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化合物-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含解析.pdf
《金属及其化合物-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及其化合物-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含解析.pdf(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密05 金属及其化合物学解格高片高考考点考查内容三年高考探源考查频率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1 .理解并能应用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2.了解常见金属(如 N a、A 1、F e、C u 等)及其重要化合物 的 主 要 性 质 及 其 应用。3.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认识常见无机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认识化学在金属矿物综合利用和实现物质间转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2018 课 标 全 国 I 7、12;2018 课标全国117、26;2018 课标全国H I 全、29;2017 课标全国I 27;2017 课标全国H 13、26;2017 课标全国H I 全、27
2、;2016 课标全国I 27;2016 课标全国H 13、28;2016 课标全国味全28。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无机化工流程类题 0对点解害考点1 钠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i.树立物质转化思想(1)理清知识主线NaNa?。NazCh-NaOHNa2c0 3-NaHCCh(2)形成网络构建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1)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与熔融的盐反应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2)无论N a与 反 应 生 成Na?。还是NazCh,只要参与反应的N a的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但得到Na2O2的质量大于Na
3、2O的。(3)Na分别与H?O和乙醇发生的反应均属于置换反应,二者现象明显不同,前者剧烈,后者缓慢。(4)1 mol Na?0 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不一定为1 m o l,如Na?。?与SO?的反应转移电子应为2 moL(5)不能用Ca(OH)2鉴别Na2 cO3和NaHCCh溶液,应选用CaCb或BaCb溶液。(6)除去CO?中的HC1气体,应选用饱和的NaHCCh溶液。(7)向饱和的Na2 cCh溶液中通入过量CCh,有晶体析出。(8)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均具有相同的焰色反应,它不是化学变化,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应通过蓝色的钻玻璃片。(9)N a-K合
4、金常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10)碱金属的密度呈现增大的趋势,但K反常。(ll)L i和 反 应 只 生 成U2 O;NaH是离子化合物,是一种强还原剂。Na2O.NazCh阴阳离子个数比均 为I:2。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的规律ZNazCh+ZCO?1-2 Na2 co3+。2 2 Na2O2+2 H2O =4NaOH+O2 T 以上反应中Na2 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Ch和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1.物质的量关系无论是CO2、H2 0(g)的单一物质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zCh时,CO?、H?O(g)与放出O2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2:1,解答此类问
5、题可借助物质的量守恒关系。2.电子转移关系被氧化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I _ I被还原根据上式,由电子转移关系可知,存在关系:2 moi NaaCh1 mol。22 m o i电子。3,固体质量关系点燃将 C02 看作 c o 燃烧所得:2CO+O2=2 C O2;2Na2O2+2CO2=2 N a2CO3+O2 0由,推知 CO+Na2O2:=N a2CO3 将 H?。看作 H2 燃烧所得:2H2+。2=2 4 0;2Na2O2+2H2O:=4NaOH+O2T。由,推知 H2+Na202:=2 N a0 H o所以Na2O2与 CO2、氏。反应增加的质量为与C02、比0 等物质的
