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行业研究报告.doc





《食品添加剂行业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添加剂行业研究报告.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7食品添加剂行业研究报告食品添加剂行业研究报告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工业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作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添加量很低,但它对于改善食品的感官和组织形态,调整食品的营养结构,延长保质期,以及提升产品档次等方面,都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手段与组成部分,食品工业的发展又为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一、行业综述1.行业概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在中国,食品强化
2、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的范围。人类应用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中国民间就采用凝固剂盐卤点制豆腐,并流传至今。添加剂这一名词是随着工业革命应运而生的,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人们对食品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大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有关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和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食品添加剂也随之得到发展,至今为止,食品添加剂形成产业的时间已有百年之久。在中国,食品工业起步较晚,二十世纪60、70年代才稍有发展,80年代以后才迅速发展,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和管理食品添加剂也相应较晚,直到1996年食品工业总产值跃升为经济发展第一位,并持续以11%的速度增长,从而带动了中国食品添加剂进入高
3、速发展阶段,逐步走向标准化和产业化。从食品添加剂的总量来看,1998年为137.4万吨,2003年达到287.97万吨,五年翻了一番。2004年食品添加剂产量突破了300万吨,比2003年增长14%,销售额达到345亿元,比2003年增长15%。从2000年到2004年,仅仅四年时间,添加剂的总产量增长了83.3%,销售额增加了67.5%,某些品种,如食品着色剂,具有非常惊人的增长速度。表3-3 2000年与2004年食品添加剂产量比较(单位:万吨)2000年2004年食用香精3.55.5食用着色剂2.826高倍甜味剂4.49.9糖醇类甜味剂11.236防腐抗氧保鲜剂810.5增稠乳化剂66.
4、5品质改良剂08营养强化剂5.812.5味精70120柠檬酸及盐3455酶制剂2536.5酵母68总量180320销售额(亿)200345从品种上来说,中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20世纪70年代仅几十种,到1981年增加为213种,1986年为621种,至1991年底达到1044种,目前中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已达1700多种,其中食品香料为1027种,添加剂产品涵盖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蓬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香料以及其它共22个大类。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
5、展也大大提升了国内企业开发国际市场的能力。虽然中国产品频频遭遇世界范围的反倾销,食品添加剂出口仍然全面增长,2004年年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12.6%,而且不少品种在世界上名列前位,如味精、柠檬酸、木糖、木糖醇、山梨醇、维生素C等,在国际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行业细分状况(1)食品着色剂中国列入GB-2760的食用着色剂有60种,其中合成着色剂13种,天然着色剂47种,已经成为世界品种最多的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在自然资源方面的优势,天然色素已成为食品着色剂的主力军。2004年合成色素产量2500吨,产值1.9亿;天然色素产量26.5万吨,产值11亿元,其中焦糖色素占80
6、%以上,主要品种有辣椒红、红曲红、姜黄、栀子黄、高粱红等,其中红曲等产品一直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2)甜味剂糖精是中国政策性限制发展的产品,但鼓励出口。2004年糖精产量约3万吨,大部分出口。中国的甜蜜素产量居世界第一,生产能力超过6万吨,拥有以深圳金城为代表的十多家企业,其中有两家企业具有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功能性食品甜味剂已在国内形成一定规模,如阿斯巴甜国内生产规模已超过8000吨,三氯蔗糖的国内研究及产业化也在迎头赶上。并培育了像常州市牛塘化工厂有限公司这样的具有相当国际竞争力的小巨人企业。由于维生素C生产的大幅增长,带动了山梨醇消费的增加。2004年国内生产山梨醇约35万吨,进口2万
7、吨左右,其中用于食品的约13%。中国约有40多家生产企业,生产能力超过50万吨,尚有法国罗盖特在建的张家港新厂(12.5万吨)和山东寿光的扩建项目(18万吨)。中国的木糖以及木糖醇的生产和出口都居世界首位,年产3万吨左右,山东禹城福田药业和浙江华康药业都具有一定规模。(3)增稠乳化品质改良剂许多品种的年产量都超过了万吨规模,其中尤以黄原胶、CMC、单甘酯、葡聚糖、泡打粉等产品的增长最为迅速。以黄原胶为例,中国自70年代末才开始对黄原胶进行研究开发,到2000年底,已经有以山东淄博中轩为最大的十多家黄原胶生产企业。至2004年,中国的黄原胶生产能力已达3万吨,实产1万吨,以出口为主,世界年消费量
8、约5万吨。CMC年产量8万吨,能力可达10万吨,食品级占四分之一,主要生产企业江门量子高科和苏州威怡的生产能力都过万吨。(4)酸度调节剂中国的柠檬酸采用薯干料发酵,较国外采用蜜糖精料发酵成本低,环保费用少,因此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目前中国柠檬酸的生产与出口量已跃居世界第一,2004年产量达34万吨,绝大多数用于出口,现有80多家生产企业,其中以蚌埠柠檬酸厂为最大,年产6万多吨。2004年更是中国柠檬酸生产、出口和经济效益最好的年头,由于柠檬酸价格的回升,国内柠檬酸的产能与出口都大幅提升,全年生产50万吨,出口36万吨。2005年柠檬酸的产能达到80万吨。(5)防腐抗氧剂中国的防腐剂
