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五).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五).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B.核 电 站 反 应 堆 所 用 轴 棒 中 含 有 的 与 曹u互为同素异形体C.火箭芯一级尾段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向煤中加入CaC等来处理燃烧煤生成的SO?2.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知识A用铁盐净水Fe3+水解得到Fe(OH),胶体B用NH4HCO3对农作物施肥NH4HCO3属于氮肥C在钢铁设施上安装镁合金镁比铁活泼,可防止铁被腐蚀D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常
2、温下,铝与浓硫酸不反应A.标准状况下,OZmolD?。与HF的混合物中电子数有2NAB.常温常压下,Imol C1)溶于1.0L H2O中,溶液中CP、HC1O、CKT的个数之和为2治C.2.8L臭氧含有的质子数为3NAD.室温下,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T数目为O.OINA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A.过氧化物转化为碱:2 0,+2H2。=40H-+02TB.向NH4Al(SO,2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Ba(OH)2溶液:2Al讣 +3SO;-+3Ba2+6OH=3BaSO4 J+2Al(OH JC.用醋酸和淀粉-K I溶液检验加碘盐中的I0,:IO
3、-+5r+6H+=3I2+3H2OD.向Fei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的Cl2:2Fe2+2F+2C1,=2Fe3+12+4CK5.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oA.澄清透明酸性溶液中:NO Na+、Fe2+.S 0;B.与铝粉反应放出氢气的无色溶液中:N0Al3 N a SO:C.p H =0 的溶液中:N a K+、S O:、S2O;D.在 K w/c(O H-)=l x l()T 2mo .溶液中:N a,B a2+.C、B r6 .C I O?是一种绿色的饮用水消毒剂。常用下列两种反应原理制备:反应 1:4 H C 1 +2 K C 1 O3=2 C 1 O2 T +C
4、 12 T +2 K C 1 +2 H,0反应 2:C6HI 2O6+2 4 K C 1 O3+1 2 H2S O4=1 2 K2S O4+2 4 C 1 O2 T+6 C O2 T+1 8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反应中K C I O 3都作还原剂B.反 应1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反应2中每转移6 m o i电子,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7.5 m o lD.制备等量的CI O”反 应1比反应2转移的电子总数多7 .制备下列气体所需的反应物和发生装置均可行的是()。8.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为这些元素形成的常见化合物,
5、X为二元化合物,常温下O.l m o l/L X溶液的p H=L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e d bB.b、c形成的化合物中都不含共价键C.Z、W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D.b的氢化物稳定性一定强于e的氢化物9.反 应 物(S)转化为产物(P 或 P Z)的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A.进 程 1 是吸热反应B.平衡时P 的产率:II Ic.生成P的速率:in nD.进程iv中,z 没有催化作用i o.分子结构修饰在药物设计与合成中有广泛的应用。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但口服该药对胃、肠道有刺激性,可以对该分子进行如图所示的分子修饰。甲(布洛
6、芬)乙(布洛芬分子修饰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分子式为C”H18C)2B.甲分子中最多有8 个碳原子共平面C.甲和乙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D.甲修饰成乙可降低对胃、肠道的刺激11.如图是硫元素部分“价类”二维关系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64202+一单 质 氧 化 物 酸 盐 类 别A.图中C 和 D 两点对应的物质可能互相反应生成硫单质B.可以实现B f E f A-B 物质循环C.图中A 点对应的物质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D.化学式为N a,S,。的物质在图中对应点为F 点,可表现出强氧化性1 2.根据下列实验和现象,所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
7、溶液中先滴加适量稀硝酸,再滴加少量BaC溶液开始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白色沉淀原 溶 液 中 含 有s o j、SO。、HSO;中的一种或几种B向 某 无 色 溶 液 中 滴 加 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无NH:CNaBr溶液 淀粉-KI溶液棉球左边棉球变为橙色右边棉球变为蓝色氧化性:Cl2 Br2 I2D向NaAlO,溶 液 中 滴 入NaHCC)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A1O;结合H+的能力比CO;强13.常温下,向20mL0.1mol-LT H2sO3溶液中滴加O.lmol 的NaOH溶液时;pH、pc(X)pc(X)=-lgcX (X=H2SO3.
