3、饮食护理。饮食护理。4、病人的舒适病人的舒适。5、护理与卫教(
10、心理调护)。护理与卫教(心理调护)。2023/5/2718护理与卫教(饮食)1.多吃易消化的多吃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食物要软、饮食,食物要软、易消化、清淡(米汤、稀粥、藕粉、豆制品、易消化、清淡(米汤、稀粥、藕粉、豆制品、乳制品、面条)乳制品、面条)2.多吃多吃高蛋白高蛋白的食物,肉、鱼、少食油炸、辛辣的食物,肉、鱼、少食油炸、辛辣食物食物 3.高维生素高维生素饮食,水果、蔬菜饮食,水果、蔬菜4.多饮多饮水水,每日补充液量,每日补充液量3000毫升,必要时给予毫升,必要时给予静脉点滴,以保证入量(婴儿静脉点滴,以保证入量(婴儿150毫升每千克、毫升每千克、增加两岁水量减增加两
11、岁水量减25毫升每千克、成人毫升每千克、成人40毫升每毫升每千克)千克)2023/5/2719护理与卫教(病人的舒适)1.安置舒适的安置舒适的体位及环境体位及环境让病人卧床休息,让病人卧床休息,同时调整室温和避免噪声。同时调整室温和避免噪声。2.口腔口腔护理护理: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发热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干燥、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菌的生膜干燥、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繁殖。长繁殖。3.皮肤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衣裤和床护理: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衣裤和床单。单。2023/5/2720护理与卫教(心理调护)1.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2.对体温的变化给予患儿家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热 惊厥 护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