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教材答案.pdf





《高三生物复习教材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复习教材答案.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生物答案一、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新题:1-5:DCBBD,6-10:ABBBB,11-15:AB(ABC)DA,16-17:AD18.(1)浅、淀粉、I(2)深、还原糖、II(3)加快、加快19.(1)B(2)单糖 麦芽糖(3)磷脂和胆固醇(4)糖蛋白经典老题:1-5:B DDBD 6-10:,ACC AB,11-14:(BC)DDC1 5:还原糖的产生是酶作用的结果,70时酶具有最适催化效果(2)不含淀粉酶实验原理:淀粉酶水解淀粉产生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实验步骤:第二步:等量淀粉溶液第三步:等量斐林试剂第四步:沸水浴加热l2min实验结果:A 管砖红色,B 管蓝色
2、(4)唾液淀粉酶 代谢变化是:氧化分解为CO2、及释放能量;合成糖原(肝糖原、肌糖原);转变成非糖物质(脂肪、某些非必需氨基酸)二、细胞的结构及功能新题:1-5:DB(CD)BD,6-9:A(CD)ACD,11-15:CBBDC16.(1)不断减少,不断增加,细 胞 代 谢(2)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原料,呼吸,能量(3)肝细胞已经受损死亡(4)选择透过性。17.(1)原核 无核膜(无成形细胞核)(2)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膜(3)纤维素 8、10、1R 12经典老题:1-5:AC BAA,6-10:A CCC(ABD),11-13:BA(CD),三、酶专题新题:1-5:BCBCD6.取3 支试管
3、各加入等量且适量的电。2溶液,放入37七恒温水浴锅中保温适当时间分别向上述3 支试管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蒸福水、FeCb溶液和氧化氢酶溶液观察各管中释放气泡的快慢观察记录三只试管里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加酶溶液的试管、加 FeCh溶液的试管、加蒸储水的试管;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 加 FeCb溶液的试管;在此温度下,FeCh催化作用加快,过氧化氢酶因高温而失去了活性7.(1)溶液试管蔗糖溶液淀粉溶液蔗糖酶溶液唾液淀粉酶溶液甲+乙+丙+T+(2)混匀,37恒温,K浴一段时间;取出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混匀,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3)含有蔗糖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甲
4、),以及含有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试管乙)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其他试管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4)(哺乳动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5)20 低于酶的最适温度,酶活性低,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少。8.I.(1)A 和 C(2 分)C(2 分)淀粉酶在40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4 分)E (2 分)酶 失 活(2 分)(2)剩余的淀粉遇 碘 变 蓝(3)在 20和 100之间每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它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答碘液或答斑氏试剂或答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I I.病虫害对西瓜产生影响的研究(3 分
5、)(本题答案有多种,只要合理就给分)经典老题:1-5:ABACC,6.(8 分(1)在该实验中,只有在恒温的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1分,37是唾液淀粉酶起作用的适宜温度(2 分。(2)淀粉已完全分解(1 分。(3)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1分。(4)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 值&8(2 分),高于或低于此pH 时,酶活性逐渐降低(1分。四、生物的新陈代谢物质运输新题:1-5.BDDBC 6-10DABDC 11-15ACABD 16-17:BB18.不能 该部位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等于输出量与积累量之和,只考虑B 曲线只能得到积累量的数据,积累量不等于吸收量低 主动运输 减少 主动运输
