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现代粮食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县现代粮食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报告.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一、规划概要21规划范围22规划实施时间23规划依据24规划框架及主要建设内容35规划投资及效益分析4二、规划背景41规划建设背景42项目概况53粮食产业发展现状84制约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9三、规划方案101指导思想及原则102规划思路113规划目标114规划方案125规划任务15四、主要建设内容161农田水利工程162.田间道路工程183.田间电力工程194.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20五、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22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21.统筹基地规划,科学有序推进222依托现代科技,实现科技兴粮233.落实保护政策23长沙县现代粮食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规划一、规划概要1规划范围
2、 基地规划布局在长沙县的中北部,大致范围是以东八线为轴,西边以京珠高速为界,东以207省道为边,南起黄花镇的长永高速,北至北部边界,具体包括春华、果园、路口、青山铺、高桥、白沙、安沙、开慧、黄花、福临等11个乡镇,25个村,规划总面积为10万亩。2规划实施时间 2012年-2015年3规划依据全国新增10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湖南省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湖南省农业厅长沙县种植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长沙县农业局关于做好2012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长沙县人民政府长沙县统计资料4规划框架及主要建
3、设内容针对当前粮食产业发展趋势及长沙县粮食产业现状,按“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为标准,引进优良品种和耕种技术,搞好规划布局,建设总规模为10万亩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基地建设任务主要是,完善农田水利配套,提高农田的抗灾能力;完善农田的生产道路体系,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农田电力配套设施建设,改善稻田生产条件;建立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体系,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通过基地建设,达到三大目标,即“单产过吨、产品质量过硬、亩均收益过千”。为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及科技创新,在基地内建立一个2万亩的“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区布局路口镇的麻林社区、万年桥、麻林村、明月村,青山铺镇的
4、洪河村、梅数村及安沙镇的万家铺村。核心示范区,重点是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与科研单位合作,进行新技术的创新及新技术的集成配套。5规划投资及效益分析二、规划背景1规划建设背景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党中央、国务院对此一直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但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推进,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粮食和食物安全仍然面临严峻挑战。一是受耕地、水资源、气候等因素变化影响,粮食继续增产的难度越来越大;二是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三是粮食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矛盾突出,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
5、波动,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四是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将长期存在,政策支持需要不断加强,建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任务艰巨。湖南是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大的作用。为更好的落实增产46亿斤粮食的目标,省委省政府加大粮食宏观调控力度,在落实好国家的扶持种粮优惠政策的同时,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府,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加快推进粮油“千亿产业”工程,推动湖南省由粮食生产大省加速向粮食经济强省转型。长沙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长沙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均居全省前列。长沙县严格落实“米袋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将粮食生产纳入县对乡镇绩效考核范畴,对存在
