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泄漏泵生产扩建项目立项安全评价学士学位论文.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无泄漏泵生产扩建项目立项安全评价学士学位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泄漏泵生产扩建项目立项安全评价学士学位论文.doc(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前 言安全评价是现代化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应用现代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安全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国发20042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局20031346号)和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导则(AQ8002-2007)、的相关规定,受大连海密梯克泵业有限公司的委托,
2、大连交通大学对其无泄漏泵生产扩建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本次项目预评价,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应用适当的评价方法,对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进行分析和预测,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建议,得出评价结论,并出具安全预评价报告。本次预评价将为该项目进行安全设计、实现本质安全提供主要依据,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条件,同时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管理提供必要依据。目录前 言21.安全预评价概述71.1安全预评价目的71.2安全预评价依据71.3安全预评价对象与范围91.3.1评价对象91.3.2评价范围91.3.3评价内容101.4安全预评
3、价程序102建设项目概况112.1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112.2主要建(构)筑物132.3平面布置142.4运输142.5工艺技术方案142.5.1技术概述142.5.2工艺流程152.6主要设备及平面布置152.7原材料供应162.8公用工程162.8.1.燃气设施162.8.2.热力设施172.8.3.给排水设施182.8.4.水处理设施192.8.5.供配电213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243.1物料危险、有害因素分析243.2生产过程危险因素分析273.2.1起重伤害273.2.2火灾爆炸283.2.3电伤害303.2.4机械伤害313.2.5车辆伤害313.2.6物体打击323.2
4、.7高处坠落323.2.8坍塌323.2.9淹溺323.2.10 灼烫323.2.11 中毒和窒息323.2.12其他323.3主要有害因素分析333.3.1烟(粉)尘危害333.3.2高温、灼烫危害333.3.3噪声及振动危害333.3.4毒物危害343.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343.5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小结343.6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汇总354划分评价单元和预评价方法选择374.1 评价单元的划分374.2 评价方法选择374.2.1 预先危险性分析374.2.2安全检查表384.4.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385定性定量评价405.1厂址选择、平面布置405.2生产单元评
5、价425.3辅助设施单元455.3.1变配电设施455.3.2鼓风机及储气罐465.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466全对策措施486.1厂区总平面布置对策486.2需要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496.2.1总平面布置安全对策措施496.2.2起重设备安全对策措施506.2.3高炉安全对策措施526.2.4机械伤害对策措施546.2.5高温灼烫556.2.6供电、用电安全对策措施556.2.7防雷安全对策措施576.2.8防尘毒危害措施586.2.9防火与防爆596.2.10高处坠落606.2.11其他616.2.12安全管理措施补充建议627安全评价结论637.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637.2主要危
6、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637.3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害因素及安全对策措施637.4安全预评价总结论647.5建议641.安全预评价概述1.1安全预评价目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们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预评价是体现这一方针的具体手段之一,是保证建设项目投产后安全、高效、健康、舒适、方便运行的一项基础工作,即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化。通过安全预评价,可找出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以及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及其主要条件,尽可能采取措施来减弱、隔离危险和有害因素,使之达到社会公认的允许危险水平。1)预评价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是从设计上实现建设项目的本质安全。拟
7、建建设项目的安全水平,首先取决于安全设计,预评价作为安全设计的主要依据,将找出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产生危险、危害的主要条件及其后果,并提出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主要条件的最佳技术、措施和方案。在设计中实现了这些措施,即使危险、有害因素依然存在或出现误操作和设备发生故障,产生危险、危害的概率和后果严重度也会大大降低。2)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系统、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条件。预评价不仅提出建设项目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和危险、危害程度以及造成危险、危害后果的条件,还明确哪些事故、危害是主要依赖管理措施来预防的;指出哪些部位、作业岗位的危险性、危害性大,需要重点监控和管理。3)预
