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设计.pdf(9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 物理 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备课序号(节数):1节第七章力第1节 力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教学内容第1节 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通过学生亲自实验,体验并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之间的实验,能够进行合作与交流在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和归纳能力体会透过众多的物理现象分析和归纳出本质的认识论的观
2、点体会物理就在身边教学重点、难点力的概念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教学准备两个蹄形磁铁和两个小车、弹簧、篮球、小钢球教学方法教授法、实验法课时数1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教学补充一、创 设 情 景,引入新课 投 影“神州五号”发射时的照片,提 出 问 题:“神州五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 上 天 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 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 个 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
3、义有很大的区别。那 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二、力是什么1.展示并罗列现象用课件上的图展示日常生活中、体育活动中以及工农业生产中与力有 关 的 现 象:(1)日常生活中:手 拍 打 桌 子,左手拍右手(学 生 实 验:左手拍右手、手拍打桌子)。人推车”(学生举例)(2)体 育 运 动 中:足球运动员踢球,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排球运动2员托球,(学生举例)上面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与人有关 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如果没有人是不是就没有力的作用呢?(3)工农业生产中:汽 车 拉 拖 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学生举例)以上的例子都存在力的作用,并且物
4、体是直接接触的。没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力的作用呢?演 示 实 验:磁铁吸引大头针;地球吸引篮球。举例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地球,”2.分析罗列的现象可以从语文的主语、谓 语、宾语的角度来分析。3.归纳总结归纳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有 力 存 在 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挤、打 击、吸 引、举、排斥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 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4.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 受 力 物。学 生 举 例: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巩 固 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 理 解。三、力
5、的作用是相互的从生活中的经验可知道,用手提一桶水时,会感到水桶也同时向下拉 手;用 脚 踢 球 时,脚也会感到疼。为什么我们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3的 同 时,自己也会有受力的感觉呢?1 .实验探究演 示 实 验:(1)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用投影仪演示)把两块蹄形磁铁固定在小车上,让它们的同名磁极相对,将两个小车在水平桌面上靠拢。要求学生注意观察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现象。按住磁铁A,释放磁铁B;按住磁铁B,释放磁铁A;同时释放两个磁铁。现 象 表 明 了,磁 铁 A对 磁 铁 B施加排斥力的同时,磁 铁 B也对磁铁A施加 排 斥 力。(2)两只弹簧互相拉伸让两个弹簧对拉,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表明一个弹簧对
6、另一个弹簧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弹簧的力。学 生 实 验:(1)用手拍桌子。(2)学生两只手互相拍打。问问学生的感 受,分 析 原 因。2.归纳总结一个物体在对别的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别的物体对它施加的 力,因 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学生举例分析:投 影“用手拍桌子”的 图 片,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说明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互为受力物。四、课堂小结4.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知识想知道的?五、布置作业板书设计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用符号F表示。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二、力的作用效果1
7、、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其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它们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的同时又是施力物体教学反思5八年级 物理 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备课序号(节数):1节教学过程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教学内容第2节弹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3.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4.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经历选择材料自制弹簧测力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具有积极探索制作和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意识。2.在使
8、用弹簧测力计时具有保护仪器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弹簧的伸长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的关系2.让学生经历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3.掌握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正确方法。难点:1.形变、弹力 2.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定量关系教学准备相关图片,课件等教学方法归纳法 课 时 数1课时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 教学补充部分6(一)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跳水运动员在跳板上跳水的比赛录象,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进行新课一、弹力演示实验:当用手拉(或压)弹簧时,弹簧受力发生形变,这时,弹簧对手也产生一个拉(或推)的力。举例:跳水运动员向下压跳板时,跳板受压后变弯,发生形变。同时,变弯的跳板也
