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讲义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讲义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讲义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讲义教案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讲义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2.了解劳动时的动态规律,初步学习画人物动态的方法。3.在创作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人物动态的画法。难点:劳动场景的美感表现。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资料等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1)教师用播放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展示各行各业人们辛勤工作的画面。启发学生:你们平时都参加过哪些
2、劳动?需要使用哪些工具?当时的心情怎样?(2)学生回忆并交流。2.欣赏感受。(1)教师用课件出示作品夯歌,请学生欣赏讨论:作品中的人物在干什么?他们的劳动动作有什么特点?(2)教师小结:人在劳动时产生了有规律、有节奏的优美动态。(3)小组活动:在小组内欣赏其他绘画作品,分析交流作品中各种劳动动态及特点。3.研究体验。(1)设问:人在劳动时身体各部位是如何保持平衡的?(2)体验:同桌互相模拟动态并观察分析身体各部位的变化,寻找规律。(3)展示:教师用课件演示人体劳动时的动作变化和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平衡关系。(4)小结:任何动态都有他的动态特点,头、躯干和四肢之间相互配合,发生位置关系。人在活动时
3、都有身体的活动趋向,从而身体产生了不同趋向的线,这就是动态线。绘画时抓住表现出动态趋向的动态线,就很容易表达动态。4.尝试练习。(1)作业要求:用记号笔尝试描绘各种劳动的动态。(2)提出建议:人体活动时肩胛线和骨盆线倾斜呈相反状,可以参考书中的动态线范例。5.作品交流。展示学生作品,师生共同评价。评价建议:作品是否表现了劳动时的动态?线条是否流畅、肯定?6.课外拓展。观察各种劳动的场景,用速写的形式记录各种劳动动态。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记号笔、油画棒、水粉画颜料等(教师)有关劳动场景的课件资料等教学过程1.欣赏体会。(1)欣赏作品拾穗,分析作品中人物和背景之间的关系。(2)教师小结:选择劳
4、动中最典型的动作和周围的环境可以使画面达到传神的效果。2.讨论研究。(1)小组活动:欣赏学生作品,分析作品是抓住劳动中哪些最典型的动作和环境来表现主题的?作品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你认为这些作品哪些地方处理得特别好?(2)汇报交流,教师小结。3.创作表现。(1)提出要求:画一画自己从事过的某种劳动。(2)教师建议:除画出自己劳动时最典型的动态外,还要画出当时使用的工具以及周围的环境等。色彩的使用也应突出主题。4.展示评价。(1)学生展示作品,交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2)同学互评,教师小结。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讲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人物在劳动中的动态美,激发热爱劳动的情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劳动教育 课程 讲义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