8、评价报告中所提出的安全技术对策可以作为“初步设计”中安全对策措施的设计依据。4)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察和管理提供依据。1.2安全预评价依据1.2.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号)5)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6)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办字200139号文,2001年5月)7)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国发2
9、0042号,200823号)8)关于加强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国家安监局20031346号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10)辽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178号,2005.2.28)11)辽宁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辽政发20056号)12)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13)辽宁省雷电灾害防御管理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2005第180号)1.2.2标准、规范 1)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2)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3)工业企业总平面
10、设计规范(GB 5018793)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6)危险场所电气安全防爆规范(AQ3009-2007)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年修订版)9)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1995)(2001年修订版)1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定(GB500192003)11)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12)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1991)1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11、8785)14)噪声作业分级(LD 8095)15)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 581786)16)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85)1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18)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2007)19)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JBJ182000)20)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8196-2003)21)机械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5226.1-2002)22)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46741984)2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12、 606785)24)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 1505294)25)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200792号)26)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27)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 15603-1995)2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29)交流电气装置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94)30)低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495) 3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32)剩余电流动作安装和运行(GB13955-2005)3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34)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13、 5005593)3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36)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 1405093)37)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38)消防安全标志(GB 1349592)39)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 156301995)40)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GB504272008高炉炼铁工艺设计规范41)GB4053固定式钢梯级平台安全要求GB4053.1 钢直梯GB4053.2 钢斜梯GB4053.3 工业防护栏及钢平台42)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1部分:钢直梯(GB 4053.12009
14、)4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2部分:钢斜梯(GB 4053.22009)44)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 第3部分:工业防护栏杆及钢平台(GB 4053.32009)45)安全色(GB 28932008)46)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 4387-2008)1.2.3项目文件、工程资料*港新建500万吨/年钢铁项目二期500万吨/年炼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3安全预评价对象与范围1.3.1评价对象港钢铁项目工程。1.3.2评价范围1)本次安全评价的范围包括:(1)港钢铁项目工程的炼铁过程;(2)与上述过程相关的配套工程,包括水电等公用工程。2)本次安全评价不包括:(1)该
