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汇编(全册).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汇编(全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汇编(全册).pdf(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汇编刖5为促进我县“中小学教学质量卜2 3工程”的深入开展,全面实施教案改革优化工作,实施中学物理“学案.教案练案三案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以最终实现广大教师共享备课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在3月全县开展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编写评比活动。评比结果已在“关于我县中小学教学评优获奖结果的通报”公布。现将较为优秀的教学设计汇编成册,以达到共享备课资源目的,物理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作为参考,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本汇编中增删备课内容,取长补短,达到最佳的备课效果。但我们在编缉过程中发现,有个别学校物理教师没有按通知要求编写教学设计,致使本汇编
2、个别教案缺少而不完整;本汇编中教学设计的质量参差不齐。希望各学校物理老师在使用中补齐缺少的教学设计,修改本汇编的教学设计,再回复到的信箱(),以便更好地共享优质的教学设计。本汇编的编者付出了很多的智慧和劳动,对此,我们表示崇高的敬意。目录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211.1从闪电谈起.211.2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611.3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1011.4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1311.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1611.6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19第 11章复习课.22第十 二 章 探究欧姆定律.2512.1 怎样认识电阻.2512.2 探究欧姆定律.3012.3 欧姆定律的应用.33
3、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3614.1 认识内能.3614.2 热量与热值.4114.3 研究物质的比热容.5114.4 热机与社会发展.56第十六章电动机与发电机.6416.1关于电动机转动的猜想.64第十七章电能与电功率.6917.1 电 能 和 电 功.6917.2 探究灯泡的电功率.7317.3 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关系.7717.4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80第十八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8618.1 家庭电路.8618.2 测算家庭电费.8918.3 怎样用电才安全.9618.4 电能与社会发展.101第十九章电磁波与信息时代.10319.1 最快的“信使”.10319.2 广播电视与通信
4、.105第二 十 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10820.3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108第十一章探究简单电路11.1 从闪电谈起1、学情分析:前面所学的光、热、力等现象,大都是学生经常接触的一些现象;而对于电,学生往往感到很“神秘”,且 很“好奇二可借助学生对这种自然现象的“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尽可能地说出所观察到的、所了解的有关电的知识,老师给予适度的鼓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教材分析:对本节的教学内容,课标没作要求,但是从电学的发展史来看,人们首先认识到的是静电知识,从电学的体系来看,静电是学习电学的基础,因此,要使初中学生对电学有比较系统的认识,有必要以简单的静电现象作为学习
5、的起点。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摩擦起电现象及其原因。(2)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3)知道闪电是一种瞬间发生的大规模放电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活动,观察摩擦起电现象,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揭示闪电的奥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模拟闪电现象和学习摩擦起电的原因,消 除 对“电”的神秘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对自然现象产生亲近的情感和探究的愿望。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难点:解释摩擦起电的原因要用到原子结构的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5、实验器材:多媒体视频(闪电、避雷设施)、手摇电动机、验电器、玻璃棒、橡胶棒、毛皮、丝绸、纸屑、梳子
6、等6、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模型法7、教学策略:(1)让生活走入物理。(2)培养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8、教学过程:学 案(学生学习活动)教 案(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说明观看教师提供的图片、视频资料收集一些与电有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多媒体大屏幕播放,如城市夜晚万家灯火的场景,电力机车在奔驰,手机、电话等各种通信工具,以及电闪雷鸣、“女孩头发竖起来”的视频,把学生带入“电工引入nr .-a a n回 忆 闪 电(或投影的有关图片、播放的录像)的情景提出问题:闪电是怎样产生的呢?电是什么?提供实验器材:梳 子(或铅珠笔)、纸屑,做演示实验。电 是 什么?利用器材完成活动1,说说看到的现象。点个别
