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与安装.ppt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与安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与安装.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地源热泵系统的设计与安装与安装引言引言n n地源热泵系统共分为三种形式:地源热泵系统共分为三种形式:n n土壤源热泵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形式之一,其核心土壤源热泵是地源热泵系统的形式之一,其核心是土壤耦合地热交换器;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是土壤耦合地热交换器;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地地下水下水和和地表水地表水热泵系统。热泵系统。n n地下水、地表水的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好,能耗地下水、地表水的热泵系统的换热性能好,能耗低,性能系数高于土壤源热泵,但由于地下水、低,性能系数高于土壤源热泵,但由于地下水、地表水地表水并非到处可得并非到处可得,且,且水质水质也不一定能满足要也不一定能满足要求,所
2、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国外(如美求,所以其使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国外(如美国、欧洲)主要研究和应用的地源热泵系统以及国、欧洲)主要研究和应用的地源热泵系统以及我国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重点均是我国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重点均是土壤源土壤源热泵热泵系统。系统。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步骤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步骤n n工程勘察工程勘察 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前,应进行工程场地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察。对状况调查,并应对浅层地热能资源进行勘察。对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应对工程场区于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方案设计,应对工程场区内岩土体地质条件进行勘察。
3、内岩土体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地埋管换热系统勘察应包括下列内容:1 1 岩土层的结构岩土层的结构;2 2 岩土体热物性岩土体热物性;3 3 岩土体温度岩土体温度;4 4 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地下水静水位、水温、水质及分布;5 5 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6 6 冻土层厚度。冻土层厚度。n n选择闭式环路系统还是土壤耦合系统?n n由于地下水的抽取和排放的限制,通常采用闭式环路土壤热交换器系统比较现实。n n建筑物冷热负荷及冬夏季地下换热量计算建筑物冷热负荷及冬夏季地下换热量计算 1.1.冬夏季冷热负荷冬夏季冷热负荷 与常规空调系统冷热负荷
4、计算方法相同。与常规空调系统冷热负荷计算方法相同。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应进行全年动态负荷计地埋管换热系统设计应进行全年动态负荷计算,最小计算周期宜为算,最小计算周期宜为1 1年。计算周期内,地源热年。计算周期内,地源热泵系统总释热量宜与其总吸热量相平衡。泵系统总释热量宜与其总吸热量相平衡。估算前必须进行建筑空调分区,确定每个分估算前必须进行建筑空调分区,确定每个分区的冷热负荷,最后获得整幢建筑的总供冷与供区的冷热负荷,最后获得整幢建筑的总供冷与供热负荷。详细计算请见设计手册与标准规范。热负荷。详细计算请见设计手册与标准规范。2.冬夏季换热量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夏季:冬季:夏季、冬季的换热量,夏季
5、、冬季的换热量,kWkW 夏季、冬季设计总负荷,夏季、冬季设计总负荷,kW kW 设计工况下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和设计工况下热泵机组的制冷系数和 供热系数供热系数土壤热交换器设计土壤热交换器设计 1.选择地下热交换器形式选择地下热交换器形式 水平式或垂直式水平式或垂直式 在现场勘测结果的基础上,考虑现场可用地表面积、当地土壤类型以及钻孔费用,确定热交换器采用垂直竖井布置或水平布置方式。尽管水平布置通常是浅层埋管,可采用人工挖掘,初投资一般会便宜些,但它的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并且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水平布置所占土地面积是垂直式的510倍,水平式占地140350m2/冷吨,垂直式占地640m
6、2/冷吨。所以在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垂直埋管布置方式。垂直埋管一般可分为垂直埋管一般可分为U U行管和套管两种,结构形式如下:行管和套管两种,结构形式如下:1.串联或并联串联或并联 地下热交换器中流体流动的回路形式有地下热交换器中流体流动的回路形式有串联串联和和并联并联两种,串联系统管径较大,管道费用较高,两种,串联系统管径较大,管道费用较高,并且长度压降特性限制了系统能力。并联系统管径并且长度压降特性限制了系统能力。并联系统管径较小,管道费用较低,且常常布置成同程式,当每较小,管道费用较低,且常常布置成同程式,当每个并联环路之间流量平衡时,其换热量相同,其压个并联环路之间流量平衡时,其换热量
