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科论文.doc





《论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科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科论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某某某某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 论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姓 名 : 000000000000 班级、学号 : 000000000000 系 (部) :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 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 0000000 开题时间: 2009-03-01 完成时间: 2009-11-01 2009 年 11月 01 日24目 录毕业设计任务书1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答辩申请书3-5正文6-27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 28答辩过程记录表 29课 题 论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课题(论文)提纲1、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特点1.1起步较晚1.2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日趋成熟1.3发展水平参差
2、不齐,发展水平低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1会计在我国工作法制化、社会化进程加速2.2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处在发展之中2.3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3、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3.1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与人才的培养3.2促进会计电算化向更高层次企业信息化发展3.3规范会计软件市场的管理4、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4.1从单机使用到网络化 4.2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到会计决策支持系统 4.3从规范化系统到智能化系统二、内容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商品化财务会计软件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软件的产业化规模已初步形成。与此同
3、时,在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了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问题,而对新课题的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获得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本论文先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全面的分析,然后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观点,最后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行展望。三、 参考文献1李国良,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北京财会,2005(11)2李长山,浅议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7(11)3王治安,向显湖,面向21世纪的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J,经济学家,2006(2)4何日胜,论会计电算化的局跟性及其发展趋势J,
4、财政研究,2007(8)5邱寒,会计软件设计如何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J,会计研究,2006(4)6赵钢,当前高校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会计之友,2007(12)7常芳娥,会计电算化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新西部:下半月,2007(10)论会计电算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00000中文摘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会计电算化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商品化财务会计软件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软件的产业化规模已初步形成。与此同时,在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了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问题,而对新课题的深入研究,必将形成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5、,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获得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本论文先从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全面的分析,然后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对策观点,最后对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进行展望。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发展现状 企业信息化 发展趋势 智能化引言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经历了尝试阶段、自发发展阶段和有组织、有计划地稳步发展阶段,到目前的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在这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商品化、通用化的财务软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许多会计软件的开发已经走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的轨道。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的迅速
6、兴起等等,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的事物的不断出现,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这些电子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在社会经济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随之而来的如何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会计电算化,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中,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报账,以及部分替代人工完工对信息的分析、预测、决策的过程,以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会计工作的现代化。所以单位领导以及会计人员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转变观念,既要重视机的因素,也要重视人的因素,要意识到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是核算工具和核算方法的
7、改进,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这种“革命”可以使会计人员从繁琐的记帐、算帐、报帐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管理、资金分析上,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从而促进单位经济业务的发展,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从而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会计理论和实务的方方面面都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1、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特点 当前,电算化会计技术发展迅速。数据处理方式从手工操作转变为电算化操作,这一变化标志着会计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其特点有:1.1 起步较晚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2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
8、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会计软件产业30多个,通过省级评审的会计软件也有200多个,据财政部调查统计,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约占被调查单位的20%左右,但地区、部门行业之间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和部门已达50%以上,可有的才刚刚开始会计电算化工作。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中,大部分单位开发和应用的是部分会计核算子系统,其中尤以工资、帐务、报表子系统为主,单机应用为主,只有很少的单位全部会计核算工作实现电算化并彻底甩掉手工记账。1.2 会计数据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以电子计算机为计算工具,数据处理代码化,速度快,精度高。电算化会计是以电子计算机代
9、替手工会计下用人工来记录和处理数据。它采用对系统原始数据编码的方式,以缩短数据项的长度,减少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从而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速度和精度。 数据处理人机结合,系统内部控制程序化,复杂化。电算化会计虽然以计算机为计算工具,但其整个信息处理过程仍表现为计算机与人工的结合。计算机对数据(信息)的处理是通过程序来进行的,系统内部控制方式均要求程序化。比如,对操作权限的限制有密码程序,验证借贷金额是否平衡有校验程序等。同时,由于数据处理的人机结合和系统内部控制方式程序化,使得系统控制复杂化。其控制点由手工会计对人的控制转到对人和机器两方面的控制,控制的内容涉及人员分工、职能分离和计算机软、硬件
10、的维护,以及会计信息和会计档案的保存和保管。 数据处理自动化,帐务处理一体化。电算化会计信息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环节:将分散于各个核算岗位的会计数据统一收集后集中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输入数据自动进行过帐、转帐和编表处理;最后由计算机根据指令将所需信息以帐表形式打印输出。中间环节在机内自动操作,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则可通过查询得到,真正实现了数出一门(都来自原始数据)、数据共享(同时产生所需帐表)。整个帐务处理过程呈现一体化趋势1.3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水平低我国会计的手工会计以账本为载体,记录着各种经济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笔经济业务要在各种账证上反复抄写,速度慢,效率低;而
