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65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5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65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吴家沟165KW分布式光伏电站可行性方案目 录1 总 论11.1 概述11.1.1项目名称、业主与编制单位11.1.2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与原则11.1.3项目提出的背景21.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1.1.5研究范围71.2研究结论71.2.1研究的简要综合结论71.2.2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02 市场预测112.1 国内外市场预测112.1.1产品现有品种、质量标准情况和用途112.1.2产品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的现状和主要消费去向132.1.3近几年产品进出口情况132.2产品价格分析142.2.1国内、外产品价格的现状142.2.2产品价格
2、的稳定性及变化趋势预测143 产品方案及生产规模153.1产品方案的选择与比较153.2论述产品方案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的要求153.3生产规模和各装置的规模确定的原则和理由163.4产品、中间产品和副产品的品种、数量、规格及质量指标173.4.1产品品种、规格及质量指标174 工艺技术方案224.1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224.1.1原料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224.1.2国内、外工艺技术概况224.1.3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和选择理由254.2工艺流程和消耗定额284.2.1工艺流程简述284.2.2装置原材料、辅助材料和燃料、动力消耗定额354.3自控技术方案374.3.1自控水平和主
3、要控制方案374.3.2仪表类型的确定384.4主要设备的选择394.4.1工艺设备选择原则394.4.2装置主要设备表(名称、规格、参数、数量、材质)395原料、辅助材料及燃料的供应455.1原、辅材料供应455.1.1主要原、辅材料的品种、规格,年需用量、来源及运输条件455.1.3阐明原、辅材料来源的可靠性465.3燃料供应465.3.1使用燃料的品种、规格、年需用量情况465.3.2来源及运输条件466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486.1建厂条件486.1.1厂址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概况486.1.2工程地质、地震烈度、水文地质情况496.1.3当地气象条件506.1.4地区和城镇社会经济
4、的现况及发展规划506.1.5厂区交通运输条件和运输量的现况及发展规划536.1.6水源、水质、供排水工程、防洪等情况536.1.7电源、供电、电讯等情况和发展规划546.1.8供热工程情况546.1.9目前厂内土地使用状、厂区拟占地面积、需征土地情况等546.2厂址方案547 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方案557.1总图运输557.1.1总平面布置557.1.2工厂运输567.1.3排渣场577.2给排水577.2.1工厂给水577.2.2工厂排水577.3供电及电讯587.3.1全厂供电587.3.2电讯597.4供热或热电车间597.5贮运设施及机械化运输597.5.1各种物料贮存天数、贮存量的
5、确定597.5.2物料的装卸、贮运、处理等方案的确定607.6厂区外管网617.6.1装置外部工艺及供热管道617.6.2管道敷设的原则及敷设方式617.7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627.7.1采暖、通风、除尘及空气调节设置原则的确定627.7.2采暖、通风、除尘及空气调节方案的选择627.8空压站、氮氧站、冷冻站627.9维修627.10土建627.11生活福利设施638 节 能649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669.1环境保护669.1.1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669.1.2 厂址与环境影响689.1.3主要污染源与污染物709.1.4综合利用与治理方案719.2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739.2.1
6、劳动保护执行标准739.2.2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749.2.3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的措施759.2.4劳动保护设施费用769.3消防769.3.1消防执行的标准规范769.3.2工程的消防环境现状779.3.3工程的火灾危险性类别779.3.4消防设施和措施779.3.5消防设施费用7910 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8010.1工厂体制及组织机构8010.1.1工厂体制及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确定原则8010.1.2生产和辅助生产车间(装置)的组织机构8010.2生产班制和定员8010.2.1全厂的生产、辅助车间及行政管理部门的班制划分8010.2.2全厂总定员和各类人员的比例8010.3人
7、员的来源和培训8210.3.1概述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来源8210.3.2人员培训规划8211 项目实施规划8311.1建设周期的规划8311.2实施进度规划8311.2.1实施进度规划8311.2.2项目实施规划进度表8312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512.1总投资估算8512.1.1建设投资估算8512.1.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估算8512.1.3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9012.1.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9012.1.5流动资金估算9012.1.6项目总投资9012.2资金筹措9012.2.1资金来源9012.2.2资金运筹计划9012.3投资规模。90XVI1 概述 1.1 项目概况 沈
8、阳工程学院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学院校园规划用地86万平方米,现有占地面积60余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 积27万平方米,学院校园设计理念先进、结构布局时尚、功能设施完善,校园内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建筑楼顶总面积为58336平方米,计划可安装电池组件的规划容量为2.2MW,实际装机容量为2286.78kWp,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负责电站的设计及施工安装。本工程按照“就近并网、本地消耗、低损高效”的原则,以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式进行建设。每个发电单元光伏组件通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z),通过交流配电线路