7、相同,其压降特性有利于提高系统能力。因此,实际工程一般降特性有利于提高系统能力。因此,实际工程一般都采用都采用并联同程式并联同程式。2.2.选择管材选择管材 一般来讲,一旦将换热器埋入地下后,基本不可一般来讲,一旦将换热器埋入地下后,基本不可能进行维修或更换,这就要求保证埋入地下管材的化能进行维修或更换,这就要求保证埋入地下管材的化学性质稳定并且耐腐蚀。常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金属学性质稳定并且耐腐蚀。常规空调系统中使用的金属管材在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且需要埋入地下的管道管材在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且需要埋入地下的管道的数量较多,应该优先考虑使用价格较低的管材。所的数量较多,应该优先考虑使用价格较低
8、的管材。所以,土壤源热泵系统中一般采用塑料管材。目前最常以,土壤源热泵系统中一般采用塑料管材。目前最常用的是聚乙烯(用的是聚乙烯(PEPE给水管)和聚丁烯(给水管)和聚丁烯(PBPB)管材,它)管材,它们可以弯曲或热熔形成更牢固的形状,可以保证使用们可以弯曲或热熔形成更牢固的形状,可以保证使用5050年以上;而年以上;而PVC(PVC(全名为全名为PolyvinylchloridPolyvinylchlorid,主要成份,主要成份为聚氯乙烯为聚氯乙烯)管材由于不易弯曲,接头处耐压能力差,管材由于不易弯曲,接头处耐压能力差,容易导致泄漏,因此,不推荐用于地下埋管系统。容易导致泄漏,因此,不推荐用
9、于地下埋管系统。3.3.确定管径确定管径 在实际工程中确定管径必须满足两个要求在实际工程中确定管径必须满足两个要求22:(:(1 1)管道要大到足够保持)管道要大到足够保持最小输送功率最小输送功率;(2 2)管道要小到足够使管道内水流)管道要小到足够使管道内水流保持紊流保持紊流以保证以保证流体与管道内壁之间的传热。流体与管道内壁之间的传热。显然,上述两个要求相互矛盾,需要综合考虑。显然,上述两个要求相互矛盾,需要综合考虑。一般并联环路用小管径,集管用大管径,地下热交一般并联环路用小管径,集管用大管径,地下热交换器埋管常用管径有换器埋管常用管径有20mm20mm、25mm25mm、32mm32m
10、m、40mm40mm、50mm50mm,管内流速控制在,管内流速控制在1.22m/s1.22m/s以下以下,对更大管径的对更大管径的管道,管内流速控制在管道,管内流速控制在2.44m/s2.44m/s以下或一般把各管段以下或一般把各管段压力损失控制在压力损失控制在4mH4mH2 2O/100mO/100m当量长度以下当量长度以下11。4.4.确定竖井埋管管长确定竖井埋管管长 地下热交换器长度的确定,除了已确定的系统布置和管材地下热交换器长度的确定,除了已确定的系统布置和管材外,还需要有当地的土壤技术资料,如地下温度、传热系数外,还需要有当地的土壤技术资料,如地下温度、传热系数等。在实际工程中,
11、可以利用管材等。在实际工程中,可以利用管材“换热能力换热能力”来计算管长。来计算管长。换热能力即单位垂直埋管深度或单位管长的换热量换热能力即单位垂直埋管深度或单位管长的换热量,一般垂,一般垂直埋管为直埋管为7070110W/m(110W/m(井深井深),或,或353555W/m(55W/m(管长管长),水平埋,水平埋管为管为202040W/m40W/m(管长)左右(管长)左右33。设计时可取换热能力的下限值,即设计时可取换热能力的下限值,即35W/m35W/m(管长),具体计算(管长),具体计算公式如下:公式如下:竖井埋管总长,竖井埋管总长,m;m;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热量,
12、W/m.W/m.5.确定竖井数目及间距 国外,竖井深度多数采用国外,竖井深度多数采用5050100m2100m2,设计,设计者可以在此范围内选择一个竖井深度者可以在此范围内选择一个竖井深度H H,代入下式,代入下式计算竖井数目计算竖井数目:N N竖井总数,个;竖井总数,个;L L竖井埋管总长,竖井埋管总长,m;m;H H竖井深度,竖井深度,m.m.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圆整,若计算结果偏大,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圆整,若计算结果偏大,可以增加竖井深度,但不能太深,否则钻孔和安装可以增加竖井深度,但不能太深,否则钻孔和安装成本大大增加。成本大大增加。U U型管竖井的水平间距一般为型管竖井的水平间距一般为
13、4.5m3 4.5m3 6.计算管道压力损失 在同程系统中,选择压力损失最大的热泵机组在同程系统中,选择压力损失最大的热泵机组所在环路作为最不利环路进行阻力计算。可采用所在环路作为最不利环路进行阻力计算。可采用当量长度法。当量长度法。7.水泵选型 根据上述计算最不利环路所得的管道压力损失,根据上述计算最不利环路所得的管道压力损失,再加上热泵机组、平衡阀和其他设备的压力损失,再加上热泵机组、平衡阀和其他设备的压力损失,确定水泵的扬程,需考虑一定的安全裕量。根据确定水泵的扬程,需考虑一定的安全裕量。根据系统总流量和水泵扬程,选择满足要求的水泵型系统总流量和水泵扬程,选择满足要求的水泵型号及台数。号
14、及台数。8.校核管材承压能力 管路最大压力应小于管材的承压能力。若不计竖井灌浆引起的静压抵消,管路所需承受的最大压力等于大气压力、重力作用静压和水泵扬程一半的总和1,即:p管路最大压力,Pa;建筑物所在的当地大气压,Pa;地下埋管中流体密度,kg/m3;h地下埋管最低点与闭式循环系统最高点的高差,m;水泵扬程,Pa。土壤热交换器的安装土壤热交换器的安装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n n1 1 分析地质资料,进行地下换热器的计算,确定分析地质资料,进行地下换热器的计算,确定 施工方案;施工方案;n n2 2 分析方案,依据图纸、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分析方案,依据图纸、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前期准备,需打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壤 源热泵 系统 设计 安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