6、抛荒、“双改单”、直播现象严重的乡镇实行行政问责。同时将粮食生产种植计划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到丘。大力推广高产高抗优质新品种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及安全齐穗等一系列实用技术。长沙县政府出台关于做好2012年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为了更好地落实粮食生产的要求,长沙县农业局根据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要求,拟制定现代粮食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通过基地的建设,带动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推进粮食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项目概况 自然概况长沙县毗邻湖南省会长沙,从东、南、北三面环绕长沙市区,处于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地带。已成为长沙市2020年310平方公里城市总体规划“一主两
7、次”中的两个城市次中心之一和长沙市商业体系规划“一主两副”的两个商业副中心之一。全县辖20个乡镇,228个行政村,41个居委会,总人口78.8万,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交通便利,长永高速、机场高速、绕城高速、株黄高速、省道S103线横穿县境,107国道、京珠高速、省道S207线和建设中的武广铁路纵贯南北,国际空港黄花机场坐落于境内,县城距黄花机场、长沙火车站、湘江码头均约8公里。县域内形成以“九纵十二横”为骨干的道路交通网络,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000多公里。长沙县地理坐标为北纬2755- 2840, 东经11256- 11330;地势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150米以上的有明月大山、兴云山、飘峰
8、山、影珠山、龙华山、天华山等42座,北部明月大山海拔659米,为至高点;主要河流为湘江及其支流捞刀河、浏阳河。全县土地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88.1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82.38万亩。 社会经济条件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80亿元,增长17%;财政总收入120亿元,增长59.9%,成为全省首个过百亿元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4050元、13200元,分别增长14%、18.1%。在全国第十一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跃升至第18位,在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评比中跃居第17位,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 完成工业总产值1520亿元,增长30.1%,工业经济产生
9、税收61.8亿元。经开区及其托管基地率先发展,配套产业园区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经开区完成产值1240亿元,增长36%;广汽菲亚特、铁建重工、广汽三菱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星沙产业基地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住友轮胎、康宝莱等25个项目加快建设,云箭集团项目建成投产。榔梨、黄花、暮云等7个园区完成产值188亿元,增长24%。陕汽环通二期完成主体厂房建设。 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等三大产业完成产值1175亿元。工程机械产业占全省五分之三、全国七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该县成为全国首个最完整汽车车系制造区域,以可口可乐、湘丰集团等企业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业逐步壮大。 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
10、收入1400亿元,增长37%。三一集团产值突破800亿元,完成税收29.8亿元,成功挺进世界五百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前十强。中联重科、山河智能销售额分别跻身全球行业第8位、第46位。 完成工业投资175亿元,增长52.1%,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完成投资80亿元。建鑫机械等41个项目竣工投产,众兴新材等55个项目加快建设,金阳机械等47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增产值76亿元。粮食产业:为全国50个双季稻高产创建整县整建制推进试点县之一。2011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33万亩,比上年增加2.8万亩,粮食总产值16.4亿元,增加2.9亿元。其中水稻121万亩,增加1万亩,平均单产457公斤,增加18公斤,总
11、产55.3万吨,增加2.2万吨,双季稻普及率98%,优质率81%。建立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20个,总面积28.8万亩。建设超级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高效示范基地32万亩。生猪产业:2011年全县生猪存栏112.2万头,其中母猪存栏13.4万头;出栏肉猪200.8万头,实现产值超30亿元,其中规模养殖出栏占到总出栏的62%以上。花木产业:全县花木种植面积12万亩,占全省1/3,为中南地区种植花木面积最大的县。2011年花木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0亿,占全国苗木总销售额的1/25。从业人员约12万,主产区人均收入过2万。茶叶产业:县内茶园总面积9.17万亩(县外订单面积13.8万亩),其中良种茶园