9、苯甲酸钠,在产量和出口量上已居世界领先地位,年产10万吨左右。10多家企业分布在武汉、滕州、天津、上海、衡水、青岛等地,其中武汉有机的生产能力为3万吨,与美国Kalana和荷兰的DSM共称为世界三大苯甲酸钠生产基地。山梨酸和山梨酸钾在2000年时还单纯依赖进口,现在已成为以出口为主的产品,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总能力超过4万吨,因国内市场和出口的增长,多条生产线的新建、扩建已在进行,其中宁波的王龙已建成亚洲最大的山梨酸企业。抗氧剂中,异维生素C中国年产量约1万吨,以江西德兴百勤异维生素C公司为最大,主要以出口为主。油脂抗氧化剂品种主要有BHA、BHT和TBHQ,目前国内生产BHA的企业较少,B
10、HT的生产企业有十几家,但多为饲料以及工业级产品,食品级产品较少,TBHQ产量较大,年销量约700吨,广州泰邦、广州优宝及浙江建德大洋化工都具有一定规模。(6)营养强化剂全球维生素的三大品种A、C、E,销售额约20亿美元,其中维生素A、C各占5亿美元,维生素E10亿美元。维生素C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在与跨国企业的激烈竞争中,历经价格的几起几落,优胜劣汰,不断成长。目前国内生产企业10家,总产量达到6.6万吨,出口约6万吨,其中东北制药、江山制药、石药集团、华药集团的生产能力均过万吨,四家企业的生产能力约占中国生产能力的90%以上。维生素E是中国出口第二位的维生素。2004年年产约3.7万吨,
11、比2004年增长48%,其中约80%用于出口。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维生素E的生产企业,已由当初的17家减至不足10家,其中只有浙江新昌制药年产超过万吨。近年来,添加剂市场的天然化趋势也影响到维生素E市场,天然维E的需求逐渐看涨,浙江、江苏、安徽、北京等地相续建立装置生产天然维生素E,总能力已超过1000吨,其中浙江新昌制药率先于1996年用分子蒸馏法生产维生素E,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二十世纪末,中国的泛酸钙产量仅为2000吨,现在的生产能力已经提高到7000吨,出口4000吨,成为维生素出口的第三大品种。2005年,杭州下沙生物科技公司年产500吨维生素D3的生产线正式投产,使中国拥有了世界
12、最大的维生素D3生产基地。氨基酸方面近年来发展强势,特别是赖氨酸,以前是以进口为主的产品,目前也达到了万吨出口规模,近期,由于国内供应存在缺口,不少项目正在进行扩大改建。2005年的产能已达到65万吨。3.主要企业 中国食品添加剂工业的发展造就了大批骨干企业,据中国食品添加剂生产应用工业协会的评选,先后两批共84家企业确定入选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百强名单。表3-4 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行业百强企业(暂评选出84家)省份公司名称省份公司名称上海上海市染料研究所江西南昌泰康食品工业开发中心上海上海孔雀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江西江西南昌聪聪乐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上海上海爱普公司湖南湖南先伟实业有限公司上海上海
13、励成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湖北武汉有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上海康海食品工业研究所河北焦作市立达食品开发有限公司上海上海浦捷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河北郑州瑞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华宝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河北邯郸市中进天然色素有限公司上海上海健鹰食品科技研究所河北河北宝硕股份有限公司糖酶分公司北京北京天天维他保健有品有限公司河北河北省曲周县天然色素厂上海北京健力药业有限公司河北河北省曲周县晨光天然色素公司上海北京天利海化工有限公司河北永清天成木糖有限公司辽宁抚顺市独凤轩食品工贸有限公司河北保定味群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江苏苏州昆山曼氏香精有限公司河南河南省辉县市宏泰化工有限公司江苏苏州禾田香料有限公司河南河南品
14、正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徐州一统豪蓓特有限公司河南汤阴县豫鑫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通市东昌化工有限公司河南漯河中大天然食品添加剂公司山东山东禹城福田药业有限公司河南南阳市大华食品化学有限公司山东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广州酶制品厂山东淄博中轩实业集团总公司广东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山东天绿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广东广州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山东烟台佳晶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广东广州百花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红星化工集团天然色素公司广东广州邦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山东华仙甜菊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泰邦工贸有限公司山东平邑万蒙农牧食品有限公司广东广州优宝工业有限公司山东藤州吉田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番禺新宝食品添加
15、剂有限公司山东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所安徽毫州亚强天然产物制品厂广东广东汇香源食品有限公司天津天津春发香精香料有限公司广东广州美益香料有限公司天津天津天成制药有限公司广东互惠(江门)食用添加剂有限公司天津天津东大化工有限公司广东汕头市威信企业有限公司天津天津金狮天然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广东深圳冠利达波顿香料有限公司浙江杭州三和食品有限公司广东方太添加剂(深圳)有限公司浙江杭州绿晶香料有限公司广东金城添加剂(深圳)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油脂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广东肇庆香料厂有限公司浙江杭州瑞霖化工有限公司广东广东阳江港阳香化企业有限公司浙江绍兴亚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广西桂林红星化工总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添加剂 行业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