11、且由于数据多次的重复地抄写,很容易出现抄错或抄漏,错弊不易被发现和查找,从而难以保证会计核算质量,而现代方式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快速、准确以及运算精度高,数据存储量大,自动控制运行等特征,收集、加工、存储、传输和利用会计信息,让计算机代替人去完成人工难以实现的处理功能,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时效性和空间范围,可以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但是,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并非所有的会计软件都履行了会计电算化的功能,多数会计软件仍然主要以模仿、替代手工核算为主,账务系统大多从记账凭证输入开始,经过计算机处理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等工作,这种“撮合”没有真正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而仅仅是
12、事后反映,是手工会计的翻版,人为干预依然存在。这就使账源、报表数据源、记帐凭证无法由系统自动生成,从而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2、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简单到复杂,从手工会计到电算会计。从缓慢发展到迅速普及。在其发展过程中必形成自己的发展形态。2.1 会计工作在我国法制化、社会化进程加速会计工作从总体上说,“是以经济活动为依托,对资金及其运动的全过程进行直接记录和反映,通过生成和提供会计信息,为决策者分析企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改善经济管理,加强宏观调控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客观依据。”会计工作是经济活动运行的心脏,对经济活动盈亏状况提供直
13、接的数据资料,为经济管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第一手数字依据,会计电算化将使各种财会数据的提供更科学、准确、快速和全面。因此,会计工作的法制化日趋完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审计法、经济合同法、企业法、会计通则、会计准则及会计法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与财会工作有关的制度、法规、条例的发布实施,代表了会计工作的法制化进程。如目前我国已经颁布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主要由财政部1994年颁布执行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等,各地也颁布各种地方标准,如上海市财政局颁布的上海市会计电算化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标准。这些相关的法制建设的健全加速了会计工作的
14、法制化进程。同时,注册会计师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对会计工作的审计监督体系逐步形成;代理记帐、会计软件市场等会计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完善,代表了会计工作的社会化进程的发展。2.2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处在发展之中财务上的有些数据是企业的秘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但当前大部分的软件系统都在为完善会计功能和适应财务制度上大伤脑筋,却没有多少软件公司认真研究过数据的保密问题。系统一旦瘫痪,或受病毒侵袭,系统恢复起来比较困难,要恢复原来的数据就更成问题。尤其是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泄密和网上黑客的攻击等,所以,对于新兴的网络
15、财务软件, 更应当重视其安全保密性。为了加强企业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对危害计算机安全的行为进行制裁,为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2、制定计算机机房管理制度,制定机房防水、防火、防盗、防鼠的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对策等。3、进行必要的内部控制。第一,实行用户权限分级授权管理,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岗位责任;第二,建立健全对病毒、电脑黑客的安全防范措施;第三,建立会计信息资料的备份制度,对重要的会计信息资料要实行多级备份;第四,加强审计制度;第五,建立进入网络环境的权限制度。4、加强网络安全防范能力。对网
16、络会计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采用一些措施,例如采用防火墙技术、网络防毒、信息加密、身份认证、授权等。5、加强数据的保密与保护。在进入系统时加一些诸如用户口令、声音监测等检测手段和用户权限设置等限制手段,另外还可以考虑硬件加密、软件加密等机器保密措施和专门的管理制度,如专机专用、专室专用等。6、加强磁介质载体档案的管理。为确保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实行纸质档案和新型载体档案双套保管的制度。会计电算化工作是一种无纸化工作,所产生的数据均存在计算机的硬盘上,因此单位所发生的新的经济业务内容经过电算化帐务处理后,应坚持当天备份,且要双重备份,并分处、分人保管。但在实际工作中常有以下几种不当情况发生:一是部
17、分操作人员未养成每天备份的习惯,机器一但出现故障,则部分帐务数据将会丢失。二是不少操作者对备份的数据盘不能做到定期检查,一旦发生问题就无法进行补救。三是习惯性用软盘备份。由于软盘存在着容量小、易出故障等缺陷,在数据恢复上易出现麻烦。为了更有效地做好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工作,我们必须根据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特点,分别做好会计档案的收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工作:1、会计电算化档案的收集。财务部门应定期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2、会计电算化档案的管理与保存。由于会计
18、电算化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时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意外情况引起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还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2.3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会计电算化方面的专业人才。会计电算化人才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制约会计电算化的“瓶颈”问题,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人一机系统,其中人的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基本因素。会计电算化涉及计算机、会计、管理等方面的
19、专业知识,因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单位的电算化人员是由过去的会计、出纳经过短期培训而来,不能灵活应用软件满足工作需要,遇到超出范围的问题,只能交由软件维护人员,而维护人员又基本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双方不能很好地配合,在一些中小城市大多数财会人员甚至都不会操作微机,更谈不上对会计软件维护,虽然有不少部门组织培训,但也只是掌握了一些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不能灵活运用软件处理会计数据,进行财务信息的加工和分析,从而制约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2)会计软件的因素。会计软件质量是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着电算化工作的深入程度,目前我国财会软件开发
20、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尽管目前的绝大多数会计软件已脱离简单模仿手工会计业务处理,仅仅解决替代手工完成会计核算工作的阶段,开始向集购销存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账务、报表等子系统为一体,能够提供相当的管理的管理型软件的方向发展,但是各软件公司高素质技术人员缺乏,低水平的重复开发较多的状态并没有根本的改变,这种状态严重地阻碍了我国财会软件和管理软件向更高层次的发展,而且有些会计软件适应性差,应变能力不强,财务及管理软件系统内部衔接性差,有些软件在设计上存在大量漏洞。(3)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会计电算化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人员、系统维护人员等岗位,
21、带来了许多新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问题。而目前,我国建立在手工操作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一些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也不是十分完善。实施会计电算化,就需要建立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加以约束,才能充分发挥电算化的优势。目前,不少单位没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或有章不循,使得会计电算化不能正常健康运转。由于基础工作薄弱,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电算化管理也就出现一些问题,导致手工与计算机并行时间过长,增加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3、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对策在实践中人们不断加深了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在实践和理论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和问题。就目前会计电算化在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个对策,以利
22、于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的更好更完善。3.1 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与人才的培养(1)加强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必须完善会计电算化的配套法规。鉴于财务软件处理对象的特殊性,处理结果要求高度可靠,在满足一致性、安全性等普通要求的同时,必须符合会计准则和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电算化会计系统宏观管理。 (2)软件商加大软件开发力度,并提供优质售后服务。开发商开发出比较完善的通用财务软件,满足市场的需要。软件开发商要加强与用户的在线测试,软件公司、代理公司要加强售后服务,不能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推脱服务责任,与用户进行长期有效的合作。 (3)加快开发管理会计软件的步伐,使之与财务会计软件融为一体,实现全面会计电算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 电算化 现状 发展趋势 本科 论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