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备战2019年高考化学之高频考点解密含解析.pdf(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解密06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学解格高片高考考点考查内容三年高考探源考查频率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1.了解常见非金属(如 H、C、N、O、S、S i、C l等)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2.了解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认识化学在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和实现物质间转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2 0 1 8 课 标 全 国【1 0、1 2、2 7;2 0 1 8 课标全国H 7、8、26;2 0 1 8 课标全国I I I 1 0、2 7;2 0 1 7 课标全国n 2 6;2 0 1 7 课标全国H I 2 6;2 0 1 6 课 标 全 国 I 1 0、2 6;2 0 1 6
2、 课标全国I I 1 2、2 6;2 0 1 6 课标全国川7、2 7。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物质的转化关系及框图推断(江苏)会 对 点解害考点1碳、硅及其化合物1.碳、硅及其化合物的物质转化网络CO干,aC一叱。G(HCQ,)2f Mg C02 NaOHSiOi NaOH2在高温下反应,由于C过量,生成的是CO而不是C02,该反应必须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3)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容器盛放;NaOH溶液能用玻璃试剂瓶,但不能用玻璃塞。(4)酸性氧化物一般能与水反应生成酸,但SiO2不溶于水;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作用,但SiO2能与HF反应。(5)硅
3、酸盐大多难溶于水,常见可溶性硅酸盐是硅酸钠,其水溶液称为泡花碱或水玻璃,但却是盐溶液。硅胶(SChnHzO)是一种很好的无毒干燥剂。(6)H2cCh 的酸性大于 FhSiCh 的,所以有 NazSiCh+CCH少量)+H 2O=H 2SiC31+Na2cCh,但高温下NazCCh+SiCh奥 退NazSiCh+CO2T也能发生,原因可从两方面解释:硅酸盐比碳酸盐稳定;从化学平衡角度,由高沸点难挥发固体SiCh制得低沸点易挥发的CO?气体。(7)水泥、玻璃与陶瓷是三大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一碳化硅、氮化硅等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典题调研调 研1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硅酸盐Na2Fe2
4、Si30io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2O-2FeO-3SiO2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A.B.C.D.【答案】D【解析】睢酸盐NHFeSQ”中 Fe的化合价是+3 价,所以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O 3SiO;,错误;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睢,不属于联酸盐制品,错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二氧化展,不是让单质,错误;单质桂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正确,所以答案为D。调研2工业上利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的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铝 上 矿 一除杂一 AlQr矿物资源一 石灰石-纯 箫 夹-
5、跛璃一 石英前siM 建,4s飞O C u Ka(H C10)Ka2(H 2co3),所以向NaClO溶液通入C 02,不论CCh过量还是少量,均发生 C02+H2O+C 1 0-=HC 1 0+H CO;,但 CO2()+Ca(ClO)2+H2O CaCO.4+2HCI O(10)液浪需要用水封,漠蒸气呈红棕色,液浪呈深红棕色,溪水呈橙色,溟的CCL,溶液呈橙红色。3.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AMnO2+4H Cl(浓)=M n C l2+Cl2t+2H2OMnO2 也可用 KMnCU、K2Cr2O7 等氧化剂代替,如:2KMnC)4+16H Cl(浓)=2KCl+2MnC12+5C1
6、2f+8H2。(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净化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 b中的HC1气体,浓硫酸除去C b中的水蒸气.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尾气处理: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以防C b污染空气。(3)验满方法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 h的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若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若观察到整个集气瓶中充满黄绿色的气体,则证明已收集满。注:实验室制取氯气的注意事项(1)为 了 减 少 制 得 的C b中H C
