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湾滑坡治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朱家湾滑坡治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朱家湾滑坡治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Xxxx滑坡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4 目 录1前言11.1工程概况及任务来源11.2主要目的与任务11.3设计依据及标准12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32.1 自然地理32.1.1地理位置32.1.2气象32.1.3水文32.2地质环境32.2.1地层岩性32.2.2地质构造32.2.3水文地质条件4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42.3.1地层42.3.2 地下水42.3.3场地地震动参数43 滑坡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54 滑坡基本特征、滑动机理、影响因素及稳定性评价54.1滑坡基本特征54.2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74.3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84.3.1计算公式84.3.2计算参数选取94.3.3稳定性
2、计算结果104.3.4滑坡推力计算105 滑坡直接经济损失评价105.1评估原则与方法105.1.1评估原则和要求105.1.2评估方法105.1.3因子取值115.2直接经济损失评价116治理方案设计126.1设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防治等级126.1.1指导思想126.1.2 基本原则126.1.3防治等级和标准126.2治理工程方案136.2.1 方案一136.2.2 方案二187 工程投资估算197.1 估算工程量197.2 估算依据208 治理方案比选229 滑坡防治监测239.1技术依据239.2监测设计原则249.3滑坡防治监测方法249.4监测周期的确定269.5监测资料整理
3、与成果提交2610施工组织设计和进度安排2710.1施工条件2710.2施工技术要求2810.2.1截排水渠2810.2.2抗滑桩施工2910.2.3锚索施工3010.3施工顺序和进度计划3210.4 项目施工组织管理3210.4.1施工组织管理3210.4.2施工质量管理3310.4.3项目资金管理3310.4.4施工监理3410.5项目实施管理和保障3410.5.1项目领导机构3410.5.2 管理制度3510.5.3保障措施3510.6施工安全3611环境影响评价4011.1施工工期基本情况与特点4011.2 环境因素的识别4011.3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4112申请财政资金数量及使用方向
4、4312.1资金来源及申请数额4312.2资金使用方向4313预期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313.1社会、经济效益4313.2环境效益4313.3投保比4314项目的风险与不确定因素4414.1项目风险与控制4414.2不确定因素4415结论和建议44附件:工程投资估算表图纸目录序 号图 号图 名方案一01工程平面布置图02抗滑桩配筋图03锁口护壁及挂壁配筋图04锚索设计图05截排水沟设计图方案二06工程平面布置图07挡土墙设计图08微型桩设计图09微型桩结构图45xxx凤县朱家湾滑坡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1前言1.1工程概况及任务来源项目名称:xxxx滑坡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单位:xxxxxxxx
5、实施单位:xxxxxxxxxxx滑坡位于xxx城南十里店河右岸, 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63010631,北纬33473348。据史料记载,该滑坡形成于1338年,1981年8月21日出现复活滑移,316国道及其前缘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08年5.12地震后坡体出现长3050m、宽310mm的裂缝,房屋变形严重。2010年雨季滑坡前缘发生局部滑塌,出现多处变形裂缝。该滑坡治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受xxxxxx委托,于2011年7月完成的。照片1 滑坡概貌1.2主要目的与任务根据对滑坡特征的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果,结合滑坡可能造成的损失情况,分析滑坡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对滑坡治理方案进行技术
6、、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论证,并进行投资估算,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1.3设计依据及标准设计依据为:1)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3年国务院第394号令);2)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纲要(20012015年);3)陕西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省长令第71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5)xxxxxx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5年2010年);6)陕西省略阳、留坝、xxx滑坡和泥石流踏勘报告(陕西省地质局第一水文队,1982);7)宝成铁路环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地矿部九0九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对,1988);8)xxx滑坡初步调查报告(陕西省水利电力土木建筑勘测设计院地质勘察总队,
