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站技术作业工作组织毕业论文.doc





《益阳站技术作业工作组织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阳站技术作业工作组织毕业论文.doc(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毕业设计任务书课 题 益阳站技术作业工作组织 编 号 专 业 运输管理学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单位 运输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摘要 铁路是如今社会耳熟能详系统,车站已经深入到铁路发展不可缺少的枢纽。车站技术和设备发展的状况都影响着整个铁路兴衰。而车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要与行车、旅客、调度等专业紧密相连,各个专业间的优化组合对于车站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此次设计详细介绍了车站的平面、设备运用、技术作业过程时间标准、车流量。详细的概况了益阳车站的运转。 关键词 车站概况、设备运用、作业组织方法与时间、车流量 引言 车站属于城市交通系统范畴,而火车是现代城市所具有的高效的公
2、共交通之一,是指在城市之间运行为主的轨道交通。火车车站建筑功能比较复杂,涉及专业较多,它主要的功能是解决客流的集散、换乘,同时也要保证整条线路中的技术设备运转、信息控制、运行管理,以确保交通的通畅、便捷、准时和安全。 车站简述 益阳自古就有“洞庭明珠”之称,有着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石长铁路和洛湛铁路干线呈“T”字型在市区交汇,连接东西南北。石长铁路复线、长益常城际铁路正在建设,益阳-汨罗城际铁路、益阳-娄底城际铁路、益湛铁路复线、月益铁路、荆益铁路等干线也已规划筹备。 益阳火车站是湘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此乘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杭州等城市, 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
3、便利,同时也有利于与外界的沟通,促进了益阳的发展。目录摘要2关键词2引言2车站简述2目录3第一章 车站概况51.1车站经济特征及其在路网的地位51.2车站主要任务61.1.1行车作业61.1.2客运作业61.1.3货运作业61.3益阳车站平面示意图61.4车站及邻接区段技术设备特征71.4.1铁路编组站的数种71.4.2编组站技术设备调查分析的重点如下71.4.3益阳站技术特征81.4.4邻接区段的技术特征8第二章车站技术设备的运用方案及作业组织方法92.1车站技术设备运用方案92.1.1技术设备及及其特征分析92.1.2编组站技术设备调车分析的重点如下92.1.3调车系统间的作业分工及协调1
4、02.2车场分工、调机分工102.2.1调机分工102.2.2在驼峰调车场内,两端牵出线分工112.2.3调机分工及调车区划分122.2.4车场分工132.3线路固定使用方案132.1调车场同端调车机车的分工132.3调车场内线路固定使用原则15 第三章 车站技术作业过程及时间标准173.1 列车技术作业过程及其时间标准17 第四章 绘制一班作业技术图表264.1 列车时刻表摘录26表4-1 列车时刻表摘录26 第五章 车流量统计分析305.2车流量分析目的325.2.1 车流分析的目的325.2车流分析的目的32 5.2.1主要车流分析指标:33致谢34 第一章 车站概况1.1车站经济特征及
5、其在路网的地位本站位于湖南省益阳市高新区,隶属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长沙车务段管辖,现为二等站。是湘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在此乘车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重庆、杭州等城市, 为市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有利于与外界的沟通,促进了益阳的发展。本站中心里程位于石长线自石门县北站起179km917m处,按技术性质为区段站,站型为横列式一级二场,按业务性质为客货运站。本站为二等站。本站在路网上的作用和特点:车站配置机务折返段、货车列检所。技术作业主要办理列车始发、终到、到发、会让,机车的更换和整备、乘务员的换班、客车上水。1.2车站主要任务 车站主要任务为完成行车,客运货运相
