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教学设计.pdf
《八年级(上)物理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物理教学设计.pdf(1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 希望你喜爱物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1希望你喜爱物理 沪科粤教版 物理 八年级 第一章 第1课(1课时)【教材分析】:本章节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学,走进物理世界,展示在学生们面前的是生动而有趣的物理现象,这些物理现象来自于自然界,来自于我们的身边,平凡而乂震撼人心、充满智慧.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喜爱物理,首先通过一些有趣的力、热、声、光、电等自然现象,向学生展示物理学特别是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物理学的多姿多彩,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学是非常有趣的;接着,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发展的几个经典时期,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知道物理学十分有用.【学情
2、分析I本节是学习物理学的开端,一定要保护和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向学生展示物理学在过去和现在对于人类社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兴趣.【教学目标】:通过典型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通过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辉煌成就的关系,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理念】:本节的重点在于:(1)让学生体会自然界,身边的物理现象的有趣,从而喜欢物理.(2)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发展,高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
3、识,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本节的难点在于:成功演示新奇而又有趣的物理小实验.采用的教学方法:演示法、观察法、多媒体【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直接引入)师:有人说:物理学是平凡的、普遍的,它就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中,物理学又是有趣而又震撼人心的,其中充满着智慧.让我们就一起走进神奇的物理世界,学习知识、发展技能、体验其中的过程、掌握物理探究的方法.二、新课教学1、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1)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师:请同学们观看课件动画演示.fCAI展示:a、日出奇观1988年 6 月,我国山东省的“蓬莱仙境”,曾经出现过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凌晨,旭日自海面冉冉升起,先出现的是一个扁平的太阳
4、,随后在它的上方,又出现了一个太阳,双日重叠,蔚为壮观.b、地热喷泉地球内部储藏着大量的热,它能使地下水变成蒸汽.如果它喷发出来的地方架个锅,还还能煮熟食物,你相信么?c、钱江涌潮钱江潮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每年农历8 月中旬,浙江钱塘江口都会出现大潮.宋代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海水像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来.d、蒙眼七行科学家做过实验,蒙住蝙蝠的双眼,它仍然能避开障碍物自如的飞行.蝙蝠是靠什么本领“导航”的呢?e、捕捉闪电雷电是什么?早在18世纪,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首先捕捉到了雷电,发现它与实验室中摩擦起电得到的电是相同的.f、物质结构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世
5、界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现在我们认识到物体都是由分子、原子以及更小的粒子组成的.如图是“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银原子的电子“轨迹”图.师:其实,刚才书中介绍的自然界中的这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就分别属于物理学中的五大分支:光学、热学、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板书J:物理学(2)身边有趣的物理现象师: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有趣的物理现象.1CAI展示卜以卜几种情况,你认为可能发生么?猜猜看.a、可以用“冷水”将“热水”烧开么?(热学)(备用可选实验:模拟喷泉、纸锅烧水)b、隔着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被缩小了.(光学)(备用可选实验:旋转光碟)c、用力向下吹乒乓球,乒 乓 球 不 会 落 下 力 学)
6、(备用可选实验:马德堡半球、大气托水)a、教师演示实验:烧瓶中的水沸腌后,酒精灯用盖子盖住,让火熄灭,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将烧瓶倒置并向瓶子底部浇冷水,停止沸腾的热水再次沸腾.(模拟喷泉:用手握住模拟喷泉的其中一端玻璃球,此球中的有色液体将从另一玻璃球的底部喷口中喷出;纸锅烧水:用纸锅烧水,水开了,纸锅没有烧坏.)b、纸锅烧水:用纸锅烧水,水开了,纸锅没有烧坏.)学生分组实验: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发现指纹是放大的,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旋转光碟:将一个原盘分成四格,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用微型马达带动旋转,你看到的是什么颜色?)c、学生分组实验: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
7、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不紧贴),然后从漏斗口向卜用力吹气,同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不会 落 下.(马德堡半球实验和大气托水实验不再赘述)师:做完以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同学们都找到了正确的答案.你在平常的生活中,是否还注意到其他新奇而有趣的物理现象呢?生:.(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可简单解释.如:雨后彩虹、冰棒冒“汽”、水面浮币、水中折筷等)师:说到这里,我们已经接触到了很多有趣的物理现象.那么究竟什么是物理学呢?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板书:物理学: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功勋卓
8、著的物理学C A I展示:a、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b、世界上第一辆载客蒸汽机车c、上海浦东之夜d、大亚湾核电站e、计算机f、国际空间站g、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 板书:2、功勋卓著的物理学师:综观历史,物理学许多重要的发现,有力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理学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可谓功勋卓著.希望同学们学好物理学,也许将来物理书上的某一段将由你来书写.三、归纳总结四、自我评估与作业实践1、你知道2006年中国和联合国分别评出了“2005年中国十大科技成就”和“2005年世界十大科技成就”是什么吗?请查阅资料(书刊文献或网上资料),作简要说明.写成一篇短小的说明文.2、写一篇物理课随想,谈