8、HSO或 SO=)随 V(NaOH 溶液)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NaOH 溶液)/mLA.常温下,H2sO3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x10-22B.当 V(NaOH溶液)=10mL时,c(H2SO3)+2c(H+)=c(HSO;)+2c(0H-)C.U(NaOH溶液)=40mL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常温下,当 pH=7.6 时,有3c(HSO;)c(Na+)14.利用石墨电极电解HNO3和UNO?的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为电源的正极B.电解池中的离子交换膜应为阴离子交换膜C.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NO2+2e-+H2
9、0 =3H+NO;D.每 2m oi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左室产生的气体X 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1 5.某兴趣小组依据以下方案将K I、Na2s2O3和淀粉溶液混合后,再加入K2s2。8溶液,探 究 反 应 条 件 对 反 应 速 率 的 影 响。已 知 S2O +2 r =I2+2SO;-(慢),2S2O +I2=2 I-+S Q:-(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 K I、Na2s2。3和淀粉溶液混合后,加入K2s2。8溶液,溶液不会立即变蓝实验序号体积/mLK 2 s 2。8溶液K I溶液Na2s2O3 溶液淀粉溶液110.04.04.02.028.04.04.02.0B.当溶
10、液中的Na2s2。3完全耗尽,溶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C.依据上述方案,通过颜色变化出现的快慢,可以说明反应物浓度对速率的影响D.为了确保能观察到颜色变化,Na2s2。3和 K2s2。8初始物质的量的比值应小于216.烟气中的N O 经过0?预处理,再用CaSC)3悬浊液吸收除去。预处理时发生反应:N O(g)+O3(g)N O2(g)+O2(g)o 测得:丫正=维C(N O).C(C)3),&=,C(N C)2 C(O 2),右、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向容积均为2 L 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 O 和0,测得N O 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0.40
11、.60.4 m o l N O0.6 m o l O3A.高温有利于提高容器中NO的平衡转化率B.在温度为7;时,反应在4 m i n内的平均速率:v(O2)=mol L-1-m i n-C.在温度为7;时,对于反应NO(g)+C 3(g)BNO2(g)+O 2(g),k正 3k、逆D.在温度为心时,若向2 L密闭容器中充入0.6 m ol NO、0.4m ol O 3,到达平衡时c(N C)2)小于乙容器中平衡时C(NC)2)17.某固体混合物可能由A l、(N H4)2S O4,M g C l2.F e C l2.A I C I 3中的两种或多种组成,现对该混合物做如下实验,所得现象和有关
12、数据如图所示(气体体积数据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关于该固体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过量浓N a O H14.05 g溶液固体 5.6 0 L气 体 正 体 积 不 变 生 警3 36 L气体-白 色 沉 淀2.9 0 g无明显变化-无 色 溶 液 曳 壁 白 色 沉 淀 连 要”无色溶液 A.一定含有A I,其质量为4.05gB.一定不含F e。?,可能含有M g C l 2和A l。C.一定含有M g C 和F e C l 2D.一定含有(N H J 2 S O 4和MgC,且物质的量相等18.设计如图装置探究稀盐酸中阴、阳离子在电场中的相对迁移速率(已知:C d的金属活动性大于
13、Cu)。恒温下,在垂直的玻璃细管内,先加入c d C L溶液及显色剂,然后小心加入H C 1溶液,在a a 处形成清晰的界面。通电后,可观察到清晰界面缓缓向上移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oA.通电后,可观察到清晰界面缓缓向上移动是C d?+向P t电极迁移的结果B.装置中P t电极附近的p H增大C.一定时间内,如果通过H C 1溶液某一界面的总电量为5.0C,测得H+所迁移的电量为4.1C,说明该H C 1溶液中H+的迁移速率约是C的4.6倍D.如果电源正负极反接,则下端产生大量C U,使界面不再清晰,实验失败19.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很多有用的物质,例如从海水制盐所得到的卤水中可以提取碘。活性
14、炭吸附法是工业提碘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N a N O?平为低温干阑T操作1 4 粗碘金 的赤水 域 降薇浓N a?C O,溶液 稀H?S O,(p I方 案 平 闻 t 鼠 化-粗碘资料显示:pH =2时,N a N C)2溶液只能将氧化为卜,同时生成NO。I2+5 C 12+6 H,O=2 H I O3+1 O H C loA.操作2中的萃取操作会用到的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B.方案甲中,根据L的特性,分离操作1的方法是升华C .反 应 中 每 吸 收3 mo i%转 移5 m o l电 子,离 子 方 程 式 是3 I2+3 c0:=5 F +1 0;+3 C 0,T