6、需要能量,缺氧时根细胞呼吸作用降低,产生能量减少 能 不 同 相 同 成 熟 区经典老题:1-5:CCBDB,6-8:DAD,9.(8 分(1)渗出,变小;(2)不变,2 摩尔/升的蔗糖溶液,清水;(3)乙二醇,降低;(4)大型液泡。10.(8 分)(1)主 动 运 输 K+的吸收速率随氧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能量根部细胞膜上运输 K+的载体数量,(2)10到最适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最适温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C a 或 FeATP+呼吸作用+光合作用1-6 BBBDcD7.(1)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2)温度较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较弱,产生的CO2较少 c-d 段光照的
7、增强,光合作用增强,消耗大量的CO?,所以CO?浓度急剧下降 升高(3)延 长 光 照 时 间 增 加 光 照 强 度 加 CO2浓度(任选两个)8-12D ADCC 13-17ADDBC 18.-23BBBB(ABD)D24(1)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2)温度较低,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呼吸较弱,产生的CO2较少 c-d 段光照的增强,光合作用增强,消耗大量的CO2,所以CO?浓度急剧下降 升高(3)延 长 光 照 时 间 增 加 光 照 强 度 加 CO2浓度(任选两个)25.B2 6.无氧呼吸旺盛,有氧呼吸微弱,无氧呼吸逐渐被抑制、有氧呼吸越来越旺盛1.5倍27.A28.(1)19:00、5:
8、00 10:00、15:00(每格 1 分)(2)b(1 分)(3)中午光照强烈,为减少体内水分散失,气孔关闭,通过气孔进入的CO 2量减少(2分)(4)在 1。:0015:00之间,光合作用速度为负值,其余时间为正值.(2 分)abc(1 分)29.B30.1)结合型叶绿素含量降低(2)酒精(丙酮)、碳酸钙、石英砂(二氧化硅)基本不变(3)a 10月 1 日的光合建率低。中叶绿体类囊体膜结构破坏31 I 光照强度 水分土壤含水量在40%60%合理密植32.1.(I)C 5;深 光照强度、空气中CO2含量;ATP、NADPH(H);氮(N);蛋白质;核酸(3)温度33.(1 )C O 2浓度、
9、温度、无机盐、水 分(至 少 2 个)(2)遗传物质(遗传特性、D N A、基 因)(3)温度过高,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速率因而降低(4)b 点左移,c 点 右 上 移(2 分)(5)合理密植、间作等五、细胞的生命历程新题:1-5:ACCBC,6-10:(CD)(BC)ADD,11-15:ACCDB,16-20:C(AC)DCB21-25:C(BD)BBC,26:C27.(1)胰 蛋 白 酶(2)胰 岛 B,胰 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胰岛素基因的表达)(4)能细胞核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细胞核的全能性)28.(1)不遵循,控制这两对相
10、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2)AbDsabd或 Abd、abD(3)A、a、b、b、D、d(4)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5)aabbdds aaBBdd、AabbDd、AaBBDd经典老题:1-5:D DADD,6-10:D BAAB,11-15:CDCAC,16-20:D A CAD21-24:C D(ABC)D,25.(1)288(2)827.(13分(1)DNA复制(或染色体复制)S 着丝点分裂(2)乙,丙 甲(3)8 1 :2 减数第一次 后 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必修二:遗传与变异一、遗传因子的发现新题:1-5:DABCA,6-10:ABB DC,11-12:DB1
11、3.答案:(1)乙 乔 化(2)DdHh ddhh(3)4 1 :1 :1 :1(4)蟠 桃(Hh)自交 或蟠桃和蟠桃杂交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2:1 表现型为蟠桃和园桃,比例3:114.(1)青(2)性状分离,3:1 (3)1/2,测交,F1相关的基因组成(4)金 定(5)统计学,基因分离15.(1)(种类)不同,合 成 终 止(或翻译终止)(2)有短:无葡=1:3(或有篙:有产富糖昔、无氟:无产匐糖苔、无短=1:1:2)(3)3/64(4)AABBEExAAbbee-AABbEe一后代中没有符合要求的 aaB_E_或aabbE_的个体。16.常 从表格数据可判断油耳为显性性状。假设基因位
12、于性染色体上,油耳父亲(XAY)的 女 儿(XAX)不能表现为干耳性状,与第一、二组的调查结果不符,所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 3/8 只有Aax A a的后代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而第一组的双亲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 体细胞突变17.4 AaBb AaBB AABb AABB(每空 2 分 共 10 分)18.(1)显 微 镜(2)株型、果形、果皮毛,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都是杂合的;株型、果 形(2分),只有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杂合的(1分)(3)高株圆果无毛(1分)。