9、一谈你对物理学习有什么想法?五、板书设计第 一 章 走进物理世界1.1 希望你喜爱物理1、多姿多彩的物理现象(1)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2)身边有趣的物理学.光学热学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物理学: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功勋卓著的物理学1.2 测量长度和时间1.3 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知道测量的实质就是将被测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3、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通过实践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4,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测量有误差。一、新课引入(直接引入)由李
10、白的诗句 早发白帝城引入物体的运动,当你听到运动一词时,呈现在脑海中的是什么?展示图片,说明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必须学会测量长度和时间。二、新课进行(一)、活动:比较课桌的长和宽现象:有些高大的学生感觉坐的课桌椅太矮,让他用书来垫高到合适的高度。然后请同学们目测课桌椅的长、宽、高,并给总务处的课桌椅制作提出建议。此时学生会发现问题:目测不准确。提出问题:不用尺,如何测出课桌的长和宽,并比较他们的长短,给出结果。(几肘、几拉、几本书的长度)学生讨论,想办法解决问题。如:取一根线,使其与课桌的宽等长,以此作为标准与课桌的长、高进行比较;用一推或课本的宽度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
11、倍等等。交流学生的方法,会发现标准各异,无法统一,如何才能统一呢?制定公认的标准就显得必要了。引出“单位”的概念:测量就是将待测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就称为单位。(二)、长度的单位问题: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如何换算?由学生讲出长度的单位:km、m、dm、cm、mm、um、n m,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对学生不熟悉的gm,nm教师做补充,说明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m。为了测量方便,还有一些比米大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介绍长度单位的换算。介绍自然界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原子直径10-10m 病毒直径1 0-7 m,头发直径104m、地球赤道周长107m、哈雷彗星彗尾长度101
12、2m、可观测的宇宙距离1027m。(三)、活动: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长度大家都使用过温度计了,在使用温度计测量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观察温度计的哪些东西?(量程、分度值、零点)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1、它可测出的最大长度(量程)是;2、它的最小刻度(分度值)是。下图中展示了 一些常用的测长度的工具,你使用过吗?写出你所知道的工具的名称(直尺、卷尺、软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三角尺等),并与同学交流。(有条件还可以展示实物,让学生来找一找量程,分度值,零点)回忆温度计的使用,由学生提出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观察刻度尺,接着就让学生观察不同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教师提出问题:是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
13、组织讨论。测物理课本长度,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在活动中交流,发现问题,由学生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要观察量程和分度值看2.使用时有刻度的一边应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要与被测物体的一边对齐,放正尺的位置。放3.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读4.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要写出数字和单位一记。注意:测量中存在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四)、活动: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测多算少我们巳经会正确使用刻度尺了,现在老师要你们用它来测量物理课本里一页纸的厚度,想一想,能直接测出来吗?如果不能,你有什么方法来测量呢?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纸张的厚度小于刻度尺的最小刻
14、度,采用“以多测少 的方法,即测出整本书的厚度 H,通过书的页码等信息,算出纸张数N,则张纸的厚度D=H/N。想 想,如何测出张纸的厚度?与你的同学进行交流,决定自己的测量方案。比较在测量的过程中的每次读数一样吗?比较学生的测量结果,由于需要估读,不能保证每次读出的数据都完全相同。介绍信息快递内容,说明:I.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2.减小误差的方法:由于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根据这一特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三、归纳总结1、长度测量的必要性;2、长度的单位;3、刻度尺的使用。思考题如刻度尺的零刻线已磨损,如何进行测量?如何帮同学测出身高,怎
15、样测量比较准确?从学生的亲身体验中归纳出方法,并由此推广到测圆柱体高度、乒乓球直径、硬币厚度。评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5.4 k m=()m 1.5 m m=()p m 2 4 n m=()m m 7 0|xm=()m请在下列测量结果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活动铅笔细笔心的直径约为0.5 ():2)教室窗户的高度是1.5 ();3)-节五号电池的高度约为4.5 ();4)一只新铅笔的长度是0.17 5 ();5)-枚壹角硬币的厚度约为1.5 ();有两位同学测同一只钢笔的长度,甲 的 测 量 结 果 是12.8 2c m,乙的 测 量 结 果 是12.8 c m。若两位同学在测量过程中都没有出现错
16、误,结果不同的原因是();若两同学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 m,则()同学的结果是错误的。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2)知道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复习提问介绍有趣的人体尺度生 活 物 理 社 会 由 课 本 图:侦探破案引入人体尺度:人的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所以高个子要穿大号鞋,矮个子要穿小号鞋。手腕的周长是脖子周长的一半,两臂平伸的长度等于身高,肩膀最宽处为身高的1/4,身高约是头长的7.5 8倍。拳头的周长和脚底长接近,所以买袜子的时候,只要把袜底在自己的拳头上绕一卜,就知道是否适合。关于“学会使用秒表
17、”的活动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测量及单位,那么时间的单位是什么?测量工具是什么?:对照使用说明书,观察桌上的机械秒表,学会使用秒表:1.如何给机械秒表上发条?2.认识秒表的功能键,并动手试一试.3.秒表如何读数?平静地坐下来,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自己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这样你就有了一个随身携带的,生物钟,既然能制作随身携带的生物钟,那么能否制作自身携带的“人体尺”?利用你的“人体尺”能否估测出教室的长和宽?试一试,并交流估测结果.然后请两位同学用皮卷尺精确测量,每位同学将自己的估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评价自己估测水平,并找出差蹈大的原因.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分