15、D.可用C U、酸性K M nO 4等便宜的强氧化剂代替N a N O 22 0.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模拟常压下工业合成氨,并检验氨的生成。Y形管左侧支管中盛有N H4cl与N a N O z的混合溶液,加热后生成N 2及少量N H3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时,点燃a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酒精喷灯B.b处装置可用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代替C.硬质玻璃管中石棉的作用是增大混合气体与铁粉的接触面积D.若d处锥形瓶中溶液变红,则说明硬质玻璃管中有NH3生成2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半径最小,W与Y同主族,X原子最外层电子
16、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火山喷口附近有Z的单质存在,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Q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C.D.XUZHX原子半径:W XZH3PO4+H2SO4+CU3PJ3 溶液滴入Fes。后,溶液变为红色,静置,八 时刻后溶液红色恰好褪去实验iv11mL 0.1 mol/L FeSO4(pH=1)0.5mL 0.1 mol/L KSCN 溶液、1mL 10mol/L HNO3 溶液对比实验iii、iv现象得出结论:该条件下,在.时刻内,HNO,浓度降低后,仍可氧化Fe?+,但不能氧化S C N,实验iv的现象是。III.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绿砒晶体(FeSO4-
17、7H2O)的分解产物。A B C D实验现象:样品完全分解后,A中残留物全部为红棕色固体,D中品红溶液褪色。(6)检验装置A中 残 留 物 的 方 法 是。(7)绿 矶 晶 体 受 热 分 解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25.(13分)一种磁建材料的磨削废料(含锲质量分数约21%)主要成分是铁银合金,还含有铜、钙、镁、硅的氧化物。由该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氢氧化银,工艺流程如下:废料H2so4 H Q滤 渣 黄 钠 铁 矶 渣 滤 渣 CaF?、M gF,滤液Ni(0H 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合金中的银难溶于稀硫酸,“酸溶”时除了加入稀硫酸,还要边搅拌边缓慢加入稀硝酸,反应有N?生成。写出金属
18、镁溶解的离子方程式:。(2)“除铁”时H 2 O 2的作用是;为了证明添加的H 2 O 2已足量,应选择的试剂是(填“铁氟化钾”或“高钵酸钾”)溶 液。黄钠铁帆 N a、F ev(S O 4),“(O H)“具有沉淀颗粒大、沉淀速率快、容易过滤等特点,则尤丁:利:=1:3:2:。(3)“除铜”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4)已知除杂过程在陶瓷容器中进行,N aF的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用量不宜过大 的 原 因 是。(5)1 0 0 k g废料经上述工艺制得N i(O H),固体的质量为3 1 k g,则银回收率的计算式为(6)银 氢 电 池 已 成 为 混 合 动 力 汽 车 的 主
19、要 电 池 类 型,其 工 作 原 理 为:M+N i(O%慧、MH +N i O O H(式 中M为储氢合金)。写出电池放电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 6.(1 5分)氮氧化物治理是环境学家研究的热点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N H3还原法。研究发现N H,还原NO的反应历程如图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A.F e 能降低总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B.总反应为6N O +4 N H 3=5 N 2+6 H 2。C.该反应历程中形成了非极性键和极性键(2)C O还原法。已知有关反应如下:A:C(s)+O2(s)=C O2(g)=-3 93.5 k J mo E1B:CO2(g)+C(