因为无性繁殖不经过减数分裂,而是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完成的19.(1)BbTt 雌雄同株异花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13、 9:3:4。(2)bbn bbtt(3)bbTt bbtt20.a b AB,::-:一 A B a b(1)a b AB-1-一 (2)X 常 刚毛性状与性别有关且每种刚毛性状雌雄均有(或:交叉遗传).空XYEe 1 S(3)这只雄蝇与正常雌蝇杂交.F:互 交(或:F.雄蝇与正常雄蝇杂交)统 计 中 雄 蝇 所 占 比 例(或统计F:中雌雄蝇比例)结果预测:I.F:中雄蝇占13(或巨中雌:雄=2:1)II.巨中雄蝇占的比例介于1 3至1 2之 间(或 中 雌:雄 在1:1:1之间)III.F、中雄蝇占1 2(或F、中雌:堆=1:121答案:(18分)(1)DNA和组蛋白 DNA序列(2)非
14、 同 源(两对)抗螟非糯性 4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PBBP BbP BBx bbP Bbx bb抗螟不抗螟11抗螟1抗螟不抗螟抗螟bb螟1BB抗螟不抗螟:1F)BB Bb bb抗 螟 抗 螟 不 抗 螟1 :或 F,2BB抗螟F,Bb抗1若A均抗螟,说明该水稻为纯合子。反之,则为杂合子若A均抗螟,说明该水稻(4)选取的F2是抗稻瘟病纯合子 抗螟基因与康稻瘟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经典老题:1-2:CBD3.(1)测交,1:1:1:1;(2)核桃状:豌豆状=2:1;(3)80;(4)6,l/414.(1)AABB Xaabb F|AaBb x1aabbF AaBb(1 分)AaBb:Aab
15、b:aaBb:aabb(2 分)1 :1 :1 :1前一个实验是进行测交,后一个实验让R进 行 自 交(2分。(2)选择黄色非糯玉米为母本,白色糯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获 得F,(2分)。在以为既母本,白色糯玉米为父本进行杂交(2分),获得的杂交后代中就会有抗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2分)。或答:AABB?x a aabbFj AaBb?x 3 aabbF,AaBb(2 分)AaBb:Aabb:aaBb:aabb(2 分)第二次杂交后代中就会有抗除草剂的白色糯玉米(2 分(3)突 变(1 分;DNA(1分;(4)秋水仙素(1 分;20(1分);一 致(1 分);不 一 致(1 分;运 载 体(1 分
16、;限制性内切酶(1 分);标 记 基 因(1分);植物组织培养(2 分。二、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及伴性遗传1、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新题:1-5:CCDB(AC),6-7:BD8.标记基因;原癌基因(2)aaBB;AaBB、AaBb;12/16(3/4);4/1 6(1/4)(3)雄性(8);xBY、xbY9.(1)6,4,(2)黑色,灰色,(3)AaZBW,AaZBZB,(4)AaZbW,AaZBZb,3:3:2.经典老题:2、人类遗传病新题:1-5:ADADB,6-10:BAADD11.(1)常 若尸在X 染色体上,女孩应全部为A 型血。若尸只在Y 染色体上,女孩应全部为O 型血(2)胎儿红细胞
17、表面A 抗原 不一定 记忆细胞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症的)血 型 抗 体(3)/12.Y 染色体遗传和x 染色体隐性遗传X 染 色 体 显 性 1/40000 10 002/40 000 X*X0、29 997/40 000 XX(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AA、Aa、aa13.【答案】(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伴 X 显性遗传(3)1/1296 1/36 014.(1)A D(2)1/4 aaXBY 8(3)2/3 1/8 7/2415.(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3)AAXBY,1 /3 或 AaXBY,2/3(4)1/60000 和 1/2001/60000和 0优
18、先选择生育女孩16.【答案】:(1)见右图(2)母 亲 减 数 第 二 次(3)不会 1/4(4)24父亲XBY 0XBXb母亲XbXbY儿子17:答案:1、(1)控制C O 2的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2)耐 受 型(雌)X 敏感型(雄)2、(1)X 3(2)n XNXN XNXn(3)N 1/1118.(1)所以条带1应该代表基因A 条 带 2应该代表基因a.2-5的基因型分别为:热、AA、(2)由图乙可知,3 和 4 的基因型为AA、A A,其 子 代 10应 为 A A,但从图乙可得1Q为A a,所 以 1。个体与父母3、4 不符,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结果.(3)由图乙可知9 的基因型为
