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史:中国古典绘画课件.ppt
《中国美学史:中国古典绘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学史:中国古典绘画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理论来源:此份PPT 文字材料取之于陈望衡编著的中国美学史(人民出版社)原始绘画 壁画上极少出现人类,这也许是人类还为自觉的表现。壁画上动物都是以轮廓描写,通常都以警觉或有力的站姿出现,动物的活力通过柔和颜色周围粗犷且有规律的线条来体现。壁画的对象大都是人们猎捕过、搏斗过或惧怕的各种野兽。旧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在岩壁上留下了人类最早的绘画。在法国拉斯科山洞和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中的壁画,高度抽象、简约凝重而又极具雄浑力量的史前绘画,是人类智慧的发端,也是现代绘画的发端。中国的贺兰山壁画也是如此。魏晋前有关绘画的理论几乎等于零。先秦有些谈及绘画的言论本意也不在绘画。而在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专门论述绘画的
2、文字。这是绘画美学的滥觞。虽是滥觞,起点却非常之高。魏晋南北朝绘画美学 1、著名画家: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yao 阳平)等 2、佛教壁画兴盛(著名人物画家都画过)3、山水画兴起。宗炳、王微等 4、理论著作:顾恺之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 谢赫画品宗炳画山水序等 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东晋大画家。理论著作:论画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等 绘画作品:顾恺之的作品无真迹传世。流传至今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等均为唐宋摹本。是魏晋南北朝绘画美学的代表人物。顾恺之在绘画美学上最为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以形写神”这一中国绘画美学的基本原则。1、以形写神。强调传神是目的,写形只是手段,形似不及
3、神重要,但神不离形,无形则无法写神。这种对形神关系的理解,在中国绘画史上视为经典。2、实对通神。这是以形写神的具体技法。重实对,也就是重写实、写真。通神正是建立在写实写真的基础之上的。3、晤对通神。晤对比实对更高。实对强调眼光的视线正对着对象,晤对则强调与对象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实对是物理性的,晤对才是审美性的。“实对通神”只是说明这是个活人,“晤对通神”则不仅说明这是个活人,而且是个有情人。生卒年不详,南朝齐梁间画家,著有画品(宋称此书为古画品录)谢在此书中提出的“六法”,如同顾恺之的“以形写神”一样,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经典命题。“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
4、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气韵”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它的内含应是”气”与”韵”的融合。”气”是中国先秦就谈的很多的概念,基本上:一是人的精神,如“浩然之气”(孟子),二是指宇宙的精神,如“人禀元气于天”(王充)。在中国哲学中少有将“气”理解为“物质”,讲“气”总是体现出精神的意味。谢赫评画时多次将气、力、生联系起来,看来,气有作为人的生命力量,偏重于进取、发展、劲健、阳刚的一面。韵也指人的内在精神,但韵较气侧重于指生命力的阴柔、含蓄、智慧的一面。气较多的与志相联系,见出一种高尚的追求、理性的意义;韵则通常多与情相联系,现出一种清雅的
5、风致、丰富的意味。气外显,主进取,所谓“气冲牛斗”;韵则内蕴、收敛,所谓“意蕴悠悠”。气韵合一,则指人或自然物、艺术品的整个精神。谢赫说“气韵生动是也”,生动是指生命运动。宗炳认为山水与道有着内在的关系,观山水可以观道。游山玩水是现实的审美活动。将审美与悟道结合起来,对绘画功能的认识达到中国古典美学的高峰。这与儒家将审美与政教结合起来,另异其趣。在画山水序中“应目会心”“应会感神”揭示了审美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感性与精神的关系;“神本亡端,栖性感类,理入影迹”强调艺术创作是以一个具体形象表达一类事物,并进而融入这一类事物之理。揭示了艺术典型化的规律。宗炳画山水序是一篇兼论山水美与山水画的文章,也是