6、关的作业,并保证作业过程安全高效。1.1.1行车作业 办理接发列车,本站作业车、中转车和专用线取送车的调车作业,以及栏杆滩、临江场、柏林车站因抢险、救援或甩挂故障车的临时调车作业。1.1.2客运作业 办理旅客、行包发到及客车上水作业。(铁道部规定上水站)1.1.3货运作业 办理整车、零担、集装箱、危险品发到作业。1.3益阳车站平面示意图 图1-1车站平面示意图1.4车站及邻接区段技术设备特征 本站每天办理大量的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根据车辆的性质和作业要求的不同,车站上设置和配备有各种技术设备。它们是车站办理技术作业,进行运输生产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车站运输效能。1.4.1
7、铁路编组站的数种 (1)为列车到发和作业设置的到发场 (2)为车列解、编和车辆集结设置的驼峰、牵出线和调车场 (3)为机车整备和车辆检修设置的机务段车辆段和站修所 (4)为货物装卸、倒装、零担中转、冷藏加冰设置的货场、装卸线、中转站台及加冰所 (5)为沟通衔接区间设置的站内正线和进出站线路,以及联系站内各部分的联络线 (6)为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装设的信号、联锁、闭塞及通信、照明设备 (7)为改编列车和调移车辆设备的生产动力调车机车1.4.2编组站技术设备调查分析的重点如下 设备的数量。到、发车场及调车场和各场线路的数量;驼峰及其推送线和溜放线的数量;牵出线的数量,以及配属调车机车的台数
8、。分析这些设备的数量与编组站的衔接方向及所担当的任务相互适应的情况。 设备的位置。到、发车场与调车场、机务段及正线的相互位置,以及驼峰和牵出线的位置。分析这些设备的相互位置,对编组站技术作业的流水性和不间断性的影响。 设备的相互联系。到、发车场及调车场与衔接各区间的进出站线路间,各车场相互间,到、发车场与机务段间,以及调车场与车辆检修及货物作业地点之间,有无便捷的联络通路或平面交叉、折角走行的情况。分析这些设备之间联系条件的有利性和不利性,以及相互调整使用的可能性。 设备的的技术条件。到发线、调车线、驼峰推送线、溜放线及牵出线的长度和断面;各车场的咽喉布置和平行进路;信联闭及通信设备的种类和设
9、置特点,以及调车机车的类型和牵引能力。分析这些设备的技术条件与编组站的作业要求能否适应。 设备的生产能力。到、发车场的咽喉道岔和线路的通过能力;驼峰和牵出线的改编能力;调车场的线路容量,以及调车机车的利用率。分析这些设备现有能力的限制因素及其与运输生产任务相互适应的情况。1.4.3益阳站技术特征 1. 站界设备:进站信号机 2. 站界里程:上行 181km+004m,下行 178km+958m。 3. 进站线路坡度: 上行为-3.83;下行为+4.59。 4. 道岔控制:电气集中。 5. 联锁类型:计算机联锁。 6. 到发线有效长:1104m。1.4.4邻接区段的技术特征 益阳车站为双线铁路车
10、站,下行方向连接益阳西车站,上行方向连接益阳东车站,如表:线别方向邻站站间距离(km)区间正线数站界名称站界里程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进站方向换算坡度()800m 石长线下行益阳西9.618单X178km+958m4.59上坡石长线上行益阳东6.467单S181km+004m3.83上坡 表1-1车站区段技术参数表 表1-2站内场界及车场分工表场名邻场名场界车场分工附记到发场编组场TD2、TD8、2号道岔列车的到发作业-编组场到发场TD2、TD8、2号道岔货物列车的解编作业设小能力自动化驼峰 第二章车站技术设备的运用方案及作业组织方法2.1车站技术设备运用方案2.1.1技术设备及及其特征分析
11、铁路车站每天办理大量的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根据车站性质和作业要求的不同,车站上设置和配有各种技术设备。它们是车站办理技术作业,进行运输生产所必须的物质基础。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车站的运输效能。 编组站规模庞大,设备繁多,但就其一般而言,可以有如下数种: 1 为列车到发和作业设置的到、发车场。 2 为车列解、编和车辆集结设置的驼峰、牵出线和调车场。 3 为机车设备和车辆检修设置的机务段、车辆段和站修锁。 4 为货物装卸、倒装、零担中转、冷藏加冰设置的货物、装卸线、中转站台及加冰所。 5 为沟通接区间设置的站内正线和进站出站线路,以及联系站内给部分的联络线。 6 为保证行车安全和提高行车效率装
12、设的信号、联锁、闭塞及通信、照明设备。 7 为改编列车和调移车辆配备的生产动力一一调车机车。2.1.2编组站技术设备调车分析的重点如下 1 设备的数量。到、发车场及调车和各场线路的数量;驼峰及其推送线和溜放线的数量;牵出线的数量,以及配属调车机车的台数。分析这些设备的数量与编组的衔接方向及所担当的任务相互适应的情况。 2 设备的位置。到、发车场与调车场、机务段及正线的相互位置,以及驼峰和牵出线的位置。分析这些设备的相互位置,对编组站技术作业的流水性和不间断性的影响。 3 设备的相互联系。到、发车长及调车场与衔接各区间的进出站线路间,各车场相互间,到、发车场机务段间,以及调车场与车辆检修及货物作