6、量的CO、H2的质量。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将 CO或 H2的燃烧产物CO?或 HzO通过NazCh固体,可以看成CO或 H?直接与Na?。?反应,所以固体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的CO或 H2的质量。(2)凡是分子组成符合(C0MH2),形式的一种或几种物质,w g 该物质在02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CO?和水蒸气)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后,Na2O2固体增加的质量必为wg。中学阶段常见的符合这一关系的物质有无机物:以、C O 及 H2和 C O 的混合气体;有机物:CH3OH、HCHO、CH3coOH、HCOOCH3,CH3cH(OH)COOH(孚 L酸)、C6Hl2。6(
7、葡萄糖)等。4.气体体积关系C02 H20(g)与过量的Na?。?反应,所得。2的体积为相同状况下CO2或 H20(g)体积的一半。5.反应的先后问题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的CO2和 比0 4)的混合物反应,可视作Na2O2先与CO?反应,待 C02反应完后,Na2C2再与H20(g)发生反应。即便Na2O2先与H2O(g)反应,生成的NaOH又消耗CCh而生成HzCXg),故 CO2先反应。6.反应的固体产物判断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g)=4N aO H+O2,结合 CO2 先反应,H20(g)后反应的顺序,可以推知反应后固
8、体产物的成分:当 n(CO2)n(Na2O2)Ht,固体产物为 Na2co3;当 n(CO2)J0 12 3 4IzT0 1/4 1离子方程式A 1 O2+H+H2O=A 1(O H)31A 1 O2+4 H =A 13+2 H2OA1(OH)3+3H+=A 13+3H2O Al3+3 A102+6H2O=4 A1(OH)313.可溶性铝盐与弱酸、弱碱反应产生沉淀的图像(1)向 AlCb溶液中滴加氨水的图像(如图所示)。原理:Al3+3NH3-H2O=A1(OH)3J,+3NHt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一 渐多一 最大量(2)向 NaAlO?溶液中通入足量C02的图像(如图所示)。O n(CO2
9、ymol原理:CO2+A1O2+2H2O=A l(O H)3i+HCO3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一 渐多一 最大量4.混合离子(含A13+、Mg2卬)反应的图像向含有铝离子、镁离子、氢离子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H+先与OH一 反应,该过程中无沉淀生成,而后A+、Mg?+与 O H 反应至沉淀达到最大值,最后A1(OH)3再与OFT反应导致沉淀部分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第一阶段:H+OH=H2O第二阶段:Mg2+2OH=M g(O H)2lA13+3OH=A1(OH)31第三阶段:A1(OH)3+OH=A 1O2+2H2O三、有关复盐与Ba(OH)2反应的图像分析1.明研与Ba(OH
10、)2溶液反应的图像分析向含1.0 mol明机 KA1(SC 4)2-12比0 的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加入Ba(OH)2的量与沉淀物质的量图像:(1)当川Ba(OH)2=1.5mol时,恰好发生反应:2KA1(SO4)2+3Ba(OH)2=3B aSO41+2A1(OH)31+K2SO4;即 nKAl(SO4)2:rBa(OH)2=2:3 时,生成 1.5 mol硫酸钢和1。mol氢氧化铝沉淀,此时沉淀的物质的量最大,为 2.5 mol。离子方程式:2Al3+3Ba2+4-3SO4-+6OH=3BaSO 4+2A l(OH)3X(2)当”Ba(OH)21.5mol时,生成的A1(OH)
11、3逐渐溶解,并且溶液中继续有BaSCU沉淀生成。(3)当川Ba(OH)2=2.0mol 时,恰好发生反应:KA1(SO4)2+2Ba(OH)2=2B aSO4i+KA1O2+2H2O,即 HKA1(SO4)2:nBa(OH)2=l:2 时,生成的 1.0 mol A1(OH)3 完全溶解,但又生成 0.5 mol BaSO4;此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2.0 m o l,但质量最大。继续滴加Ba(0H)2 溶液,沉淀的质量和物质的量都不再发生变化。离子方程式:Al3+2SO4-+2Ba2+4OH=2 B aS 04i+A 102+2H2O.,加入Ba(0H)2物质的量与沉淀物质的量的图像加入Ba(0
12、H)2物质的量与沉淀质量的图像2.NH4A1(SC)4)2与 Ba(0H)2反应的图像分析向含2.0 mol NH4AI(SO4)2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其反应过程:(1)当加入 3 moi Ba(0H)2 时2 A产+3SO4+3Ba2+60H=2A l(O H)3j+3BaSO4,2.0 mol 3.0 mol 3.0 mol 6.0 mol 2.0 mol3.0 mol(2)再加入 1 molBa(OH)2时,2NH;+2OH-+SOT+Ba2+=B aS O4l+2N H3-H2O2.0 mol 2.0 mol 1.0 mol 1.0 mol 1.0 mol(3)再 力 口 入
