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ht的汽轮机碰摩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毕设毕业论文说明书.doc
《基于hht的汽轮机碰摩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毕设毕业论文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hht的汽轮机碰摩振动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毕设毕业论文说明书.doc(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南 京 工 程 学 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作 者: 朱燚峰 学 号: 207110141 系 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专 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题 目: 基于HHT的汽轮机碰摩振动故障 诊断技术研究 指导者: 王翔 讲师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15 年 5 月 南 京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空1行) (小4号宋体,1.5倍行距)。(要求200300字)(空2行)关键词 (小4号宋体)(小4号黑体)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Title Research on t
2、he Application of Hilbert-Huang Transform in turbine rubbing vibration fault diagnosis technology 小4号宋体Abstract(小4号宋体,1.5倍行距,第一个字应顶格写).(空2行)Keywords (小4号宋体)(小4号黑体)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绪论21.1概述21.1.1汽轮机技术国际发展状况21.1.2中国发展状况31.2研究背景和意义41.3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61.4 Hilbert-Huang变换的的发展101.4.1 Hilbert-Huang变换的
3、提出101.4.2 Hilbert-Huang变换的研究现状111.4.3 Hilbert-Huang 变换存在的困难12第二章 汽轮机动静碰摩故障机理及信号特征分析132.1碰摩的种类132.2汽轮机组动静碰摩产生的原因132.2.1影响转轴发生径向碰摩的原因152.2.2影响转轴发生轴向碰摩的原因152.3动静碰摩故障的主要信号特征162.3.1 全周碰摩的特征162.3.2 部分碰摩的特征172.3.3 振动信号的时域波形特征182.3.4 振动信号的频谱特征192.3.5 振动信号的时变特征202.4动静碰摩对转子运动产生的影响212.5碰摩转子的动力特性222.6碰摩故障的控制222
4、.7碰摩故障的诊断方法242.8碰摩故障的处理方法252.8.1汽轮机组轴封碰摩故障的处理252.8.2汽缸偏移引起的碰摩故障处理25第三章 经验模式分解理论和希尔伯特-黄理论分析273.1 经验模式分解理论273.1.1 瞬时频率273.1.2 固有模态函数303.2 EMD 的基本原理和算法313.3 希尔伯特-黄理论333.3.1 Hilbert谱与Hilbert边界谱343.3.2 Hilbert-Huang数值仿真35第四章 汽轮机组动静碰摩振动故障信号EMD和HHT诊断394.1 转子振动故障的模拟实验简介394.1.1 实验目的394.1.2 实验装置组成及技术参数394.2实例
5、分析444.2.1严重碰摩时的振动波形及其Hilbert-Huang变换444.2.2轻度碰摩时的振动波形及其Hilbert-Huang变换464.2.3无碰摩时的振动波形及其Hilbert-Huang变换49第五章 结论51致 谢52参考文献53前 言Hilbert-Huang变换是一种新型的信号处理方法,适用于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分析和处理,包括两个过程:经验模式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和Hilbert变换。EMD方法基于信号的局部特征时间尺度,能把复杂的信号函数分解成有限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
6、)之和,而每个IMF所包含的频率成分不仅与分析频率有关,还随信号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因此,EMD方法是自适应的信号处理方法。随着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号的分析和理解也更加全面和深刻,对信号分析更高的要求促进了这门学科进一步的发展。汽轮机组是工业领域的重要设备,尤其是在电力行业,汽轮机组是关键的设备。由于汽轮机组结构和系统的复杂性、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导致汽轮机组的故障率较高,而且故障的危害性很大。因此,汽轮机组的诊断一直是故障诊断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基于此,选定汽轮机动静碰摩故障诊断技术研究一题,探索如何从机组的状态行为等特征,根据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对故障定性,进而对产生的原因或机理做
7、出判断,并确定解决措施和实施处理方案。本文在分析总结HHT的基础上,结合转子碰摩故障特点,对转子碰摩故障诊断中主要振动信号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通过大量查阅图书馆和网上资料,较为全面和系统地阐述了基于HHT 的时频分析理论和算法,利用MATLAB分析实验台的数据,验证了HHT在旋转机械振动信号时频分析中的优点和有效性。第一章 绪论1.1概述汽轮机是以蒸汽为工质的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旋转式原动机,与其他热力原动机相比,具有运转平稳、单机功率大、效率较高、使用寿命长和单位功率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故而得到广泛应用。汽轮机不仅是现代火电厂和核电站中普遍采用的原动机,还广泛用于船运、化工、冶金等部门用来直接