6、中国最早讨论山水美及山水画的理论著作。(澄怀味像)画山水序文章不长,但所论相当有深度,是一篇中国绘画美学史上的经典文献。宗炳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影响不及顾恺之,但在理论上的深刻性超过顾。宗炳当之无愧的是中国山水画论的主要开拓者。从以上介绍来看,早在魏晋南北朝,中国绘画美学就基本奠定了。后来的绘画理论大体上就是在以上画论的基础上发展、深化。关于艺术技巧,宗炳提出中国式的透视原则与结构原则:“今张绢素以远暎(ying),则昆、阆(lang)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张怀瓘(guan)朱景玄 朱景玄将张怀瓘评书的神、妙、能三品移到画上来,定其等格,并于每品中分出
7、上中下三等。他说在格外有逸品,这是他的贡献。按照他的理解“逸品”是“不拘常法”。获得逸品评价的是王维的画“意在尘外,怪生笔端”。张彦远 张彦远著有历代名画记十卷,这是中国第一部重要的画史著作,张因之名为“画史之祖”。在书中,张彦远提出他的评论绘画的等级“自然”、“神”、“妙”、“精”、“谨细”。张怀瓘用“得神”“得骨”“得肉”品评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三画家的艺术成就,不仅涉及对三维画家的评价问题,而且也提出一套品画的美学标准。(“得肉”指形似,“得神”指神似,“得骨”介于形似与神似之间)唐朝的绘画品评理论基本上继承了顾恺之的传统,重神似。有所发展的是,提出了“逸”与“自然”两种高于“神”的品
8、级。“逸”,张怀瓘解释为“不拘常法”,强调创造;“自然”,张彦远解释为“神工独运”,强调本色。宋代黄休复将这两方面的意义统一起来,称为“逸”。逸格就是“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这样,道家的哲学在绘画上占据了统治地位。创作理论(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张璪提出的。这八个字是关于艺术创作中主客关系的最为简赅的论述,也是最全面最能见出中国美学特色的艺术理论。“外师造化”强调生活对创作的作用。西方认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对生活的反映。中国则是“师造化”即像造化创造天地万物那样创造艺术品。“师造化”重在创造,但并不排斥模仿。中国艺术家希望在艺术中创造一个新世界
9、,这新世界有现实生活包括自然物的影子,但绝不是现实生活包括自然物的写真,而是宇宙精神的具有个性的显现。“中得心源”的“心源”指艺术家的思想情感。说“心”是画之“源”,并不否定外界事物对画家的重要作用,只是强调艺术的全部构成因素包括从外界获得的所有信息都必须经过画家的心灵化、情感化的处理,形成主观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并非都是主观自生的,其中关于所画对象的感性形象及其精神是造化在人心的反映,或是心灵化了的造化。在中国美学看来,创作不是主体心理对客体物象的一种反应,而是主体心理以客观物象为基础的一种能动的再创造。从张璪的理论看出,中国美学对艺术创作主客体关系上的观点不是反映论,而是建立在交感论基础上的
10、体验论:不是二元对立,而是物我合一。(二)“意存笔先”是张彦远的观点。“顾恺之之迹,紧劲联绵,循环超忽,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历代名画记“先”有两个含义:一是时间先后,意思是在下笔前,心中就有了一个创作意图;二是地位轻重,意思是意在绘画中居于主导、统帅地位,即王夫之说的“意犹帅也”。张再说了“意存笔先”之后紧接着说“画尽意在”,这就是“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画面是有限的,画意却是无限的。按张彦远的看法,如果绘画做到了以意为主,以意为帅,那么整幅画就“全神气”了,可见“意”是作品“神”之源。这种观点与张璪的“中得心源”相一致,“意”就是“心源”。水墨兴起 中国画