15、项目的建设、安装过程;(2)已有的利旧工程;(3)该项目有关消防、卫生、环保、防雷等设施以相应的主管部门意见为准,建设项目区域外的设施均不在本评价范围内。根据预评价导则要求,本报告评价过程中涉及了有害因素的辨识、分析和评价相关内容,仅供参考。职业危害评价结论最终以职业卫生评价报告为准。1.3.3评价内容1)根据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有关资料的内容,辨识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2)对建设项目工艺设备、使用的物质物料及拟采取的安全措施等资料,从安全角度进行预测性评价,并对项目建成后的安全可靠程度作出评估;3)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保证安全设施与主
16、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4)做出客观、公证的安全评价结论。1.4安全预评价程序安全评价程序参见下图: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作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2建设项目概况2.1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1)地理位置*港钢铁项目厂址选于辽宁省*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厂址处于开发区的北部,相距开发区市中心约4km,西濒渤海湾畔,南临华能*电厂(现装机容量为60万kW)和*新港,东侧紧靠滨海大道,北靠大董屯山。可用面积约8.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约3.2平方公里),场地中除丘陵山坡地外,其余均为民宅地(拟陆续拆迁)。向海湾填
17、海为进一步发展场地。2)自然条件(1)气温历史平均温度:9.8历史最高温度:34.4(1978年8月5日)历史最低温度:-22.4(1976年2月5日)最热月平均温度:24.5最冷月平均温度:-8.9最大气温日较差:28.2最大气温年较差:14.8(2)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66%夏季月平均相对湿度的最高值:76%冬季月平均相对湿度的最低值:62%(3)雨量十分钟最大降雨量:22.2mm小时最大降雨量:60.0mm 日最大降雨量:331.7mm(1975年7月31日)(4)降雪最大积雪厚度、雪压:31cm 3g/m2(5)雷暴强度、频率小到中常26.7天(6)台风等级、速度、频率11级 31m/
18、s(1972年)(7)风向、频率、风速常年:S 24 3.8m/s春季:S 22 4.6m/s夏季:S 26 4.1m/s秋季:S 22 3.6m/s冬季:NNE 20 3.9m/s3)工程地质条件新建*/港钢厂,位于/港东北,总体长度方向呈西南-东北走向,厂区原始地貌为丘陵地带。经对该区域地质初步勘探可知,该厂址地质构成基本是混合花岗岩带(强混岩带)、混合片麻岩带(中等混合岩带)、云母片岩带(弱混合岩带)组成。其勘探23km区域内没有贯通性断裂存在,新查到的挤压结构带和节理密集带,均为压扭性的,宽度在3.5m以内,长度在50m以内,断续出现,规模较小;挤压结构面和节理面是闭合的;破碎岩石是紧
19、密咬合的。其厂区岩石可以作为自然地基,是稳定的。厂址所在地第四系总厚度2027米,由亚粘土、砂、砂砾卵石、红色粘土混砾卵石组成。亚粘土厚25米,分布于砂砾卵石层之上,该层层底深度47.5米。砂砾卵石层底埋深1618米,厚916米。厂址所在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和承压水(岩石裂隙水),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03.8m,标高在2.12.9m左右,主要分布在场地的西侧,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承压水(岩石裂隙水)稳定水位埋深为5.06.1m,标高在11.115.6m左右,主要分布在场地的南侧和北侧的高处。按环境类型水和地层渗透性水考虑,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干湿交替条件,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和钢结构均有弱腐
20、蚀性。拟建钢厂轧钢区、炼钢区、高炉区、活性石灰区、制氧布置在山坡上,经初勘表明,地表下20m深为花岗岩石,地质条件优良。该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适合建厂。辽宁省矿产勘查院完成了该项目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该报告评估结论是,所选厂址地质灾害造成的危险性较小,适宜工程建设。4)海洋水文(1)潮汐/区海域潮型为不规则半日潮,每日发生高低潮各两次,涨潮延时5小时44分,落潮延时6小时42分,潮波周期12小时26分,落潮历时大于涨潮历时。平均高潮位:1.28m,平均低潮位:-1.29m,最高潮位:3.14m,最低潮位:-3.41m,最大潮差:4.48m,最小潮差:0.64m,平均潮差:2.57m,
21、1%频率潮位:3.58m,2%频率潮位:3.47m,97%频率潮位:-3.70m。(2)潮流和余流/港区附近海域潮流为明显的往复流,涨潮流向NNE,落潮流向SSW,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最小表面流速为0.38m/s,最大表面流速为0.96m/s。由海流观测资料得知本海域余流不大,在36m/s左右,最大不超过10m/s,流向320360左右,有离岸流趋势。(3)海温和盐度/海域海水多年平均水温11.3, 底层平均温差为0.1,一般为0.10.2,最大为0.8。平均盐度为25.55。(4)波浪/附近海域波浪主要以风浪为主,排水口海面常浪向为NW。每年12月至翌年3月,因流水压浪,有三个月无浪潮,其
22、余九个月波浪有93%以上的浪高小于1m,大于1.5m的浪高占1%,最大浪高2.3m。(5)冰况根据/海洋站台观测资料分析,/海域十一月中旬见初冰,一月初至二月中冰情严重,终冰在三月初,冰期约为120天,取水口附近沿海实际结冰日数90天,严重冰期57天。2.2主要建(构)筑物*/港钢铁项目工程分三期建设,拟建项目如下:(1)铁前和炼铁系统建设1座综合原料场,受料能力为1470万吨;4座6米50孔焦炉及2套125万吨/小时干熄焦装置,炼焦能力为200万吨;2台360平方米烧结机,能力为740万吨;2座3200立方米高炉,能力为500万吨。(2)炼钢系统建设2套铁水预处理装置、3座250吨顶底复合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泄漏 生产 扩建 项目 立项 安全评价 学士学位 论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