7、代表发言观察到的现象。提供橡胶棒、玻璃棒、毛皮、丝绸通过练习,巩固教学重点:利用器材仿照图11-3进行实验。巡视,个别辅导。实验后,让学生谈谈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指出:摩擦过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都说带了“电荷”,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掌握自然界中的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两种电荷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所观察到的实例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列举生活中摩擦的一些实例。(补充:如冬天,脱毛衣会有火星,梳头发时梳子会吸引头发,切割或捏碎泡沫塑料时,细碎的泡沫颗粒会吸附在手和衣服上。)反复进行活动2 实验在完成摩擦起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活动2 实验。电荷间
8、的相互作用区 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与“用毛皮摩擦过 的 橡 胶 棒 上 带 的电”是不同的。根据实验讨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先让学生区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是不同的,师生得出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让学生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引导:通过刚么不同物体摩擦所带白进行实验探究:才的学习我们知道,摩擦可以使物体带电,那?电荷是一样的吗?请同学们参照下面的学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y电体带 而玻璃棒橡胶棒玻璃棒橡胶棒根据表中现象分析,得出结论。指导学生分析表中的现象,派学生代表反目O板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指出:自
9、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一种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正 电荷;另一种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叫做负电荷。(1)有A、B、C、D四个带电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11-1所示,已知B带正电,则D带_ _ _ _ _ _ _ _电荷。(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用丝线悬挂的通草球,若通草球被吸弓I,则该通草球()A、一定带负电 B、一定带正电 C、一定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3)薄膜塑料袋的袋口合在一起,有时很难张开,如果把塑料袋在衣服上摩擦几下,就容易分开了,这是为什么?让学生了解它的构造;重点是要学生掌握验电器观察放电现象,了解闪电
10、的奥秘。讨论闪电的原因。演示活动3模拟闪电现象介绍闪电形成的原因和尖端放电,同时用多媒体动画演示说明。A-J_活 动3师生共同讨论摩擦起电的原因:(注意几点)(1)原子结构,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3)电子转移。(2)不同物质验电器的使用观察验电器的构造,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掌握验电器的工作原理。出示验电器,巡视,指导,的工作原理。小组合作学习提问:除验电器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根据学生讨论结果,教师补充: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一个已知带电体检查物体是否带电,将物体靠近轻小物体,看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观察动画,讨论电现象的应用以及如何防护。播放媒
11、体介绍电现象的应用和防护。师生共同归纳:摩擦起电现象、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如何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板书略。练案:(1)用丝绸摩擦玻璃棒,可使玻璃棒带电;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也会带电,你是怎样认识到它们所带的电荷不同的?(2)跟毛 皮 摩 擦 过 的 橡 胶 棒 带 电,这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橡胶棒(选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3)实验室常用的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它是利用原理制成的。(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A、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B、摩擦时核外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C、摩擦时原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上D、摩擦可以创造电荷(5)如 图 11-2所示
12、,甲、乙两个通草球悬挂着,当乙球靠近甲球时,两球互相排斥,则下列说法 团 产 正 确 的 是()A、甲球带正电,乙球不带电B、甲球不带电,乙球带负电 3 6C、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D、甲、乙两球都带负电或都带正电(6)有 4 个轻质球A、B、C、D,已知小球C 带正电,小 球 A 与 C 相互吸引,小球A 与 D 相互排斥,小球 B 与 D 相互吸引,则 下 列 判 断 正 确 的 是()。A、小球 A 带负电,D 带负电,B 一定带正电B、小 球 A 带负电,D 带正电,B 一定带负电C、小 球 A 带负电,D 带负电,B 可能带正电,可能不带电D、小球A 带正电,D 带正电,B 一定不带
