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教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教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4节 升 华 和 凝 华教材分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知识体系。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学生注意,小学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看见,而难于直接观察到。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知识,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应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索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养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2.通过做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培养学生欣赏色彩美的能力。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教学难点: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方法:演示法、实验法。教学准备:烧杯、不同温度的水、试管、碘、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多媒体投影几幅生活中的图片:用久的电灯泡、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吉林
3、松花江畔的“雾淞”、舞 台 演 出 时 的“白烟滚滚”等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了,其灯丝为什么会变细?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雾淞”是怎样形成的?美丽的窗花到底是如何形成的?舞台上的白烟究竟是什么?它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 成 探 究 在 线 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升华和凝华想想做做:1、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观察到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固态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有紫色的气体;说明了固态碘受热变成气态。)2、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观察现象,这又说
4、明了什么?(紫色的气体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态;说明了气态碘遇冷变成了固态。)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固体与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化。师生归纳总结: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学生思考并交流讨论:升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凝华过程需要吸热还是放热?(升华过程需要吸热,凝华过程需要放热,升华和凝华是互逆过程。)(二)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对学生的举例、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同时教育学生要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霜、冰花、旧灯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分别判断出属于什么物态变化。(如雪、冰雹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 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教案 初中 物理 人教八 年级 上册 2023 新编 物态 变化 升华 凝华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