13、 1 molBa(OH)2时A 1(O H)3+O H-=A 1 O 7+2 H2O2.0 m o l 2.0 m o l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图像:典题调研调 研 1 工业上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 I 2 O 3,含 S i O 2、F e2 O 3等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对下述流程中的判断正确的是f i i l *制 x 沉淀 I,_1 1 Mli_l rtl*反应1、过 除 画通入过彷丫中 川1乐 也反 !.过 L j N aH C O jA.试剂X为稀硫酸,沉淀中含有硅的化合物B.反应 I I 中生成 A 1(O H)3 的反应为 C O 2+A I O 2 +2 H2O=-A
14、 l(O H)31 +H C O?C.结合质子(H,)的能力由弱到强的顺序是O H-C O?A 1 O 3D.A I 2 O 3熔点很高,工业上还可采用电解熔融A l C b冶炼A 1【答案】B【解析】A 项,A19”FuCb和硫酸反应,SQ:和硫酸不反应,要将氧化铝溶解为偏铝酸钠,应该选择氢氧化钠,故 A 错误;B 项,铝土矿 主要成分为A::0”含 SQ:、Fe:Os等杂质)中加入过量的氮氧化钠以后会生成偏铝酸钠溶液,偏铝酸盐中通二氧化碳来获得氢氧化铝沉淀,即 CO:+A1O:+2H2O=Al(OH)3i 4-HCOi-,故 B 正确;C 项,结合质子的能力就是指碱性,结合质子能力越强,相
15、应的酸放出质子的能力就越弱,其对应的酸的酸性就越弱,显然酸性:HCOfAi(OH)3HiO,碱性:O H-A i o c o r,所以结合质子能力:OH-A1OSCO;-,故 C 错;D 项,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存在铝离子,电解熔融的氧化铝不能获得金属铝,故 D 错误。调研2 向含A 12(S O4)3和 A l C h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 m o l/L B a(O H)2溶液至过量,加入B a(O H)2溶液的体积和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molA.图中C点铝元素存在形式是A 1 O;B.向 D点溶液中通人C O?气体,立即产生白色沉淀C.原混合液中 C
16、 A 12(S O4)3 :C(A 1 C 13)=1 :2D.O A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 B a2+2 A 1 3+8O H+3 S O:=3 B aS O 4 1+2 A lO;+4 H2 O【答案】D【解析】向含A h(S O S 和 A lC b的混合溶液与3 a2 H):溶 液 反 应 的 实 质 是 与 O H B a与 S O;之间的离子反应,如下:B a-S O;=B aS O xj,-3 0 斤=0 理同,A 1(O H)3-O H-=A 1 O;-2 H:O,假设 1m o l A 1:(S O 4)3 中 S O;完全被沉淀所需 3 a O H):量为 3 m o:
17、,提供 6 m o:O H-,1 m o l AH SO)中含有 2 m o l A l,由反应A P-3 O H-=A 1(O H)J可知,2 m o:Q 垸全沉淀,藕6 m o:OH 故:从起点到A点,可以认为是硫酸铝与氢氧化钢恰好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钢、氢氧化铝沉淀,A点 时 S O:完全沉淀,A B 为氯化铝与氢氧化钢的反应,B 点时溶液中A 1”完全沉淀,产生沉淀达最大值,溶液中溶质为B aC k,B C 为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钢反应,C点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A、C点时氢氧化铝完全溶解,转化为偏铝酸盐,故 C点铝元素存在形式是A 1 O;,A正确;B、I)点的溶液中含有B 、A 1 O;,通
18、入二氧化碳立即产生碳酸钢、氢氧化铝沉淀,B正 确;C、前 3 L B a(O H)z 溶液与溶液中A L(S 0I)3 反应,从 3 L 6 L 为 B a(O H)?溶液与溶液中A IC L;反应,二者消耗的氢氧化钢的物质的量相等为3 U I m o l/L=3 m o l,由生成硫酸钢可知3 A 1 2(S O 3 =n B a(O H)z ,故 於 A lKS O JF l m o l,由氯化铝与氢氧化领生成氢氧化铝可知3(A 1 C L,)=2 B a(O H)2 =6mob 故 (A 1 C L)=2 m o l,故原溶液中原混合液中c A k(S 0 3 :C(A 1 C L)=1
19、 :2,C正确;D、0 A 段实质为硫酸 铝 与 氢 氧 化 钢 恰 好 发 生 反 应 生 成 硫 酸 钏、氢 氧 化 铝 沉 淀,反 应 离 子 方 程 式 为:3 B a+2 A l+6()H+3 S O;=3 B aS O +2 A l(O H%,D 错误;答案选【)。络构建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1)F e 与。2、比0 值)反应的产物都是F e s C h 而不是F e2O3 F e 与 C b 反应时生成F e C b,与 S反应时生成F e S,说明C L 的氧化性大于S的。常温下,F e、A l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加热后继续反应。F e 在 Cb 中燃烧,无论C