13、电(7)小红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装运汽油为什么不准用塑料,而要用金属桶?练习 巡视、指导教学后记:11.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1、学情分析:学生对相关动手、而且能立即看到结果的实验,非常好奇,对连接成功会有成就感,教师可根据实际要求学生在了解基本电路的组成后,让学生人人动手,结合课本的“活动”为先导,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电路的有关知识,不仅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学得扎实,学得有兴趣。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对连接电路进行规范训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教材分析:教材首先通过活动1 “怎样使一个小灯光发光”,使学生在实验中了解电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然后结
14、合学生连接的电路,介绍通路、开路和短路,并学会画电路图;再 以 活 动 2“怎样使两个小灯光同时发光”,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串联和并联,搞清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知道通路、开路和短路,会连接简单的电路,并能画出电路图。(2)知道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并能画出和识别串联和并联的电路图。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连接电路,观察、思考和交流,探究电路的组成及两种基本连接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差接电路和排除电路故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电路的兴趣,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4
15、、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串联和并联连接的基本方式,电路图的画法。难点:电路的短路及短路现象,用实物图或电路图判别电路的连接方式。5、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开关两个、灯光两个和电线若干组成的线路板、畜电池,手电筒、家庭实物电路图、线路板图片等等。6、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交流讨论法7、教学策略:(1)从生活到物理。(2)利用学生兴趣激发潜能。8、教学过程:学 案(学生学习活动)教 案(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说明观察媒体中的各种电路,再详细观察图1 1-1 4提供媒体播放(输电电路、电路板、家庭电路、手电筒电路等)认识电路讨论电路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性。小组进行“活 动1”。4 完成后上台展小实验
16、结果,介绍电路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作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既然电路这么重要,这节课我们亲自动手实验,连接电路,认识电路。指导学生进行“活 动1”,教师必须先明确任务:“让灯泡亮起来,并用开关控制灯泡”,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切不可用导线直接把电池两端连接起来。连接电路时,先断开开关,待连接完毕、检查无误后再合上开关。让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自己连:不良”是电路连接中常见的故障,故障,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在 教师在此基础上明确:电路是用A同时强调:家庭电路的电压高,彳偻的电路,若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应及时指导,“接触发生这个现象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原因,排除乂后的实验中如果再有这样的问题,学生可自行排除。
17、务线把电源、用 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组成的电的路径。艮危险,同学们不能随意对电路进行拆装。阅 读“通路、开路、短路”,个别学生上台结合电路图进行说明。观察、动手、讨论,观察短路现象及其危害。帮助学生认识“通路、开路和短路”,(投影展示出家庭电路因短路而引燃导线绝缘皮的情形),重点介绍短路及其带来 的 危 害(可采用试触的方法做短路实验)。通胳(b)开路(c)开路储)舸路(c)m带着问题,阅读教材有关内容,了解几种常见电路元件的符号,以及画电路图的基本方法。学生画出自己在“活 动1”中所连电路的电路图,可让多位同学分别画在黑板上,巩固练习:根据实物画电路图。提问:你能不能用简便明了的方法,把刚才
18、连接的电路画下来?教师结合学生画的电路图说明注意事项:画电路图要用统一规定的符号,不能“自创”符号,以使大家都能看懂。电路图各元件的连接方式要和实物电路的连接情况一致。电路图要尽量简明、美观,导线要画得横平竖直。要求学生画电路图以巩固巡视、指导、纠正怎样画电路图回顾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活动2”,根据老师要求完成:一定让两个灯泡同时发光,不要怕失败,多次尝试,尽可能找到两种连接方式,把连接成功的电路,用电路图的形式记录下来。边实验、边思考、边交流、反复尝试,连接电路。以上我们连接的电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请同学们看看教室里有多少用电器?这几个用电器是怎样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的呢?为方便研究,我们先来探