18、(min)和 小 时(h)等1 min=60s lh=60 min=3600s利用课程资源,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1.3 尝试科学探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3尝试科学探究沪科粤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3课(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尝试进行物理问题的科学探究.教材设计了 个科学探究的案例,让学生初步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从中领悟到科学探究的几个基本要素,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情分析】:本节安排在物理学入门1.1希望你喜爱物理和 1.2动手做实验之后,在1.1节让学生走进物理世界,进而知道物理,喜爱物理之后;1.2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物理实验,知道了什么是物理实验,物
19、理实验并不神秘,物理就是一门实验的科学;而1.3节进而将实验提高了一个档次的要求,要求学生在物理实验中了解和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教材的安排是循序渐进、更上层楼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体会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教学目标】:通过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步骤.经历科学探究,获得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性认识,领悟科学探究的几个重要环节,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挖掘学生的探究能力.特别是抽象和假设检验的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个基本方法一变量控制法.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的亲身参与,养成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探究科学的欲望,乐于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去,能事实求是的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与他
20、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愿望.【教学理念】:本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可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操作、讨论.实验中,不要太过要求严 密(例如,规定怎样测量线长、摆动次数、实验顺序和总结报告的格式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学难点: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和设计方案.根据以1: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探究法、讲授法相结合.【教学过程】:一、探究钟摆的奥秘师: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学习物理就要学会科学探究.展示摆钟实物,让学生观察+观察摆钟的外部构造.师:最近,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请邻居张师傅帮忙,只见张师傅将摆钟下面的螺母拧几卜,,摆钟走时就准了.1、提出问题:师:对这个现象,你想知道些什么?生:
21、张师傅拧摆钟卜.面的螺母究竟调节了摆钟的什么?改变了摆钟走时的准确性?生:钟摆来回摆动的时间是由什么决定的?生:.师:提出问题是进行科学探究的第一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同学们要仔细观察平日周围的事物,善于思考,善于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师:对于以上问题,你们的猜想是什么?(想想看,问题的真正答案可能是什么?)生:摆动的快慢(摆来回摆动次的时间)可能与摆锤的轻重有关.生:摆动的快慢可能与偏离的角度大小有关.生:摆锤下面的螺母位置估计会影响摆的长度,看来,摆动的快慢跟摆的长短有关.师:好,前面几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他们的猜想,是否还有同学有不同的猜想和假设?如
22、果没有,那么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设疑)其中是只有位同学说对了,还是有若干同学正确?切忌从老师的表情上揣度答案,这不是一种正确的科学探究态度.a、如果你认为,摆锤的轻重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是轻的快,还是重的快.b、如果你认为,摆动的角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是摆角大的快,还是摆角小的快.c、如果你认为,百的长度会影响摆动的快慢,那么情况乂是怎样的呢?生:(思考、交流、回答)师: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它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种试探性的解释.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师:对于以上的猜想,你们准备怎样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来验证呢?生:用
23、细线系住小球代替钟摆,用秒表测量摆动的时间.师:设计实验应针对探究目的,选择探究的器材,在此,对具体的实物进行了简化,用细线悬挂小球代替,是一个很好的设计.下面请分组讨论制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数据表格.(若学生初次探究设计表格有一定困难,可由教师示范表格设计方法:控制变量一待研究变量(纵向列表)一实验次数/顺序(横向列表)一待测数据)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师:实验时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操作中要注意观察,把观察到的重要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数据的记录要尊重事实,不可拼凑、不可杜撰.生实验.5、分析与论证:师:实验数据只是堆原始材料,必须通过分析、论证,才能形成结论.好比建造房子,堆砖块、黄沙
24、、水泥等材料要经过设计、施工、装饰,才能变成宏伟的建筑.F面请根据实验数据对比分析,得出你的实验结论.生:摆球摆动的快慢(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摆重无关.生: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动的角度无关.生:摆球摆动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大,摆球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球摆动越快.板书上摆动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重、摆角无关.摆长越大,摆球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球摆动越快.6、评估:师:探究过程是否恰当?探究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探究过程中是否出现新的问题等,都需要再进行充分的考虑.生:如果我们再多做几次,总结出的结论可能会更可靠.生:我们测的摆动时间还真准确呢.生:我认为结论是可靠的,刚才看见张师傅把螺母
25、往下拧,估计起了增加摆长的作用,使摆动变慢,原来走快的钟就准了,张师傅的做法和我们实验的结论一致.生:我认为可以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钟的快慢可能跟它所处的地点有关.7、交流:生:二、科学探究的过程师祝贺学生成功完成了探究实验.总结探究的环节三、自我评价与作业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纣、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如卜猜想:猜 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质量有关。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 一次所用的时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