9、在向上推运动员。师:当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个力的作用。这种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生甲:撑杆跳高运动员在撑杆跳时,将杆压弯,杆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弹力。生乙:我将手中的尺子压弯时,尺子对手有力的作用,这个力也是弹力。生丙:射箭运动员射箭时,将弓拉弯,被拉弯的弓对手也有力的作用,这个力就是弹力。生丁:我将手中的橡皮筋拉长,橡皮筋也会产生弹力。生戊:打篮球时,球与地面挤压(或碰撞),也会产生弹力。师:以上同学都说得很好,生活中产生弹力的例子还很多,例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其实质都是弹力。举例:把手指压在桌面上,手指发生形变,
10、对桌面有一个力(弹力)的作用,同样,桌面发生形变,对手也有力(弹力)的作用,手对桌面的弹力就是压力,而桌面对手的弹力就是支持力。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疑问吗?生:桌面发生形变我们都看不出来。师: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关于物体微形变的演示实验:演示玻璃瓶的形变。找一一只横截面为椭圆的大号墨水瓶,在瓶口所加的橡皮塞中穿入一根两头开口的细玻璃管(半.径1 2m m,长 约 30cm)。向瓶内灌满红水,使水柱在管中有适中的高度,再在管的背面衬以带刻度的白纸板。演示时,先用教鞭(或钢笔杆)轻敲瓶壁,让它发出清脆的响声,(表示玻璃比较硬)。然后用手指沿横截面的短轴方向紧压瓶子。因瓶子受到这样的按压后容积变
11、小,管中水柱明显上升。当放开手后,水柱液面就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再沿瓶横截面的长轴方向压瓶,则由瓶的容积变大,水柱就明显下降。这说明玻璃受力要发生形变的。同理,7桌面受力也是要发生形变的,只是形变很微小我们肉眼看不出来而已。.师:归纳以上例子及实验现象,你可得出什么结沦?生: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一种力,这种力叫弹力。板书: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二、弹簧测力计师:要知道力的大小,我们就要用专门的仪器进行测量,测量力的仪器叫测力计,实验室用的测力计叫弹簧测力计。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师:请一位同学说说弹簧测力计的构造。生:弹簧测力计的构造有:刻度盘、弹簧
12、、指针、挂钩、挂环。师:你观察很仔细、很全面、讲得很好,弹簧测力计主要构造是:刻度盘、弹簧、指针。板书:2.弹簧测力计构造:刻度盘、弹簧、指针师: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生: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就越长。师:这里请大家注意,弹簧受到的拉力能不能无限制地增大?弹簧会不会无限制地伸长?会出现什么情况?生:不会,当拉力增加超过某个限度时,弹簧会被拉断。师:对。弹簧要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弹簧这个特性来量度力的大小的。板书:工作原理: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师:你们还知道哪些测力计?生甲:握力计。生乙:拉力计。师:下面请大家阅
13、读课本的内容弄清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请一位同学说说。生: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方法:(1)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不要测量超过它量程的力;(2)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牛,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3)校零:测力前要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如果有偏差,要调节到两者对准为止;(4)测力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到刻度盘上。8师:说得很好,很全面,下面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针对这只弹簧测力计,再请一位同学说说如何正确使用?生:桌面上这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5 N,不要测量超过5N 重的物体。这只弹簧测力计每一大格表示1 N
14、,每一小格表示0.2N,即分度值是0.2N。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已校零。测力时,要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并让弹簧不要靠在刻度盘上。师:你也说得很好,下面大家思考几个问题?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 N,会出现什么情况?指针如何校零?生甲:如果所测的力超过5 N,弹簧被拉长后不会恢复原状,甚至被拉断。师:正确生乙:如果弹簧测力计不测力时,指针不在零刻线处,只要上下移动指针即可。师:使用前还要上下拉动弹簧,看看弹簧是否靠在刻度盘上或指针是否被刻度盘卡住,如果力的大小是不变的,要等指针稳定后读数才准确,如果力的大小是变化的要抓住瞬间读数。下面分组实验,请用弹簧测力计做测力的小实验:用手拉
15、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指到IN、5N、10N,感受.一下IN、5N、10N的力有多大。把一根头发拴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用力拉头发,读出头发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互相拉,看看谁的拉力大些,想想为什么?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检查,督促每个学生动手、参与。师:请各组把你们所测的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两个弹簧测力计对拉时拉力大小互相交流一下,看看有什么发现。生甲:交流后得出:不同组头发被拉断时拉力不同。师:正确,因为不因人的头发硬度不同。生乙:交流后得出:两个弹簧秤对拉,稳定时拉力大小相同。师:正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乙: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是相等的。师
16、:你对力的概念掌握很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下面请大家将课前准备好的器材摆在桌面上,制作橡皮筋测力计。比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发现问题可及时提出来。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检查,指导。生:老师,手边没有IN、2N、3N的重物,怎么标刻度线?师:可以用硬币,这时的刻度不是IN、2N:3N而是一个硬币重,两个硬币重当然,也可以用标准的弹簧测力计来与橡皮筋测力测互拉(平行于刻度板一条直9线互拉),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作刻度为了增大橡皮筋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可以把几根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生:为什么橡皮筋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师:因为橡皮筋越拉长,直径越小,伸长与弹力不成正比。请做好的同学拿到讲台上,请代表