19、讨;怎样把两个用电器连接在同一电路中。向学生介 绍“活 动2”的器材。,留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边实验、边思考、边交流、反复尝试,连接电路。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实验和讨论。实验完毕,分别让两个小组的同学上台,先后展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并请同组的另一位同学把电路图画在黑板上,然后全体学生观察这两个电路,谈谈这两个电路的区别。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进行总结(学生回答不全的,教师应补充、演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连接方式用电器顺次连接用电器并列连接有无分支只有一条通路至少两条支路开关的作用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本支路判断教室里的用电器、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汽车开门灯、电冰箱内
20、的照明灯和电动机电路,介绍一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实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电路的连接师生共同归纳:电路的组成,通路、断路、短路的概念,如何画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板书略。练案:(1)下列4个电路,正确的是()O E3 o OA.B.C,D.(2)学了电路的知识后,小明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电路,经过分析思考,作出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有时同时工作,有时只有电动机单独工作,它们一定是并联的B、节日里装饰的小彩灯,任何一个灯泡坏了,其他灯泡都不能正常工作,这些小彩灯是串联的C、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D、一般家庭中
21、都要安装几盏灯和其他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3)如图1 1-6 所示,电冰箱的门框上有一个通过电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开关与弹簧相连,当电冰箱门打开时,弹簧伸长,合开关闭合,电冰箱内的照明灯发光;当电冰箱门关闭时,弹簧被压缩,使开关断开,电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下列电路图符合要求的是()*.9 S-Th*(4)下列电中性属于串联电路的是()(5)如图1 1-7 是手电筒的结构示意图,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它的电路图。图1 1-7 J.(6)请根据图1 1-8 (a)所示的电路图,将 图(b)中的各电路元件连接成对应的电路(用笔画线作导线)11.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1、学 情 分 析:电
22、流 是 看 不 见、摸 不 着,概 念 抽 象,所以学生对电流的理解有 一 定 的 困 难,教 师 必 须 采 用 类 比 方 法,让 学 生 先 理 解“人流”、“车 流”、“水 流”,之 后 再 引 入 电 流 较 好,理 解 电 流 的 存 在 是 本 节 学 习 的 关 键。通过观察电流产生的效 果 加 强 学 生 对 电 流 的 理 解。2、教 材 分 析:电流是电学中 的 一 个 基 本 物 理 量,是 进 一 步 学 习 电 阻、电压、电功、欧 姆 定 律、电热、电磁现象等 知 识 的 基 础,电流表是电学实验的重要仪器,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是电学中基本的实验技能,所以,本节内容在整
23、个电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的方向和电流的单位。(2)认识电流表,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过程与方法: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电流的形成和方向。通过说明书获取有关电流表的信息及实验操作,学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正生活中常见的电流值,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流的单位及正确使用电流表。难点:对两个量程的电流表的读数是本节的难点。线路板(配电源、灯泡、开关、导线)、电流表。类比法、观察法、实验法、交流讨论法(1)从生活到物理。(2)利用学生兴趣激发潜能。5、6、7、8、实验器材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学案(学生
24、学习活动)教案(教师教学活动)设计说明阅 读“什么是电流”要求学生阅读“什么是电流”,提出问题:什么是电流?怎样才能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师生共同讨论,接着教师按教材借用“水流”、“车流”类比电流,帮助学生理解电流。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在电路图上独立画出串、并联电路的电流方向。并按教师电路图的电流方向标出电源的正负极。(b)结合串联电路的实物图,用电流表演示电流是有方向的,分析说明电流的方向和路径。给予电路图让学生画电流方向和电源的正负极。进 行“活 动1”实验,观察灯的亮度,熟记电流单位及其转换,阅读信息浏览。练习:5mA=_103A 8 U A=_10 6A3A=_mA 7mA=_U A启
25、发学生发现问题,意识到电流是有强弱的,并在此基础上介绍电流的符号和单位。电流通常用字母I表示,要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A,此外还有mA、UAo板 书:lmA=103A活 动112A=_ u A1 U A=10 6A进 行“活 动2”观察电流表,认识电流,阅读电流表的使用说明,完成说明书后的填空。交流讨论。J a)实M验 室 的 电F潴*M i A、A3的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X)A、电流表A i的读数等于灯泡L|中的电流 阡B、电流表A2的读数等于灯泡L2和 L3中的电流之和C、电流表A i的读数一定等于电流表A2和 A3的读数之和D、三个电流表的读数相等(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粤版 九年级 物理教案 汇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