7、1989);9)xxxxxx俞家沟滑坡勘查/应急治理设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2008);10)xxxxxx安沟滑坡勘查/应急治理设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2008);11)xxxxxx北山滑坡勘查/应急治理设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2008);12)xxxxxx地震灾害排查报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2008);13)xxx滑坡变形监测记录(县国土资源局)等。执行技术标准为:1)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19-2006);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3)建筑边坡技术规范 (JGJ7
8、9-2002);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6)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 (DZ/T 0218-2006);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2008);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等。2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条件2.1 自然地理2.1.1地理位置该滑坡位于xxx城南十里店河右岸,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63010631,北纬33473348。有316国道通过,交通便利。2.1.2气象该区位于秦岭南部山区,嘉陵江上游,属于具有典型山地气候特征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温垂直
9、分带明显,并随季节变化较大。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分界线上,冬无严寒,夏无酷热,雨量适中,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1.4C,一月平均气温-0.8C,极端低温-16.5C;七月平均气温22.1C,极端高温35.8C。霜冻期约170d。夏、秋季潮湿多雨,冬春季寒冷干燥。年降雨量428.6972.4 mm,年平均降雨量628 mm。降水多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总降雨量的60%以上,且夏季多雷暴雨,最大月降雨量410.4 mm,最大日降雨量105.3mm,最长连续降水天数13d。年蒸发量12591411mm,平均年蒸发量1347.1 mm。2.1.3水文境内十里河属嘉陵江水系的支流,全长46.5km,枯流量
10、225m3/s,最大流量1240m3/s。2.2地质环境2.2.1地层岩性区域主要出露地层有全新统(Q4)粉质粘土,上泥盆统星红铺组(D3)千枚岩,从新到老为分别为:1)全新统(Q4)粉质粘土:主要为第四系滑坡堆积物组成,主要分布在山前缓坡地带。2)上泥盆统星红铺组(D3)千枚岩:千枚状构造,产状26025,主要出露于滑坡后缘和边界两侧。2.2.2地质构造由收集到的1100000地质构造图及资料可知,xxx位于秦巴断块,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东西向山脉与狭窄的断陷盆地相间,构成侵蚀上升和不对称下降发展的梯级地貌与圈层地貌景观。本区场地地质构造单元属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2),其北为北秦岭加
11、里东褶皱带,其南为南秦岭印支褶皱带,均以断裂分界。总体构造为一复向斜,次级褶皱轴皆向南倒转。受岩体和断裂破坏,分为三段。西段罗汉坪板房子为一南倾的复背斜,中东段板房子以东为复向斜。区内有两条深断裂,北侧为唐藏商南深断裂(F12);南侧为凤镇山阳深断裂(F13),均为多期活动断裂,新生代以来仍有活动。2.2.3水文地质条件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粘性土中。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总的特征:山地及山坡地带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河谷及低洼地带则为地下水、地表水排泄区。由分水岭向河谷、盆地,地下水位由深变浅,富水性增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补给条件与强度受多种自然因素严
12、格控制。2.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3.1地层根据收集已有资料和调查结果可知,场地内地层主要为全新统滑坡堆积(Q4del)粉质粘土,上泥盆统星红铺组(D3)千枚岩,根据现场调查分述如下:粉质粘土(Q4del): 黄褐色,含卵石,土质不均。千枚岩(D3):灰色,千枚状构造,岩体较破碎,产状26025,主要出露于滑坡后缘和边界两侧。 2.3.2 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主要赋存在第四系粘性土中。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总的特征:山地及山坡地带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区,河谷及低洼地带则为地下水、地表水排泄区。由分水岭向河谷、盆地,地下水位由深变浅,富水性增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其补