13、业地点之间,有无便捷的联络桐庐或平面交叉、折角走形的情况。分析这些设备之间的联系条件有利性和不利性,以及相互调整使用的可能性。 4 设备的技术条件。到发现;调车线、驼峰推送线、溜放线及牵出线的长度和断面;各车场的咽喉布置和平行进路;信联闭及同行设备的种类和设置特点,以及调车机车的类型和牵引能力。分析这些设备的技术条件与编组站的作业要求能否适应。 5 设备的生产能力。到、发车场的咽喉道岔和线路通过能力;驼峰和牵出线的改编能力;调车场的线路容量,以及调车机车的利用率。分析这些设备的有能力限制因素及运输生产任务相互适应的情况。2.1.3调车系统间的作业分工及协调 编组站根据运输生产的需要,一般设有数
14、个车场,共同担负各个衔接方向的列车到发和车辆改编任务。 按照各个车场的设备条件,结合车流规律,正规规定每个车场的基本任务,力求实现车站作业的流水性,保证各车场工作的节奏性,以提高车站运输能力,加速机车车辆周转,是制定编组站技术设备运用方案必须首先解决的全局性问题。 研究编组站车场分工问题的主要依据,是对车站布置图、各车场现有技术设备及其使用办法、到车流及其构成情况所作的分析,以及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对车站工作规定的任务和要求。 编组站调车系统间的作业分工及协调的主要原则是: 1 列车、机车及车辆占站内的走行径路最短,并符合流水作业的要求。 2 接发列车、机车出入段及调车作业的交叉干扰最少,
15、有利于提高作业的安全和效率。 3 交换车辆的重复改编作业量最小,能够充分利用车站的改编能力。 4 同一编组去向的车流尽量集中在一个调车场集结,以压缩车辆集结时间和简化车辆编组工作。 5 各车场的设备能力和技术条件,与所承担的任务相互适应,并留有适当余力,保证分工方案切实可行。2.2车场分工、调机分工2.2.1调机分工(1) 调车的定义除列车在车站到达,出发,通过及在区间内运行外,凡机车车辆进行一切有目的的移动,统称为调车。它包括列车的编组,解体,摘挂,转线,车辆的取送,转场,调移,以及车的转线,出入段等。(2) 调车工作分类。调车按其设备不同分为牵出线调车和驼峰调车两种。按其作业目的不同分为:
16、 1解题调车,即将到达的车列,按车组去向或车种,分解到制定的线路内。 2编组调车,即更具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和有关规章制度和特殊要求,将车辆选编程车列或车组。 3取送调车,即为装卸货物,检修,洗刷消毒车辆等目的,向制定地点送车或取回车辆。 4摘挂调车,即为列车进行补轴,减轴,换挂车组及车辆甩挂等作业。 5其他调车,包括车列转线,整理车场,对货位,机车转线,机车出入段等。车站由于作业性质不同,完成各种调车工作的比重也不一样,列如,编组站要进行大量的解体和编组调车,二中间站一般只进行摘挂和取送调车。 6调车机是编组站的主要生产动力。为了解编列车和取送车辆,编组站通常配备有相当数量的调车机车。如
17、何合理有效地使用调车机车,充分发挥每台调车机车的能力,使其更好地为运输生产服务,也是制定编组站技术设备运用方案需要解决的一想重要课题。 7编组站规模庞大,群体繁多,按照运输生产需要,应该划分若干个调车区。每一调车区有固定的调车机和调车组。规定每一调车区及调车机车担负的作业种类和工作任务,以及相互之间联系配合的制度和办法,以利于建立正常的作业秩序,保证作业安全,提高作业效率。 8编组站上,除须根据取送车辆和列车甩挂的作业需要,按照取送地点和到发车场划分调车区域、固定调车机外,根据解题和编组作业的需要,还应对调车场两端的驼峰、牵出线以及调车场内的线路划分区域,规定调车机车的分工办法。 9在驼峰调车
18、场内 ,通常是一段设置驼峰,另一端铺设牵出线。驼峰分解车裂的效率虽高,但驼峰机车却不利于下峰进行车辆连挂作业。反之,牵出线平面调车,分解车裂的效率虽然低,但连挂车辆却比较迅速方便。因此,一般总是把分解钩数多,连挂钩数少的解题工作,分配给驼峰一端,而将分解钩数少、连挂钩数多的编组工作,分配给牵出线一端。在明确规定驼峰以解题为主,牵出线以编组为主的基础上,灵活运用,相互协作,可以提高解编作业效率。2.2.2在驼峰调车场内,两端牵出线分工(1)一端解题,一端编组这种方式两端机车有明确分工,一端专门负责解题或以解题为主;另一端专门负责编组或以编组为主。它的主要优点是易于建立良好的作业秩序,作业计划和组
19、织工作比较简单。在具体规定两端牵出线的工作时,一般应把符合重车流到达法相和技术调教好的一端分配解题工作,另一端则分配编组工作,以充分利用每条牵出线的有利条件,满足运输生产的需要。 (2)一端为主,一端为铺这种分工方式解体和编组的调车工作,基本上分配给一端担任,称为主题调车机车。另一端则主要负责取送及其他调车工作,只在解编作业紧张阶段部分地协助主体调车机车进行解编工作,在解编作业量不大或一端牵出线条件差的情况下,采用这种方式。 (3)两端作业,解编并举这是横列式非驼峰调车场内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分工方式。它会顶两端调车机车共同担负解编作业,由调车工作领导人根据各个阶段的解编任务,到发列车的编组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益阳 技术 作业 工作 组织 毕业论文

限制150内