7、1的含量,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以 减 少H C1的挥发。(2)制 取时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是“浓盐酸 和 加热”,一旦浓盐酸变为稀盐酸,反应将不再发生。(3)尾气吸收时,不 能 用 澄 清 石 灰 水 吸 收Cb,因 为 澄 清 石 灰 水 中Ca(0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工业上常采用石灰乳来吸收C L4.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1)AgNCh溶液沉淀法未知液和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表明含有cr淡黄色沉淀表明含有B黄色沉淀,表明含有(2)置换萃取法未 知 液 加适玳新制饱和延水加入卜层)或汽油(卜.层).振荡滴 加M N()溶液有机层呈,红 棕 色 或 橙 红 色,表 明 含 有B r-紫 色、浅
8、紫 色 或 紫 红 色,表 明 含 有(3)氧化淀 粉 法 检 验r未知液加入遗址新制饱和寂水淀粉溶液振荡振荡蓝色溶液,表 明 含 有I二、海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1.氯的提取氯碱工业海水粗部-精-制饱和打食盐,水电解-:陌极产物,Ck阴极产物,由解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 2。;-2NaOH+CbT+H 2T2.海水提取镁(1)工业从卤水中提取镁的工艺流程图:卤水池含 M82、(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 g C l2+C a(O H)2=M g(O H)2 1 +C a C l2M g(O H)2+2 H C l =M g C l2+H2O诵由M g C h(熔融)M g +C l2
9、T3 .海水提取嗅(1)流程前 翳而 河 而 阚迎 艺 酸 化|含Br的溶液|通空弋或水蒸气吹出回悬阿丽1丽曲(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Br +C 12=2 C 1 +Br2;Br 2+S O 2+2 H2O=4H+S O r+2 Br-04 .海带中提取碘(1)工艺流程(2)两种原理a.主要的化学原理:2 K I+C L =2 K C l+l 2。b.主要的物理原理:单质碘用C C L,或苯萃取,分液后用蒸储法将碘与有机溶剂分开。氧化环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 1 2=2 C r+b。5 .海水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1)从海水中提取核能、开发的重要原料:铀和重水。(2)潮汐能、波浪
10、能是有待开发的新型能源。典艘调研调 研1 下列对氯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B.用 pH 试纸测得氯水的pH=4C.澳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后,上层颜色变浅,下层颜色变橙红色D.由 Ca(ClO)2+C02+H2O=CaCO3J,+2HC10 可推出 Ca(C10)2+S02+H20=CaS03J,+2HC10【答案】C【解析】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牛.成氯化铁,A 错误;氯水有强氧化性,不能用pH试纸测其pH,B 错误;HC1O可将CaSO3氧化为CaSCU,D 错误。调研2 常温下,将 C b缓慢通入100 mL水
11、中至饱和,然后向所得饱和氯水中逐滴加入0.1 mol/LNaOH溶液,整个过程中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段有离子反应:HC1O+OH=C1O+H2OB.可依据处数据计算所溶解的(Cb)C.处表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完全D.处c(H+)约为处c(H+)的 2 倍【答案】A【解析】由题图看出处p H=7,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NaC:、NaC:O、HC1O,所以段有化学反应:HC1O+N aO H-N aC IO+ItO,其离子方程式为HC:O+O H-=H 9+C IO,A 正确;由处数据无法计算所溶解的MCI。,B 错;Ch与 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物为NaC:、
12、NaClO,溶满显碱性,pH不等于7,C 错;处 pH 小于处,所以处dIT)大于处,D 错。调研3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Cb、Br?、Fe3+的氧化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1)检查气体发生装置A 的气密性的操作是整套实验装置存在一处明显的不足,请指出:。(2)用改正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打开活塞a,向圆底烧瓶中滴入适量浓盐酸;然后关闭活塞 a,点燃酒精灯D 装置中:溶液变红E 装置中:水层溶液变黄,振荡后,CC14层无明显变化C 3 B*F e 的氧化性由强 到 弱 的 顺 序 为(3)因忙于观察和记录,没有及时停止反应,D、E 中均发生了新的变化。D 装置中:
13、红色慢慢褪去。E 装置中:CCL层先由无色变为橙色,后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变成红色。为探究上述实验现象的本质,小组同学查得资料如下:I.(SCN)2性质与卤素单质类似。氧化性:C12(SCN)2O1I.C12和 Br2反应生成B rC l,它呈红色(略带黄色),沸点约5,与水发生水解反应。III.AgClO,AgBrO 均可溶于水。请用平衡移动原理(结合化学用语)解释C k过量时D 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上述解释:。欲探究E 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设计实验如下:用分液漏斗分离出E 的下层溶液,蒸馆、收集红色