12、7.1万亩,可采摘面积9.11万亩,鲜叶总产7.65万吨,增加0.26万吨,鲜叶收入2.46亿元,增加0.32万元。干茶总产3.32万吨,增加0.43万吨,实现产值7.5亿元,增加2.27亿元,其中县内产茶1.8万吨,产值4.17亿元;县外产茶1.52万吨,产值3.33亿元。蔬菜产业:2011年全县蔬菜(含食用菌)播种面积45万亩(含复种),增加5万亩;总产量105万吨,增加20.2万吨;总产值15.5亿元,增加3.6亿元。其中,食用菌生产面积150万平方米,增加30万平方米,总产量1.7万吨,增加0.5万吨。瓜果产业:全县种植面积9.8万亩,增加2260亩,全年时鲜瓜果总产量9.2万吨,增加
13、0.1万吨,总产值3.06亿元,增加0.4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现状3粮食产业发展现状长沙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省粮食生产先进(标兵)县,长沙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均居全省前列。一是播种面积正在扩大据统计,全年全县粮食实收面积134.32万亩,平均亩产466.71公斤,总产62.67万吨,总产值17.14亿元。其中,水稻121.93万亩,平均亩产479.9公斤,总产58.51万吨,总产值14.67亿元。早中晚稻分别为60.5万亩、0.5万亩、60.93万亩,平均亩产分别为449公斤、550公斤、510公斤;旱粮种植面积12.27万亩,单产339.03公斤,总产4.16万吨,总产值1.3
14、7亿元。其中:玉米3.405万亩,单产398公斤,总产1.36万吨;豆类3.12万亩,单产238.2公斤,总产0.74万吨;马铃薯2.97万亩,折谷单产310公斤,总产0.92万吨;红薯面积2.64万亩,折谷单产416公斤,总产1.1万吨。油料作物11.01万亩,亩产104.38公斤,总产1.15亿元。二是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1.28万台 128.22万千瓦,分别增长5%和8%。大力推广机插秧,早稻新增面积2万亩,在青山铺洪河村建立核心示范片500亩,双季水稻已在技术和物资装备上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全县粮食生产机耕、机收及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99%、99%、75.1%,在全省
15、率先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农村和粮食生产处处呈现体面劳动、幸福生活的美好景象。三是产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利用土地流转政策积极推动粮食规模经营,大力扶植粮食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发展。县内“金山粮油”、“湘丰米业”两个省级粮食龙头企业的“湘苑”、“星香”品牌大米供不应求。“金山粮油” 积极参与湖南粮食集团组建,已在开慧建好10万吨现代化仓库和一条国内最先进的精米加工线,新建的3.2万吨浅圆仓已竣工收储稻谷。4制约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稳定播种面积压力大:种粮比较效益低:自然灾害频繁;农村青壮年劳力缺乏:三、规划方案1指导思想及原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长沙县粮食产量,优化产品结构,增加种粮
16、户收入为出发点,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要求,“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升能力、增加效益”的思路,依托现代农业科技,以完善水电路等农田配套基础设施,建立和推广一套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引导建立粮食生产社会服务体系为主要建设内容,在长沙县中北部,建设一处10万亩的现代粮食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实现水稻生产“单产过吨、产品质量过硬、亩均收益过千”的目标,带动长沙县乃至湖南粮食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原则:强化生产能力建设。在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基础上,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加强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提高稻田的单产水平和抗灾害能力,降低种粮户的劳动强度。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
17、建设要做好顶层设计,长远规划,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建设,同时要确实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要做到既要促进粮食生产,又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统一,发挥基础设施的最大效益。依托科技创新。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科技,积极引进良种良法,推广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同时,要积极引导种粮户广泛应用新技术,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尊重农民意愿。在进行农田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时要充分征求农民的意见,尊重农民的意愿,发挥农民的主人翁精神。2规划思路针对当前粮食生产现状,以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为标准,引进优良品种和耕种技术,搞好规划布局,建设总规模为10万亩现代粮食产业基地。现代粮食产业基地建设任务主要是,完善农田水利配套,提