9、给当地负荷供电,最后以 10kV电压等级就近接入,实现并网。由于分布式电源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25%,所有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以保障安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促进和谐为重点,努力构建安全、绿色、和谐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 1.2 编制依据 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以及规程和规范。 1.3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东经123、北纬41,年日照数在2200-3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5000-5850 MJ/,太阳能资源较好,属于三类光伏发电区域。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 1.4 投资
10、主体 本项目由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 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辽宁能源),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隶属于辽宁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省政府授权的投资主体和国有资产经营主体,是经营省本级电力建设基金和管理省级电力资产的出资人。目前拥有13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 辽宁能源的投资领域主要是以电力能源为主。“十一五”期间,辽宁能源逐步向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领域拓展, 着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业务。“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大力拓展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投资。 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1 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 我国政府已将光伏产业发展作为能源领域的
11、一个重要方面,并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范了政府和社会在光伏发电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光伏发电并网,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并在贷款、税收等诸多方面给光伏产业种种优惠。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可再生可能源法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该决定将于2010 年4 月1 日起施行。本项目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能源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12、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298号)为契机,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形成整体规模优势和示范推广效应。依托沈阳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建筑物空间资源,发挥削峰填谷作用。通过利用学校的建筑物屋顶,积极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低压端并网自发自用项目。2.2 地区能源结构、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 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3年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占东北电网的50.2%,而辽宁省电源装机容量占东北地区的39.5%;2004年用电负荷极不相称,一直处于缺电状态。随着国家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
13、改造政策的实施,辽宁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一大批国有骨干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全面复苏,全社会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在“十五”后两年将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因此“十五”后两年和“十五”期间,辽宁省经济将伴随工业的振兴,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较大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攀升,相应的会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的全面回升,人民生活水平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有较大的改善,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将大幅度增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1%、5.84%、12.16%、12.32%,全省用电量呈现加速增长趋势。2005年最大电力缺额2578MW,到201
14、0年电力缺额为5711 MW。为了改变这种用电紧张的局面,除了正常受入黑龙江省、吉林省的盈余电力外,“十五”期间应适当考虑在辽宁本省加强电源点建设的工作。因此,建设光伏发电站,探索新能源发电,对于满足辽宁地区负荷增长的需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2.3 地区环境保护 光伏系统应用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目的所在,它的应用情况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标志着当地政府对能源及环境的认识水平。该电站的建成每年可减排一定数量的CO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保压力。 3 项目任务与规模 本工程建设于沈阳工程学院现有建筑的楼顶屋面上。项目总装机容量是2.2MWp, 25年年均发电量约为23
15、0.68万kWh。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分别铺设在学校内的各个楼顶上,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屋顶总面积约为58336平方米。 4 太阳能资源 辽宁省太阳资源具体的分布如下:图4.1 辽宁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图根据上图,可以看出辽宁沈阳为太阳能资源中等地区,年日照数在2200-3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5000-5850 MJ/,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沈阳市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主要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春季少雨多旱风,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足,冬季寒冷降雪稀。全年