20、s)=2CO(g)%=+172.5kJ-mol-1C:NO和CO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则2NO(g)=N2(g)+O2(g)A H=k J mor,.一定温度下,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Imol NO(g)和Imol CO(g)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达到平衡后,再充入 amol NO(g)和tzmol CO(g),NO的 平 衡 转 化 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气体总压强。(3)甲烷还原法。一定温度下,在2.0L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lmolCH4和2moi N O 2,发生反应:CH4(g)+2NO2(g)C O2(g)+N2(g)+2H
21、2O(g)测得反应时间 与容器内气体总 压 强(p)的变化如表所示。达到平衡时,NO2的 转 化 率 为。若起始时加入3moi CH4和2moi NO,则在该温度下的压强平衡常数Kp=kPa(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为K p,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反应时间0246810p/(100kPa)4.805.445.765.926.006.00(4)电解氧化吸收法。电解O.lmol-LT的NaCl溶液时,溶液中相关成分的质量浓度与电流强度的变化关系如图3。当电流强度为4A时,吸收NO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 O最终转化为NO,)。(5)碱液吸收法。将NO、NO2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备重要的工业原料C
22、a(NC)2),。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O2):(N O)1:1,则会导致 o将氢氧化钠溶液脱硝得到的NaNO2、NaNO3混合液和NaOH溶液分别加到如图4所示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写出A室NO:发生的电极反应式:1.C【解析】A.铝是活泼金属,用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故A错误;B.j r u与 是 质 子 数 均 为92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因此二者互为同位素,故B错误;C.碳纤维是指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碳纤维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D.向煤中加入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处理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23、,故D错误。2.D【解析】A.用铁盐净水是由于铁盐电离产生的Fe3+发生水解反应产生Fe(OH)3胶体,Fe(OH)3胶体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使之形成沉淀,从而具有净水作用,故A正确;B.NH4HCO3易溶于水,能电离产生NH;,NH:中含有植物需要的营养元素氮元素,因此可以对农作物施肥,NH4HCO3属于氮肥,故B正确;C.在被保护的金属上连接一种更活泼的金属,被保护的金属作原电池的正极,活泼的金属为负极首先被氧化腐蚀,这种保护金属的方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因此通常是在被保护的钢铁设备上安装若干镁合金或者锌块,故C正确;D.常温下,铝与浓硫酸发生钝化,钝化
24、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3.A【解析】A.1个D?。、HF分子中都有10个电子,标准状况下,OZmolD2。与HF的混合物中电子数有2NA,故A正确;B.C)与H?O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所得混合物中还含有Cl2,溶液中C、HC1O、CIO-的个数之和小于2NA,故B错误;C.根据题给条件无法计算臭氧的物质的量,因此无法计算质子数,故C错误;D.室温下pH=12的Na2cO3溶液中,由于题干未告知溶液的体积,则无法计算由水电离出的OIK数目,故D错误。4.B【解析】A.钠的过氧化物为Na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但在离子方程式里Na?。?不能拆成离子,故A错误;B.碱性:OH-A1O-NH
25、3-H2O Al(OH)3,向 NH4Al(SO)溶液中加入同浓度的Ba(OH),溶 液,先 生 成 氢 氧 化 铝,再 生 成NIVH?。,最 后 生 成A 10 当(OH-):(A产)3:1时生成氢氧化铝,向NH4Al(SO)溶液中加入同体积同浓度的Ba(OH),溶 液,n(OH-):n(Al3+)=2:l C K)2中C 1元素化合价从+5降到+4,有2 4个C 1原子变价,每转移2 4 m o i电子,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3 0 m o 1,则转移6 m o i电子,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为7.5 m o l,故C正确;D.将 反 应1化学计量数乘以1 2,生成2 4 m o i c I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化学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