18、高农田的抗灾能力;完善农田的生产道路体系,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农田电力配套设施建设,改善稻田生产条件;建立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体系,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通过建设,达到三大目标,即“单产过吨、产品质量过硬、亩均收益过千”为加快新技术的推广及科技创新,在基地内建立一个万亩的“核心示范区”。核心示范区布局路口镇的麻林社区、万年桥、麻林村、明月村,青山铺镇的洪河村、梅数村及安沙镇的万家铺村。核心示范区,重点是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与科研单位合作,进行新技术的创新及新技术的集成配套。3规划目标规划通过3-5年的建设,项目区基础设备基本完备,农田灌溉保证率达95%以上,水田机耕机收率达到100%。基地
19、单产达到1000公斤/亩,稻米优质率达到70%以上。基地复种指数2以上。稻田亩均纯收入超1000元。4规划方案基地规划建设总面积为10万亩,基地主要进行水稻的优质高产技术示范,建立和推广水稻标准化栽培技术体系,通过基地的示范带动,实现全县水稻生产主推品种优良化、主推技术规范化、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社会化。规划内规划一处2万亩的优质高产核心示范区,重点是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与科研单位合作,进行新技术的创新及新技术的集成配套。基地规划布局基地布局在长沙县的中北部,具体包括春华、果园、路口、青山铺、高桥、白沙、安沙、开慧、黄花、福临等11个乡镇,25个村,规划总面积为10万亩。表3-1
20、基地布局表序号乡镇面积(亩)重点村及面积(亩)1春华镇10000春华山村30002果园镇10000田汉村3356大河社区1929杨泗庙社区3049新明村17663路口镇12000麻林社区2300万年桥3000麻林村3000明月村3000路口村7004青山铺镇10000洪河村2800梅数村24005高桥镇10000百录村47006白沙镇12000上华村2100石燕村2500锡福村12007安沙镇8000万家铺村3500黄桥村16008金井镇8600金龙村2300脱甲村38009开慧镇10000枫林市村390010黄花镇4400回龙村440011福临镇5000金坑桥村3000石牯牛村3200合计1
21、0000066500优质高产核心示范区规划建设面积为2万亩,位于基地的中部,主要包括路口镇的麻林社区、万年桥、麻林村、明月村,青山铺镇的洪河村、梅数村及安沙镇的万家铺村。本区主要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优质稻新品种及新技术,推行优质双季高产配套综合技术。根据建设需要及功能定位,规划将核心示范区划分为水稻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区,水稻优质高产示范区,水稻有机栽培示范区三个功能区。水稻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区,规划建设面积为1000亩,布局在 村。本区主要依托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及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高产高效杂交稻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技术集成示范,优质水稻高产新品种及配套技术集成示范、
22、新品种新组合的品比试验。水稻优质高产示范区,规划建设面积为8000亩,布局 村。针对长沙县乃至湖南水稻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以“优质、高产”为目标,依托周边水稻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配套集成水稻优质高产技术体系,创新水稻优质高产技术规范,同时进行水稻优质高产的技术示范。水稻有机栽培示范区,规划建设面积为11000亩,布局 村。根据湖南的生态气候条件,按照有机水稻种植的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品种,探索和集成适合长沙地区的有机水稻栽培技术规范,同时进行有机水稻的栽培示范。表3-2核心区规划布局表序号乡镇名称村 名面积(亩)1青山铺镇洪河村28002梅数村24003路口镇麻林社区
23、23004万年桥30005麻林村30006明月村30007安沙镇万家铺村35008合计200005规划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现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标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严重;农田生产道路不配套,标准低,影响机械化耕作等问题,长远规划,高起点建设,紧紧围绕粮食生产与管理,统筹考虑新农村建设,强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加大农田水利、农村道路为重点的建设,兼顾电力等其它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 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以县农业局为中心、乡镇农技站为基础、村级培训点为网点的县、乡(镇)、村科技推广网络建设;加强“三长一员”队伍建设,即:科技副乡(镇)长、科技副村长、科技副组长和基层农技员队伍建设,突出科技培
24、训、科技推广、科技服务三大重点。同时,县农业局建设与各科研院所进行科技协作的新机制,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并结合当地实际,通过系统集成建立适当本地的水稻优质高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建立“大科技、社会化、大协作”良好格局。四、主要建设内容1农田水利工程 建设标准综合考虑项目区自然条件、作物种植、经济条件及管理水平等因素,按照井渠结合、疏浚衬砌、综合治理的原则,完善工程体系建设,解决项目区灌溉及排水的问题。具体设计原则及标准如下:供排水系统布置与道路、林带、供电、农业耕作措施等密切结合,统筹兼顾;要做到线路平顺,尽量较少拐弯、起伏,力求控制面积最大,线路最短。田间排涝设计不低于5年一遇,灌溉水的