20、b 过量还是不足均生成F e C b。(2)向含F e?+的溶液中加入硝酸、K M n C U 溶液、氯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溶液会出现浅绿色一,棕色的颜色变化,该现象可用于F e?+的检验。(3)F e 的检验方法较多,如观察溶液颜色法(棕黄色)、N a O H 溶液法(生成红褐色沉淀)、K S C N 溶液法(生成红色溶液),前面两种方法需溶液中F e?+浓度较大时才适用,最好也最灵敏的方法是KSCN溶液法。Fe?+的检验可采用先加入K S C N 溶液后再加入氧化剂的方法;也可用铁氟化钾检验Fe2+,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Fe 3 Fe(C N)6 2)。(4)生成Fe C L除了用Fe
21、 和H C 1的置换反应外,还可用化合反应:2Fe C b+Fe=3Fe C 12;生成Fe(O H)3除了用Fe 3+与碱的复分解反应外,还可用化合反应:4Fe(O H)2+O2+2H2O=4Fe(O H)3(5)配制Fe C b 溶液既要防氧化(加入Fe 粉),又要防水解(加入盐酸);配制Fe C b 溶液要加入浓盐酸防止水解。(6)Fe?+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大量存在,当 p H=7 时,Fe 3+几乎完全水解生成Fe(O H)3沉淀。(7)除去酸性溶液Z n C L 中的Fe C b,应先通入C b 或加入H 2O 2,再加入Z n O,使 Fe?+水解生成沉淀过滤除去。(8)制 备
22、Fe(O H)2的方法很多,原则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须提前除去;二是反应过程中必须与。2隔绝。同时要牢记Fe(O H”转化为Fe(O H)3时溶液的颜色变化(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9)Fe(O 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将饱和Fe C b 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加热至呈红褐色后立即停止加热。胶体不带电,带电的是胶粒。(10)自然界中有少量游离态的铁(陨石中),纯净的铁块是银白色的,而铁粉是黑色的。典版调价调 研 1 信息提示:CUC12+CU=2 CUC1J(白色)该反应速率很慢 2CUC12+4KSCN=2CUSCNJ(白色)+(S C N)2+4K C l 该反应速率
23、很快(S C N)2,拟卤素,化学性质和氯气相似G u(过量)与Fe C l.3溶液反应,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小明将K S C N 溶液滴加到混合液中,他观察到瞬间产生白色沉淀,局部出现红色;振荡试管,红色又迅速褪去。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色沉淀是C u C l,是溶液中的C u C b 与 C u 反应生成B.红色物质是Fe(S C N)3,主要原因是溶液中的Fe?+被空气中的C h氧化成Fe 3+C.红色迅速褪去原因是振荡溶液时(S C N)2把 Fe(S C N)3漂白了D.用 K S C N 溶液检验Fe 时,+存在会产生干扰【答案】D【解析】Cu(过量)与Fe Cb 溶液反应生
24、成Fe C:和 Cu C士溶液,将 K S C N 溶液滴加到混合液中,观察到瞬间产生白色沉淀,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不可能为Cu Cl 白色沉淀,只能是C u S C N 白色沉淀,A 错误;据 2 Cu Ck+4 K S C N-2 C U S C N J(白色)+66+也 仁 反 应 可 知,反应生成了(SCN)”把 F L氧化成为F L,导致溶液局部出现红色,B 错误;(SCN):与氯气性质相似,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但是(SCN)漂白有机色质,不漂白无机物,C 错误;Cu:-会 与 SCN-反应生成C u S C N 白色沉淀,干 扰 FQ-的检验,D 正确;正确选项D。调 研 2 实验室
25、可利用硫酸厂废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 S、Si Ch等)制备聚铁和绿矶(Fe SO 4-7 H2O),聚铁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Fe 2(O H)“(SC)4)3-o.5 ,,主要工艺流程下:厂 固体W(含S、Si O j 图送*气体M炉渣与 警1 L i 容液X*P H.溶液聚铁胶体一聚铁I溶液Y-绿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炉渣中Fe S与稀硫酸和氧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 Fe S+3 O2+1 2 H+=4 Fe3+4 S;+6 H2OB.气体M 的成分是SO 2,通入H2 O 2 溶液得到硫酸,可循环使用C.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Y,再经蒸干即得绿研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及其 化合物 备战 2019 年高 化学 高频 考点 解密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