14、物质,取少量,加入AgNCh溶液,结果观察到仅有白色沉淀产生。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仅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o将少量BrCl通入到碘化钾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1)关闭活塞a,打开止水夹b,将长导管末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圆底烧瓶,管口有气泡;松开手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缺少尾气处理装置3+(2)CI2Br2Fe(3)过量氯气和 S C h T反 应:2 S C N-+C 12=2 C 1-+(S C N)2,使 S C N 浓度减小,则 F e3+3 S C N-F e(S C N)3平衡逆向移动而褪色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 加K S C 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则上述
15、推测合理 B r C l +H2O=H B r O+H C l,反应只产生 C I ,不产生 B r一 B r C l+2 K I=K C 1 +K B r+l2【解析】(1)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一般采用热膨胀法:关闭活塞a,打开止水夹b,将长导管末端浸入水中,并用酒精灯对圆底烧瓶微热(或用手捂热),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撤去酒精灯(或松开手)后导管中上升一段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氯气有毒,必须有尾气处理装置。(2)E装置中的现象说明溶满中F e 被 氧 化 而 未 被 氧 化,所以F e?+的还原性强于阮一,即B n的氧化性强于F e (3)D中溶液呈红色是由于发生反应:F e3+3S C
16、N =F e(S C N)3,根据资料知过量氯气能与S C N反应,使上述平衡逆向移动,故红色会褪去;红色褪去是由于S C 2浓度减小,所以,可以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K S C 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重新变红。根据资料推测E中生成物是B r C l,该物质水解生成H B r O和H C 1,向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只能生成白色沉淀A g C l。反应原理:B r C l中+1价的B r首先生成H B r O,该物质具有氧化性,被I还原成K B r,被氧化为I”另一种生成物是K C 1。络.9 艘也 S o Bc a 与品红化合(检 验)Na?SO辔4皎H?SO,也 为 BaSO.CaSO,2,扫除
17、易忘知识盲点(1)除去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除了用热的N a O H溶液,还可以用C S 2,但不能用酒精。(2)S O 2使含有酚麟的N a O H溶液褪色,表现S O 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使品红溶液褪色,表现S O?的漂白性;能使澳水、酸性K M nC M溶液褪色,表现S 0 2的还原性;S 0 2与H 2 s反应,表现S O?的氧化性;S 02和C L等体积混合通入溶液中,漂白性不但不增强,反而消失。(3)把S O?气体通入B a C b溶液中,没有沉淀生成,但若通入NE或加入N a O H溶液,或把B a C b改成B a(N C h)2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前两者生成B a S C h沉
18、淀,后者生成B a S C U沉淀。(4)浓H N O 3和C u(足量)、浓H 2s 04和C u(足量)、浓盐酸和M n C 2(足量)在反应时,随反应进行,产物会发生变化或反应停止。注意区分Z n和浓H 2s C U的反应。(5)C与浓硫酸反应时,反应产物的确定应按以下流程进行:无 水C u S C U确定水一品红溶液确定SO2T酸性KMnC4溶液除去SO2T品红溶液检验SO?是否除净一澄清石灰水检验C023.SO。、SO:的检验方法(1)s o:的检验方法原理:Ba:-S O;B a S O 一(白色)。方法:取试样少许,先滴加稀盐酸无气泡、沉淀产生(排除CO;,SO;-,A g,等离
19、子的干扰),再滴加BaCl?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SO:。说明:SO:的检验试剂为组合型试剂,通常可分为4 组:a.BaCl2与 HC1,b.BaCl?与 HNO3,c.B a(NC)3),与 HC1,d.B a(NC)3),与 HNO?。选用时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当溶液中存在Ag+、Hg2+时,只能选用d 组试剂;当溶液中存在SO:时.,只能选用a 组试剂,因为b、c、d 组试剂混合后均有HNO3存在,而 H N O,能将SO:氧化成S O j,进而生成BaSC)4沉淀。(2)S O j的检验方法原理:SO;-2 H-;=SO:*-H:O;Ba;-+SOf=BaSO,BaSO;-2
20、H-=Ba:-H.0-S O,o方法:取试样少许,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或加入B aC k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含有SO,。典题调研调 研 I 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A.向 SO?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sB.向澳水中通入SO 2,溶液褪色,说明+4 价硫具有还原性C.将过量的S0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S02不能漂白石蕊D.向 S02水溶液中加入NaHCCh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3酸性强于H2c。3【答案】A【解析】S