25、利用系数不低于0.7,旱涝保收率不低于90%。 建设内容根据建设要求,基地农田水利工程累计改造干渠74760米,支渠115500米,田间渠132300米,水塘315处,小型水坝151处,电排站9处,电灌站42处。新建干渠39505.2米,支渠75600米,田间渠155400米,电排站29处,电灌站80处。其中:核心区,规划建设面积为2万亩,累计改造干渠17800米,支渠27500米,田间渠31500米,水塘75处,小型水坝36处,电排站2处,电灌站10处。新建干渠9406米,支渠18000米,田间渠37000米,电排站7处,电灌站19处。其它区,规划建设面积8万亩,累计改造干渠56960米,支
26、渠88000米,田间渠100800米,水塘240处,小型水坝115处,电排站7处,电灌站32处。新建干渠30099.2米,支渠57600米,田间渠118400米,电排站22处,电灌站61处。长沙县现代粮食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表区域类型建设性质(新建或改造)规格规模建设标准或建筑结构投资额(万元)核心区干渠改造1780094支渠改造27500180田间渠改造3150059水塘改造75427水坝改造36337电排站225电灌站改造1035干渠新建9406150支渠新建18000116田间渠新建3700088电排站7120电灌站新建19300其它区干渠改造56960300.8支渠改造8
27、8000576田间渠改造100800188.8水塘改造2401366.4水坝改造1151078.4电排站780电灌站改造32112干渠新建30099.2480支渠新建57600371.2田间渠新建118400281.6电排站22384电灌站新建61960合计8110.22.田间道路工程 建设标准机耕道设计的原则是:道路坡度、转弯角度等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应与田、林、沟等布局相协调,有利于田间生产管理;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节约土地。 建设内容项目区田间道路工程以改造为主,新建为辅,重点提高基地道路的通行能力,优化道路的配置,促进机械化水平。全区,累计改造干道103190米,改造支
28、道135290.8米,改造田间道5136米,新建干道63558米,改造支道61204米,改造田间道108284米。其中:核心区,改造干道24110米,改造支道31610米,改造田间道12000米;新建干道14850米,支道14300米,田间道25300米。其它区,改造干道79080米,改造支道103680米,改造田间道39360米,新建干道48708米,支道46904米,田间道82984米。长沙县现代粮食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道路工程规划表区域类型建设性质(新建或改造)规格(米)规模(米)建设标准或建筑结构投资额(万元)核心示范区主干道改造3.5-4.024110.00 C25混凝土硬化580.0
29、0 机耕道改造2.5-3.531610.00 砂石铺垫156.00 田间道改造1.0-2.512000.00 沙石路152.00 主干道新建3.5-4.014850.00 C25混凝土硬化281.20 机耕道新建2.5-3.514300.00 砂石铺垫57.00 田间道新建1.0-2.525300.00 沙石路380.00 其它区主干道改造3.5-4.079080.80 C25混凝土硬化1902.40 机耕道改造2.5-3.5103680.80 砂石铺垫511.68 田间道改造1.0-2.539360.00 沙石路498.56 主干道新建3.5-4.048708.00 硬化922.34 机耕道
30、新建2.5-3.546904.00 砂石铺垫186.96 田间道新建1.0-2.582984.00 沙石路1246.40 合计6874.54 3.田间电力工程 建设标准田间电网布局合理,能满足灌溉、机收及病虫害防治需要,供电可靠率达到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主要建设内容田间电力工程的建设主要低压线路的改造为主,优化低压线路的配置为辅,满足稻田的灌溉、机收机种及病虫防治的电力供应,提升电力供应的可靠率。全区改造低压线路105260米,变压器增容改造23处;新建低压线路116900米,新增变压器23处。其中核心区改造低压线路27700米,变压器增容改造5处;新建低压线路27900米
31、,新增变压器5处。其它示范区,改造低压线路775600米,变压器增容改造18处;新建低压线路89000米,新增变压器18处。长沙县现代粮食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电力设施规划表区域类型建设性质(新建或改造)规模(米)建设标准或建筑结构投资额(万元)核心示范区低压线路改造27700线路老化更新277变压器改造5增容290低压线路新建2790035型四线111.5变压器新建598其它区低压线路改造77560线路老化更新775.6变压器改造18增容812低压线路新建8900035型四线312.2变压器新建18274.4合计2950.74.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农业和农村
32、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科技也是提升水稻单产,提高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要实现粮食生产的现代化、高效化,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必须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完善农技网点建设以县农业技术站为中心,以各乡镇的农业技术站为网点,以各村的合作社为基点,建立一个遍布全区的农业技术网络。县农业技术站,重点是完善相关科研设施和试验基地;引进经验丰富,理论知识强的技术人力充实人才队伍,同时积极进行机制创新,加强与周边的农业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的新机制。乡镇农技站,重点是建立一支稳定的,且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员队伍。要通过提高农技员待遇,稳定队伍;同时要创新农技员管理的新机制,要通过考