11、在唐朝前以帝王将相画与道释人物画为主,山水画很少。据说现存的第一幅山水画是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山水画用的是彩色颜料,称为青绿山水。唐代著名山水画家李思训与李昭道父子在青绿山水的基础上创金碧山水。金碧山水色彩明艳,骨力劲健,笔致细腻,与盛唐气象很相合。中唐“安史之乱”后,国力大衰,社会风气亦由崇尚富丽流向朴素清淡。知识分子感于国势衰颓,建功立业之心远较盛唐淡薄,与之相应,寄情山水,隐逸田庄成为不少知识分子的人生追求。此时禅宗大盛,禅宗的超然、洒脱的人生观对知识分子影响甚大。在这种背景下,金碧山水一尊的地位动摇,睡眠山水兴起。时代的审美风尚发生重要的变化,而体现这一变化的时代人物就是王维。(一)“
12、画道之中水墨为上”这一命题在中国画中具有革命的性质。中国画在唐以前并不是重水墨的,唐以后水墨不仅成为中国画的基本技法,而且成为中国画的本质特征。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崇尚味象,崇尚观道,崇尚自然,崇尚逸,说到底就是试图将山水画纳入道家哲学的领地。通过山水去体悟“道”的意味。山水画以水墨为上,标志着道家哲学不仅从指导思想上而且在创作实践上占领了山水画。中国山水画因为最高主旨是体道,因此它具有最大的主观心灵性,其时空不是物理时空,而是心灵时空。所以“咫尺之图,写百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儿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这合乎庄子说的“道通为一”。(二)“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须是疏疏”中国山水画不只是画山水,它
13、具有人情味,这种人情味不只是山水的亲人,还在山水中有体现人游人居的痕迹。这种环境是具有浓郁的道家隐逸味,既在红尘,又超越红尘。中国山水画以后基本上以表现这种隐逸味为主体。雪溪图(三)“如此之类,谓之画题”“春景则雾锁烟笼,长烟引素,水如蓝染,山色渐青。夏景则古木蔽天,绿水无波,穿云瀑布,近水幽亭。秋景则天如水色,簇簇幽林,雁鸿秋水,芦岛沙汀。冬景则借地为雪,樵者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如此之类,谓之画题。”山水论 画题就是一种程式即一类事物的典型的表现方法。重程式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特点,程式的产生意味着一门艺术的成熟。在唐代,山水画取得了与人物画并重的局面,随后的发展使山水画超过人物画成为中国画
14、的主流。山水画,诚如南朝的宗炳所说,它的功能是让人“观道”“畅神”。与道家思想在山水画中占据主导地位相适应,水墨山水取代金碧山水。由此看来,中国的艺术就是这样耐人寻味:诗、词、小说之类的语言艺术,儒家思想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绘画书法乃至音乐之类的非语言艺术却基本上是道家的天下。宋代绘画一、山水画的透视与布置 宋代是中国绘画最为兴旺的时期。宋代皇帝几乎都好画,其御用画院的规模远胜前朝。宋代绘画以山水画成就最高,据不完全统计,两宋山水画家知名的有一百八十余人。北宋最负盛名的山水画家是李成,其次是范宽、董源(三人号称北宋三大家)李成、范宽是北方人,画风雄健,人称北派山水;董源、巨然是江南画家,画风淡
15、雅秀丽,人称南派山水。郭熙,生卒年不详,字淳夫,河阳温县(今孟县)人。宋神宗时任画院待诏直长。其善画山水,风格基本上属于北派,但又有南派的某些意蕴。其风格深得神宗喜爱,哲宗常用他赏赐臣下。(二)“身即山川而取之”山水画的灵魂所谓“身即山川而取之”就是将人的真情实感移于山水,化主体为客体,然后将这种主体化了的山水画出来,换句话说就是在山水中画出人的生命意味来。自然山水本来也有它的生气,山水画需要将这种自然的生气与人的生气恰到好处的统一起来。(三)“水以山而媚”山水画的布置“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彩,故山得水而活,得草木而华,得烟云而秀媚。水以山为面,以亭榭为眉目,以渔钓为精神,故
16、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渔钓而旷落,此山水之布置也。”郭熙不仅强调在山水画中画出人的生命意味来,而且强调山水画结构的有机整体性。“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原之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林泉高致山川训(四)“山有三远”山水画的透视。郭熙提出中国最早的透视法。这是一种与西方焦点透视学不同的散点透视法。按实际观察来说,人不能同时具有三个视点,但从现实来说,事物是具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美学史 古典 绘画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