13、给条件与强度受多种自然因素严格控制。2.3.3场地地震动参数根据GB 18306-2001规范及1号修订单,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对应的地震基本设防烈度7度。 3 滑坡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该滑坡形成于1338年,1981年8月21日出现复活滑移,部分地段出现裂缝,316国道及其前缘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威胁滑坡前缘住户54户、320人、126间房、单位楼房3幢,水源工程1处、耕地90余亩、还有316国道的行车安全,总价值约上亿元。该滑坡一旦整体滑移,将堵塞十里店河,形成堰塞湖,威胁县城及宝成铁路安全。当地居民要求治理的呼声很高,多次联名
14、要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对滑坡进行治理,以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稳定。该滑坡已列为市、县两级重点防治灾点之一。亟待治理。2008年5.12地震对各类斜坡的岩土体强度造成一定影响,引起土体松动变形,地震改变了坡体原有的应力分布状态,产生了岩土体新的结构面,坡体出现长3050m、宽310mm的裂缝,房屋变形严重,构成了坡体不稳定的新要素。可以说地震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害,其恢复尚需一定的时间。2008年xxx相对干旱,未出现强降雨,但2010年强降雨期间,滑坡前缘居民房后出现局部滑坡,致使坡前挡墙倒塌。该滑坡在强降雨作用下,极易诱发滑坡、崩塌,急需在国家政策资金支持下,地方筹集
15、配套部分资金开展治理工程。4 滑坡基本特征、滑动机理、影响因素及稳定性评价4.1滑坡基本特征1)滑坡分布特征和规模滑体纵向(东西向)上窄下宽,后部宽70m,中部宽150m,前部宽250m,长约560m。厚度:前缘29m,中部46m,后部38.2m,总体积407.4104m3。横向北高南低,滑体平面略呈等腰三角形。主滑轴向260265,滑坡壁高约20m,坡度6065,圈椅状轮廓基本清晰,后缘高程1200m,前缘高程983m,(见图5.1) 图4. 1xxx滑坡平面图2)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体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底部夹杂钙质结核、砾、卵石、千枚岩碎块等。滑床岩性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D3)千枚岩
16、,产状26025。滑带岩性为受严重扰动的含砂粉质粘土及强风化松软的千枚岩。该滑坡的滑带特征较清楚,在其后壁下部,多处可见被剥蚀出来的密集裂隙、光滑面和含擦痕的滑带土,滑带厚度60100cm,滑带在后壁的倾角一般6065。3)滑坡变形特征据史料记载,据史料记载,该滑坡形成于1338年,1981年8月21日出现复活滑移,316国道及其前缘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2008年5.12地震后坡体出现长3050m、宽310mm的裂缝,房屋变形严重。2010年滑坡体前缘局部滑塌,居民院子挡墙倒塌(见照片2)。根据调查结果,该滑坡在目前条件下处于蠕动变形状态,但局部地段,有小范围的滑塌和地裂缝存在,稳定性较
17、差。照片2 滑坡前缘挡墙倒塌4.2滑坡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已有勘查资料和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影响滑坡的重要因素有以下因素: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与滑坡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坡形(平、凸、凹)和坡度(陡、缓),这些特征决定了边坡的应力分布状态、地表径流的特征和滑动力的大小。xxx滑坡滑坡前缘高约20m,近于垂直,为滑坡提供了地形条件。2)地层岩性该滑坡滑体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底部夹杂钙质结核、砾、卵石、千枚岩碎块等。滑床岩性为上泥盆统星红铺组(D3)千枚岩,产状26025。强风化千枚岩强度降低,为隔水层,遇水软化强度降低,且地表水下渗至该层时遇阻沿土岩结合面排泄,形成动水压力,致使坡体产生变形,
18、地层特征是滑坡的根本原因。3)地震此次“5.12”地震和“5.25”余震时宝鸡震感强烈,地震致使土体松动变形,强度降低,同时改变了坡体原有的应力分布状态,产生了岩土体新的结构面,在地震波的冲击作用下诱发了滑坡变形。4)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往往是滑坡的诱发因素,特别是连续强降雨致使浅层土体形成饱和带时经常发生滑坡和边坡变形。从统计分析可看出,滑坡与降雨量呈正相关。特别是1981年连续降雨40余天,正是因连续降雨该滑坡于1981年8月21日出现复活滑移。5)人类活动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是修路,建房时人工开挖坡脚破坏了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为滑坡创造了条件,造成坡休失稳。4.3滑坡稳定性分析及评价4.3
19、.1计算公式按GB50021-2001、DZ/T0218-2006、GB 50330-2002等规范规定选择公式1公式3计算本滑坡的稳定系数。 (公式1)其中:式中: Fs稳定系数;wi第块段滑体所受的重力(kN/m);Ri作用于第块段的抗滑力(kN/m);Ti作用于第块段的滑动分力(kN/m);ci第块段土的粘聚力(kPa);ji第块段土的内摩擦角();Li第块段滑动面长度(m)。滑坡推力计算公式为: (公式2)式中: Ei第i块剩余下滑力(kN/m);Ei-1第i-1块剩余下滑力(kN/m);k安全系数;其余参数同前。若所得某条块的滑坡推力为负值时,说明自该条块以上的滑体是稳定的,并考虑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朱家湾 滑坡 治理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