8、驱动各种从动机,如各种泵、风机和压缩机等。在使用化石燃料的现代火电厂、核电站以及地热发电站中,汽轮机用来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因此汽轮机是现代化国家重要的动力机械设备1。1.1.1汽轮机技术国际发展状况1. 1882年,瑞典工程师拉瓦尔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单级冲动式汽轮机,紧随其后,1884年英国工程师帕森斯设计制造了第一台单级反动式汽轮机,虽然那时的汽轮机结构非常简单,仍使汽轮机广泛应用于电站、航海和大型工业。2. 20世纪60年代,工业发达的国家生产的汽轮机已经达到500-600MW等级水平。1972年,由瑞士ABB公司制造的1300MW双轴全速汽轮机在美国投入运行,设计参数达到24Mpa,蒸汽
9、温度538C,转速高达3600rpm;1974年,西德KWU公司制造的1300MW单轴半速(1500rpm)饱和蒸汽参数汽轮机投入运行;1982年世界上最大的1200MW单轴全速汽轮机在前苏联投入运行,压力24Mpa,蒸汽温度540C。3. 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大容量、高参数汽轮机的研究和开发;如俄罗斯正在研究2000MW;是因为大容量汽轮机有如下特点:1)降低单位功率投资成本。如800MW机组比500MW机组的千瓦造价低17%;1200MW机组比800MW机组的千瓦造价低15%-20%。2)提高运行经济性。如法国的600MW机组比国产的125MW机组的热耗率低276kJ/kWh,每年可节约燃煤4
10、万吨。3)加快电网建设速度,满足经济发展需要。4)提高电网的调峰能力。4汽轮机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1)冲动式汽轮机:主要由冲动级组成,蒸汽主要在喷管叶栅(或静叶栅)中膨胀,在动叶栅中只有少量的膨胀。2)反动式汽轮机:主要由反动级组成,蒸汽在喷管叶栅(或静叶栅)和动叶栅中都进行膨胀,且膨胀程度大致相同。因为反动级不能部分进汽,所以第一级调节级通常采用单列冲动级或双列速度级。如中国引进美国西屋(WH)技术生产的300MW、600MW机组。目前世界上汽轮机的主要制造企业有:美国的西屋(WH)、通用(GE)电气公司,瑞士的ABB公司,日本的三菱、东芝和日立公司,俄罗斯的乌拉尔
11、透平发动机厂(TM3)、哈尔科夫透平发动机厂(XTT3)和列宁格勒金属工厂(JIM3),英国的通用公司(GEC),法国的阿尔斯通-大西洋公司(AA),德国的电站设备联合制造公司(KWU)等1。5汽轮机按照蒸汽参数(压力和温度)分为:1)低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小于1.47Mpa;2)中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1.96-3.92Mpa;3)高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5.88-9.8Mpa;4)超高压汽轮机:主蒸汽压力11.77-13.93Mpa;5)亚临界压力汽轮机:主蒸汽压力15.69-17.65Mpa;6)超临界压力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大于22.15Mpa;7)超超临界压力汽轮机:主蒸汽压力大于32Mp
12、a;1.1.2中国发展状况1. 中国汽轮机技术起步较晚。1955年,上海汽轮机厂制造出第一台中压6MW汽轮机;1964年,哈尔滨汽轮机厂第一台100MW机组在高井电厂投入运行;1972年,第一台200MW汽轮机在朝阳电厂投入运行;1974年第一台300MW机组在望亭电厂投入运行;70年代进口了10台200-320MW机组,分别安装在了元宝山、清河、陡河、大港电厂;70年代末国产机组占到总容量70%。2. 1987年,利用引进技术生产的300MW机组在石横电厂投入运行;1989年,采用引进技术生产的600MW机组在平圩电厂投入运行;2000年,从俄罗斯引进的两台超临界800MW机组也在绥中电厂投
13、入运行。3. 中国第一家汽轮机厂是上海汽轮机厂,1995年与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合作成立了STC,1999年西门子公司收购了西屋公司发电部,STC股份就相应转给了西门子。1956年,哈尔滨汽轮机厂建厂,先后设计制造了中国第一台25MW、50MW、100MW和200MW汽轮机,80年代从西屋公司引进了300MW和600MW汽轮机的全套设计和制造技术,1986年,成功制造出中国第一台600MW汽轮机,其自主研制的三缸600MW汽轮机也已经投入生产。东方汽轮机厂兴建于1965年,1971年制造出第一台主力机型为600MW汽轮机。研制大型汽轮机组是汽轮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中研制更长的末级叶片是进一步发
14、展大型汽轮机组的关键;研究提高热效率则是汽轮机发展的另一方向,而采用更高蒸汽参数和二次再热,研制调峰机组,推广供热汽轮机的应用则是这方面发展的重要趋势。汽轮机蒸汽参数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汽轮机的发展,汽机、锅炉效率、热降的增大和热循环效率的改善,都减小了热耗。但是随着汽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故障也随之产生。1.2研究背景和意义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设备的可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的问题日益突出,促使人们不断研究机械设备故障机理及故障诊断技术。汽轮机组在电力、钢铁、冶金、化工、船舶等领域里具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电力工业中,汽轮机组是火力发电厂的三大主机之一,用
15、来驱动发电机生产电能,是机、电、液耦合在一起的复杂系统,机组的进汽温度和进汽压力都很高。然而在高转速和高应力状态下,部件承受很大的载荷,而且常承受各种交变应力的作用。所以,汽轮机组是一种故障率高、故障危害性大的高速旋转机械。一旦发生故障,轻则停机,造成重大的直接经济损失;重则造成机毁人亡,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汽轮机组的故障诊断问题一直受到有关研究机构、企业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是现代故障诊断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2。在高速、高压汽轮发电机或离心压缩机等旋转机械中,为了提高机组效率,往往把轴封、叶片顶隙、油封间隙和级间密封设计得较小,以减小气体泄漏。然而过小的间隙会引起流体动力激振,甚至发