16、平均气温5.48.7,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6.9。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小时, 日照率6368%。沈阳地区太阳能辐射量年际变化较稳定,其数值区间稳定在3828.695507.17MJ/之间,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154.68 MJ/。年降水量450580mm,平均614.7mm,多集中在79月份,无霜期120155天。属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位于全省前列。4.1 太阳能资源分析 项目所在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 5200.48MJ/m/a,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但从气象部门获得的太阳能总辐射量是水平面上的,实际光伏组件在安装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倾角以尽可能多的捕捉太阳能。混凝土屋顶选择南向
17、倾角41度。1、沈阳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为5200 MJ/m2左右,即1444kWh/m2左右;近6年(20042009年),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偏低,为5101.8 MJ/m2,即1417.2kWh/m2。该地区的年日照时数为2800 h左右,年日照百分率为63%左右,太阳能资源处于全省前列。2、太阳能资源以春季和夏季较好、冬季最差为主要特征。其中,5月份太阳辐射最强,可达到620 MJ/m2左右,12月份辐射最弱,为206 MJ/m2左右。春、夏、秋、冬四季总辐射量分别约占年总辐射量的31.31%、33.25%、21.01%和14.43%左右。3、从日平均状况看,1114时的太阳辐射较强,可占
18、全天辐射量的53%左右,是最佳太阳能资源利用时段,12时前后辐射最强。4、日照时数以7.5 h左右的天数最多,全年可达到60天左右,占14%以上;6.112.0h区间的天数较多,总天数为250天以上,可占全年的69%,年可利用率较高。综上所述,沈阳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属辽宁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可以开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资源热利用项目。 4.2 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 项目所在地太阳能资源条件较好,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光伏电站角度的选取采用“四季均衡,保证弱季”的原则。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按最佳倾角41的方式安装在楼顶屋面上,系统年平均峰值日照时
19、间为4.5小时,年日照总量为1600小时。5 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 5.1 电力负荷现状 沈阳工程学院配电服务范围内2011年最大用电负荷为2400千瓦,最小用电负荷为0.2千瓦。配电区内输电电压为10/0.4千伏,变电站容载比为1.25。变压器7台,其中2*1600kVA有1台,2*630kVA共6台,总容量1.07万千伏安。表5.1 沈阳工程学院变电站基本负荷资料汇总表序号项目数值单位备注1变电站1.1最大负荷2400kW峰值负荷1.2最小负荷0.2kW1.3变电站年停电时间10-18min1.4容载比1.251.5配电变压器数量7台根据配电变压器数量逐个填写配电变压器相关数据1.6日典型负
20、荷630kW96点/日,表格2配电变压器12.1变电容量0.63*2KVA2.2电压等级10/0.4kV2.3低压侧馈线回路数14回2.4低压侧馈线导线截面各路不同mm23配电变压器23.1变电容量0.63*2KVA3.2电压等级10/0.4kV3.3低压侧馈线回路数14回3.4低压侧馈线导线截面各路不同mm25.2.电站厂址选择 沈阳工程学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拟选址在工程学院现有的建筑物楼顶上建设太阳能电站,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节省了土地资源。根据光伏电站的区域面积、太阳能资源特征、安装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形条件,结合沈阳气象站的相关资料等,同时考虑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可行性,初步规划
21、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建设,经实际考察,无遮挡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富集的太阳光照资源,保证很高的发电量;(2)靠近主干电网,以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3)主干电网的线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不改造的情况下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4)离用电负荷近,以减少输电损失;(5)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6)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7)良好的示范性,国家电网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政策。 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6.1 光伏组件选择 6.1.1 标准和规范 (1) IEC61215 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22、(2) IEC6173O.l 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构造要求 (3) IEC6173O.2 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测试要求 (4) GB/T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 (5) SJ/T11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导则 (6) GB/T 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7) EN 61701-1999 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 (8) EN 61829-1998 晶体硅光伏方阵 I-V特性现场测量 (9) EN 61721-1999 光伏组件对意外碰撞的承受能力(抗撞击试验) (10) EN 61345-1998 光伏组件紫外试验 (11) G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65 KW 分布式 发电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