17、上台评比。学生代表上台评比,比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教师将获奖的橡皮筋测力计保存在实验室,并向每人颁发奖品,以示鼓励,请全班同学掌声祝贺。【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学会制作橡皮筋测力计,学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弹力。师:你归纳得很好,很全面,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师:下面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第二节弹力一、弹力因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二、弹簧测力计1、构造2、使用方法教学反思10八年级 物理学科电子备课设计方案备课序号(节数):1 节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教学内容第3节
18、 重 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 .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3 .知道重心的概念.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培养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2 .通过探究了解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培养一定的实验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3 .通过了解重垂线及重心的应用,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通 过 课 堂 上 的 观 察 分 析 活 动,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2 .通 过 了 解 生 活 实 际 中 物 理 知 识 的 应 用,增 强 学 习 物 理、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教 学 重 点、难点重 点:重
19、力的概念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 g.难 点:重力的方向.教学准备钩码、弹簧测力计、重垂线、粗细均匀的木棒、方形薄板、木球、投影仪.教学方法探究发、教授法课时数1课时11教学过程教师教学活动与学生学习活动教学补充部分教学过程 师 同学们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然后交流实验的情况.(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学生的活动)生 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生 每一次测出的重力与其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比值大约是 9.8.生 实验结果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师 我们用G表示重力,g表示重力和质量的比值,同学们实验的结论
20、就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请大家自己表示出来,(一名同学板演)并说明单位是什么.师 向学生说明g的单位可根据重力G(N)和质量m(kg)的单位得出:g=9.8 N/kg.在使用公式G=m g 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用kg.重力(G)的单位必须用N.粗略计算时,g的值可取1 0 N/kg.投影练 习 1.一块钢锭的质量是4 t,计算它所受到的重力.练习2.质 量 是 5 0 g的鸡蛋,重是多少牛(取g=1 0 N/kg)?练习3.根据自己的体重,估算受到的重力的大小.(学生练习,两名同学板演,最后教师讲评)师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质量称为重量.同学们应注意区别.3.重力的方向 师 同学们已
21、经了解了一切物体在失去支持时都要落到地面,演示(1)观察拿在手中的小球自由下落的方向.(2)用一根线把物体悬挂起来,观察静止时线的方向.师 小球受重力自由下落时的方向及悬挂的物体受重力作用使悬线下垂的方向便是重力的方向,这一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演示(1)两条重垂线的方向.它们方向是否相同?(2)重垂线与水平桌面的方向是否垂直?(3)重垂线与斜面的方向是否垂直?生 两条重垂线的方向平行,重垂线的方向与水平面垂直,与斜面不垂直.师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能说垂直向下.师 现在请同学们利用重垂线检查我们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窗台及课桌面是否水平.说说你们检查的结果和根据
22、.生 如果重垂线和墙壁是平行的,说明墙壁竖直,如果重垂线和桌面及窗台是垂直的,则说明桌面和窗台是水平的.生 建筑工人之所以用重垂线来检查所砌的墙是否竖直,就是因为重垂线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生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由于重力的作用可以站得很稳,但地球是圆形的,在我们“脚下”的人,好像脚是朝上的,他们也能站得稳,为什么呢?想想议议12 师 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生 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或物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对于他们所处的位置来说都是竖直向下的.因为地球是圆形,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上的“下”实际都指向了地球的中心,因此我们所说的竖直向下的“下”指的是指向“地心”.生 指向地心的
23、方向叫“向下”,背离地心的方向就应该叫做“向上”.师 同学们分析得非常好,正因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人们都受到地球指向地心的重力作用,所以各个地方的人们都能安然无恙地生活在地球表面.4.重心 师(出示一根粉笔)问:这根粉笔受不受重力的作用?生 地球附近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粉笔也受重力.师 将一根粉笔分成几段后.各段粉笔受不受重力?生 将粉笔分成几段后,每一小段粉笔仍然受重力作用,物体的每一部分都会受到地球的吸引作用.师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成是集中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如何确定物体的重心呢?生 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认为集中在重心,所以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
24、点,生 重力的作用线一定通过重心,所以可以用类似重垂线的悬挂法确定物体的重心.师 请同学们确定一块方形薄板的重心,并交流自己的做法.(学生操作,然后交流)生 先用细绳系住木板的一点悬挂起来,沿着细绳的方向在木板上画出一条线;再用细绳系住木板的另一个点悬挂起来.按刚才的方法在木板上画出另一条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这个木板的重心.师 物体的重心位置和物体的形状、材料是否均匀有关,用悬挂法可以确定各种物体的重心.一般材料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就是这一物体的几何中心.(出示粗细均匀的细木棒和木球)如这两种物体的重心在哪儿?生 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木棒的中点,均匀圆木球的重心在它的球心.师 如将一
25、粗细均匀的长棒从中间弯折成9 0 角,重心还在棒的中点吗?重心在哪儿?生 弯折后重心不在棒上,重心的位置可以用悬挂法确定.想想议议 师 请同学们双脚分开站好,大家一定能很稳地站在地面上,如果身体的各个部位都不动,只让你抬起一只脚,还能站稳吗?试一试,根据自己的体验讨论“不倒翁”为什么不倒.走钢丝的演员为什么要握一根长杆?(同学们试验、讨论,然后交流)生 如果身体不动,抬起一只脚后就站不住,要想一只脚稳,身体就必须倾斜,身体倾斜时,人体的重心位置也会跟着移动.生 走钢丝的演员的重心位置必须落在钢丝上时才不会倾倒.生 人走路,脚下不稳时会自然地伸开双臂保持平衡,因此我觉得走钢丝的演员手握一根长杆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物理 下册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