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docx(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对中国历史的学习中,教师经常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这属于教学原则中的()。 A启发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2古代希腊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对话而著称的大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苏格拉底3我国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制 D班级授课制4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的是()。 A管理 B德育 C教学 D服务5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或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
2、于教学法中的()。 A实验法 B演示法 C引导法 D参观法6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一般是由学生完毕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测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这种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正式评价 D非正式评价7“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教师经常用这首诗鼓励学生爱惜时光、努力学习。这种行为属于意志品质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8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时也有类似的反映,这是()。 A条件反射的消退 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 D条件反射的习得9“抱负和未来”是人
3、生()阶段的重要特性。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10“心不在焉,则黑自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11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别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场依存型占优势 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 D内倾型12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乐意学习,这符合桑代克提出的()。 A准备律 B练习律 C效果律 D强化律13人们在保持知识时采用各种记忆术,实际是应用了记忆的()。 A精细加工策略 B多重编码 C过度学习 D人为增长线索14在出现意外或碰到危险的情
4、况下所表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 A应激 B激情 C恐惊 D焦急15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A辩证分析问题能力、发明能力和实践能力 B团队合作能力、发明能力和实践能力 C沟通能力、发明能力和实践能力 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16意志行为准备阶段的重要任务是()。 A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 B克服那些妨碍达成既定目的的动机和行为 C不断审阅行动计划 D坚定地执行既定的计划17冷水刺激皮肤后,微温的水就会感到热;吃苦药之后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这些现象为()。 A感觉的互相作用 B继时对比 C异时对
5、比 D同时对比18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初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的是()。 A蔡元培 B席勒 C王国维 D斯宾塞19中学生可以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这些知识属于()。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条件性知识 D保护性知识20“人是由于哭了才发愁由于动手打了才气愤,由于发抖才胆怯”,这是()的观点。 A情绪的外周理论 B情绪的丘脑理论 C情绪的认知理论 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21下列学制中,重要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是()。 A分支学制 B多轨学制 C单轨学制 D双轨学制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性是以
6、学生的积极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独立完毕作业。23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的,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24接受学习不也许是故意义学习。25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三、筒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6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27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性。28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29筒述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材料小萌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日“自我放松”。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
7、什么限度就没太多想了。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她觉得自己缺少学习数学的能力,不乐旨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特别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也许学好数学了。问题: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小萌在学习中碰到了哪些问题。31材料某中学有位新上任的语文老师,她对教学非常认真负责,也经常积极向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还看了许多教学视频。但令她苦恼的是,尽管她将那些教师的成功教学经验与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却总是不太好。问题:请运用教育学的有关原理对此材料进行分析,说说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8、1B【解析】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规定教师充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融会贯通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D【解析】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善于雄辩,常与青年智者进行问答对话,他的教育方式被誉为“产婆术”。3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将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和知识限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安排教师有计划地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目前,我国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4C【解析】教学在学校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
9、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途径,在整个学校教育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5B【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用现代化视听等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所使用的工具可分为以下四类:实物、模型、标本、图片的演示;图表、示意图、地图的演示;幻灯、电影、录像的演示;实验演示。专家点拨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历年考试中的重中之重,除了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还也许以辨析题、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出现,所占分值较大。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都是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考生要熟记其概念及其运用
10、规定。6A【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善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涉及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形成性评价可以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7D【解析】自制性就是一个人自己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品质特性。而题干中所述正是意志品质的自制性。8B【解析】人们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映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映,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泛化。借助于泛化,可以把已有的学习经验扩展到新的学习情境,从而扩大学习范围。9C【解析】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
11、成熟的时期,大多数青年对世界、事业、人生和自己都也许有较清楚的进一步的思考,形成相对系统和稳定的见解,并对自己的未来做出重要的选择。10C【解析】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和集中性,是高级心理活动的条件。人的心理活动离不开注意,假如对事物不加注意,就会产生“心不在焉,则黑白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的现象。11A【解析】场依存型认知风格是指对事物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场依存型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边的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专家点拨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是
