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教学教案【3篇】.docx
《小学课文教学教案【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文教学教案【3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课文教学教案【3篇】小学课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生字新词。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心理活动的。4.了解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例。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盼”这一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袖、篷、缩”等15个生字,理解新出现的词语。2.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课文中心思想。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谜底。“一件小花衣,真是好稀奇。太阳出来不能穿,下雨穿上最神气。”(雨衣)2.雨衣图片教师解题:我们
2、课文的题目是什么,大家读一下。你有没有“盼”过某些事情?把你盼望的事情和同位说一说。课文中的故事和雨衣有关,学习了课文,我们就知道是谁在盼,盼什么,愿望实现了吗?(板书:16.盼)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铁凝,是一位女作家,195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赵县,河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75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著作有玫瑰门、大浴女、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等100余篇、部,作品曾6次获包括“鲁迅文学奖”在内的文学奖。由铁凝编剧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以及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部分作品已译成英、俄、德、法、日、韩、西班牙、丹麦、挪威、越南等多国文字。二
3、、检查预习,纠正指导1.认读书写生字。重点指导:(1)“筒”与“桶”在用法上要区别;(2)“篷”与“蓬”字形区别,意义不同;(3)指导书写“嚷、酱、唇”等生字。2.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喧闹:喧哗热闹。理直气壮: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三、理清段落,概括大意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盼”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全篇
4、课文都是讲一个小朋友盼望下雨穿新雨衣的事情,所以以“盼”为题目。文中“妈妈送我新雨衣”“下雨没能穿雨衣”“终于穿上了雨衣”等情节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围绕“盼”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妈妈送“我”新雨衣。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盼望下雨。第三部分(第417自然段):写尽管下雨还是未能如愿。第四部分(第1821自然段):写“我”终于穿上雨衣。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段落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对学生有道理的分段方法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四、朗读课文,体会心理1.找出自己喜欢的部
5、分读一读,读完后想一想,这段文字是围绕什么意思写的。2.分角色用相应的语气读一读蕾蕾和妈妈对话的部分,体会这两个人物此时的心理活动。3.你自己认为哪一部分写得,读给同桌听一听。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逐段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领悟围绕中心意思,掌握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的写法。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并简单说说文中的蕾蕾盼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她在盼?引导学习课文。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一)第一部分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妈妈送给我一件新雨衣,再写我在晴天里迫不及待地穿上新雨衣。)(板书
6、:妈妈送我新雨衣)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我十分喜欢新雨衣?为了穿新雨衣我做了什么傻事?(戴上雨帽,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穿上雨衣热了一身汗)3.“你疯啦?”说明什么?(妈妈对蕾蕾的做法非常不理解。从侧面也看出蕾蕾的做法出人意料,同时说明蕾蕾太盼望穿雨衣了。)(二)第二部分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每天都在想,盼着下雨。(板书: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三)第三部分1.默读第三段,思考:从全段来看,围绕什么中心意思来写的?(板书: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2.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讨论回答问题。(1)作者认为什么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下雨天,穿上新雨衣到外
7、面去。)(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我为什么这么兴奋?(外面在下雨,我可以穿上雨衣到外面去玩了。)(3)填空后,体会作者的心情。(学生完成后先提问,然后出示答案)我兴奋地跑进楼门,妈妈让我_(准备听英语讲座)还差半小时,妈妈让我_(休息一会儿)我想去买酱油,妈妈说_(她已经买了)我说炖肉需要很多酱油,妈妈说_(她没说要炖肉)我说爸爸说要炖肉,妈妈_(不相信)(4)“我”把雨打玻璃窗说成“敲着鼓点”可以看出什么?(雨对“我”的吸引力非常大,为我带来难以抑制的激动。)(5)“我”为什么盼着雨停下来?(让雨留到明天再下,因为今天“我”没机会出去了。)(四)第四部分1.“我的
8、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是因为什么?(没想到又下雨了,“我”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这真是意外的惊喜。)2.“我”这次为什么会“理直气壮”?(妈妈没有理由不让“我”穿雨衣了。)3.“小心翼翼”是因为什么?(怕弄坏了新雨衣)4.读课文最后一段话,你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兴奋、满足、高兴)(板书: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三、整体回顾,体会写法(一)出示问题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通过哪些事例来写“盼”的?2.课文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这一心理活动?选出你认为最生动的两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二)学生汇报,教师指导1.学生汇报课件第一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通过以下事例来写出我的“盼”
9、(1)晴天穿雨衣,热了一身汗。(2)“我”每天盼着变天。(3)看外面下雨,“我”想找借口出去,穿穿新雨衣。(4)“我”盼着今天的雨留到明天再下,那样就可以穿新雨衣了。(5)看见雨点落在许多马路、小杨树上的样子想象出雨点落在新雨衣上的样子。2.学生汇报课件第二题,师生评价,教师指导:课文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1)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还是留到明天吧。(2)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四、畅谈收获,课下练笔1.请同学们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2.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一个急切盼望下雨,一心想穿上新雨衣的孩子
10、。课文围绕“盼”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好几个事例来写。我们也要学习这种写法,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3.课下,请同学们从下面的意思中选一个,并以此为中心写一段话。(板书: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板书设计:16.盼妈妈送我新雨衣天天盼下雨,想穿新雨衣虽然下雨了,但是没如愿雨天帮助我,穿上新雨衣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小学课文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
11、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2.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诗句描绘的景色。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当时的感情。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懂浪淘沙,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意境。2.培养学生热爱黄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这节课我们要到黄河边上,去听听黄河的涛声,去看看黄河的气势。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作的诗浪淘沙。(板书:浪淘沙)二、自主学习(一)在学古诗之前,请同学来回顾一下古诗的学习方法。解诗题,知作者诵古诗抓字眼,明诗意;理解大意品意境
12、,悟感情。(二)自学提纲1.“浪淘沙”怎样理解?互相交流资料,了解作者刘禹锡。2.将古诗读正确、流利。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九曲:簸:天涯:直上:4.结合重点词语说说古诗大意。三、合作学习1.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是其中的一首。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豪气,白居易因而称他“诗豪”。2.指名朗读古诗。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天涯:天边。直上:一直到达。4.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适
13、时板书:黄河雄伟壮美的景象)5.课文配套图片借用图片理解。四、质疑探究1.【出示课件6】“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品读,深化理解。牵牛织女:指牛郎星和织女星。神话传说中把它们说成牛郎和织女两个人。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在鹊桥上相会一次。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篇 小学 课文 教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