16、生转子与静止部件的摩擦。除设计原因之外,还有很多种原因引起碰摩,如转子不平衡、轴的挠曲、气体动力作用、转子不对中及转子与静子热膨胀不一致等。轻者引发密封件的摩擦损伤,重者发生转子与隔板的摩擦碰撞,造成严重事故3。转子碰摩分为局部碰摩和全周碰摩。一般情况下,碰摩故障发生时,首先观察到的是局部碰摩,即在转子的1个转动周期内转子和定子可能接触1次、2次或多次。局部碰摩会逐步演化导致全周碰摩,即转子在转动中始终与定子接触。碰摩会引起转子系统一系列不良的后果,甚至引发严重的机器损伤事故,所以,探索有效的方法,提取故障特征,及时做出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对于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对碰
17、摩故障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碰摩的发生及发展过程4;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不同碰摩状态下的故障特征5;对碰摩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6。旋转机械出现碰摩故障时,由于碰摩过程中的冲击和摩擦造成转子的阻尼、刚度、弹性力等发生变化,呈现非线性,振动信号具有非平稳性,因此仅靠传统的频谱分析无法对碰摩故障做出准确的诊断。近年来,新的信号处理方法,特别是非平稳信号的处理方法在碰摩故障特征提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小波分析7、奇异值分解、双谱分析等。Hilbert-Huang变换8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处理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它由经验模式分解(EMD)及Hilbert变换两
18、部分组成。EMD从本质上讲就是把一个非平稳信号进行平稳化处理,其结果是将信号中不同尺度的波动或趋势逐级分解,产生一系列具有不同特征尺度的数据序列固有模态函数,再通过Hilbert变换得到瞬时频率及幅值。该方法可用于分析复杂的非平稳信号,得到振幅-瞬时频率-时间的分布,准确反映系统的固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机械、地球物理等领域9-12,在裂纹诊断、齿轮故障和电力系统故障信号分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转子的碰摩故障发生时,转子的周期性碰撞,使得转轴振动在由不平衡质量引起的强迫同步响应的基础上叠加了一个冲击响应和一个由碰撞力决定的周期振动,由于碰摩故障的瞬态特性,分析碰摩故障发生的瞬时频率特征能
19、够更准确地反映出碰摩发生的过程。通过对几种时频分析方法12的比较,发现HHT的时频方法能更清楚地呈现时频分布情况,准确反映系统特征。进一步将HHT方法应用于局部碰摩的早期诊断和全周碰摩的故障特征分析,采用EMD方法分解转子碰摩振动信号,通过瞬时频率分析识别转子碰摩故障。1.3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故障诊断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早期的诊断技术主要依赖于专家依靠感官获取设备的状态信息,凭经验做出直接判断,这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诊断技术。真正意义上的诊断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1961年,美国开始执行阿波罗计划,出现了一系列设备故障,于是在美国宇航局(NASA)的倡导下,美国海
20、军研究室(ONR)成立了美国机械故障预防小组(MFPG),主要从事设备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开发。1971年,MFPG划归美国国家标准局(NSB)领导,正式成为一个官方组织。而由美国工程师学会(ASME)领导的锅炉压力容器监测中心(NBBI)对锅炉压力容器和管道等设备的诊断技术作了大量的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静态设备设计、制造、试验和故障诊断及预防的标准。此外,美国还在航空航天、军用机械等领域的故障诊断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成果。在旋转机械(特别是汽轮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方面,首推美国的西屋电气公司(Westhouse),从1976年到1990年已发展成网络化汽轮发电机组智能化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21、其3套人工智能诊断软件(汽轮机TurbinAID、发电机GenAAID、化学水处理ChemAID)共有诊断规则近1000条,对西屋公司所生产机组的安全运行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此外,还有以Bentley Navada公司的DDM系统和ADRE系统为代表的多种机组在线监测诊断系统等13-14。日本在民用工业(如钢铁、化工、铁路等)中的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得很快,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优势。1971年,日本开始发展全员生产维修(TPM),经过6年的努力,诊断技术已达到了实用阶段。日本一些全国性的学会也相继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开展诊断技术的研究;而一些国立研究机构和一些著名的大学也相继开展
22、故障诊断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其他民办企业,如三菱重工、东芝电器、日立制作所、川崎重工等也以企业内部工作为中心,开展了一些应用水平较高的实用项目。例如,三菱重工的白木万博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方面开展了系统的工作,他所研制的“机械保健系统”在汽轮发电机组故障监测和诊断方面起到重要作用15-16。我国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展设备诊断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由国家经委下属的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积极推动和组织这项技术在国内各产业部门的应用和开发。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等相继开展了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hht 汽轮机 振动 故障诊断 技术研究 毕业论文 说明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