33、核、与绩效挂钩等形式,对农技术员进行奖惩,提高农技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强农业技术员的培训与培养,每年要定期组织培训,让农技员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 建立科研对接新机制 以县农业技术站为对接点和承接单位,在充分了解自己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科研部门,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一是为科研部门创造条件,引导科研单位在基地内建设相应的试验示范基地;二是加强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通过技术与新品种的引进,从而与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三是利用自己的特长,与科研部门合作进行科研。 建立新技术推广平台利用核心区这个平台,开展与科研单位,企业进行合作。重点建立和建设一批技术示范试验基地。重点是建设好“水稻科
34、技创新试验示范区”,通过与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单位的联系,在 村,建立一处1000亩的高标准的水稻创新试验示范区。重点进行连作晚稻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高产高效杂交稻新组合选育及配套技术集成示范、新组合新品种的品比试验。通过这个平台的建立,直接将技术引入基地区进行推广和应用。 新型耕作技术推广:一是确定近期的主推品种:主推品种,早稻有“中嘉早17”、“陵两优268”、“湘早籼45号”等,晚稻有“C两优396”、“五优308”、“C两优4488”、“湘晚籼13号”等。二主推技术:大力推广双季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含绿色防控)、机耕机收等实用技术,落实两季专业化统防统治
35、面积,其中示范片实现全覆盖,而且基本为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基本实现全覆盖,依据“前促蘖、中壮苗、后攻粒”的施肥原则,在取土化验基础上,根据土壤理化性状、多年的肥料效应试验和水稻品种特性,科学制定施肥方案,在施足有机肥前提下,科学制定氮、磷、钾肥及中微量肥料施用量、施用时期及施用方法,确保实现产量目标。严控直播,积极倡导地膜覆盖盘育抛秧技术,防治秧床、秧田病害,提高秧苗素质,培育壮秧,打好丰产基础。五、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1.统筹基地规划,科学有序推进基地建设任务较重,要很好地实现规划目标,则需要统筹基地基础设施和布局规划。在编制规划时,要尽可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
36、划和新农村规划衔接,力争在规划期限、规划范围、规划内容上进行充分衔接和统一,确保规划的科学性、一致性、严肃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为规划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有序推进。首先是积极会同相关专业部门做好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规划编制,通过规划引导其它部门的资金投入到基地。其次是加强与乡镇、村组的联系与沟通,积极争取当地乡镇的支持,争取村民的支持,引导村民自筹资金投入基地的建设当中。2依托现代科技,实现科技兴粮湖南是我国粮食生产科技创新实力最强的省份之一,湖南最有实力的水稻科研机构均集中在长沙县境内或周边。充分发挥和利用我县科技优势,并充分依托相关的水稻科研单位,继续做
37、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成果转化。重点以种植大户和农业科技示范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乡镇农技站为网点,构建农业技术示范推广服务新平台,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和种植水平;同时,要大力加强对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创业能力。通过农技推广、植保、土壤肥料三大种植体系的建设,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的作用,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3.落实保护政策高标准粮油产业基地建设在整个国民经济和整个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基本农田中的精华。一是要继续落实、完善粮食、良种直接补贴和增支补贴政策,保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要落实国家有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政策和措施,在粮油生产基地范围内通过增施有机肥、秸杆还田、用养结合等提高土壤肥力等措施的实施,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要落实国家对粮油基地邻近地区实行环境保护的政策,不允许建设产生污染的污染源,保证现有的生态环境不受污染。四是要落实国家有关积极推进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的政策。在规划建设的粮油基地范围内,积极引导和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发展产业化经营,以推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为规划建设区先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2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