12、学生在认知方式土的差异。这两个概念最初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对知觉的研究。场独立型占优势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经常运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更擅长。场依存型占优势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一般对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更感爱好。12C【解析】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规律。在学习的过程中,假如其他条件相同,在学习者对刺激情境做出特定的反映之后可以获得满意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增强;而得到烦恼的结果时,则其联结就会削弱。因此,学习好的学生由于可以得到满意的成绩或受到家长、老师的表扬,所以更乐意学习,这是一种良性循环。13A【解析】记忆的
13、精细加工策略是指使人们更好地记住正在学习的东西而做的充实意义的添加、构建或者生成。具体来说就是在保持知识时运用一定的方法对记忆材料进行分类加工而形成不同的记忆方法,这些记忆方法又称记忆术。14A【解析】应激是出现意外情况时,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出现应激状态时,有的人急中生智,当机立断,集中所有精力去应付突变,从而化险为夷;而有的人则张皇失措,目瞪口呆,手足无措;有的人则多余动作增多,出现一些盲目反复的无效活动。这与人面临的情境及人对情境的认知评价和应对能力有关。专家点拨根据情绪的发生强度、连续性和紧张度不同,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心境是指人比较安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14、它具有弥漫性;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是出现意外情况时,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其中,激情和应激容易混淆,考生需要注意。15D【解析】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6A【解析】意志行为准备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在思想上确立行动目的,选择行动的方案。17B【解析】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的刺激的作用而产生对比的现象叫做继时对比,也叫先
15、后对比。题干中的现象属于继时对比。专家点拨通过对题干的分析,可知这些现象属于感觉的对比,感觉对比有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种,两者的区别就是在时间顺序上的差异。18A【解析】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初次明确提出“美育”一词,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19B【解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环节。20A【解析】情绪的外周理论指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映,而生理反映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人是由于哭了才发愁,由于动手打了才气愤,由于发抖才胆怯”反映了这点。21D【解析】双轨学制重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英、法、
16、前西德等欧洲国家的学制都属于此类型。二、辨析题22错误【答案要点】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积极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积极求知的能力,并且也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23对的【答案要点】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的,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动机自身不属于行为活动,它是行为的因素,不是行为的结果;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测,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限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达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的,目的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24错误【答案要点】美国
17、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重要是故意义的接受学习。所谓故意义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可以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当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合理地联系起来时,故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接受学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由此可见,故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并不矛盾,教师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专家点拨故意义的接受学习是由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来的,他强调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知识点中,考生应当掌握意义学习和接受学习的实质,了解先行组织者技术。25对的【答案要点】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
18、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规定。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目的是国家或政党制定教育方针的前提,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因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可以当作目的和手段的关系。三、简答题26【答案要点】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途径重要有:(1)在社会上和校园内,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作风。(2)在校内,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以及努力创建进修、培训等有助于教师发展,有助于教师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条件。(3)良
19、好的校风建设、提高福利待遇等措施也会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产生积极的影响。(4)要形成科学教育观,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通过自身的教育实践验证并发展这些知识。(5)注意向别人学习,如观摩优秀教师教学、学习其他教师的好经验,增强教师的自信心。(6)教师要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27【答案要点】(1)综合性。体现在学科综合、时空综合、学习方式方面的综合。(2)实践性、活动性。以活动为重要形式,强调亲身经历,规定学生在各项活动中通过“做”“考察”“实验”“探究”等活动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课
20、程的时空是开放的,同时不是单一的学习方式,学生必须从观测中学,从访问中学,从劳动中学,从实验中学,从画中学,从唱中学,也就是在活动中学。(4)生成性。生成涉及学生活动主题的生成、活动过程的生成。但是要注意解决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5)自主性。学生是课程实行的主体,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订,再到活动的实行,都应当让学生自主活动。(6)课程性。这些特点体现在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实行、地位和管理等方面。28【答案要点】(1)性格与气质的区别重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起源上看,气质是先天的,一般产生在个体发生的初期阶段。性格是后天的,它是人在活动中与社会环境互相作用的产物,反映了
21、人的社会性。第二,从可塑性上看,气质的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不容易改变。性格的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第三,气质所指的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性,与行为内容无关,因而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重要是指行为的内容,它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因而性格有好坏善恶之分。(2)气质与性格又是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的。先从气质对性格形成的影响上来看。一方面,气质会影响个人性格的形成。另一方面,气质可以按照自己的动力方式,使性格特性具有独特的色彩。最后,气质还会影响性格特性形成或改造的速度。再从性格对气质的影响来看,性格也可以在一定限度上掩盖或改变气质,使它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规定。专家点拨在历年考
22、试中,气质与性格的关系经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生在记忆时,要从区别和联系两方面识记。区别:从起源、可塑性、好坏善恶三方面进行阐述。联系:从气质对性格的影响和性格对气质的影响两方面来阐述。第一,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应紧紧围绕着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展开。第二,结合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的特点,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三,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身心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四,根据教学实践、设备及现有的条件,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法。第五,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要与自己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等相符合。 202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
23、分)1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教育名著爱弥儿中系统阐述的教育思想是()。 A绅士教育 B自然教育 C和谐教育 D武士教育2一个争强好胜的学生和另一个个性较弱的学生在一起很也许感到更自在,这在非正式学生群体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属于()。 A类似性因素 B空间因素 C需要互补性 D仪表3阅读、心算技能属于()。 A动作技能 B智力技能 C阅读技能 D思维技能4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课堂行为划定了()。 A方向和范围 B方向 C范围 D纪律约束5能在比较自然的情境下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保证了研究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测法 B测验法 C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中学 教育 知识 能力 试题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