19、A A,所以其与任何人结婚所生的孩子都是正常的其患病的概率为。经典老题:1-2:BA3.(8 分(1)II-2;(2)I;(3)11-1;(4)不一定。例如母本为 XXa,父本为XaY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O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OX。,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三、基因的本质新 题 1-7:CBCCBDA 8.分裂期 分裂间期 209.(1)9 4(2)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全 部 感 病(或 非 糯 感 病)HHrr抗病和感病(或非糯抗病和非糯感病)HHRR HHRr HHrr(3)基因突变HHRr10.答 案(1)多;N H C L (2)3;I s 2;半 保 留 复 制(3
20、)B;半保留 不能没有变化;轻 经典老题:1-3:DC D4(10分)(1)15N母 链(3 分),14N新 链(3 分)。(2)见图(4 分)四、基因的表达新题:1-5:DCB(ABC)D,6-10:(BD)C(ABD)DA,11-14:DBAC15(l)ATP、核糖核昔酸、酶(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3)核 DNA(细胞核)(4)会16.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和 RNA聚合酶 1/4(4)3/417.(1)浆 DNA 核孔 m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一个密码予,mRNA携带的特定的信息以特定的密码子的形式存在。每一种tRNA上的一端运载一种特定的氨基酸,另一端有三个特定的碱基(反
21、密码子)。tRNA的反密码子通过和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将各种氨基酸按照mRNA携带的信息(密码子)合成特定结构的蛋白质。(2)主要由细胞内的线粒体产生。(3)核仁。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仁被破坏,不能形成核糖体,抗体蛋白的合成不能正常进行。18.(1)GGU,一一GGUGACUGGCCACTGACC(2)核糖体上的mRNA上 的 结 合 于 移 动 Fe3+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3)mRNA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4)CA经典老题:1-5:DC ADC,6-ll:C C B B(ABD)B,五、可遗传变异及育种可遗传变异:新题:1-5:C(AD)CCB,6-7:BC经典老题:1-4:A
22、ADA,5.(7分)(1)GTA/C A T或 是 GTGCAC(2)不 一 定(2 分)。原因是当或中的第三对碱基发生A T f T C 或 G C-A -T变化后,产生的遗传密码为C A C 或 CAU,仍然是组氨酸的密码子,因而不影响产生正常血红蛋白(3 分)育种:新题:1-5:CDB(BCD)B,6:D7.(1)步 骤:、二 倍 体 植 株(rrYyM m)自交得种子 、从自交后代中选择白色单型的二倍体植株,并 收 获 其 种 子(甲);、播 种 种 子 甲,长出的植株秋水仙色 处 理 得 四 倍 体 并 收 获 种 子(乙);、播种甲乙两种种子,杂 交,得到白色块根、单果型。(2)不
23、一定 因 为 表 现 型 为 红 色 块 根、复 果 型 的 植 株 有 多 种 基 因 型,其中只有RrYyMm或RryyMm的植株自交后代才能出现基因型为rryymm的二倍体植株。8.(1)限 制 酶(或 限 制 性 内 切 酶);运 载 体(或 质 粒)29(3)内含子;5000;外显子 基 因 突 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5)组合 一:BbDdO(或 B bD dxB bD d)组合 二:Bbdd、bbdd(或 Bbddxbbdd)组 合 三:BbDDs BbDds Bbdd(或 BbDDxBbDD、BbDdxBbDD、BbDDxBbdd、)8/99.(1)生殖 根 尖(茎 尖)(3
24、)1910.(1)4 aaBb杂 交(有 性 生 殖)醋 酸 洋 红(龙 胆 紫、碱性)没有同源染色体配对的现象矮 生 红 果:矮生黄果=3:1全能性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变异 13或11 正常或矮生 Y Y突变体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改变比X突 变 体 可 能 更 多(或:X突变体的蛋白质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改变,Y突变体的蛋白质氨基酸序列可能从第一个氨基酸后都改变)答 案1:b.通过转基因技术,一 是 抑 制 正 常 植 株A基因的表达,二 是 使A基因在矮 生 植 株 中 过 量 表 达c.测定两个实验组植株的赤霉素含量和株高答 案2:b.通过转基因技术,抑 制 正 常 植 株A基因的表达,测定其
25、赤霉素含量和株高c.通过转基因技术,使A基因在矮生植株中过量表达,测定其赤霉素含量和株高 与对照比较,正 常 植 株 在A基因表达被抑制后,赤霉素含量降低,株高降低;与对照比较,A基因在矮生植株中过量表达后,赤霉素含量增加,株高增加11 .【答 案】I 显 性 隐 性 表 现 型 为 棕 色、低酚(2)AaBB aaBb不发生性状分离或全为棕色棉或没有出现白色棉II茎 尖、根尖 不 含 病 毒 有 机 物 植 物 激 素 外 植 体 消 毒 不 彻 底培养基中生长素类物质和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用量的比值偏低12.1:答案:(1)100%75%(2)B A 15/1613.(1)单倍体(2)诱发基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复习 教材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