21、0水溶/呈酸性,酸性溶满中N O;具有强氧化性,滴 加B a(N O)产生的沉淀应为B a S O,A错误;褪色是由于澳单质把S6氧化,说明+4价硫具有还原性,B正确;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任S C h,亚硫酸电离出H,使紫色溶液变为红色,二氧化硫虽有漂白性,但它不能使指示剂褪色,C正确;S C h与水反应生成氏S O”向SS水溶液中加入N a H C O: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反应生成了 H 2C O 3,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说 明H:S O:酸性强于H 2c o m的酸性,D正确。调研2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用于制取S O?,并验证S O 2的部分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
22、酸的仪器名称为 o(2)某同学为了检验装置中A、B两部分的气密性,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颈烧瓶下微热,观察到B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他判断气密性良好。你认为是否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3)实验前要在装置中鼓入N 2,目的是.(4)为了验证S 02是酸性氧化物,B中 可 选 用 的 试 剂 是。A.无色酚酗溶液 B.蓝色石蕊试剂C.红色品红溶液 D.K I淀粉混合溶液(5)装置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由此可验证S 02具有 性,相关反应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一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3、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答案】(1)分液漏斗(2)不合理(3)排净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溶液中S O?被空气中的。2氧化而干扰实验(4)B(5)还原 Ba2+2 F e3+S O2+2 H 2 O=2 F e2+BaS O4i+4 H【解析】(1)根据图示装置可知,盛放浓硫酸的仪器为分液漏斗;(2)检脸装置中A、B两部分的气密性,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雷夹b,用酒精灯在三颈烧瓶下微热,观察到B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冷却后长导管中出现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无法判断该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3)氧气、硝酸根离子都能将二
24、氧化硫氧化,所以如果装置中含有氧气,会干扰实蛉,所以鼓入氮气的目的是排净空气,防止干扰实险;(4)A.二氧化硫溶液为酸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猷溶液变色,无法检蛉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二氧化硫溶液显示酸性,能够使蓝色石蕊试剂变红,可以证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故B正确;C.二氧化硫能够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了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无法证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D.K I淀粉混合溶液与二氧化硫不发生反应,无法证明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5)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够将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同时证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2 e3+S 02+2 H2
25、O=2 F e2+BaS O4i+4 H-考点4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1.氮及其化合物物质转化网络5.催化制N HHQ=NH;+O H-惶0,2.扫除易忘知识盲点(1)N0只能用排水法或气囊法收集。(2)在N O 2或NO与。2通 入 水 的 计 算 中 常 用 到4 N 0+3 02+2 H2O=4 H N O3 4 N O2+O2+2 H2O=4 H N O3两个方程式。(3)浓H N O 3显黄色是因为溶有N C h,而工业上制备的盐酸显黄色。是因为溶有F e 3十0(4)硝酸、浓H 2 s 0 4、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属于氧化性酸,其中H N C h、H C 1 0见光或受热易分解。(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非金属 及其 化合物 备战 2019 年高 化学 高频 考点 解密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