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本体,突出语文课程核心.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回归语文本体,突出语文课程核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语文本体,突出语文课程核心.ppt(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回归语文本体,突出语文课程核心目标,聚焦语言文字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陕西省教科所 王 锋一、概述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决定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版),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使用。据了解,2011年版课程标准是在2001年起颁布实施的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从2003年到2010年,教育部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多次调研,组织过三次大型修订。此次修订工作结束于课改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一周年之际,意义重大。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按照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制定的、指导各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纲
2、领性文件,也是学校和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施工蓝图。修订工作吸收了10年课改的基本经验,坚持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改革方向。(一)、修订稿主要变化和三个突出特点1、主要变化:落实德育为先,突出德育的时代特征。突出能力为重,强化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时代精神,合理吸收了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控制了课程容量和难度,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2、三个突出特点:强化了中国特色。如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合理吸收我国基础教育优秀成果、优势项目和中华母语教育几千年积累的优秀经验,由传统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3、突出时代特征。如强调育人为本,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特别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立足中国国情,又体现了国际视野。(二)、修改稿的总体印象及热点词语1、总体印象:更加回归语文本质强调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更加彰显语文课程的特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更加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体现“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的理念。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2、热点词语:语言文字 文化品位 核心 价值 语文素养 听说读写 积累感悟 读写实践 识字写字 二、修订中坚持的基本思路 1、继续坚持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坚持三维目标。2、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语文教
4、育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中 重要作用。3、遵循母语教育的规律。在具体教学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汉语言文字特点以及课程的综合性特点。4、继续坚持推进学习方式转变和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革。5、继续坚持语文课标(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基本模式。6、继续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成功的经验,把指导学生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7、坚持“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思想,保持语文课程开放、整合的态势。三、课标内容方面最明显的变化 1、第一次明确回答了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5、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注意课程价值的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3、强调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聚焦于“语言文字的运用”,突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理解、表达运用的实践上下功夫,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课文内容耗费精力。4、强调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语文能力提出的新要求。重视培养学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例如,修订稿中提出了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新要求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
6、。(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悟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关于“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及社会使用价值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如产品说明书、广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各类统计分析图表等等。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采用,其实用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性文本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5、高度重视义务阶段的识字写字问题 关于汉字教育,是这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
7、问题之一。汉字教育,急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较低。有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负担过重。此次修订主要做了如下调整:要转变汉字教育的理念,注重学习汉字过程中的育人功能。关注写字姿势和习惯的养成。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两项的要求。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写字做到天天练。要在每天的语文课堂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写字。四、修订的具体内容 (一)目录 这部分略加修改,调整了部分顺序,修改了一些概念,新增了两个字表。1、在“实施建议”部分将“教材”改为“教科书”,这样的表述更准确。2、将“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调到了“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
8、源开发与利用”的前面,突出了重点,突出了对日常教学工作的指导性。3、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什么要新增两个字表?1、过去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普遍是对具有不同难度的字,在不同的年级,采用同样的方法平均使劲,每个字都从笔画、笔顺说起,一概要求学生抄写10遍20遍,造成学生负担重,效率低。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选出的这些高频字中包含了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教师要指导学生先练好这些字,在学生多花一些功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字可以少花时间精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2、识字、
9、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根据统计,、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根据统计,25002500个左右的汉字可以覆盖个左右的汉字可以覆盖95%95%以上的现代以上的现代阅读材料,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早期先学习这一部分汉字,有利于较早顺利开展阅读。“字表一”就是要求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尽可能先安排学习的2500个字。两个字表将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内容具体化,可以给教科书编写和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二)“前言”部分 这部分改动较大,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要求、以及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容和引领作用;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特点,更加回归语文本质,进一步彰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部分最能引起我们关
10、注的词语是:语言文字 文化品位 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积累感悟 熏陶感染 问题意识 进取创新 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是在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感情和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渗透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实践活动之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能采用说教和硬性灌输的方式,而是应该精心选择阅读、表达的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三)“课程目标与内容”部分 这部分改动不大,适当调整了部分目标要求,突出了基础性,适当减少
11、了识字、写字的数量,新增了写字的要求,强调写字的地位,关注汉字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以及汉字学习过程之中所具有的多种育人功能。这一部分最能引起我们关注的词语是:三维目标 语文素养 学习习惯 学习方式 学会学习 信息能力这次修订稿为什么特别重视识字、写字问题?在不这次修订稿为什么特别重视识字、写字问题?在不同的学段如何对待每天同的学段如何对待每天1010分钟的随堂写字练习?分钟的随堂写字练习?1、为了转变汉字教育的理念。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配角”。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凝聚着祖先的智慧和民族的精神;汉字形音义结合,不仅是文字符号,也是审美对象,有利于开发儿童的左右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回归 语文 本体 突出 语文课程 核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